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品典当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品典当师-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价还价,最后敲定了每月一千块的租金,季凡当场交付了半年的租金。搜书网

看看时间已经不早,季凡于是说道,“走。我领你们去看看公司未来的新同事。”开车来到机场,当刘丽雅身穿一件米黄色的风衣,脚上穿着驼色的皮靴,带着一脸自信地来到众人面前时,望着眼前地这个白领丽人,唐俊使劲咽了下口水。

季凡一一跟大家做着介绍,当介绍黄欣怡只是公司聘请的画师时,刘丽雅带着明显质疑的眼神问道:“我看不光是画师这么简单吧?”

她指着黄欣怡脖子上佩戴的玉佩笑呵呵地说道,“季先生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你上次买这件玉佩时,明明说是送给你女朋友的礼物,怎么会戴在她身上啊?”

“我当时只是随口说说。没想到刘小姐还当真了,我和她之间只是很普通的朋友关系。”季凡心里暗自佩服她观察细致入微,可是嘴上却极力辨解着。

“黄小姐,真是他说的那样吗?”刘丽雅问道。平时牙尖嘴利的黄欣怡早已失去了昔日地锋尘。她偷偷瞧了季凡一眼,然后红着脸点了点头。季凡殷勤地从刘丽雅手中接过皮箱,“咱们还是到车上谈吧!”在唐俊的推荐下,几人来到一家四川风味的饭店为刘丽雅接风洗尘。麻辣口味地菜肴吃得众人一个个痛快淋漓,连呼过瘾。

吃过饭,唐俊和众人分手直接回家,而季凡三人则来到沃尔玛、国美一顿大采购,把一切都安置妥当,累得季凡躺在新买来的那张真皮沙发上懒得动弹。

“大懒虫,累了快回你自己屋睡去。”刘丽雅刚洗过澡。穿着睡衣从洗手间走出来说道。

季凡躺在沙发上,望着刘丽雅暴露在外面笔直修长的双腿,小腹升起了一团热气,下面的小兄弟也身不由已地挺立起来。为了避免被人家看见自己这副丑状,他下意识地侧了下身。“刘小姐,你早点休息吧!”

“嗯,好地!这屋里就两个房间,只是不知道黄小姐是与我睡一间,还是与季先生睡一间呢?”刘丽雅笑嘻嘻地开起了两人的玩笑。

“当然是自已两个女士睡在一间了。”季凡回答道。看着小丫头被捉弄得无可奈何的样子他心里暗自好笑。

躺在松软的席梦思床上。季凡开始憧憬起瓷厂的未来。易明俊那边这几天一点动静也没有,真是令人感到奇怪。看来明天需要找到他当面谈谈。兴建瓷窑迫在眉睫,现在已是刻不容缓。

一觉醒来,已是天光大亮,大厅的餐桌上摆满的油条、豆浆之类的早点令人食指大动,洗漱完毕,季凡三个人围坐在桌边正要吃早餐,“叮咚,叮咚!”门外传来清脆的门铃声。

“这么早,能是谁呀?”黄欣怡疑惑地问道。

“快开门吧!一定是老唐这家伙。”季凡说道。黄欣怡上前打开门,果然是唐俊站在门外。

“老唐,过来一起吃点吧!”季凡说道,“以后你也别在家起伙了,早上就来这里吃好了。”

“老板这个建议不错,那我以后就天天来你们这蹭饭了。”唐俊笑嘻嘻地说道。

“仅仅是多个人多双筷而已。”季凡淡然一笑说道,“吃过饭,我们大家坐在一起,商量商量下一步具体工作安排。”

吃过饭,季凡把大家召集到一起,脸色凝重地宣布道:“我这次到景德镇投资建窑制瓷,如今公司正处在组建阶段,刘丽雅小姐从今天起,任公司的人事经理,这几天你就跑跑公司注册等方面地手续。”

“我们公司叫什么名字啊?”刘丽雅好奇地问道。

“是啊,连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公司叫什么名字呢?”唐俊在旁插话道。“公司的名字我早已想好了,就叫龙兴瓷皇工艺有限公司。”季凡平静地说道。

“龙兴瓷皇?好霸气的名字啊!”唐俊嘿嘿一笑说道。

“我们公司所在地离龙珠阁不远,而龙珠阁曾是名动天下的景德镇御窑厂,烧制出无数令世人叹为观止的瓷器精品,我们公司将严格按照龙珠阁御窑厂地标准来烧制的瓷器,我希望能烧制出与龙珠阁相比美的瓷器,因此我取振兴龙珠阁之意。”

淘尽黄沙始见金 第一百五十七章 … 书院门寻宝

“瓷器是中国的名片和代名词,曾几何时,提起中国的的瓷器,令无数外国人为之倾倒痴迷。可如今却是风光不再,中国瓷器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渐式微,瓷都景德镇生产的瓷器更是以粗制滥造而成为外国瓷业同行的笑柄。对于象征景德镇制瓷最高水平的龙珠阁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外,季老板如果你真能制作出堪与过去龙珠阁御窑厂的瓷器相媲美的精品,那可是我们景德镇瓷业一大幸事啊!”唐俊兴奋地说道。

