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之天龙八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帝之天龙八部- 第3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上报捷吧!这劳民伤财的一战,总算结束了!”
  自从赵孝锡封乔峰为安辽侯,张亭光也清楚,如今这位皇帝陛下,很器重这位安辽侯。原本他会以为,乔峰新上高位会很难接触。等合作后便知,对方觉得是个真汉子。
  张亭光非常清楚,让出身契丹的乔峰,带领麾下的将士征讨大辽,本身就是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可在行军打仗之时,乔峰从来没有半份慢怠过。
  真要说乔峰跟他,会有一些问题上产生争执,更多也是对待那些辽军降兵,还有辽国百姓身上。直到后来赵孝锡发密旨,张亭光也不再跟其争执此事。
  而随着大军不断深入大辽,一直担心这些降兵跟降兵会反的张亭光发现。大多数降了的辽人,还是愿意听从宋军的管制,很少敢重新犯上作乱。
  如果真有犯上作乱的人,乔峰从来不用他们动手,会亲自带兵剿灭。这些曾经他保下来的辽人。这种铁血跟柔情,让知其禀性的辽人,也是敬佩不己。
  从乔峰手中接过辽国玉玺,张亭光也很客气的道:“好,我这就让人八百里加急,将捷报送回京城。至于如何处置这些人。皇上先前有密旨,只要求将辽帝押解进京。
  剩下这些大臣,还有降军跟百姓,皇上也交由候爷处置。只是有一点,胆敢再次谋反者,一律诛其全族。只要听从大宋管理的,一律视其为本国百姓对待。”
  最后一段话,张亭光有意加大声音,说与这些弯腰站在马前的大辽文武百官所说。至于投降的辽帝耶律图。听到押解进京,也显得异常失落跟害怕。
  也许是看出他脸上的害怕,翻身下马的乔峰,走到他面前语气平缓的道:“换做以前,我萧峰要给你下跪,因为你是大辽的皇帝,也是契丹人的皇帝。
  可今天,你给我萧峰下跪。或许你会觉得,我是犯上作乱。可想想你们父子。这些年做的事情,有几件是为了契丹百姓呢?会落得今日之下场,只能说你们咎由自取。
  萧峰一介武夫,知道的道理不多,却也清楚‘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道理。没大辽千万普通百姓支持,你这皇位如何能坐稳?
  此番你能顾念百姓之安,开城纳降免去一场撕杀,相信到了京城。皇上也不会要你的命。如果今日你没开城投降,杀进城中之后,萧峰第一个砍了你。”
  这样的一番话,听的耶律图也是又喜又羞。最终还是恭敬道:“多谢侯爷教诲!”
  面对在场这些大辽皇城臣民,乔峰上前道:“我乃大宋安辽侯萧峰,今日我身为契丹人,却亲手攻破大辽国都,让萧峰有种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羞愧。
  可萧峰还是想说,今日之举,萧峰不后悔。因为,只有攻破皇城,将这些贪图享乐,不把百姓当人的看的皇帝,还有这些王公贵族拿下,契丹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萧峰清楚,现在说再多,诸位都会觉得,萧峰数典忘祖,卖主求荣。可萧峰会用余下的时间,证明一件事给诸位看,那便是结束宋辽经年弈战,我们日子只会过的更好。
  若将来有一天,萧峰那位当了大宋皇帝的义弟,违背昔日我们许下的誓言。萧峰到时,会亲自在这皇城之前,自刎以向诸位谢罪。如违此誓,便让萧峰五雷轰顶不得好死。”
  原本想说领兵反宋,可萧峰想到,如果真发生那样的事情,或许他也阻止不了。真到那时,还不如自刎谢罪来的痛快直接一些。何况,眼下他还是大宋的安辽侯。
  能当着大宋将士的面,许下这样的承诺,对于此刻内心恐慌的大辽百姓而言,比任何话都管用。而这样一番话,也让初次见到乔峰的人,明白其重情重义的性格。
  有了这样一番话,那怕心有不甘的大辽将士,也觉得或许这样也好。这一年的战事,让大辽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可死的那些人,又都是什么人呢?
  皇帝照样稳坐高台,大臣照样花天酒地,谁真正理会过,那些阵亡将士家人的心情。相比他们所知,大宋皇帝给予大宋阵亡将士的抚恤,他们真觉得自己效忠的皇帝不是人。
  伴随着乔峰带兵入城,将大辽皇室历代积累的东西封存。全部随班师回朝的大军送回汴梁城中,这座皇城也将在不久后,变得辽东都督府,成为乔峰的官衙所在。
  只是乔峰看着这富丽堂皇的皇宫,后来却不肯入住其中。反倒将皇宫腾出来,改成书院供大辽书生求学。另外一部分,用来安置流离失所的大辽百姓。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随着大辽上京被攻破,先前还乘机占了不少便宜的辽西军。面对乔峰派遣的骑兵出现,很迅速的退了出去。一时间,大辽境内战火皆息。
  面对战乱之后,百废待兴的情况,乔峰第一时间具折提请,将储存在大军后方的军粮,全部用于救贫赈灾。对于这个折子,赵孝锡很快便批复准许。
  也许是忠孝两难全,面对赵孝锡希望他进京参加庆功宴,乔峰也给予了回绝。对他而言,愿意接这个侯爷之位,愿意带领辽人推翻大辽,更多是为大辽的百姓。
  可他无法否认,身为契丹后裔的事实。如果他去了京城,大辽百姓会怎么看他,中原的百姓会怎么看他,满朝的大宋文武大臣,又会怎么看待他呢?
