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笑林大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笑林大全-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着:“这里若能有一个眼就好了。”
  ——明·醉月子《精选雅笑》
  袖子里头没有牛
  有个人慌慌忙忙地去官府报案,说是家里的牛丢了。差役问他:“什么时候丢的?”那人说:“明天。”差役一听,不觉失笑。官员以为他偷了牛,立刻指着差役的鼻子喝问道:“你把牛偷到哪里去了!”差役吓坏了,慌忙把两只袖子摆了摆,说:“不在这里,请老爷随便搜。”
  ——明·醉月子《精选雅笑》
  翁婿宴饮
  从前有个富翁生了三个女儿,长女、次女都嫁了个秀才,只有小女嫁了个村夫。
  富翁生日这天,三个女婿都来给岳父祝寿。富翁见长婿、次婿言谈斯文,心里很是喜欢;又见小婿说话粗俗,心中颇为不快。在宴席上,富翁特意说:“今天我来陪你们三人饮酒,席间不许胡言乱语。”说这话时,他还故意瞅了小婿一眼。
  酒过数巡,富翁举起筷子请大女婿吃菜,大女婿斯斯文文地欠身说:“君子(w‘w‘w‘。F‘v‘a‘L‘。c‘n‘ 福‘娃‘中‘国‘小‘说‘下‘载‘站)谋道不谋食。”富翁一听大女婿出口就是孔子圣言,心里高兴极了。
  酒至半酣,富翁又举起酒杯劝二女婿饮酒,二女婿也斯斯文文地欠身答道:“惟酒无量,不及乱。”富翁一听,又是《论语》之言,心里更高兴了。
  丈母娘在一旁见老头子只劝大女婿、二女婿吃菜饮酒,却冷落了小女婿,就坐不住了。
  她连忙举起杯子斟满了酒请小女婿饮酒。小女婿也大大方方地欠起身来对丈母娘说:“我和你‘酒逢知己千杯少’。”富翁听到刺耳,就骂道:“这畜牲竟如此无礼,哪有点斯文?”
  小女婿把酒杯往地上一扔,拍案而起,还口道:“我与你‘话不投机半句多’。”
  ——明·无名氏《笑海千斤》
  女人手如姜
  有个呆子在街上遇见一个看相的,看相的正谈论着如何相看人的手足:“男人手如绵,身边有闲钱;妇人手如姜,财谷满仓箱。”呆子一听,马上拍手大笑说:“我的妻子手如姜啊!这下好了。”看相的问他:“你怎么知道你妻子手如姜呢?”呆子说:“昨天我被她打了一下嘴巴,这不,现在还火辣辣的呢!”
  ——明·无名氏《时尚笑谈》
  腌芋好吃
  从前,临川有位教书先生在外地给一家作塾师。主人家天天用咸鱼招待他,他觉得特别乏味,就生气地对学生说:“不要整天只用这咸鱼招待我,可以换个口味了。”学生没有听清楚,回去对母亲说:“先生说,下次再腌芋给他吃。”母亲忙问:“腌芋吃了会麻嘴,怎么能吃?”学生说:“先生既然想吃,就腌一些给他吃吧。”母亲也就只得按儿子的说法将腌芋给先生送去。
  先生一见不再是咸鱼了,还以为是什么别的美味呢,拿起腌芋就吃了起来,结果嘴被麻得受不了,慌忙来到茅坪拔了茅草往舌头上擦,想借以擦去麻气。学生见先生走出去很久不回来,就悄悄地跟踪到茅坪偷看,只见先生正一手扯住舌头,一手用茅草狠擦。
  学生急忙转身回家,对母亲说:“怪不得先生说腌芋好吃,果然如此。今天我见先生在茅坪上,如果不用手把舌头扯住,恐怕连舌根也都吞下去了!”
  ——明·无名氏《时尚笑谈》
  为官不用好文章
  应履平曾为德化县令,吏部对他任职期满考核时,他的政论写得非常出色,却终因其貌不扬,而未能被列入升迁的名单之上。应履平气愤不过,就在都城门前题写了一首诗嘲笑说:
  为官不用好文章,只要须胡及胖长;
  更有一般堪笑处,衣裳糨得硬绷绷。
  诗下也不写自己名姓。吏部官员将此事报告给冢宰,并说:“这一定是应履平干的。”
  他们经过反复斟酌,最终还是升迁了应履平的官职。
  ——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
  把“吉”字看倒了
  一个人在大年初一出门贺节时,心想:“今天是新年的头一天,一定出门吉利才好。”
  就在桌子上写了一个“吉”字,这才放心地出门去。没想到接连走了好几家,竟连一碗茶也没吃上。他非常失望地回到家里,把“吉”字倒着看了又看,若有所悟地说:
  “怪不得如此,写了‘口干’二字,自然吃不上茶了;早知如此,何不顺着看,竟会有十一家替我润口,该有多好!”
