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杨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我是杨广-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此时此刻皇后安然无恙他也庆幸自己安全了。

    萧妃慢慢的清醒了。“这里是哪里,我死了吗?”

    “傻瓜,你还活着。”

    “是你,你给我走,我不想见到你。为什么老天也不让我死啊。”

    “萧玉儿,你给朕适可而止。”我一声怒吼把萧妃吓的不出声了。

    我把怒火慢慢的压下去说道:“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你居然玩上吊,你知道不知道刚才听说你上吊朕差点被你吓死,马上就跑过来看你,朕当时怕死了,害怕失去你啊。”

    我的眼泪流了出来,我想到了这个时候是个男人都会流出那泪水来。

    萧妃被眼前的这一幕震惊了。“皇上您别哭,臣妾没事。”

    我似乎没有听到萧妃的话,我继续说道:“朕有多担心你,你知道吗。朕爱你同样也爱宣华,我知道朕这么做是伤害了你,但是朕不想瞒你,朕爱你们,所以不管为了谁朕会了她牺牲,朕不是喜新厌旧的人,不会因为爱上了另外一个人而不爱谁,你明白吗?”

    “臣妾知道,臣妾知道您是爱我的皇上,您不要再哭了,臣妾不希望看到您为我流眼泪。”萧妃紧紧把我抱着,我知道她心软了,一个帝王如果为了自己的女人而流泪,那说明不管他做了多么大逆不道的事情都会得到女方的原谅,所以我相信我的眼泪会打动萧玉儿的。

正文 第二十七章:御驾亲征含义并不简单

    把萧妃搞定之后,我本想跟她来个一夜销魂,谁知该死的公鸭嗓的声音又出现了。

    “皇上有大臣求见。”

    我不厌其烦的说道:“这么晚了,谁呀,不见。”

    “皇上,是丞相大人有要事禀告。”

    高颖求见,那应该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否则他也不会这么晚的来找我。

    “你去对高丞相说一声,说朕马上就去找他。”

    “奴才尊旨。”

    “玉儿,朕不能陪你了,你先睡吧。”

    “不要紧,臣妾知道,皇上您应以国事为重,不过请您也不要过于劳累,也应该多注意休息。”

    “朕知道了,朕一定听玉儿的话。”

    我来到议事厅,高颖见到我之后迅速的向我拜礼道:“臣这么晚惊扰圣驾,最该万死。”

    “无碍的,高丞相如果没事的话也不会这么晚的来烦朕了。”

    “皇上说笑了。臣这么晚前来所要陈述的还是汉王的事情。”

    “哦,杨谅这小子又怎么了。”

    高颖苦笑的说道:“刚刚收到线报,最近汉王的兵马调动十分频繁,而且还听说汉王若起兵,对方的先锋大将乃是萧摩诃,我看这次平乱我军要小些。”

    萧摩诃,是谁我不知道,但看样子高颖在说到他时很紧张,想必必是一员猛将。“爱卿,萧摩诃你觉的他跟朕的几位将军比谁更厉害。”既然我不知道他有多厉害,那就来个对比吧。

    “这个臣就不知道了,臣对武将之事不是很了解,这要说来还是问几位将军的好,臣只是对萧摩诃一些传闻了解一些,天下素传他勇猛,逢战必胜,所以臣固以为他麻烦。”

    汗,你不知道人家武勇如何就开始在吹捧了啊,此人在历史上不是很有名不怕,我就不信我宇文成都上了还收拾不了他。

    “丞相,你不是也参加无数次的会战吗?”我疑问的问道。

    而高颖同样的问道:“皇上,我记得臣所打之仗,单挑之事所遇甚少,臣只是一击击杀,只看全局的战况,不看武将之间的争斗。”

    我晕,看大将之间的单挑是多么的让人热血沸腾,三国时期的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等等都是广为人知的故事,固然仗不是单靠武将单挑来说的,但是往往武将的单挑对战局的影响也有重大的作用。

    “爱卿,不管那萧摩诃有多厉害,朕都不相信他能打的过朕的几员大将,这个问题你担心是多余的。如果没什么其他的事情,那朕就回去休息了。”

    “皇上且慢,其实臣次此前来是还有另外重要的事情想跟皇上谈谈。”

    “有什么事快说吧,朕现在很忙。”

    “哈哈,皇上不慌,臣很快就会说完的。臣还是劝皇上您不要御驾亲征。”

    不让朕御驾亲征是什么意思?难道我去打仗不行吗?

