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宫缭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春宫缭乱- 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番话娑葛说得流利无比,和他先前生硬的话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凌波自然明白对方显然为此很是下了一番功夫。然而,别说她只是一个县主,就是公主也干涉不了这么大的事情。沉默了好半晌,她只得扭头看了看裴愿…………不管这么说,她的丈夫好歹是北庭都护府的官员,在这上头比她更有发言权。她倍感欣慰的是,在这种大事上,裴愿的回答显然深得官方辞令的奥妙。

“钦化可汗,我只是北庭都护府的一个小官,对于这样大的事情,我没有办法给你一个答复。可汗既然受到我大唐朝廷的册封和赐名,那么就有上书言事的权力,还是直接奏明朝廷的好。”

然而,娑葛显然并不满意这样的回答,眉头一挑便冷笑道:“就在去年,大唐曾经以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张仁愿作为统帅,以我作为金山道前军大使征伐东突厥,现在换了一个皇帝,就想弃我西突厥各部不管吗?小裴大人,我所求的很简单,只是在默啜西侵的时候让唐军助我们一臂之力,如果堂堂大唐天朝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么,我们对于大唐的臣服还有什么意义?”

说到这里,他又目光炯炯地瞧着凌波,意味深长地说:“我听说尊贵的县主是因为厌倦了中原的倾轧才来到了庭州定居,那么必定不会希望这一片美好的地方出现战争和死亡。东突厥是最残暴的恶狼,如果他们占据了这美丽的天山,县主就再也看不到这平静的冰山草原和流淌的河流了。用中原的成语来说,那时,这美丽的天山脚下将会尸横遍野。”

对于这一番不是威胁却胜似威胁的话语,凌波本能地皱起了眉头。这几个月来,她几乎没有一天是安安分分呆在庭州城内,整日里便是在城外闲逛,最喜爱的就是这平静的草原风光。然而,娑葛的话却不是什么大煞风景,而是真真切切的事实。东突厥当初在武后执政的时候就敢扣押武延秀数年,如今趁着大唐政权更迭的时候,又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她轻轻咬住了嘴唇,忽然感到手被人紧紧握住,情知那是裴愿为了让她安心,她便向娑葛微微笑了笑:“钦化可汗说的话我都明白了,但是,我只是一个女人,没有权力也没有办法管这样的征战大事。但是,我可以保证会将此事通报大唐朝廷,由英明的皇帝陛下做出决策和判断。”

尽管只得了这么一句话,但娑葛和各部首领却都是喜上眉梢,阿史那献忠也是如释重负地吁了一口气,随即盛情挽留外孙和外孙女婿在牧场中住下。当欢宴最终散场,裴愿和凌波弯腰钻进了那个专门腾出来给他们的帐篷之后,阿史那献忠却忽然跟了进来。

“今天他们所说的事情并不是虚词恐吓,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够真正履行自己的承诺。也许我们对于大唐并不如我们说的那样忠诚,但是,我们至少保证了商旅能够通过西边的这条商路,也并没有想要进军中原,但是东突厥却是恶狼!我们已经得到了确切消息,东突厥默啜已经动员了大军十万,随时可以西进,如果那时候安西大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见死不救,那么,以后西域就不再是大唐的西域了。而庭州乃至于伊州等等地方,都不会再有太平。”

看到脸上没有一丝笑容的阿史那献忠,凌波的心中生出了一丝无奈。果然,这天底下没有世外桃源。

第一百九十九章 好好搏一搏

从长安到庭州有数千里之遥,但若是有十万火急的大事,快马来回大约也就是十几二十天而已。因此,半个月后,裴愿送往长安太子东宫的亲笔信就有了回文。因为怕遇到阿史那献忠这个外公再被念叨,这些天裴愿和凌波这对小夫妻都躲在庭州城不敢出去,好容易盼来了这么一封可以代表官方回复的信,两人自是迫不及待地拆开一睹为快。

不看不打紧,一看之后,两人的心全都是一凉。

无论凌波还是裴愿都相当了解李隆基这个人的性子,深知他对于功业这两个字的追求绝不逊于当初那位太宗皇帝。想当初还只是区区临淄郡王的时候,李隆基便对大唐在西域的影响日趋微弱而心有不满,如今身为太子,自然应当更加关心这里的局势。然而,在这封信上头,李隆基尽管表示会尽量设法,但却委婉地表示也许会无能为力。

裴愿如今已经不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懵懂小伙子,看那字里行间的微妙语气,眉头不禁一皱:“长安城的局势有那么险恶么?”

“谁知道!”

凌波随手将信笺还给了裴愿,气恼地盘膝坐了下来。自从上官婉儿横死之后,她就尽量避免和李隆基见面,每每想到某人的时候也是尽量咬牙切齿想他的坏处,可即便是那样,恨意竟也渐渐淡了。五年之内三次政变,她唯一希望的就是众望所归的李旦能够将天下治理得太平安乐,然而如今看来。有人地地方就少不了争斗,她那点子思量还真是痴心妄想。

见妻子不说话,裴愿不禁也沉默了,来来回回走了好几步,他忽然停下转过身,咬咬牙迸出了一句话:“小凌……要不你回长安一趟,看看能不能从中设法?”