“长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愿这个美好的愿望能够早日到来吧!”季凡淡淡一笑说道。

想到刘丽雅办理各种手续,要跑不少部门,季凡干脆把汽车钥匙扔给了无所事事的黄欣怡,让她开车陪着刘丽雅跑手续。而他则和唐俊出门打了个出租车,去找易明俊。

两千多年的瓷器文化,构成景德镇地区主流的文化氛围。景德镇地区的孩子们,也许在其他方面,与别处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但在绘画上,却可以独领风骚,而且尤其擅长工笔。当季凡在小巷里看到一个庸俗的妈妈,一面着急地教她慧质灵性的孩子作画,一面气得用手指敲打孩子的脑壳骂笨蛋,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他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在一家小型瓷器作坊的画坊里,季凡终于见到了易明俊。此时。他面前是一字排开地十几个瓷坯和画笔,他正脸色凝重地在瓷坯上提笔作画。只是令季凡颇感迷惘的是易明俊在瓷坯上画地居然只有一种图案……牡丹花。

易明俊抬头望见季凡带着歉意微微一笑。停下手中的画笔说道,“季先生,请你稍等片刻。”然后,他向旁边一位四十多岁头发有些秃顶的中年男人请假道,“师傅,我有点急事,要出去一下。”

中年男人狐疑瞧了季凡一眼,点了点头说道,“好,你去吧!记得早点回来。”易明俊听到师傅准假后。高兴地哼着小曲换下工作服,随季凡两人走出瓷器作坊。

“明俊,你每天在画坊里就画这个啊?”季凡有些疑惑不解地问道。

“是啊,我在这家作坊也有段日子了,可师傅叫我临摹得最多的就是牡丹,对其它的东西涉猎得少之又少。天天这么枯燥乏味地画牡丹,真是单调得要命。”易明俊牢骚满腹地说道。

“那你师傅他平时都画什么呀?”季凡接着问道。

“他不是把画册上的图案搬到瓷坯上,就是临摹一些名气更大的高级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易明俊不屑一顾地说道。

“这种小作坊由于规模小,投入的资金有限,因此它生产的多是粗制滥造地仿制品。像他师傅这种水平的人为了生存,除了临摹、抄袭别人的作制品,自身已根本无法顾及创新。”唐俊耐心解释道。

“我在这瓷器作坊累死累活得干上一个月,赚的那点工资少得可怜,都不够我塞牙疑缝的。听说这几年广东、福建那边瓷厂搞得挺红火,这些日子我和几个同学正琢磨着到那边去闯荡闯荡呢!”易明俊说道。

怪不得景德镇满大街遍地都是这种低劣的地摊货,原来背后有这些数不胜数的瓷器作坊给他们源源不断地提供货源啊!千年瓷都向来以生产精美瓷器而著称的景德镇竟然沦落到这种境地,实在是让人痛心不已呀!季凡无比郁闷地叹了口气。走出了这家作坊。

他手指着前面不远处的那间咖啡厅说道,“明俊,咱们到咖啡厅坐一会儿吧!”来到咖啡厅,每人点了一杯蓝山咖啡。

季凡轻呷了一口咖啡,不禁微微邹了下眉头。他发现这里的咖啡根本有名无实,味道与自己在嘉德公司杜长河处品尝地咖啡差了许多。

“明俊,上次我跟你提起的找你外公出山烧窑那件事,你最近联系得怎么样了?”季凡开门见山地问道。

“唉。别提了,你上次离开我家后,当天晚上我就往舅舅家通了电话,可不凑巧的是外公出去旅游,已经有些日子没在家了。对你托付的事我可是非常上心。我这几天几乎是每天最少一遍电话。可是外公一直没回来,我也是没辙呀!”易明俊冲着季凡无奈地说道。

如今兴建瓷窑在即。聘请把桩师傅出山这件事无论如何也不能再拖了。想到这儿季凡说道,“明俊,谢谢你为我做了许多,不过还有件事我想麻烦你一下。”

“季先生,你有什么事但说无妨?只要是我能帮上忙的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易明俊信誉旦旦地说道。

“其实很简单,我只想让你陪我到你舅舅家走一趟,我想见见你外公,和他当面详谈。”季凡平静地说道。

“这一来一回怎么也得七八天,看来这个月的工资又得少开不少了!”易明俊有些遗憾地说道。

季凡淡然一笑,“明俊你放心,耽误你这几天上班的收入,我会给予你适当补偿的。”

易明俊闻听此言,如释重负地说道,“有季先生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你说什么时候动身吧?”

“事不宜迟,当然是越快越好。我地意思是咱们直接坐飞机走,这样可以能快点到达。”

“坐飞机,真是太好了。”易明俊高兴地喊道,“我长这么大,还没尝过坐飞机是什么滋味呢!”

“既然如此,我看咱们现在就去机场去订一下机票吧!”

