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品典当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品典当师-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静观其变,谋定后动,我们先观望一阵,然后再出手。”季凡说道。

淘尽黄沙始见金 第二百四十六章 … 苏富比拍卖会II

“下面将要拍卖的是明嘉靖刻本《永乐大典》残卷一册,准确地说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百科全书,它比《不列颠百科全书》要早三百多年,全书两万多卷,三亿多字的容量,堪称是一部鸿篇巨作。

由于多种原因,流存于世才不过八百多卷,,由此可见它的珍贵之处。”

听着拍卖师滔滔不绝的介绍,季凡那张古井不波的脸上不经意间闪过一丝兴奋之色。

“这本残卷底价四十万美元,每次加价不得低于两万美元,现在开始拍卖。”拍卖师刚刚报出底价起拍,场内反应非常强烈,现场买家和电话竞投者拍牌此起彼伏,大屏幕上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刷新着竞拍价格,价格从四十万直接跳叫到四十五万,然后呈阶梯式迅速攀升到一百万,人气爆棚达到极点。

居然有七、八人参与这册残卷的争夺,看来今天将有一场恶战啊!面对如此之多的竞争对手,无论谁成为最后的买家,都不会太轻松地得手,季凡脸色凝重暗自思索着。

“季总,咱们是不是也和大家打个招呼啊!”望着这令人血脉贲张的火爆场面,即使是见多识广的林枫也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喜悦,把玩着手中的号牌不无兴奋地问道。

“现在场内局势还不太明朗,先别急,咱们再等等。”季凡镇定地回答道。

“一百一十万!”坐在前排位置的一个亚洲买家扬起手中的329号号牌喊道,此人黑头发、黄皮肤,操着岛国鸟语。满脸倨傲之色,显然是个日本人。

“一百二十万!”一个电话竞拍者毫不示弱地回应道。

“一百三十万!”坐在后排地219号金发碧眼的欧洲买家拍价道。

“一百五十万!”日本买家迅速做出回应,这一次他将价格足足提高了二十万。

面对这三位强势对手,其他买家纷纷选择偃旗息鼓,退出了对《永乐大典》残卷的争夺。接下来的拍卖成了三位买家的表演,很快就将价格抬高至二百万。

现在这个拍价足足是底价的五倍,令在场的其他拍家乍舌不已。

二百万的价格似乎成了一道分水岭,三位拍家也变得格外慎重,拍价也不象刚才那样果断。

“二百三十万!”一直在做壁上观的季凡看准时机。选择在此时拍价,顿时大家地目光都转移到他身上。

“韩总,真没看出来,你这位小师弟倒真沉得住气呀!”柳泽铭望着不远处季凡那张犹如大理石雕塑般棱角分明的面庞说道。

“不错,瞧他那从容不迫的样子,想必是已尽得神眼程的真传啊!”韩笑石邪邪地笑道,“不过这种大场面,绝不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几千万的拍品也不知他是否能够一口吞下?”

“韩总所言极是,虽然你们同出一个师门。但他与您相比,实在难望韩总项背,相差甚远啊!”

“老柳,我发现你这张嘴可是越来越会说话啦!”听着柳泽铭奉迎之辞,韩笑石感到非常受用,脸上呈现出得意之色。

由于季凡的临时加入,拍卖现场发生了戏剧性变化,由三足鼎立变成了四方分峙,虽然增加了一个人,但是由于大家出价都十分慎重。(??)因此场面与先前火爆热烈的氛围相比,反而显得冷清了许多。

“二百五十万!”日本买家阴沉着脸,思索片刻终于率先发难道。

“这个小日本出价可真够二百五的。”林枫强忍笑意一语双关地说道。

“二百六十万!”欧洲买家步步紧逼道。

“现在这本《永乐大典》残卷已经拍到二百六十万啦!看这四家拍家势在必得的样子,难道今天这册残卷要打破中国古籍善本地拍卖新记录吗?到底结果如何呢?还是让我们大家拭目以待吧!”拍卖师绘声绘色地说道,他把目光转向电话竞拍者。

“我出二百七十万!”电话竞拍者此时已低调了许多,犹豫了半天。再一次报价道。

“二百八十万!”日本买家紧随其后报价道。

“三百万!”季凡面如秋水举起手中的号牌说道。

“哇。已经三百万啦!这位266号买家已经把价格提高至三百万啦!”拍卖师飞快地说道。

“三百一十万!”日本买家在擦拭了一下额头的汗水说道,面对后发制人的季凡,此时他并不轻松,刚才嚣张得意的劲头早已荡然无存。

219号欧洲买家脸色铁青有些无力地放下手中的号牌,选择了退避三舍,而守候在电话机旁的电话竞拍者经过长考后,同样也退出了竞拍,现在场上只剩下最后时刻加入的季凡和那个神情倨傲的日本买家。

