《以待天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以待天倾-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洞修得与山下殿室并无二致,也甚欢喜,话不由多了起来。

奢奉祥见他心情转好,便与他聊了一阵。不多时,也自下山去了。

周四一个人坐在洞中石凳上,耳中只听到轻细的滴水之声,大是寂寞难耐,心想:“大哥、二哥自是去得远了,我一个人在这么大的山洞之中,有何乐趣?”又想:“当初我与周老伯住的山洞比这里可差得远了,要是周老伯还在,我便与他在这洞内过上一生,也无不可。”想到周应杨,脑海中又浮现出他生前的音容笑貌,越到后来,越是清晰动人。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股山风从洞口吹入,将他宽大的袍子吹了起来。周四望了望洞外湛蓝的天空,心中起了异样的感觉,起身走出洞口。几个军校见他出来,忙上前搭讪。周四正在想事,也未听清几人说了甚么,目光飘飘忽忽,望向远处起伏的群山,心道:“我刚离大哥时,心中虽是难过,为何这一阵又觉他不在我身边,我反而轻松了许多?”又合计:“我与周老伯、木先生在一起时,便如一只小鸟在蓝天上翱翔,说不出的畅快随意。后与大哥同处,虽时时感到温暖,却总似被甚么东西束缚住,沉甸甸甚是难受。那是为了甚么?”呆呆站在崖上,左思右想,理不出头绪。正沉吟时,却见石道上走来数十人,男男女女,衣着都甚光鲜。

一干人来到洞前,一粉衫女子笑道:“梁王差我们姐妹来此服侍公子。外面风大,公子可别着凉了。”说着取过披风,披在周四身上。周四见众男女都拿着日常应用之物,更将笙萧管乐也带上山来,摇头道:“我不用这些人陪着,大家还是回去吧。”领头的女子笑道:“那怎么行?公子是金贵之人,身边免不了要人服侍。”

正说间,只见奢奉祥领着十几名军校,抬了几个大厢子朝崖边走来。众女子见奢奉祥来到,都拥上前去,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却听奢奉祥大声道:“山上虽比不得宫里,但贵客在此若有甚么不妥贴,我可不饶你们!”众女子有些见山上较宫内清苦,便嚷着要下山去,待见奢奉祥疾言厉色,都不敢再吵闹。

奢奉祥来到周四身前,说道:“一应用具,大都送上山来。一会儿小叔叔看还缺甚么,只管再要。”周四道:“我一个人在此,用不了这么多东西。你还是拿回去吧。”奢奉祥微微一笑,回身冲一名军校招了招手。那军校手拿一个托盘,紧跑几步,来到二人身前。奢奉祥掀去盘上的缎布,盘中露出数碇黄灿灿的金元宝。奢奉祥笑道:“这是父王送给小叔叔的二百两黄金,请小叔叔笑纳。”周四随便看了一眼,也不大理会。奢奉祥令军校送入洞内,又道:“今晚我便陪小叔叔宿在洞中。小叔叔要看我还有些造就,便传我些武艺如何?”周四道:“其实我也不大懂。”奢奉祥笑道:“小叔叔那么好的身手,还说不懂,可见是何等的虚怀若谷!无论如何,也要传授侄儿一些。”周四听他一口一个“小叔叔”,叫得甚是亲热,不好意思道:“你比我大了好几岁,还是别这么称呼。”奢奉祥笑道:“此是不易的辈份,和年龄可没干系。”拉周四走入洞中。

洞内一伙人忙了半天,已将拿上山的若干物件放好。奢奉祥向众人吩咐几句,跟着对周四道:“外面嘈杂,咱们到内洞坐坐。”周四见众女子戏笑着聚在一处,皱眉道:“这些女子吵闹的很,还是别让她们到里面去。”奢奉祥点了点头,高声道:“一干人等不得贵客传唤,皆不许到内洞打扰。”众人齐声答应。

二人携手来到内洞居室之中。周四见外面虽乱哄哄令人难耐,室内却甚是安静,喜道:“我从小到大,最受不得人吵。这里倒合我的心意。”奢奉祥见他满意,甚感欣慰,拉着他手道:“小叔叔要是高兴,我便日日都来陪你如何?”周四见他生得英俊,人又极讲礼数,点头道:“那好啊。”与奢奉祥一同坐在榻上。

二人东一句、西一句地聊了半天,奢奉祥话题一转,聊到武功上来,说道:“小叔叔你说,为何你这么年轻,武艺却那么好?”周四听他是真心夸奖自己,倒也高兴,微露得色道:“其实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过木先生教我的那些法子,用的时候倒都得心应手。”奢奉祥道:“哪位木先生?”周四道:“便是头发、胡子都白白的那位木先生。”奢奉祥听他说得糊涂,微微一笑,又道:“适才你在殿上说龙雄的上刀山是逞强,又说疱丁解牛和无争甚么的,那是怎么回事?”周四见他问得仔细,脸一红道:“我也是听木先生说的,到底如何,并不十分明白。”奢奉祥道:“你只说你做何想?”周四望了望四壁,比划道:“咱俩个要从外面进来,你说该如何走呢?”奢奉祥笑道:“有长廊和石门,当然从这些地方进来。”周四又道:“当地人杀牛时,是甚么样子?”奢奉祥道:“有些地方用尖刀肢解,刀若钝了,便用斧头劈。”周四笑道:“我没读过书,说错了你别笑我。”奢奉祥摇头道:“一个人有无大智,与读书可没甚么相干。”