    “高丞相,你这话朕不是很明白啊。”

    “皇上,你让臣慢慢道来。臣之所以不要您亲征是有理由,否则臣也不会来阻止您了。首先,我想先问一问皇上,究竟是您的实力雄厚,还是汉王的实力雄厚。”

    “这个,我想一定是朕的实力雄厚了,汉王所掌握的只有五十二个州县,朕掌握的是全天下,所以朕的实力应该比他雄厚吧。”

    高颖满怀深意的笑了。“正如皇上所说,汉王再厉害,再猛,他不过也就只掌握着数十州而已,而皇上可是掌握的全天下啊,虽然说兵在精而不在多,但是论兵力的战斗能力我想我所有的大隋军队跟汉王的军队互相之间应该没有什么差距。也就是说,汉王的实力只能算是偏安一方的势力,顶多算是个地主阶级,跟那些割据一放的义军掌握的势力相差不远,臣想问皇上,您觉的只是讨伐一个跟义军相差不大的势力,您有必要要御驾亲征吗?”

    “高丞相,可是朕想上战场啊,朕不也是参加过对南陈的讨伐战吗?”

    “哈哈,皇上。您这话也算说到点子上了,敢问您讨伐南陈时,皇上您的身份如何,皇上当时您的身份还是王爷吧,敢问皇上当时先皇有没有御驾亲征呢?面对南陈这样一个敌对的国家,我大隋也并没有由先皇来御驾亲征,这是为什么,皇上您知道吗?”

    “这个还多请高爱卿赐教。”

    “皇上赐教臣不敢当,臣想说的无外乎就是几点,皇上您乃天下之主,乃是天子。天子是什么,象征着主宰天下的霸主,如果连对付一个地方割据势力的王爷都让皇上您御驾亲征,那不是让那些蛮夷之国笑我大隋无人吗?臣不是阻止皇上不去御驾亲征,当然由皇上亲自挂帅当然也是最好的,但是要看值得不值得,所谓御驾亲征,只指关乎于国的战争,只有关乎生死存亡的大战,皇上才有必要亲自挂帅,这样的战争还可以激起士兵的士气。对付一些地方流寇什么的只劳一员大将讨伐就行,由皇上出战不仅是小题大做,而且还会涨对方士气,认为我大隋把他们看的很重视。由皇上亲自对付,这样作起战来对我大隋来说是很不利的。其次,由皇上您出战也容易和武将之间产生间隙,因为皇上亲自出战,对武将来说也是一种负担,不但要想办法如何上阵杀敌,还要想办法如何保护皇上您的周全,对武将来说这是非常麻烦和劳累的事情。所以臣还是再三请求皇上不要御驾亲征,派一员大将即可。”

    高颖的话简直让我茅塞顿开,他把事情的利弊分析通通的分析了出来,使我明白了许多,原来这御驾亲征也不是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的,这其中的复杂不是简单的就说清楚的。还好,高颖及时的告诉我,否则我可能就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了。

    “朕无论如何都要感谢高丞相你对朕的谏言,令朕恍然大悟啊。”

    “臣不敢,自古忠言逆耳,皇上您肯听臣的谏言,那就是对臣最大信任,臣很高兴。”

    “哈哈,高丞相你过谦了,多亏你及时的帮朕弄明白,否则朕就糊涂着上战场了,朕还是要多谢你。但是,朕还有一个忧虑,不知道爱卿能否帮朕解决。”

    “皇上请说。”

    “若朕不自己出战,那该派谁为主将呢,上国柱带兵,朕怕那些由杨素调遣的士兵不听他的,要是杨素带兵朕又不太放心他。有什么解决的办法没有。”

    高颖笑着说道:“皇上您何必自寻烦恼,皇上您若是害怕,干脆让靠山王挂帅,我想他老人家挂帅,不会没有人不敢听的。”

    我怎么把他给忘记了,靠山王杨林,要是他挂帅,谁敢不服,而且我又最放心,因为历史上的杨林是一个非常终君爱国的人,所以我信任他。

    “高爱卿不愧是朕的贤臣,朕真高兴能有你这样的大臣可以辅佐朕,这真是朕之幸啊。”

正文 第二十八章:汉王造反

    大业这一年,杨谅很不好过,首先自己的兄长被贬谪成了庶民,然后自己也要奉命前往京城,先前想到自己兄长的遭遇,杨谅根本不敢想回京城的事情。既然违抗了圣命,那杨广肯定是放不了自己的,他已经不能想象自己的未来了,所以整天厉兵秣马以防杨广的报复。

    这天杨谅依旧来到操练场操练士兵,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向汉王走了过来。

    “王爷,辛苦吗?”

    “辛苦怎么样,不辛苦怎么样。只要有活着的机会我只能这么干下去。”

    那人一阵苦笑道:“难道我大隋江山要完了吗?”

    “柳述你放肆,居然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信不信我一刀宰了你。”

    “哈哈,死在王爷刀下总好比死在杨广那狗贼的刀下。王爷臣现在除了指望您还能指望谁,先帝尸骨未寒,难道王爷您就这么的视而不见吗?杨广那厮昏君贬谪了您的三哥,逼死了您的父皇和您的大哥,难道下一个他会放过你吗?王爷您想一想吧,此次您不进京,他杨广必定怀恨在心出掉您的是他早晚要干的事情。”

    杨谅没有理会柳述,其实在他的心里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那就是肯定会被杨广除掉,现在杨广不动他是因为手里的五十二和州,他忌惮自己的势力,但是自己的地盘迟早会慢慢的被杨广消磨掉的,但是若是造反那不过也是一条死路,所以对杨谅来说的确是一条进退两难的事。

    “王爷,您在听臣下说话吗?”