“他这个东宫太子都没有办法。我回去有什么用?”凌波怒瞪了裴愿一眼,赌气似的冷哼道,“如今长安城谁不知道我首鼠两端见风使舵?再说陛下如今是天子,哪可能像以前还是相王的时候好说话……总之,我就是回去也是白搭!”

“陛下是念旧情识大体的人。若是知道西域局势不稳,总不会放任不管才是……”

裴愿起初还说得斩钉截铁,但越说越觉得底气不足,又想起了小时候父亲教导的那些话。天子居于深宫垂拱九宸,不能偏听偏信,所以要打动天子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而且,当初是他提出离开长安那个是非圈子,如今再让凌波纵身跳进去。这要什么时候才能再次脱身?而且,如果真的如前一次父亲地信上所说,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明争暗斗不可开交,那可是比昔日韦后当权更复杂的局面。

因为那处于对峙中的两人,全都是非同一般的角色。

不多久,朝廷的明发诏令终于传来,命北庭都护府坚守庭州,瀚海军不得随意出兵。来来往往地商队经过庭州时。更是带来了种种不那么好的消息。到了快年底的时候,东突厥的侦骑竟是频频出现,庭州附近的屯田军无不是加强了戒备,就连牧民们在放牧时也无心谈笑,一个个全都是满心提防。

要打仗了!这样一个念头萦绕在所有人的心头,那依旧明净的天空上仿佛笼罩着一层厚厚的阴霾。

外头战云密布,庭州城内自然也是戒备森严,往日地游商锐减一半,连带着凌波也只能天天闷坐在家里。然而。当罗琦风尘仆仆地从长安城赶来。带来了裴先的又一封信以及某个口信之后,原本还勉强算平静的日子终于彻底被打破了。这一次。裴先在信上不再像往日那样含糊其辞,而是清清楚楚地指出,如今太平公主步步紧逼,甚至已经明明白白地向某些高官提出了废太子的要求,而天子李旦已经有些意动。

“这怎么可能!”

裴愿又惊又怒,差点没把手指头指到罗琦的鼻子上:“陛下和太子父慈子孝,当初又是太子费尽苦心,陛下方才能得天下。如今好容易天下太平,陛下又怎么会做出这样……卸磨杀驴的事!”

罗琦被裴愿这怒气勃发的样子吓了一大跳,不禁偷偷瞥了一眼旁边的凌波,期望这位更强悍地主妇能够出面解释一下。然而,等了老半天不见凌波开腔,他只好硬着头皮解释道:“大少爷,以往陛下和太子一为亲王,一为郡王,自然是父慈子孝,可如今毕竟情势不同。陛下和太子虽是父子,可君臣大义尚在,太子太过英果明睿,陛下又是耳根子软地,听多了别人的谗言,这父子之间自然便有了芥蒂。”

“这……”裴愿只觉得满心无奈,最后只得恨恨地拍了拍脑袋,忍不住迸出来一句很是大逆不道的话,“陛下以前是那样一个和蔼可亲的人,为什么登上皇位之后反倒父子相疑了!若是这样,那和先帝那会儿的状况有什么不同……”

“你别说了!”凌波终于站起身来,满心气恼地打断了裴愿的话。直直地盯着罗琦看了半晌,她便沉下脸逼问道,“爹爹让你这么个得力干将大老远地跑来,绝不至于就是信上所说的那些,或许还有某人带了什么话。你不要藏着掖着,一股脑儿全都说出来,也好让我们有个准备!”

跟聪明人打交道就是可怕!

罗琦使劲吞了一口唾沫,忽然觉得室内太热浑身冒汗,抬手抹了抹额头方才赔笑道:“大人就是说,他如今是东宫属官,便代表裴氏一门便是太子一边的人。若是太子无道或是昏庸,那么坐看局势恶化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太子不但仁孝,而且英果,所以他不能放任这种情势发展下去,少不得千方百计保住太子。而且,长安局势不稳,庭州虽远在西部边陲,也一样会受到波及。陛下数次向大人询问县主和少爷地情形,思念之情溢于言表,这次知道我来庭州,还特意命我送来蜀锦云锦等各色衣料以及亲笔书画一件。”

说到这里,他又扫了一眼凌波,见这位主儿地脸色愈发阴沉,索性豁出去了:“总而言之一句话,大人的意思就是,县主如今留在庭州也未必能过安生日子,不如回长安城好好搏一搏。”

搏一搏?凌波眉头一挑,面上顿时露出了讥诮之色。都说人走茶凉,李旦固然是重情分地人,但她昔日那点帮衬与其说是重情重义,还不如说是脚踏几只船的政治投机,当初这太平公主不是也一而再再而三地语出暗示么?可她手底下的人不是嫁给了李隆基,就是进了李隆基的东宫帮衬,她的公公还是东宫詹事府的第三把手,她已经这么鲜明地表示了立场,如今太平公主和李三郎斗法斗得如火如荼,她一回去还不得成为人家的眼中钉肉中刺?