周四听他语气肯诚,说道:“木先生说,万事万物,虽千差万别,实则都有一定之理。比如你虽知道要进这屋子,只能走长廊和石门,决不会碰墙触壁地乱撞,可要让你杀牛,说不准你便会用刀用斧乱砍乱劈。”奢奉祥听了,眉头皱了起来,若有所思。周四又道:“很多人走街窜巷,都循着铺就的大道,该转折的地方便转折,该回旋的地方便回旋,谁也不会任着性子乱撞。可一旦说到武功上,便有许多人忘了这个最简单的道理,一味逞强使性,胡嗑乱挡,使蛮力,运拙劲,到头来怎能不头破血流?”

奢奉祥听到这里,目中闪出光亮,轻声道:“小叔叔请接着讲。”周四见他神情专注,又道:“木先生说疱丁解牛的道理,只是最简单的一步功夫,还说要达到这步功夫,务要摒血气、弃学识、废机巧才行。三者要有一个在心里捣乱,都不通达到‘还虚’的境界。”

奢奉祥不解道:“‘还虚’是怎么回事?”周四道:“木先生说,‘还虚’便是舍人欲而从天理,还说人最放不下的便是自己,若能将自己置之度外,方能明了天人化生、万物滋长的要道,从而悟出人生的妙谛,最终达到与道同体的深境。”奢奉祥道:“你是说根本不理会自己,只是按万物的道理行事了?”周四笑道:“我刚听这话,也似你这般问他,实则却不是这么回事。”奢奉祥道:“宋理学便讲‘行天理,灭人欲’,与你说得一样,怎会不是一回事?”周四道:“我可不知有甚么理学。只是木先生说人乃‘五行之秀,天地之心’,只因过于聪明异想,反不能通晓大道;故要隐其秀、藏其心,才能了悟天地的生生不息,万物的消长轮迥。一旦到了这个地步,再溢其秀、发其心,以道为轨,以我为舟,渐至无道无我,有我有道,道即我,我即道的随心所欲之境。”说罢看了奢奉祥一眼,见他正盯着自己,忙又解释道:“若像你说的只按大道行事,根本不理会自己,那岂不成了山中的小鸟、河中的小鱼,哪还有半点灵性?”

奢奉祥听了这一席话,心想:“我这小叔叔看着懵懵懂懂,不通世务,内里却藏着这么高深的学问。我常自诩年少多学,万事通达,可在他面前,倒像个呆子一般。看来我这位小叔叔乃是大智若愚之人,将来成就,真是无可限量。”想到这里,细细打量周四,忽觉他平和中透着凶威,二目隐有一丝冷光,在眉心处凝成煞气,若非促膝相对,断难觉察,不由倒吸了口冷气,心道:“我听巫师们讲,凡戾气化而为神,凝在眉心者,皆上界煞星转世,专为蹂躏苍生。小叔叔性子随和,从哪儿沾上这股邪气?”

周四见他半晌无语,只当他不屑听自己所言,忙道:“我随口胡说,你可不许笑我。”奢奉祥起身道:“小叔叔说得精透,侄儿拜服的很。侄儿自幼读了许多无用的闲书,今日方知那些功夫都是白费了。”周四道:“木先生说,天下也有几本好书值得一看,只是一般人看不明白罢了。”奢奉祥疑道:“难道读书也有独到的法门?”周四叹息道:“我没读过书,也不知书里到底写些甚么?只是木先生说,一部好书,总要读出四种境界来。”奢奉祥道:“哪四种境界?”周四红着脸道:“我没读过书,你可不要笑我。反正木先生说,古今有许多书是根本不必读的,读了反而糊涂。但有些奇书读时若不得法,则害人更深。”奢奉祥连连点头。

周四微微一笑,又道:“第一种读书之人,只知读些细节琐事,实则那不过是著者抛砖引玉的彩头,这类人却要时时挂在嘴边,好让人知他有些渊博。此类人不过是些书虫,最是要不得的。”奢奉祥拍手道:“小叔叔说得不错。今世读书之人,大多如此。”周四道:“这可不是我说的,那是木先生告诉我的。”奢奉祥感慨道:“这位木先生真是令人钦佩!”周四笑道:“我猜木先生也是听我周老伯说的。”奢奉祥一愣,不明其意。

周四又道:“这第二类读书之人,肚里藏着词赋文章,读书时便专挑些华词丽句记在心中,待一时登高酒醉,自要做些工整词藻,好让世人知其有文,图个华众取宠。”他小小年纪,说到高兴之处,不知不觉已是周、木二人的腔调。奢奉祥见他一个少年,所吐却尽是老成之言,惊奇不已。