  ——清·陈皋谟《笑倒》
  烧脚
  有个老头儿在一个冬夜喝醉了酒,躺在床上。为了取暖,就把脚炉放在了被窝里,没想到竟把腿给烧伤了。一大早醒来,他就对家人大骂起来:
  “我老人家昨晚多吃了几杯酒,让火把脚烧伤了,我喝醉了不知道倒还情有可原。你们年纪轻轻的,难道连烧人的气味也闻不到吗?”
  ——清·陈皋谟《笑倒》
  粗月
  有个人每当与人谈论都以粗自谦。一天,他请了朋友来家饮酒,不知不觉中月亮都升上来了。客人非常欢喜地说:“今晚竟有如此好月!”那人连身起身拱手道谢说:“实不相瞒,这不过是我家的一个粗月儿。”
  ——清·石成金《笑得好》
  呆儿出母丑
  有位妇人偷了邻居家的一只羊,把羊藏在床底下,并嘱咐她的傻儿子千万别说出来。
  不久,邻人见丢了羊,沿街叫骂。偷羊的妇人的傻儿子就上前表白说:“我娘并未偷你的羊。”妇人唯恐儿子说漏了嘴,就一个劲地朝儿子瞪眼制止他。傻儿子看不惯,就指着他娘的眼对邻人说:
  “你看我娘的这只眼睛,活像我们家床底下的那只羊眼。”
  ——清·石成金《笑得好》
  寿字令
  在一次寿筵上,大家约定都说寿字酒令以图个吉利。甲说:“寿高彭祖。”大家鼓掌。
  乙说:“寿比南山。”大家又称赞说得好。另一人说:“受福如受罪。”大家觉得不对劲,就对他说:“这话不仅不吉利,而且‘受’字也不是‘寿’字。不算,不算,该罚酒三杯,另说好的。”
  这人饮完酒,又说了一个:“寿夭莫非命。”大家全都责怪他竟在主人生日寿诞上说出这样不吉利的话来。这人非常惭愧地自责道:“该死了,该死了。”大家无不惊得目瞪口呆。
  ——清·石成金《笑得好》
  外太公的“太”字
  有位父亲教儿子认“大”字,后来,又指着“太”字问他,儿子见了“太”字不认识,父亲便教给他说:“这个字就是太公的‘太’字。”
  过了没几天,父亲又指着“大”字问儿子。儿子还是说不准,辨认了好大一会儿,才点着头说:“对了,对了,这是外太公的‘太’字。”
  ——清·石成金《笑得好》
  限定岁数
  有个老头儿已达百岁高龄。有人在为他祝寿时说:“愿您老人家能达到一百二十岁高寿。”老头儿听了不但不喜,反而大发雷霆地骂道:“我又不会吃你家的饭,为什么你竟敢限定我的岁数,不让我多活几百年?”
  ——清·石成金《笑得好》
  虑二百岁寿诞
  有个老头儿,富贵双全,子孙满堂。百岁大寿这天,贺客来得很多,满屋满院子是人。
  老头儿看了,紧皱起眉头,好像有些不高兴。
  贺客们见状,忙问他:“您老人家如此福分,还有什么可忧愁的?”
  老头儿回答说:“我别的都不愁,只愁我将来再过二百岁寿诞时,来祝贺的人还不知要再增加几千几百呢,让我怎么能记得请呢?”
  ——清·石成金《笑得好》
  靠孙子出气
  有个不肖之子,经常殴打他父亲。他的父亲却常常怀抱着孙子不撒手,对孙子百般爱护。
  邻居有人问这老汉:“你儿子如此不孝,你却对孙子如此疼爱,这是为了什么?”
  老汉回答说:“不为别的,我要把他抱长大了,将来好替我出口气埃”
  ——清·石成金《笑得好》
  响屁
  有一次,客人们都聚在一起谈笑着。忽然有个人放了一个响屁,他自己脸立刻羞得通红,觉得非常尴尬,为了掩饰屁响,他故意把坐的竹椅子摇来摇去弄出声响。这时,座中有位客人开玩笑说:“这个屁响,不如刚才那个响得真。”一语既出,众人都大笑了起来。
  ——清·石成金《笑得好》
  “屁”字妙解
  明朝时,翰林编修陈全善于说笑话。有一次他误入宫禁之地,被皇上的亲信宦官捉住了。陈全请求宦官放了他。这位宦官早就听说过陈全的名声,想趁此考考他,便说:“听说你善于说笑话,今天你如果能把我说笑了,我就放了你,可是只能说一个字。”陈全张口就说:“屁。”宦官说:“这有什么笑头?”陈全就解释说:“放也由公公,不放也由公公。”宦官笑得前俯后仰,当即就把陈全放了。
  ——清·褚人获《坚瓠集》
  贬诗与字
  天水县有个人,一贯轻薄浅陋,却最善贬低他人。
  一天,一位朋友拿着自己作的诗来向这人请教。这人对人家的诗句避而不谈,却转而论起人家的字笔笔超群绝伦,如何如何的好,几乎把人家的诗给否定了。
  朋友见他对书法感兴趣、有研究,就又把平日所写的字拿给他看。这人却又转舵说:“不但字写得工,你单看用的墨,是何等浓艳,何等光洁呀!”言外之意就是说人家的字之所以写得好,主要是得力于好墨。这一下,又把人家的字给奚落了一顿。
  ——清·黄图珌《看山阁闲笔》
  再给一百五
  有个人花了一百五十钱买了一匹布,送到染匠铺要求染成青色,染好后能值三百钱。人家给染完都一年多的时间了,这人还不肯来龋染匠一气之下就揪住了他索要三百钱,不然,就拉扯着去打官司。买布的这人跪着哀求说:“我的布值一百五十钱,我再另给你一百五十钱,把我放了还不行吗?”