  对于乔峰发自真诚的回复,赵孝锡也不好多说什么。虽说不少大臣觉得,乔峰在大辽的威望太高,让其担任辽东都督,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可赵孝锡还是坚持已见,任命乔峰为辽东都督,掌管辽东军事民生。当然,为了安全起见,辽东各府的官员,主官全部任命宋人,军队的统领也一样。
  乔峰对于这些文武官员任命,从来就没表示过任何意见。上任之后,更多就是关注普通牧民的情况。监督大宋官员的同时,也震慑任何怀有二心之人。
  在宋辽之战结束不久,阿朱便抱着,已经会喊‘爹’的女儿,入住辽东都督府。而乔峰开始都不知道,直到阿朱入住都督府,外出回来的乔峰才知道。
  看着身为人母之后,更添贤妻良母气质的阿朱,这位一脸沧桑的大都督。也有种喜出望外的惊喜,唯有看到女儿怯生生的样子,他才觉得有些心酸。
  似乎有千言万语,却最终化为一句话道:“夫人,让你受苦了!”
  清楚这位别人眼中的大英雄,大宋契丹人心中的大都督,在自己面前却是个嘴笨之人。永远都是做的多,说的少!不过,能嫁给这样的人,阿朱觉得很幸福。
  没理会一脸激动的乔峰,阿朱却抱着女儿道:“念儿,你不是念着要爹吗?这位就是你爹爹,你怎么不叫呢?是不是太久没见,念儿都不记得爹爹长什么样了?”
  萧念慈,乔峰跟阿朱的第一个孩子。从小到大,一直都生活在密营之中。这次算是她们母女,走的最远的一次。可沿途,阿朱也享受到,如同公主般的护送待遇。
  望着女儿有些害怕,却有些好奇的眼神,有些手足无措的乔峰,努力挤出一丝笑脸。却没成想,把有些怕生的女儿给吓哭了,顿时又惹来阿朱一顿娇嗔。
  笑骂道:“你这样子,还是不笑的好。这胡子,多久没打理过了?我知道你忙,可再忙也要收拾一下脸面啊!都是大都督了,怎么还跟以前一个德性呢?赶紧刮胡子去!”
  挨了骂的乔峰,这才嘿嘿的笑道:“嗯,这就刮胡子去!”
  跟在其身边的护卫,看到这位不苟言笑的大都督,竟然还有这么一面,也觉得着实有些意外。不过,更令他们意外的,则是这位都督夫人,竟然能降服他们的大都督。
  难怪他们一直觉得,身边没个女人照料的大都督。从始至终,都不愿意让都督府,有一个女眷的出现。现在这位都督夫人来了,这都督府总算有点阴柔之气了。
  只是随着阿朱带来的武卫,将阿朱的身份透露出来。这些追随乔峰的护卫,才知道这个都督夫人,原来也大有来头,是大理公主出身。
  甚至她跟乔峰的结合,也是现在的大宋皇帝牵的线保的媒。听到这些事情,都督府的契丹护卫,才真正明白,乔峰为何如此忠心那位大宋皇帝!(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皇新气象

  当张亭光带领骑军班师回朝,赵孝锡亲率大宋文武百官,出城五里迎接。这待遇,对于军伍一生的张亭光而言,也是他毕生值得自豪的荣誉。
  想着当年差点被问罪下狱的往事,看着如今贵为皇帝的赵孝锡。这位统兵多年的骑兵统领,也忍不住热泪盈眶。若没这位皇帝,那有今日的他呢?
  在山呼的万岁声中,赵孝锡命人宣读了旨意,张亭光因开拓彊土有功,并正式赐封为定边侯。这意味着,他是自乔峰之后,第二个皇帝亲封的侯爷。
  有了这个爵位,张亭光便能在京城开府。只要他能一直享受君恩,那么他的家族,也将跟杨家一样,成为大宋一个新的武勋世家,这也算一步登天。
  跪领谢恩的张亭光,将大辽玉玺还有契丹战旗,一并交到赵孝锡手上之时。围观的百姓,也显得跟过年节一样兴奋。毕竟,这是大宋建国以来,第一次真正的大胜啊!
  将玉玺跟战旗,交给身边的太监保管,赵孝锡便道:“亭光,朕先前交待的事情,你可准备好了?如果准备好了,便让那些为国尽忠的将士,首先入城吧!”
  ‘末将领旨!’
