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之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为官之道-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意王连山同志担任人事局长的同志请举手。”说罢当先举手同意。
  陆续有易立宏、周洪、潘守信、马文卫、王端阳、孙林波、段玉芬、程柏松举了手,只有李学之、胡长新、张成庚、姚宗渝四人反对,县委办主任许登科因为忙于会议记录没举手,但无关大局,张云生说:“十四名常委有九人举手同意,那么就通过了。”
  李学之虽然气愤但也无可奈何,这就是组织原则,再有意见也只能保留了。胡长新之所以没举手,并不是真正反对,而是形式非常明朗,为了不让李学之太过没面子,就没举手。
  接下来就容易多了,一有反对意见就搞举手表决,任命名单就很快通过了,只有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是由李学之提名的卢大茂副主任担任。但因为人数较多,会议也一直延续到凌晨两点多,才全部结束,这次张云生为首的县委是大获全胜,只等县人大常委会举手通过,就可以行文了。原本乡镇长的任命由乡人大主席团举手通过就行,可程柏松自从担任黄县人大主席后,慢慢把权力集中,渐渐也就形成了县直各行局、乡镇长全由县人大常委会任免了。
  散会后,李学之谢绝了胡长新请吃夜宵的邀请,默默回了住所,他一直担心的事情终于残酷地上演了,虽然他用尽了全力,可终究不是他们的对手,个人是不能与组织抗衡的,真让张云生的计谋得逞,那他这县长岂不是个挂牌,政府不成了摆设?关键是基层单位的领导不正,怎么开展工作?现在唯一能阻止的办法就是利用人大来拖延时间,自己立即组织材料向市委反映了。
  当晚李学之彻夜未眠,把黄县人事任命调整上不合理违反原则的情况写成汇报材料,准备上呈市委。
  第二天上班时间,李学之就到了人大主任程柏松办公室,急切之情溢于言表。
  程柏松呵呵笑着说:“学之啊,看你神情憔悴,只怕是一夜无眠吧?”
  李学之把汇报材料递给程柏松说:“程主任,我确实一晚没睡,把情况整理成了材料,准备上报市委。黄县目前的情况十分反常,我不得不出此下策,还请程主任支持我。”
  程柏松带上老花镜仔细地翻阅着材料,好半晌才说:“学之啊,你的材料是实事求是的,也把问题反映地很清楚,我知道张云生会牢牢掌握人事权,但也没想到他会如此明目张胆地任人唯亲!在这问题上我是很支持你的,要我怎么做呢?”
  李学之说:“程主任,这次任免的干部主要是县各行局和乡镇领导班子,虽然县委常委会上通过了名单,还得我这县长提名,人大常委会举手,才能正式合法。我是县委副书记,我个人对于县委人事任命上有意见,但我不能不服从组织,我只能按照县委的要求尽快把提名提交人大,但我想在您这里争取时间,对于不适合的政府决议和命令,人大完全可以否决,您看是否可以暂缓表决甚至直接否决呢?”
  听李学之这么一说,程柏松神情也很紧张:担任两届了黄县人大主任,虽然在某些小问题小分歧上与原县委书记老吴有过一些摩擦和对抗,但那都是极个别的问题,如此大规模地否决县委的人事提案他还从来没做过。真是做了,势必与县委水火不容,势必造成黄县政局的不稳定,现在市委一再强调稳定压倒一切,如果顶风作乱,成了万事都好,如果被市委否决了,那么黄县再无容身之地了!自己马上就要退了,是不是值得冒如此风险呢?
  程柏松犹豫不决,不禁站起身来默默地踱步:老吴临走带着李学之到家里吃饭,不惜舍了脸面主动跟自己化解积怨,无非是想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支持李学之,对抗张云生,可到底有多大把握取胜呢?
  李学之见程柏松迟迟不说话,知道老主任为了难,理解地说:“程主任,我知道自己的想法有点唐突,您也不必马上做出什么决定。我已经通知了政府办,提案今天就会呈交人大,我想您能不能先压上几天,我马上去市委找顾书记、曾市长,尽量早点让市委做出裁决,不能让您和人大夹在中间为难的。”
  程柏松点点头说:“学之,我知道你是一份对党对组织负责的心情,而不是什么个人心愿没达到而去泄私愤。我答应你,你不从市委得到最后答复,我暂不把政府提名拿到常委会上表决。说心里话,张云生这个县委书记太缺乏政治远见了,为了个人目的不惜拿我们的事业来做筹码。可考虑到黄县县委新班子才刚组建就出现这么大的分歧,我们还得谨慎行事,别让某些人借题发挥,说你这县长跟书记争权夺利!”
