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之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为官之道-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进接茬说:“反贪局那帮吃饱了没事做的家伙,象他妈疯狗一样到处乱咬人,***杨宏吃里爬外,也不想想当初不是大老板借资给他,他能有今天的风光吗?大老板,你可不能就这么算了,要告杨宏那***诬陷罪!”
  刘明亮鼻子里哼了一声,藐了老陆一眼说:“是非自有公论,还得自身清白,靠投机取巧是不行的。这话就到此打住。我刚才看了看财政预算报告,是老陆你起草的吧,你也是老财政了,怎么连个报告都搞不好!”刘明亮脸色突变,最后一句话几乎是吼出来的!厚厚的财政报告被重重地摔在了办公桌上。
  人就是失不得气势,先前就被刘明亮弄得垂头丧气了,再加上这么一吼,老陆顿时汗流浃背,几乎是哈着腰说:“刘局,政府办那边催得紧,你又不在,我只好。。。。。。”
  刘明亮把烟屁股往烟灰缸里一塞,说:“你自己去看看你搞的数字,象话么?如今不是刘县长了,是李学之李县长,你要搞清楚人再糊弄吧?现在时间是紧迫,往年都是春节后开人大会,今年只有十多天了。这样吧老陆,你把你手里的事都交给周进,你专心搞这份财政预算报告。”说着把财政报告对着他一推。
  老陆一听傻眼了,拿着财政报告说:“刘局,那我把报告写完了呢?”
  刘明亮不耐烦地说:“写好了再说,你先出去。”等老陆出了门,刘明亮立即露出了笑容,说:“周进,你坐。”
  周进还在巨大的喜悦中没回过味来,他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在预算股老陆把收支预算编制、机动财力管理、专项资金和周转资金管理等有实权的霸占了,余下日常会计业务、财政预算研究、财政收支统计等一些没什么实际意义的工作就分给了两个副股长。大老板叫自己接手老陆,那岂不是预算大权到了自己手里?周进深深知道,大权在手,就能给人办实事,给人办了实事就有好处可得,就能呼风唤雨,就能经常接近领导,就能把领导意图变成现实,从而为自己的前途铺平道路,大老板不就是这样才当上局长的吗。
  刘明亮见周进还在偷着乐,笑着说:“周进啊,你小子可是艳福不浅啊,老牛吃嫩草哟。事快办了吧?”
  周进今年三十四岁,前妻早两年病故了,孩子跟小多是同学。办公室的小孙原本是下面财政所的,也就二十四、五岁吧,两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恋上了,周进就找了刘明亮把小孙调进机关办公室搞接待工作,小孙乖巧机灵,倒也很可刘明亮的心。周进又给大老板递了根烟,笑着说:“大老板,我听小孙说你要给我们当主婚人啊,真是太感激了,原本说是今年正月办了算了,可软硬件还达不到小孙的标啊,就推迟了。”
  刘明亮笑着说:“你是二婚,人家是黄花大闺女,当然得隆重点喽。我支持小孙,软硬不达标确实不行。”本想开个玩笑,一想又算了。
  周进看着这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局长,眼里充满着感激和驯服,连连点头。见大老板脸色转严肃,也慢慢止住了笑,一脸虔诚地望着大老板。
  刘明亮喷了口烟说:“周进啊,你在预算股也搞了三年了,你的水平我还是清楚的,有能力,心思也还缜密。老陆就不行了,思想禁锢地很,没什么活力,所以我想给你压压担子,先主持预算股的日常工作,时机成熟时我自己会安排扶正的。”
  周进竭力压制着激动和兴奋,说:“大老板请放心,我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把预算股的工作搞好的。”
  看着周进屁颠屁颠地出去了,刘明亮的脸又阴沉下来,斜靠在老板椅上不停地抽着中华烟,诺大是局长办公室一会就烟雾缭绕,良久后才抓起桌上的电话,通知办公室主任,明天上午八点召开局党组会议,下午召开全体机关干部职工大会!
  李学之把全部精力投到三个会议报告,一个是党代会最后一天的新任县委副书记的报告,一个是人代会上县长就职报告,最后一个就是政府工作报告。前两个报告材料都还好对付,关键就是政府工作报告。以前政府办搞的实在水分太多,而且与实际情况相差太远,所以李学之准备弃置不用,重新按真实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黄县人民政府今年的工作报告。当他把想法告诉政府办主任张前江时,张前江楞了许久的神,最后在李学之的劝说下勉强同意。于是政府办牵头,财政局、统计局三个部门抽调精干人员开始了政府报告的起草工作。
  古好文匆匆进了办公室,说:“李县长,县水泥厂张国横在外面等着,说是有重要事情汇报。”
  李学之说:“张厂长有重要的事情?只怕是遇到了难题,快请。”
  张国衡一脸焦急地进来,只简单地问了声好,就说:“李县长,一定要为水泥厂做主啊!”