“三百二十万!”季凡面无表情地拍价道。尽管他表面上非常镇定。可是心里同样焦虑不安,想起这个价格已经比孙明学所说的价格要高于二千多万。季凡不禁有种受骗上当地感觉。

“三百三十万!”日本买家说道。

“三百四十万!”季凡继续向日本买家施压道。

“三百五十万!”日本买家还价道,场上局势一时呈现出胶着状态。

“现在场上只剩下来自亚洲的两位买家,看来这两位先生对这册《永乐大典》残卷的兴趣明显比其他人要大一些。”拍卖师说道,“已经三百五十万啦!这可真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

“329号买家已经出到三百五十万,三百五十万第一次,三百五十万第二次,三百五十万”拍卖师已经高高举起了手中的木槌,马上就要一槌定音啦!

季凡正陷入沉思中,这个小日本看来很难缠,不能再这样拖下去啦,现在已经到了决战的最后时刻,还是应该快刀斩乱麻啊!

“季总,再不举牌就来不及啦!”林枫在旁边焦急地催促道。

“三百七十万!”季凡抢在拍卖师落槌前拍价道。

本来以为自已已经稳操胜券地日本买家回过头来,恶狠狠地瞪了季凡一眼。

“三百八十万啦,这件拍品突破四百万看来是毫无悬念啦!”拍卖师巧耳如簧继续煽动道。

“四百万!”季凡报价道。

“哇,这件拍品现在已经达到四百万啦,这个价位足足是底价地十倍,这可真是一个不小的奇迹啊!”拍卖师感慨地说道,“266号买家拍价四百万,不知329号买家会怎样应对呢?”

季凡注视着前排的日本买家,只见他正与坐在身边的两个人低声交流着,看样子似乎是在征询两人的意见。

拍卖师很有耐心地等待了两分多钟,见日本买家仍然没有举拍竞价,于是开口道,“现在拍卖已经进入到最后时刻,到底会花落谁家呢?答案马上就要揭晓了。”

“四百万第一次,四百万第二次。”拍卖师有意放慢语速,说到这里时,他故意停顿一下,注视着日本买家的方向,等待他做出反应,他手中的木槌已经高高扬起,全场观众都屏住了呼吸。

“恭喜266号买家拍得这本《永乐大典》残卷。”拍卖师手中的木槌敲打在台子上。

已经完成拍卖任务地他,对于接下来地拍品失去了兴趣,季凡和林枫、厉振海走出拍卖大厅。来到走廊里,他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尽管代价昂贵,还好今天总算是不负所托,终于完成了孙院长交待的任务。”

“季总,我刚才真替你捏了一把汗呢!担心这件拍品落入小日本之手啊!”林枫说道。

“这次胜得比较侥幸,四百万已经是我地极限,好在小日本没有再次跟进,如果他接着加价的话,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啦?”季凡苦笑着从包里取出手机说道,“我想孙院长此时一定比我们还关心拍卖结果,此时想必是如坐针毡在守候在电话旁吧!

“季凡,怎么样,那本残卷拍到手了吗?”电话刚一接通,孙明学就迫不及待地追问道。

“孙院长,你猜猜这件东西拍了多少钱?”季凡没有直接告诉他拍卖结果,而是好整无瑕地和他卖起了关子。

淘尽黄沙始见金 第二百四十七章 … 不同凡响的捐赠者

“好小子居然和我玩深沉,听你的口气似乎比我的估价要高啊!不过我想再高也不会超过一千万吧!”孙明学试探性地问道。

“孙院长,你这个报价差远去啦!实话告诉你,这件拍品最后达到了二千八百万的高价。”季凡说道。

“啊,怎么会这么高啊!”孙明学焦急地问道。

“你老没看到,今天有七、八个买家参与竞拍,尤其是其中一个日本买家咄咄逼人,叫价叫得非常凶,今天我也是侥幸,这才在最后时刻惊险胜出。”季凡心有余悸地说道。

“这本《永乐大典》残卷竞拍激烈程度远远超出我的意料,《永乐大典》幸存下来的不过400册,800余卷,分别散落在七个国家三十多个图书馆之中,仅日本国内就有十一处之多,你说的那个日本买家极有可能是日本国会图书馆派出的代表。”孙明学分析道,“这次你可为国家争光,立了一大功啦!”