  说着话,张亭光很快将,走到队伍中间的一群,需要士兵搀扶的伤残士兵。当着围观人群的面,让他们享受得见对颜,享受第一个入城的隆重待遇。
  望着这些激动的泪流满面的伤残士兵,赵孝锡显得异常认真的道:“众将士,对于你们的付出,朕跟大宋的百姓都会记着。此次首入城,也是你们应得的荣誉。
  朕早年便说过,不能让我们的为国贡献将士流血又流泪。朕在此郑重承诺。只要你们活着一天,朕便会交待专人,膳养你们一天。那怕你们回归故里,相应的抚恤一样不少。”
  尽管早就知道,他们此次负伤,不用跟以前的伤残老兵那样。最终落的无人管理的下场。可眼下听到赵孝锡亲口承诺这些,伤兵们自然感激涕零。
  随着赵孝锡做出的承诺,同样令百姓也看到,这位新皇上任之后。对于武事的提倡,似乎比历朝都要高调许多。这重文抑武的传统,到赵孝锡手里似乎被打破。
  谁都清楚,随着今天赵孝锡的话传出去,大宋的将士未来作战,必将勇往直前。好男不当兵的话。或许应该被扫进历史的尘埃中。
  如今改变军制的宋军,尽管人数精减了不少。可相应的待遇,跟相应的训练都提升了许多。一些贫寒百姓家的子弟,想出人头地,从军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伴随着赵孝锡亲自走路,带着这些伤残荣归的将士进城,那山呼的万岁之声便没断过。最近这段时间,大宋也因为大胜辽国的事情。可谓陷入一片欢腾的气氛之中。
  就算有所准备的西夏跟吐蕃,面对这场大宋举国欢腾的大胜。也觉得非常意外跟震惊。相比西夏显得长松一口气,觉得他们最终站对了队伍。
  吐蕃方面,则真心觉得雪上加霜。面对大理跟大宋边军,越发高涨的士气,他们的士气则越发的低迷。很多人都觉得,中原又出现一个诸番敬服的大唐王朝了。
  吞并了大辽的大宋。如今实力无疑最为强大。如果他们再有军事动作,目标在吐蕃国君臣看来,除了他们根本没有第二个。西夏同样心有忐忑,不知赵孝锡会如何对待他们。
  西夏能建国,更多也是占据了水美莫肥的河西平原。对于这块宝地。只怕大宋也不可能拱手让人。如果大宋来袭,他们又应该做何选择呢?
  总之,在赵孝锡大宴群臣跟有功将领,犒赏众军将士的时候。这些番邦诸国的皇帝,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迫。就连勉强保留下来的高丽,同样觉得胆战心惊。
  原本还觉得,欠的银子能拖便拖。现在看起来,想让大宋找不到吞并他们的借口,这笔赔偿银还是尽早偿还。可怎么尽早偿还呢?
  为了保证国统,高丽的皇帝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提高税赋。实在不行,就是找一些国内的肥羊,做出抄家灭族的事情,尽快筹备这笔银子还债。
  却不知道,这种事情正是赵孝锡希望看到的。假以时日,这个高丽王朝,不用大宋派兵都会自动灭亡。等高丽王朝覆灭,大宋再顺势平乱将其吞下。
  在很多人觉得,士气正旺的大宋,应该会再次兴兵。攻打前番拉拢大辽,意图抗拒大宋的吐蕃时。赵孝锡却下旨,撤回布置在吐蕃边境的部队。
  这样的举动,别说大宋的百姓看不明白,那怕吐蕃的百姓同样看不明白。可赵孝锡根本没想过,需要他们想明白,撤军更多也是出于国内建设考虑。
  此次征辽之战胜利,大宋自然民心凝聚,军心民心都高涨。可赵孝锡清楚,好战必亡的道理。眼下朝廷更多的,还是要整顿民生,恢复战区的破烂不堪的局面。
  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跟管理琼州还有琉球不同。存在于大宋的南北贫富差距,让赵孝锡同样清楚,北方之所以贫穷,更多也是饱受战乱与威胁。
  那怕大宋立都北方,除了皇城周边诸城,百姓的日子好过一些。其它边境地区的百姓,生活过的可谓苦不堪言。不治理一下,何谈明君二字呢?
  大辽灭了,那位未来金朝的开国皇帝被砍了。压抑在赵孝锡心头,那担心的亡国之祸,也算告一段落。现在他要做的,便是带领大宋走向富兴强盛。
  大批边军转变成屯边军,参与训练的同时,也开始建设边彊。针对这些边军将士驻守边关,赵孝锡同样给予大力的资金扶持,迁居关内百姓赴边开垦。
  与此同时,赵孝锡的民族融合政策,也开始在大宋管辖下的彊域中展开。在琉球跟琼州推广的汉语拼音,随着一批批书生,开始陆续开赴边境教书育人。
  为了让这些年青书生,甘愿远赴边陲传授大宋文化,赵孝锡特意制定。类似后世,支边教学的奖励措施。这种奖励,将体现在他们将来考取功名时。
  如果同样中到进士榜,参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