  李学之说:“程主任你放心,我是光明正大地跟组织反映问题,绝对不会搀杂任何私人恩怨。既然您答应了,我准备先把这材料给张云生看看,如果还有商榷的余地,我也就不会把矛盾上交给市委。”
  程柏松敬佩地说:“学之,我现在开始真正地敬佩你的为人,你的品德了。去跟张云生好好谈谈,也许他会被你感动的!”
  张云生心情大好,能把李学之打击得无话可说真是一大快事,从昨天晚上的常委会上,李学之满心愤懑而又无奈的神情让张云生得意万分,从心理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看见李学之一脸疲倦地走进办公室,他心里竟然起了点怜悯,说:“学之啊,看你一脸憔悴,没休息好吧?”
  李学之微微一笑说:“张书记,昨天晚上我一夜没睡,确实没休息好。不过我写一些汇报市委的材料,先请你看看。”
  张云生接过材料边看边笑着说:“你呀,昨天开会到两点多,不好好休息还写什么材料嘛,又有什么好主意啊?”看着看着,脸上的笑没了,渐渐面部肌肉在拉紧,等看完后一张脸已经变得铁青,砰地把材料拍在桌子上,眼光凌厉地注视着李学之说:“你这是什么意思?告我张某人的黑状?”
  李学之面色刚毅地说:“张书记,我都把材料先给你过目了,怎么说是告你的黑状?对于昨天常委会上人事任免情况,我有许多不明白和不满意之处。一些有能力讲原则的干部不能得到提拨重用,倒是一些品行皆差之人屡获赏识,我不得不认为其中有问题。所以我把心中的迷惑和遇到的不解之情都详细地写进了汇报材料。如果张书记能给我合理满意的答案,能给我说迷解惑,能撤消县委一些不适合的决议,我的材料就不会上报市委!”
  张云生说:“原来李县长是对人事安排有意见啊,县委本就是任免干部的,何况昨天的所有提名都是常委会上由常委们举手表决通过的,怎么能把责任归咎于我身上呢?再者干部提名都是经过县委组织部考察筛选得出的,又不是我张某人私自决定的,同样扯不到我身上来,一切都是由我们党组织来决定的。我倒是怀疑李县长是不是因为自己中意的人没提拨上去,心里不平吧?只怕市委会认为你李学之是在跟我张云生争权夺利呢!”
  李学之说:“张书记,请你再仔细看看材料,我是对这次县委在任免调配干部时出现的不合理、违反组织原则等情况的汇报材料,我不想跟你争权也没有任何跟你争权的想法,我只是不想我所在的县委班子犯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的错误!黄县有那么多德才兼备的好党员干部,怎么就不入组织部门的法眼呢?现在很多兄弟县市提拨任免干部都是搞公开选拔,为的就是提高组织透明度,体现我们党组织公开、公正、公平,提拨的领导干部要论贡献、论人品、论作风、论政绩、论水平、论口碑、论群众基础。别的不说,一再把王连山这样的人提到人事局长职务,这符不符合组织程序、符不符合组织原则?这样要冷了多少党员干部的心,要多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啊!”
  张云生反驳道:“李县长的意思让陈远青、隋建设当了人事局长就符合组织程序、组织原则,才不会伤老百姓的感情不冷了党员干部的心咯?你就这样肯定?”
  李学之说:“要证实很简单,就搞个公开的选拔嘛,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张云生说:“那公开选拔就可以定,那还要组织部门做什么?还要党委做什么?这公开选拔到底又合不合程序?又合不合组织原则?又合不合法规呢?这都是没有定论的嘛!既然组织部经过了考察,县委常委会又举手表决了的,我认为就是符合组织程序、符合组织原则,也就合法!你李县长有意见可以保留嘛。”
  李学之恳切地说:“张书记,我今天来就是要跟你开诚公布地谈谈,我本人跟你没有任何恩怨,有矛盾有误会也是工作上的。现在黄县形势一片大好,正是我们县委领导着全县人民大干快干的好时机,正是黄县脱贫至富的好契机。我们应该求大同、除小异,齐心协力、顾全大局,努力把黄县各项建设指标搞上去!真正搞实事搞正事的,就是我们县委任命下去的各级干部,是他们亲力亲为地与人民群众建设黄县的。需要好的领头人啊。张书记,你一直是在基层工作的老党
  员干部了,应该知道俗话说得好,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关键还在党支部。只要我们党的各级支部真正地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群众从根本实际出发,紧跟市场经济形势,就一定能够把黄县搞上去。这领头人非常重要啊。。。。。。”
  张云生手一挥说:“用不着李县长跟我讲农村工作怎么搞!我就是农村干部。我没你运气好读过大学,初中都没毕业,要说口才我是万万跟你比不得,可有一条我始终坚持,那就是一切听组织的,不管我今天是县委书记也好,还是当初普通干部也好,我只相信组织,服从组织。我想你这有大学文凭的知识分子,不会不明白这简单的道理吧?现在我就已县委书记的身份命令你:停止一切无谓的举动,服从县委的决议,搞好你自己的本职工作!至于你是不是还要违抗组织决议,搞自由主义,那就随便你了!”说着把汇报材料甩在李学之面前,一副不可一世的傲慢神态。
  李学之被他的组织论给弄得啼笑皆非:好一个相信组织服从组织,象张云生这样凌驾于党和组织的人居然口口声声叫别人相信他的组织,从而来相信组织服从组织,简直是狂妄以极无知以极!