“孙院长,加上手续费,这件拍品我要掏出三千多万,你不会就这么一句话就把我给打发了吧?”季凡说道。

“那哪能啊!我可不是那种过河拆桥之人,关于你公司瓷器巡回展的相关事宜我马上着手安排,这下你总该放心了吧!”孙明学笑着说道,“对了,你小子回国前提前给我打个电话,我亲自去机场接你。并代表院里给你摆个庆功宴。”

季凡结束了和孙明学地通话,随即通知公司把拍卖款打入苏富比公司的指定帐户,然后和林枫、厉振海来到办公室。

苏富比公司的效率非常高,工作人员在确认季凡已结清拍卖款项后,将那本《永乐大典》残卷和一张类似银行卡之类的东西交到季凡手中。

“季凡先生,这是我们公司特地为你准备的VIP卡,你可以凭借此卡,不用提前支付保证金。即可以在本公司任何一家拍卖公司内直接参与拍品竞拍。”

苏富比公司不但规范、成熟,而且这人情性的服务也非常值得我们公司借鉴啊!季凡接过卡随手放入包中,若有所思地想道。

完成孙明学交待的任务,有惊无险地拍下这本残卷后,想到巡回展马上举办在即,可那件最关键的人物纹青花瓷却仍然没着落,季凡不免有些烦躁,无心逗留地他订了机票,急匆匆地赶回国内。

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走进候机大厅。季凡没看到孙明学那熟悉的身影,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大群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

“这个孙院长,他明明说好,开车来接我,现在连个鬼影都没有,看来又一次被他给涮啦!”季凡有些怅然地说道。“瞧这群记者的阵势。不会是来迎接哪个体育界的明星,就是来采访哪个演艺圈的大腕?”林枫望着如临大敌的记者们说道。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都是追星族,为了迎合这些人地口味,本来神圣庄严的记者却摇身一变成了到处挖掘人家隐私的狗仔队啦!”厉振海邹着眉头说道。

轻装简从的季凡三人刚刚走出出口,一位一身休闲打扮长相俏丽,胸前醒目地挂着记者证的女记者围了上来,她冲着季凡嫣然一笑,“请问你是季凡先生吧?”

季凡不由一愣,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季先生,你好!我是《光明日报》的记者。听说你前两天到纽约参加了中国艺术品专拍,并以三千多万地价格拍得一本《永乐大典》残卷,请问这消息属实吗?”

真是奇怪。自己在国外拍得《永乐大典》一事,只有公司少数几个人和孙明学知道,这些记者又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呢?季凡对此不禁感到十分困惑。

“季先生,请问这消息属实吗?”女记者看到此时身边已经围上一大堆同行,她不无焦急地问道。

“不错,确有此事。”面对镜头,季凡调整了一下呼吸,淡然一笑说道。

“冒昧地问一句。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你下决心拍下这本残卷的?是个人爱好还是其它什么别的原因。”女记者接着提问道。

“首先我要声明的是我虽然是一个收藏家。但是喜欢收藏的却是瓷器,而不是这种古籍善本。这次我之所以花费巨资买下这本残卷,完全是出于一个中国人的良知。

众所周知,中国做为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大量珍贵文物散落在海外,它已成为中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尽管建国以后,国家花费了大量气力,通过外交手段进行追讨,但是收效甚微,真正从海外收回的文物寥寥无几,因此通过社会力量,以个人回购地方式势在必行。”

“这么说,你是准备将它捐赠给国家啦?”女记者惊喜地问道。

“我会在最近几天,将它正式捐赠给故宫博物院的,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随时关注。”季凡微笑着说道。

“季先生,三千万对于常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请问你如何筹集到这笔数目惊人地巨款呢?”

“我不但是一个收藏爱好者,同时也是一个商人,这笔钱虽然数目不菲,但还是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季凡不慌不忙地说道。

“噢,真没想到季先生原来还是一位年轻成功的商界人士!正所谓时势造英雄,难道你是当今网络时代造就的IT精英吗?”女记者愈然惊喜地问道。

“不好意思,让你失望啦!实际上我从事的制瓷行业,这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积淀的职业。”

“看你在拍卖会上如此惊人的气魄,想必贵公司也是个实力雄厚地大公司,你能告诉我贵公司地大名吗?”

季凡随即从包里掏出自己的名片递给女记者,“季先生,也给我一张。”在场地其他记者纷纷向他索要道,对于这些无冕之王,季凡自然不会拒绝,大方地取出一叠名片散发给大家。

“龙兴瓷皇!好大气的名字啊!”一位男记者说道,“季先生,虽然我曾经见过不少商界人士,但能够象你这样投入巨资为国家回购文物的却并不多,你的行为令我肃然起敬。”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羸利并不是唯一的目的,企业来源于社会,也要回报社会。”季凡淡定从容地说道,“虽然我们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但是对于各种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从来是不遗余力的。比如说投入一千二百万资助市政府修路,回购《永乐大典》捐赠给国家这种事,对我们公司来讲,绝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