  ——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
  彭书袋
  彭利用是南唐的一位有名的饱学之士,但他有一个说话喜欢掉书袋的毛病,他也自称彭书袋,即便是对家里的奴仆们说话,也是满口之乎者也,言之必据书史。
  有一天,奴仆犯了错,彭利用就责怪他说:“始予以为纪纲之仆,人百其身,赖尔同心同德,左之右之,今乃中道而废,侮慢自贤,若而今而后,过而弗改,当挞之市朝,任汝自西自东,以遨游而已。”大意是说:我开始还以为你是个守规矩懂本分的人,还寄希望你一心一意地伺候在左右,谁料想你现在竟然自以为了不起,如果从今以后仍不改悔,就把你鞭打出门,随你到处去游荡吧。
  又有一次,邻居一家着了火,彭利用望着大火惊叹道:“煌煌然,赫赫然,不可向迩。
  自钻燧以降,未有若斯之盛,其可扑灭乎!“大意是说:火苗又亮又红,火势又那么大,真是难以靠近。自从上古燧人氏钻木取火以来,还没有如此大的火啊,这火真是难以扑灭啊!
  ——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
  厕所旁挂匾
  余怀先生虽身为布衣,却讲了一个当官者的笑话:
  吴中之地有个监司,曾将一块题写了“似我”二字的匾额悬在天下第二名泉惠泉的旁边,意在自我标榜清高操行如惠泉。
  过了一段时间,他特意到惠泉巡视,却不见匾额。这还了得!他当即责令附近寺中的和尚四处寻找,结果竟在一厕所旁找到了,这块匾额正端端正正地被人挂在那里呢!臭名昭著的监司羞恼得竟无地自容。
  ——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
  古砖作寿礼
  清代大文豪毕秋帆(毕沅字)做陕西巡抚时,正逢六十大寿,下属官吏纷纷前来送上贺礼祝寿,他一概拒收。有个县令深知他的爱好,特意让家丁送来了二十块古砖,砖上有年号题识,都是秦汉时的古物。
  毕秋帆见了非常高兴,他召来送古砖的县令家丁说:“别人送来的寿礼,我一概不收。
  你主人所送的古砖,我很满意,所以我就留下吧。“
  那家丁一时受宠若惊,连忙跪下报告说:“我家主人因为要为大人您祝寿,专门召集工匠在县署里制做古砖,主人亲自监工,挑选了最好的来献给您。”
  毕秋帆完全没料到竟会是这样,尽管心中不悦,但他还是对这事一笑了之。
  ——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
  卫国夫妻
  卫国有对夫妻向神祈求布百匹。刚在祷告中报出数目,丈夫又嫌太少,想再增加许多。
  妻子在一旁跪着向丈夫蹬着眼说:“不能再多要了!布要是多了,你就会买妾了。”
  ——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
  相约同死
  明朝时,周自修与杨士奇、解缙、胡广、金幼孜、黄淮等人义结金兰,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一次兵乱中,金川失守,周自修独自死去,而杨士奇等人则委屈求生,免于一死。
  后来,杨士奇还煞有介事地为周自修作传,并不知羞耻地对周自修的儿子表白说:“如果我当时也一起死了,谁还能为你父亲作传?”听到这话的人无不耻笑他苟且偷生。
  ——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
  狄仁杰是哪朝人
  有个村馆里每年七夕都照例设筵招待塾师。新来的这位塾师也早就听说了这个惯例。
  七夕这天,塾师悄悄地往厨房探望了一番,却不见要摆筵席的光景。他就心生一计,叫弟子到跟前来对一句对子:“客舍凄凉,恰似今宵七夕。”弟子磨蹭了半天工夫,也没有对出下句来,只好把此事告诉了他父亲。这位主人听了塾师给出的上句,会意地一笑说:“我把这事给忘了。”他就代儿子对了下句:“寒斋寂寞,可移下月中秋。”
  到了中秋节这天,主人家仍然悄无声息,不见操办筵席的样子。塾师又给弟子出了个对子,上句是:“绿竹本无心,遇节即时挨不过。”再次提醒主人。主人听到儿子转述的这个上句,就微微一笑,说了声:“又忘了。”并马上对出下句:
  “黄花如有约,重阳之后待何迟?”
  等挨到了重阳节这天,主人家里仍不见摆筵动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