  李学之把汇报材料整理好放进手提包,转身出了办公室,不愿意跟这样的人再多说话。
  张云生见李学之根本不吃他那一套,不禁怒气冲天,顺手抓起李学之喝了的茶杯狠狠摔在了地上!
  第一四三章
  更新时间:2007…1…13 6:14:01 本章字数:6323
  张云生一支烟接一支烟抽着,他没想到新班子才搭起不到一月,就与李学之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分歧,他并是在乎事情的大小,而是气愤李学之丝毫不把他这县委书记放在眼里!
  易立宏匆匆走进办公室,说:“老张,李学之到我办公室请假,说是有急事去市委几天,我问是什么急事,他说你知道。我琢磨着有点不对劲,到底怎么了?”他见张云生铁青着脸抽闷烟,心里大概也明白老张发脾气的原因,又说:“老张,是不是跟李学之有争执啊?”
  张云生闷哼了一声说:“老易,何止是争执,已经翻脸了。那小子不满干部人事安排,说我这书记违反原则违反纪律,要去市委告我的状,还写了一份不下十页的文字材料!”
  易立宏立刻慎重起来,说:“他不满调整干部的决定可以理解,但你说的什么文字材料,你从何处得知的?是些什么内容?”
  张云生怒极反笑道:“是李学之刚才亲自给我看的,林林总总给我罗列了不下十条罪状!他去市委告状,我就不晓得去市委反映情况啊!跟我争权把子,还嫩得很!”
  易立宏喃喃地说:“李学之主动把告状材料给你看的?这人真不简单!就这一手。。。。。。”易立宏心里还是很佩服的,只是嘴里不好说出来,他当干部二十几年,也整过不少人的材料,却都没有给当事人看过,毕竟整人材料是阴谋,按照人们的习惯思维是不能见天日的。
  张云生没理会易立宏嘀咕的是什么,说:“我已经想好了,他去市委我不能也去,我们先要求人大赶紧把要任免的干部都过一道,有了合法程序,哪怕李学之再怎么折腾,也成了事实,我就哪怕让市委顾书记刮胡子,也要把这事弄妥了,让别人看看,黄县到底谁当家!老易,你去催催政府办,叫他们赶紧把政府提名案送去人大!我这就联系老程,争取今天让所有任免干部全部到位!”
  易立宏想来想去也觉得只有这条路最适合,就拿起桌上的内部电话拨到了政府办:“喂,叫卢大茂听电话,我是老易!。。。。。。老卢啊,我是老易。昨天县委常委会上决定的干部名单,政府搞好提案了吗?哦,这样啊,李县长呢?走了?那好那好,老卢办事还是蛮有效率的嘛,好,就这样。”放下电话后,易立宏神情古怪地说:“老张,你说这李学之唱的哪一出?提名已经送去人大了!”
  张云生暗暗一掐时间,应该是刚才弄好才送去的,咧嘴一笑说:“李学之这死脑筋,还是蛮遵守组织纪律的嘛,办事也果敢,不拖泥带水,就是太抠死理了。我看他刚才是把政府提名搞好了,签字了才去市委的。唉,可惜跟咱不是一条心啊!”
  易立宏也笑着说:“他真要跟咱是一路的,只怕也当不上这县长了。既然提名已经到了人大,就赶紧让他们动起来,不就是举举手么,应该一上午就拿得下。要不我去办吧?”
  张云生说:“还是我亲自搞,得加紧时间,等他李学之还没到市委,我们这里已经出了结果,哈哈!”
  易立宏看看手表说:“那好,我还去组织部处理点事。那就这样啊,我先走了。”
  张云生拨通了人大程主任办公室的电话,可得知程主任身体不适去县人民医院了。只得又拨人大常务副主任夏晓君的电话:“夏主任啊,我是张云生啊。”
  夏晓君表现得非常热情,说:“哎呀,张书记,亲自打电话来,有什么指示呀?”
  张云生说:“听说程主任身体原因去了县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