  李学之走到张国衡身边,客气地请他坐下,自己也陪坐在旁边,说:“张厂长莫急,有话慢慢说!”
  古好文端来一杯茶给张国衡,他也不喝,径直说:“李县长,新来的胡长新副县长怎么那么蛮横霸道?跟你是不是一个县政府的啊?怎么搞法完全不同呢?不是说好水泥厂有高度是经营自主权吗?那胡副县长凭什么干预我们厂的业务经销那?”
  李学之笑着说:“看来胡副县长惹你生大气了,具体什么事,说给我听。天冷,喝点茶暖和点。”
  张国衡也感觉办公室冷嗖嗖的,原来空调没开,心里火一下子平息了不少,声音也没开始大了,说:“是几天前的事了,业务厂长老孙,孙德连找我反映,说是鸿发公司要购买我们厂五千吨水泥,我说可以啊,给钱提货呗,老孙摇着头说真是给钱提货,我还找你做什么,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人家来头大,要先赊货后付款!我一听当然不同意了,我厂的水泥又不是销不出去,再说我还真怕了搞赊销,一口就拒绝了。过了两天,也就是昨天,那个胡长新带着鸿发公司的人去了水泥厂,想用官大一级来压我,我也不怕,当场就争了起来,后来那姓胡的说是你的意思,叫厂里赊销,我压根就不信!水泥厂刚刚有点好转,可真的经不起折腾了,我的好县长啊!昨天本就想来的,有事拖住了,今天我安排好厂里的工作,专门到李县长这里问情况的。”
  李学之刚要说话,门一响,古好文进来说魏华在外面想见李县长,李学之说让他进来。
  魏华穿着一袭深蓝色风衣,帅气十足,笑眯眯地进来了,习惯地把风衣一脱,李学之连忙说:“魏华,快穿好衣服,我这里没开空调的,莫感冒了。”
  魏华这才发现室内气温很低,赶忙穿上风衣说:“我说怎么县长办公室这么冷清,原来是没开空调啊,看来想来唠嗑的还经不起冻呢!也只得长话短说了。张厂长,你可莫感冒了啊!呵呵。”
  张国衡那有心情开玩笑,说:“魏主任,我来不是唠嗑的,是反映问题的,如果不解决,我冻死也不走。”
  魏华笑着说:“那我来算算,看你张厂长遇到了什么棘手问题。是不是有人想不给钱提水泥呀?”
  张国衡一楞,连忙点头说:“嘿,魏主任,你怎么知道的?”
  李学之说:“魏华,你还说笑,都是你的鬼主意!搞个什么鸿发公司挂靠在政府,我看是个扰民公司!”
  魏华一摊手说:“我不是公司老板,我完全不清楚鸿发公司的运作。我当初也是一份好心嘛。”
  李学之对张国衡说:“张厂长,水泥厂的生产经营完全自主,谁也无权横加干涉!”
  张国衡说:“那胡副县长可是管企业的,口才又好,又是条条又是框框,一会这样一个政策,一会那样一个法规,我说不过他,还请李县长帮忙帮到底,把那胡县长叫上来,当面锣地说清楚。”
  李学之微微沉吟了一下说:“也好,不当面交待清楚,又怕横里出乱子。我叫胡副县长来。”说着拿起电话就要拨胡长新的手机,魏华手快,拿出手机就拨通了胡长新的手机,笑着说:“胡县长,我是魏华,。。。是啊,我在李县长办公室,有事找你,。。。你尽快赶来吧,我等着的。好咧,再见。”打完电话冲李学之一笑说:“正巧我也要找他说点事,他现在在沙镇造纸厂,说是马上来。”
  李学之会意地对魏华笑了笑,心想:魏华真是心细如发啊,胡长新还真没把自己这代县长放在眼里,说不定自己打电话请他,他会借口在沙镇不来,嘿嘿,魏华到底面子大,大得很哟!
  沙镇到县城大约有四十公里,象这样小雨路湿的情况,估计得一小时才能赶到,三人便边等边聊着。
  李学之笑着问:“张厂长,今年春节水泥厂的职工应该会过个开心年吧?”
  张国衡说:“比起往年,今年确实日子好过得多,生产线一直是满负荷生产的,除了必要的检修就没停过,生产的产品基本没有库存,而且孙德连不断从外面搞到定单,我们厂委会决定春节也不停产,职工们轮着休假。”
  李学之说:“工人们情绪很高涨嘛,可春节是法定假期,真要不休,职工的加班工资要发足啊。”
  张国衡呵呵一乐说:“我们几个厂长还是想春节放假的,可工人同志们不干啊,他们前几年休息得过分了,想多工作来弥补损失,可不是我们用行政命令强迫工人们春节加班的。还有,李县长,你大哥李工也不会回去过春节了,他跟小全又不知道在捣鼓什么设备改造,整日里神神秘秘的,难得看见人。”
  李学之笑了起来,说:“哦,又搞技改呀?干脆叫我大哥把工作关系转到水泥厂来,他也是个做实事的人,有事做就高兴!”