景德镇的客流量比较少,季凡三人来到机场顺利地买到了三张明天直飞西安的机票。回到家里,季凡告诉刘丽雅自己要出趟远门,可能要几天后才能回来,叮嘱二人这些天接着跑手续。

第二天,黄欣怡亲自开车把季凡等人送上飞机。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飞机拔地而起,易明俊坐在飞机上好奇地望着下面渐渐变小的建筑兴奋不已。几小时后,飞机平稳地降低在西安机场。

下了飞机,易明俊往舅舅家打电话,家里没人接听。于是他又给舅舅手机打电话,得知外公出门游玩还没回来。

易明俊摞下电话带着歉意说道,“我外公至今未归,舅舅舅母正在上班,要下班后才能回来。”

“现在离下班还有段时间,那咱们随便逛逛吧!”季凡看了下时间提议道,他招手叫了辆出租车。

“季老板,西安这么大,咱们到哪里去逛啊?”唐俊开口问道。

西安作为一座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古城,自秦代起就在此建都,散落在民间的文玩不胜枚举。难得来一趟西安,自然是到古玩市场转转了,想起自已这阵子光顾着瓷厂的事,已经有些日子没到古玩市场里淘宝,眼前这么好地机会怎能轻易错过,想到这儿,季凡向身旁正专心致志开车的司机问道,“大哥,你知道哪有古玩旧物市场啊?”

“嘻嘻,这你可问对人了,紧挨着南大街附近的书院门就是我们西安著名的仿古一条街,那里面专门出售各种古玩字画之类的东西。”司机得意地吹嘘道。

“那大哥麻烦你,给我们拉到书院门。”季凡淡淡一笑说道,“这书院门不会是和大名鼎鼎地关中书院有关系吧?”

“这你可猜到了,这书院门地名称确实来源于在它里面的关中书院。”司机回答道。

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地最高学府,也是西北四大书院之首,季凡对此并不陌生。说起这关中学院的创办者是明代的陕西“大儒”冯从吾,此人本是明代万历年间进士,先后任御史和工部尚书等要职。后来他因为上书劝谏神宗皇帝少酗酒勤政事,结果激怒了神宗皇帝,皇帝大怒之下,罢了他的官。回乡后,冯从吾闭门谢客,潜心于学术研究,为了宣传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政治主张,他借用西安城南门里的宝庆寺作为讲学场所。因为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听众也越来越多,有时竟达几千人。宝庆寺地方小,难以做长久之地。于是万历三十七年,冯从吾干脆在宝庆寺东侧小悉园筹建关中书院。经过后世不断修葺扩建,关中书院到晚清时已具相当规模,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一座高等学府。

书院门地处西安城墙的南大门……永宁门内,依着古老的城墙。可能是要下雨的缘故,此时天气有些阴沉,潮湿的空气让城墙上的青砖灰瓦显得更加凝重,脚下的石板仿佛都能渗出水来,触摸上去冰凉润滑。暗沉的天色更显街道两边古木苍翠欲滴,树下的围栏边还靠着几幅装裱好的字画,街道两边的门口挂着一人多高的巨大毛笔,这里的一切蕴藏着深厚文化气息的氛围,来到这里,俗世的繁华喧嚣立刻都烟消云散,心像是经过千年的沉淀,变得透彻、空灵起来。而脚步也渐渐舒缓而轻盈,似乎只有慢慢地踱着步子,才合得上这条古老街道的节拍。

淘尽黄沙始见金 第一百五十八章 … 紫玉光墨锭

墙角有个制埙的岁月沧桑的老艺人支了个地摊,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埙。由于少有人光顾他的摊位,他手里拿着工具正专心致志地制作埙。他精神矍铄,脸上表情严峻,一丝不苟地往埙上面画画,他那埋头于工作的姿态令季凡颇为感动,此时看似毫不起眼的埙在他的手中仿佛有了灵性,被他的画笔赋予了生命。

很快一只埙制作完成了,老艺人当场吹起了乐曲,埙的声音古朴醇厚、低沉悲壮,曲子透出浓浓的苍凉之感;阿房宫的熊熊大火,秦二世而亡的悲壮,西凉军的马蹄踏破了未央宫的巍峨,安禄山的铁骑踏破了大明宫的繁荣,而朱升的献策成就了现在西安这座古城完整明代城墙的骄傲,却只两代就被废弃的无奈。

在这里,你可以放下一切世俗的纷扰,静心感受这条街浓郁的文化气息。随便走进一家湖笔专卖的店铺,老板会非常热情地向你介绍,你可以听到很多关于毛笔制作的工艺故事,也会见识到手笔“尖、齐、圆、健”的四德。季凡惊讶地发现没有顾客光临时,他们会伏案用自家的毛笔练字,闲适专注的样子丝毫让人察觉不到他们身上有商人的痕迹。更有年长的老板干脆直接将书桌放在店铺外面,即兴挥毫书就,引来路人驻足观看。雄健豪迈、古拙直率的笔意令季凡亦不禁为之侧目,如果不是时间紧迫,季凡真想停下来当场与之切磋交流。

笔雨墨花,翰墨飘香。面对着这制作上乘的画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