    “够了,本王想自己静一静。”

    柳述此时心里好象被无数条毒蛇撕咬过一样痛苦难耐,一想到自己被皇帝托骨,本想做一个救国的大忠臣,谁知碰见了汉王这样优柔寡断的王爷,自己做不成忠臣事小,但是辜负先皇的重托乃是事大,任由国家落到一个轼父杀兄的君主手上,在他柳述看来那绝对是天底下的悲哀,那大隋的气数也会尽毁。

    所以柳述并没有因此灰心,他坚信只要能使出自己的浑身解数,一定能劝说汉王下旨号令天下一起举起反隋的旗号。所以他又想了一个办法去找了汉王。

    “臣下拜见汉王。”

    “你怎么又来了,本王已经说了不会起兵了。”

    “王爷无妨,臣下这次来主要是想跟您讲一个故事,而不是劝您出兵了。请您能多听一会臣的话,臣希望您能稍微的理解一下这个典故。”

    “你说吧,本王听着。”杨谅也闲的发闷,听到有故事听也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柳述深吸了一口气之后说道:“王爷请听我说。从前有这么个两个兄弟,一个大的整天游手好闲,小的比较勤劳。哥哥跟弟弟一同去耕田,但是哥哥很懒田很快的就荒废了,弟弟则很用心的打理着田地。等到了收成之日,哥哥跑到了弟弟的田里把弟弟的收成都拿走了,可是弟弟因为顾念亲情,所以任由哥哥动手去拿。后来哥哥越来越危害乡里,乡亲们都很看不过去,所以都去找他理论,但是哥哥厉害所以乡亲们都不敢动手了,本来这些乡亲们还想指望着弟弟帮他们出头呢,可惜啊这个弟弟却没有这个勇气帮助这些受难的乡亲,所以这些乡亲对他十分的憎恨,宁可以后对着哥哥溜须拍马,也不愿意在搭理弟弟一次。最后弟弟郁郁而终。故事讲完了王爷。”

    杨谅故事后根本不明白他讲的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就问道:“柳大人,你这个故事,恕本王愚昧,着个故事所体现的是什么意思啊?”

    “王爷,您可以把这个弟弟这个人物套在自己身上,然后在想一想。”

    于是杨谅就按他所说的把自己当成弟弟,过了一会他大怒道:“柳述,你竟敢羞辱本王。”

    柳述迅速的跪下拜道:“臣下无意讽刺王爷,奈何王爷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您与这弟弟又有如何不同呢。王爷迟迟不肯造反,不会是因为兄弟之情吧。”

    杨谅苦笑不得:“柳大人莫要挖苦本王了,本王对那种东西要就不知道抛到哪里去了。”

    “臣下不敢,既然不是兄弟之情,臣下只想说的是王爷若不起义则下场与那弟弟则会一样。”

    “如果起义可以的话,本王早就起义了。我这势力怎么能跟杨广抗衡,那不是自求死路吗?”

    “王爷,如果您不起义杨广会杀您,您起义杨广也会杀您,那您何不搏一搏。我刚才那个故事也透出了一点信息,天下百姓对杨广憎恨已久,若是王爷起义这些百姓绝对会给您巨大的帮助,如果您不这么做,就跟故事里的弟弟一样,受到百姓的埋怨,最后就孤立了您。那时候您在起义也来不及了。”

    “横也是死,竖也是死,本王殊死一搏,跟杨广拼了。正如你所说,百姓的心不会向着杨广的,只要我抬头民心必定向我,本王决定了起兵造反。”

    柳述激动的跪下说道:“若王爷起兵,必定会直捣洛阳,杀了那杨广那昏君,届时您就是新的皇上,臣总算不辜负先帝之所托了。”

    “柳大人,本王要是造反,你可一定要协助本王。”

    “王爷那是一定的,为了王爷臣下虽死不足惜。”

    不一时,陆续近来文臣武将数十人,齐齐拜道:“望汉王平定天下,我等万死不辞。”

    “你们……原来柳述你跟他们早有预谋啊,本王还在为如何说服众臣发愁,现在看开是迎刃而解了,看来杨广真的不得人心,你们都愿意协助我,我必定取天下之。”

    其实这只是杨谅说的违心话,底下诸将无疑都是他的心腹,杨谅只是讲点台面上的话而已。

正文 第二十九章:柳彧的气节(上)

    (精华已经用完,下周请早。没想到大家这么热情的发帖,所以以后只给看似比较好的帖子发精华了,不过要是点推累的高,精楼照样累。也感谢朋友支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