周四滔滔不绝,又讲道:“第三类读书之人,胸中已有些波澜,读书时便不看著者的细节词文,只寻那书中所说的道理。这类人有些看得明白,最后撒手跳出这个圈子;有些却信以为真,将著者所云当做金科玉律,不再求甚么变通,往往被一些道理束缚住,最后愈陷愈深。”他说到这里,忽然想到:“大哥必是看过许多书的人,莫非也被束缚住了不成?”想到孟如庭诸多行事,愈觉他愚执可笑,不禁哼了一声。

奢奉祥想了一会,叹道:“我或许便是这种人了。小叔叔快说那第四种境界。”周四答应一声,又道:“第四种人已知万物之理,不在拘泥任何末节异说,抛开其余,独观其神韵之大概。只有到了这等境界,才能与著者隔千年而神交,正所谓百家腾跃,终不出我之环内!”

奢奉祥起身叹道:“奢某心有波澜,误于性情,恐一生也达不到这等境界了!小叔叔是天纵之才,侄儿佩服得五体投地。”说罢真心诚意,给周四施了一礼。周四忙摆手道:“这些道理也算不了甚么,我与木先生只聊了几日,也便懂了。你慢慢自会明白。”奢奉祥摇头道:“自来情能移性,权能误行,有些道理不是我所能懂的。小叔叔过奖了。”他本要向周四讨教武功,听了周四一番话后,方知他武功重在了悟意境,自己若要习什么招式技巧,反要让他耻笑,故此弃了念头,自嘲道:“小侄常自以为灵秀,但听小叔叔一席长谈,方知不过是个混世浊物。只是大丈夫处世,终要做出一番伟业,奢某不才,此志却毕生不易。”周四轻声道:“你与我大哥,倒是一样的人。”

二人又聊了一阵,仆人从山下送上酒馔。奢奉祥为周四斟了一杯酒,道:“听孟叔叔说,小叔叔身上有些不适,来日我请郎中为你看看如何?”周四摇头道:“看不看都是一样。我这病古怪的很,发作起来比死了还要难受;不发作时,又似常人一般。当日周老伯死时,我还不太明白,现在看来,必是也死在这个病根上。唉,也不知我还能活多久?”说罢脸上现出许多无奈。

奢奉祥听他出言不吉,忙道:“小叔叔年纪甚轻,哪会便死了?快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周四喃喃道:“我周老伯说过,红尘没有乐土,自然阴间也不会有甚么大难。我在寺中,每见有师傅圆寂时,方丈大师便说他们去了极乐世界。依我看方丈也未超脱,其实这里既不是乐土,那里难道便是彼岸么?”奢奉祥见他清秀的脸上布满伤愁,心道:“他这般年纪,怎会如此超脱豁达?难道一个人在生死边缘挣扎得久了,都会如此么?”当下放了酒杯,低头沉思。

实则周四随周应扬习了内功心法后,身子便一直不适,只是他生性随和,不似周应扬急功强近,好此恶彼,故尔虽有不调,还未到无可救药的地步。那日在岳阳楼上,偏遭了那人一掌,牵动了体内无穷无尽的烦恼,发作了数次,便又无事,却不知体内已到了极险恶的境地。这几日随孟、夏二人纵马奔昆明而来,在途中便有多次发作的征兆,周四怕二人担心,一直默不作声。此刻想到过不几日,又要受那无尽的煎熬,竟一时看破生死,将一干无头无脑的话都说了出来。

二人默默相对,都没了酒兴。奢奉祥道:“小叔叔,咱们到洞外去站站。”拉周四向洞外走来。刚一出洞,便见七八个女子立在洞口,正自笑闹。

奢奉祥见日已西沉,天边一片晚霞煞是好看,感慨道:“日虽已沉落,仍在天边留下这绚丽的霞彩。大丈夫一生,亦当如是!”周四望了望幽谷中一些奇异的野花,又瞅了瞅身边几个语笑嫣然的女子,心道:“大哥和这位奢公子终日想的便是做番大事。周老伯虽未说要做甚么大事,但雄心勃勃,至死心在江湖。大哥和奢公子,自然没有看到周老伯死时的凄凉场面,要是看到了,还会似现在这般心系天下么?我看无论何人,都像那位梁王所说,只是这世上的祭品,有的人是一株大树,点缀出山川秀色;有的人便是小草,默默于沟谷之中。待一日风霜雪雨,都扫个干净,谁也留不下甚么。”他万事都不细想,这时想来,却比常人看得更是透彻。越想下去,越觉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一时将世间一切都看得黯淡无光。

众人在洞口站了一会,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奢奉祥感觉山风迎面吹来,隐隐带些寒意,忙道:“适才饮了些酒,别让风吹坏了。”又拉周四回到洞中。周四心事重重,也不大理睬奢奉祥,只是目光直直地坐着不动。奢奉祥陪他坐了片刻,见他仍不吭声,于是唤人服侍周四躺下。周四在榻上躺了一会,便即睡去。奢奉祥怕打扰他歇息,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