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道阻且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修仙)道阻且跻-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纪启顺忙按住她,不愿受礼:“师妹快别客气了。”

陶夭则笑言:“并非客气,而且往后得称师叔了罢?”

“快别,”纪启顺捂了捂额,“我不过是旁听罢了,哪里有这么大的脸。”

听她这样说,陶夭便也不纠结在这种无关紧要的事上了,而是终于将来意道出。她小心翼翼的问道:“说起来,我今日在外门听闻了一些消息。说是,去年的小比上师姐受了伤?”

纪启顺先是一愣,旋即哂然一笑:“原来已经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自从受伤后,她便久居摇光峰,并不轻易与外人打交道。白英、徐金风等人也忙于修炼,并不常常拜访。偶尔来看望她,也从不讲这些事情。

陶夭有些抱歉的道:“对不起,我并不是有意冒犯。”

纪启顺向她摆手:“没事,我就是有些诧异,师妹不用在意。”

见她似乎是真的不在意,陶夭便又问道:“似乎有传言说有人蓄意谋害,不知可是谣传?”

纪启顺面上的笑容不知何时消失了,她注视着陶夭,平静答道:“是真的。”

陶夭犹豫了片刻,还是追问道:“是……苏方师姐吗?”

纪启顺面色依旧平静:“是。”

然后两个人都没有开口说话,场面一时间尴尬了起来,最终还是纪启顺打破了沉默:“师妹是怎么猜到的?”她面上甚至带了笑,看起来并不为此消沉。陶夭便将今日在山门所闻,一一说给纪启顺听了。

纪启顺听后不由大笑:“没想到我竟这么出名。”

陶夭却显得并不轻松,她有些担忧的问道:“师姐的伤严重吗?我听何师兄的话音,似乎不是很好?”

“放心罢,我这不是好端端的站在这里吗?而且还拜了一峰道长为师,真是再得意也没有了,师妹如何还一副放心不下的模样。”纪启顺故作轻松的扬眉笑道。见她这样鲜活的样子,陶夭也笑了,但是心底还是有一丝揣揣的忧愁。

她并没有将自己的苦楚一点点剖开来,展示给旁人观看的爱好。无论是出于不愿意令友人担心的好意,还是因为那些在旁人看来有些可笑的骄傲。就算是陶夭这样的故交好友也不成,再者她与陶夭也有这么多年未见了。

送走陶夭后,她回到住处。

忽又回想起摇光殿中,余元卜与她所说的事情——

今日一早,她便被余元卜召到了跟前。余元卜也不绕弯子,直言道:“半月前,我拿去了你的法器飞剑,你想必还记得。”

纪启顺自然点头,旋即便见对方手掌一翻,掌上凭空显出了一柄线条流畅的飞剑,正是她的漫随天外剑。然而此刻的漫随天外剑,已经不是原本的漫随天外剑了。原本平整的剑镗上竟然镶嵌可一颗通透圆润的珠子,珠子似玉非玉,内里流光溢彩,看着就不是凡物。

指尖轻轻拂过,只觉得触手温润沁凉,她不由问道:“不知这是什么宝物?”

余元卜却不直接回答:“你且用用,看合不合手。”

纪启顺微微颔首,同时心神转动驱使飞剑,就在灵气触碰到剑身的瞬间,一股灵气从剑身溢出,缠绕住她的神思,竟然不需要她输入灵气就可驱动飞剑!

看见漫随天外剑化作剑光,平稳的在身周盘旋。纪启顺吃惊道:“师父已经能自行炼制储灵珠了吗?”

余元卜摇了摇头:“并不是,真正的储灵珠内部有一个十分复杂的聚灵阵,一旦灵气缺少,便会自行运转以吸收天地间的灵气。而我们使用的聚灵阵,却要物主以心神推动,才会开始聚灵。”

纪启顺笑道:“即便如此,也是很好了。毕竟弟子经脉未通,有此物相助,平日行走游历,也算是有了底气。”

余元卜凝视她片刻,慢声道:“不错,有了此物助你,即便是行走蓬丘,也不会有后顾之忧了。待你将此物把玩熟练,便可前往蓬南碧潭阁了。”

说到此处,她取出一份玉质传音符交给纪启顺,又嘱咐道:“到了碧潭阁后便去找许守一,见到本人后方可将符箓交出,她见到后自然会明白你的身份。”

作者有话要说:每次写师父,就会想到一句歌词“爱你在心口难开”哈哈哈!记得以前有妹子说想知道本文的修真境界,不好意思拖到现在才写。(最近听说,如果在有话说求作收,读者就会去收,是真的吗?不过我今天不求哈,等100章的时候求~)

☆、第二十四章 ·飞花客栈(上)

《(修仙)道阻且跻》作者:舟人

中舍城位于蓬丘正中的交通要道上,不管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几乎无一例外都要经过此地。加之;能够与七大门派平起平坐的散修联盟“云水会”也镇守城中,更是确保了中舍城的安全性。