好不容易抽身而退,现如今又要一脚踏进去?

尽管裴愿当初也曾经想过让凌波回长安一趟,但那纯粹是为了庭州这边的局势,如今父亲捎来了这样的口信,他不免有些急了。他也顾不得有罗琦在场,上前一步抓住凌波的手,随即低声道:“小凌,爹爹也不过是一句话,一个建议而已。李三哥麾下人才济济,你纵使回去了又有什么用?而且,那里是你的伤心地,你还是别回去了,不如我向都护大人去告假一声,回长安看看究竟,顺便设法向陛下进言。”

“你回去?”凌波死死盯着裴愿,最终深深叹了一口气,“一切都不同于从前了,你若是回去,我在庭州只怕要日日坐立不安。再说了,难道你能看着公公在长安独立打拼?不管怎么说,我都已经在庭州呆了一年多,也该回去看看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眼睁睁看着凌波出门,裴愿只觉心里翻腾得厉害,最后竟是迁怒到了罗琦的身上。用恶狠狠的目光瞪了某人许久,他方才气咻咻地甩门出去,心里却纠结得很。一面是敬爱的父亲,一面是挚爱的妻子,他究竟该怎么办?

人都走了,呆在原地的罗琦忍不住又抬手抹了一把汗,然后又摸了摸袖中的某样物事。那是行前东宫那位武承徽让他捎带来的一块玉佩,还有另一封信…在陈莞这个冒牌的武氏千金成为太子承徽之后,前不久又有一位武氏旁系女子被纳入了东宫封作昭训。据说,东宫那位太子妃对此颇有微词。可怜那位太子在朝堂上斗得不可开交,后院似乎也算不上怎样太平,还真是麻烦得紧。

他沉吟片刻便蹑手蹑脚地闪出了门,忽然想起了他来之前还接到了另一个任务。话说阿史那伊娜在长安城很是吃得开,甚至曾经和太平公主一块打马球,和其他几位公主一起畅谈塞外风光,赫然是长安城中风头最劲的贵妇之一。

这一位夫人还让他捎带一句话…………庭州这一对小夫妻什么时候能让她抱上孙子?

第两百章 巧遇

凉州武威郡扼守东西交通要道,自古以来便是边塞重镇。大唐在名义上虽拥有西域广袤之地,甚至为此置陇右道,但由于部族太多,只要一点火星就可能造成燎原大火,因此这凉州周边驻军足有四五万人。进出城的商户固然极多,盘查却并不十分严密。毕竟,有远近好些州府互为犄角,金城公主和亲吐蕃西边一片太平,东西突厥就算要打仗,一时半会也烧不到这里,所以士卒们都有些懒洋洋的。

既然是东西要道,城中客栈酒肆自是不少。遇到旺季,来往的商旅转遍全城都未必能找到一个投宿的地方;遇到淡季,满大街拉客的伙计比投宿的客人还多。现如今算不上兴旺的季节,但也算不上萧条的季节,酒楼饭庄中便都是七八分满的样子,可内中的商旅却是人人佩剑带刀,而且大多是满面风霜带着几分彪悍气息的壮年男子。

敢在陇右道当商旅的,无不都有脑袋别在裤腰上的觉悟。虽说各部贵族首领谁都不乐意和商旅过不去,但这些年因为战乱而横死的商队并不少。吐蕃、突骑施、坚昆……总而言之崛起的部落换了一茬又一茬,不变的是他们都需要人做生意,不变的是河西走廊这条黄金商路永远都会为各个部落带来应有的价值。于是,这会儿几个把大半辈子都砸在西域的壮汉便在那里吹嘘着自己的成就,试图引起酒肆中几个侍酒胡姬的注意力,但事与愿违,那几个水灵灵的西域女子却都在偷偷瞥看角落里某个面如冠玉的年轻公子。

要说凉州不缺商旅不缺游侠,甚至不缺漂亮的女人…………因为周围的各部落有的是女人………但唯独少见的就是小白脸。在窥视许久之后,酒肆中某个最最讨客人喜欢地艳姬曼雪终于忍不住往那边挪了过去,笑意盈盈地将一壶酒摆上了桌,正想借机斟酒套话,却被旁边一个面无表情的护卫给拦下了。

别人都是胡姬。曼雪却是半胡半汉的血统,肌肤胜雪,容貌却是犹如中原女子一般精致。她在这酒肆侍酒两三年,积攒下的银钱是别人的好几倍,谁不是好脸色相待?此时眼见那护卫如此生硬,她更是心生不忿,起身便准备离开。就在这时候,她听到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

“阿宇退下。”

曼雪转怒为喜,毫不犹豫地转身坐下。妖娆妩媚地拜手为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