  张国衡喜得一拍大腿说:“哈哈,李县长,有你这句话,李工是走不出咱黄县水泥厂了。我早就有这个意思,李工却有顾虑,也是舍不得省城二十几年的单位吧。既然李县长想给我们水泥厂招揽科技人才,我就保证完成任务!”
  魏华在一边听着,插嘴说:“张厂长,不知李工在水泥厂的待遇是什么算的?”
  张国衡笑着说:“人家李工是省城见过大世面的,一到水泥厂就跟厂里签了工作合同,还到县公证处公证了。具体签了些什么名堂我记不很清楚了,反正就是负责培训技术人员、负责协助生产线的技术改造等等,劳务报酬嘛也是定了基本工资,奖金什么的。但考虑到李工是省城的,报酬大体也是按照省城消费水平来定的,具体金额我也不记得,应该是有两千元一月吧。”
  李学之听了还是感觉比较合理,考虑得也很周到,最关键的是签了合同,一切都做到了有据可依有据可查。
  魏华心想这李幼之一点也不幼稚嘛,把合同一签,一切收入都是合理合法,也不怕什么闲言乱语了,笑着说:“既然签了合同就按合同办事,工作关系来不来倒无所谓了。李工还真是考虑周详呢,一来收入有了法律保护,二来也辟了嫌,免得让那些爱生是非的人说三道四!”
  李学之笑着问魏华:“魏大主任,你今天来莫非是找我唠嗑的?肯定有什么事吧。”
  张国衡见魏华欲言又止,就笑着说:“你们谈工作,我回避回避,我就在外面等那胡副县长。”说着出了门。
  魏华这才说:“李县长,我是来给一些人当说客的。”
  李学之脸上的笑一跌,马上又恢复自然了,说:“哦,黄县居然还有请得动魏大主任当说客的人物?我倒想知道是谁。”上个魏大主任还有开玩笑的成分,这个魏大主任倒有点讽刺的味道了。
  魏华呵呵一笑说:“李县长以为我受了人家的好处才来当说客的吧?其实是我先找了人家。”
  李学之眉毛一扬说:“原来是你先去摸了人家的底子啊。”
  魏华似乎感觉有点冷,紧了紧衣服说:“有三个人,一个是人事局副局长程远青,一个是宣传部副部长罗亮,还有一个是文化局副局长隋建设,都是黄县比较正直比较有能力的干部。”
  李学之到黄县四年,虽然个这些人没有深交,但还是比较熟悉,知道魏华所言不虚,说:“继续说呀。”
  魏华说:“人事局孙林波是铁定了当组织部长,这局长之位黄县有不少人想当啊。我看这三人谁都可以担当,而且肯定会比小道消息传言的人选要得人心得多。这次黄县换届后会要动一大批干部,而且我知道张云生从市委搞了不少干部指标,副处都有两个!很多行局的局长下面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都跟张云生一伙关系错综复杂,其中不少是观风望向的,他们也没什么机会再爬上一格,所以他们是最不稳定的一群人,也是最狡猾的一群人,谁得势他们就往谁那边倒!我相信也有不少人这段时间到你这里来套近乎吧。”
  李学之轻轻一笑说:“魏华,你说的倒还真是那么一回事哩。你说的那三个人确实都是黄县比较不错的干部,可惜大气候不好,连累他们也施展不出才华,但那人事局是政府较为重要的职能部门,我不会轻易让那些心术不正之人去当局长的。这不我已经跟明亮商量过了,把财政预算的老套路改一改,财政资金全部统筹规划,明亮在加紧起草,争取马上通过。”
  魏华心服地点点头说:“就是要把钱卡紧,没了钱,那帮人也就不容易起哄了。我听说以前的刘县长把财政的资金分成许多小块,一股脑地发放下去,那些人有了钱就不那么听话了。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李学之说:“也怪不得以前的刘县长,那时改革没现在这么深化嘛,何况我搞的实行统筹财政方案也不是什么新名堂,外省一些地方早就实行了,这也是财政改革的大方向。”
  接着又语重心长地说:“魏华,那鸿发公司要看紧些,张大辉不是什么好料,你看鸿发公司开业后做的几笔生意,就没有一笔是按照正常途径搞的,做生意还得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嘛,我说得难听点,鸿发公司就是在投机倒把,损公肥私。现在他们又在打水泥厂的主意,这样要不得的。美其名曰给县委政府机关干部谋福利,我看真正的大头还是鸿发公司得去了,一点点小钱能满足部分干部的小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