故而;长久以往中舍城便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蓬丘最为繁华的城池;也是最兴商贸交易的城池。每日都有许多不同的陌生修士在城门进进出出,因此有许多修为低微之人干起了咨客的营生——专为那些第一次来到中舍城的修士引路。

钱海生于中舍长于中舍,可谓是个土生土长的中舍人了。家中原也有桩不错的营生;然而他少时专心于修炼;并不关心家中事务。奈何他却不是修行的料;直到父母双双离世;还未能突破到出窍。为了能够养活自己;便只得放下修炼事宜出门找活。

他见咨客不需要花费时间去学,也不必付出成本,只需口舌伶俐些、为人乖觉些,便足以胜任。而且,每天只需干成两三桩,便足够维持一天的生活了。因此,便干起了咨客的营生,而且一干便是三年。三年的时间,足以令他从一个只会点头哈腰的愣头青,变成看人下菜碟儿的老油子了。

这日傍晚,钱海揣着手靠在城墙边上,眯着一双眼睛懒洋洋瞅着天空打哈欠。旁边馄饨摊的老王溜溜达达的踱到他边儿上:“哟,钱小子,还没走呢?”

钱海斜着眼睛看他:“怎么着,难道我在这儿碍着你了?”

老王啐了一口:“小子说话怎么这么冲呢!”

钱海又转头看天,很桀骜:“乐意。”

老王看了他一会儿,忽然开口道:“钱小子,你也老大不小了,怎么不找个好人家的姑娘呢?我跟你说,这过日子啊,就要两个人相互扶持着,才叫过日子呢!”钱海是他看着长大的,自然知道他一颗心全扑在了修炼上。但不是这块儿料,就不是这块料,何苦在上面浪费时光呢?

钱海含糊的应了声:“再说吧。”他也知道老王是好心的,但是终归还是觉得放不下。也不愿就这样娶妻生子,一生碌碌无为。

见钱海这样,老王哪里还不明白,到底不是自己的儿子不好管太宽。他也背着手看了一眼天空,恰巧看到一线金光从色彩瑰丽的天际闪过,便笑道:“哟,生意来了。”

也就是这么会儿的功夫,金光已然近在眼前。只见它猛地向地上一坠,落地的瞬间迸裂成数道璀璨金芒。瞬息间,金光消散,一道颀长的清影从中显露出来。他进了城,恰巧城中悬挂的灯笼亮起。灯光落在来人身上——却是个面貌清隽的青年女冠。

女冠穿了身素白的合领大袖衫,外头罩一件青纱道袍,道髻上绾着同色逍遥巾。行走时衣袂飘飞,青纱似云若雾萦绕身周,其意态风流仿佛神仙中人。

钱海做了这么些年的咨客,别的不说,只那一双眼睛便是利得不得了。他一眼便瞧出此人绝非等闲,且不说那身衣袍价值几何,关键是那股气度到底不可能是从小门小户出来的。简单来说,俩字儿——肥羊!

这下子也顾不上与老王混聊了,钱海拍去从墙上蹭的灰,三步并作两步行至女冠身旁,挂了一副笑,殷勤道:“这位道友可是头回来中舍城?”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心中啧了声,好高的女子。修行之人虽大多高挑,但一般女冠绝大部分不会超过五尺,这个女冠得是五尺打底了,看起来也就比他矮个二三寸罢了。

那女冠侧过脸看了他一眼,并未因他突兀搭话而显露出什么嫌恶之情,反彬彬有礼道:“这位道友可是有何指教?”话语温和平静,眉眼间暗藏英气。

钱海搓了搓手,他也是头次遇见这样温和的修士,便愈发殷切道:“不敢谈指教,在下不过小小一咨客罢了。如果道友是头次来中舍城,不如让在下带您到处走走瞧瞧?”

**

却说那日纪启顺从余元卜处回去,花了两日时光将镶了“储灵珠”的漫随天外剑运用纯熟,便告别一众师长、好友,下了山往中舍城去了。因经脉已解开大半,她对灵气的指使又格外精纯,所以只是花了一天的时光便抵达了。她见天色已晚,遂按下遁光。打算先在城中歇息一晚上,明儿再改道碧潭阁。

中舍城是中心高,外围低的地势,故而城门处自然是整个城池最矮处。她在城门处做了登记,进了城后才发现——城中每三丈便挂一顶灯笼,每百丈便悬一颗启明珠。而城中最高处的云水会之上,更是飘浮了一轮银月似得硕大启明珠,与天空中的圆月遥相呼应。

夜色渐浓,宽阔整洁的街道上却恍若白昼。她站在光线柔和明净的灯光下仰望中舍城,仰望这座仿佛浓缩了诸天星辰的繁华城池,心中不由赞叹其撼人心神的壮丽夜景。

忽闻耳边有人搭话道:“这位道友可是头回来中舍城?”

纪启顺侧过脸,见是一个穿着灰袄的高大男人,便随口道:“这位道友可是有何指教?”对方笑得殷勤,却不引人生厌,只言自己是此地咨客,愿为她引路云云。

她思考片刻便答应了,虽说她养气时便来过中舍城。但是那次她急着转道去俗世游历,并没有心情在此游玩。所以,对此地唯一的印象便是人挺多。今日一见方觉往日有眼无珠,且思及左右都要明日才要离开,便起了参观一二的心思。

灰袄的男人在前头引路,边走边道:“小人敝姓钱,钱海。不知道友怎么称呼?”

她也礼貌作答:“小姓纪。”

钱海笑道:“原是纪道友,纪道友可知道本地三最?”

纪启顺道:“还请赐教。”

“这第一桩最,便是云水会。”他抬起手点了点最高处的堡垒,又接着道,“第二最,乃是每年春秋季节的交易会。每到谷雨、霜降这两天,云水会便会组织起为时三天的交易会。这个,想必道友定然是知道的。”

纪启顺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

钱海带了三分遗憾道三分同情道:“原本还有小一个月就到谷雨交易会了,可惜道友还未到达出窍,不然还能去见识见识呢!”

闻言纪启顺先是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因她经脉被封、威势极其内敛,是以钱海并未能够发现她实际上是出窍修士。但是她并不说破,因为没有必要。

倒是钱海注意到她的那一愣,以为是自己触动了对方的伤心事,便劝慰道:“道友不必气馁,我观道友年岁尚轻,定然会有所突破的。”

纪启顺微笑颔首:“借你吉言,也祝你早日有所突破。”

钱海苦笑摆手:“我怕是不成了,都这个岁数了。”

纪启顺少小拜入仙门,身边门人好友无一不是资质极佳之辈。十五岁前突破养气,二十岁前突破出窍乃是常事。饶是苏方,原本资质亦是上佳,且家境殷实。就算突破不成,也能食用丹药相助。

所以乍然听钱海说自己不成,不由皱眉反驳道:“道友如何能这样妄自菲薄?我观阁下年纪也并不很大,怎能这般容易就轻言放弃?”

钱海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满面愁苦:“我猜道友不是宗门子弟,便是家境殷实罢?你恐怕不懂我们这些人的苦楚,我虽自小生于蓬丘,但资质并不很好,乃至于通不过各大宗门的考核。因为我的坚持,父母便供我在家中修炼,但是直到父母去世,我还是这个样子,你说我还能有么指望?我甚至连一颗平云丹都买不起。”

此言听得纪启顺不由愣怔住,她们这等宗门弟子从来都是不屑于食用丹药的,然而这世上竟然还有人连最差的平云丹都买不起。这实在是有点超出她的想象,因而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便沉默的向前走着。

倒是钱海马上恢复了笑容,又侧过身显露出身后灯火璀璨的集市,同时伸手遥遥一指:“这第三个最,便是本地的夜市!运气好的,一毛不拔得宝物;运气差的,身家全出无所获。有人悲嚎,有人狂喜,一切全看缘法。”

不过,看来纪启顺与此处夜市,恐怕没什么缘分。她在其中转了一圈,只觉得眼花缭乱,并没有什么想买的东西。且她白天行路颇多,又因自身情况特殊使用灵气时耗费了颇多精力,所以此刻已经感到了些许乏意。

钱海察言观色是一绝,见纪启顺如此便提议道:“这夜市若是看不到有缘之物,逛来逛去也没甚意思,不如在下带道友去客栈休息?”

纪启顺颔首道:“也可,寻一处清净住处便可。”钱海略一思量,便带着纪启顺拐上了一条小道。

曲曲折折的走了大约半刻钟的功夫,夜市上的喧哗声响便渐渐消失了,前头渐渐现出一处檐下挂了两盏八方宫灯的门楼。走到近前才发现其上悬了一块儿乌木的横匾,匾上有走笔厚重内敛的四个大字——飞花客栈。

钱海走上前,捻住门环轻叩其门。

片刻后,漆门缓缓向内打开,露出开阔的门庭以及一栋三层的客栈。一个披着外袍的青年男人慢慢走出来,双手抱胸倚在大堂的门框上,笑骂道:“我还在想大晚上是谁扰人清梦,原是你这杀才。”

钱海仿佛与他很熟:“姚掌柜不要拿我当傻子,这门都还没有落锁呢,难不成掌柜往时睡前都不落锁?更何况我这不是要给你介绍生意吗?恐怕你就是落了锁,也得心甘情愿的开门来呐。”

男人挑起眉,看了眼纪启顺,微笑道:“看在灵石的面上,暂且饶你这一回。”话毕兀自转身,踱回了大堂。

纪启顺看了眼钱海略一思量,手掌轻翻从乾坤袋中摸出十颗下品灵石及一支青瓷小瓶递予对方,微笑道:“余观阁下非是无心大道之人,望道友莫忘初心、善应机缘,日后或有再见之时。”说罢,轻拂其袖迈入门中。

钱海捧着灵石与瓷瓶,愣愣的看着她走动时扬起的袍角、幅巾云雾一般的从眼前飘过,直到漆门再次关上才回过神来。他抬起一只手挠了挠下巴,在心里纳闷的嘀咕一声:说的都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