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玲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玲剑-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康浩点点头,问道:“老前辈的意思,莫非不放心那部‘神火心诀’被别人得去?”

郭金堂喘息道:“正是,那是我数十年心血所寄,岂能平白便宜别人?不过,我如今命在旦夕,那部奇书,对我已毫无意义,承你仗义援手,从大火中救我出来,那部书,就算我酬谢你的心意吧!”

康浩正色道:“在下只是略尽为人的本份,并非是为了贪图酬报……”

郭金堂道:“我知道你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但我死之后;那部书若被别人得去,武林从此又多事了,假如你一定不欲将书据为已有,就请你替我毁了它,也算助我了去一桩心事,你意下如何?”

康浩沉吟了一下,说道:“这倒可以,但,我不知道那书收藏在什么地方,怎能……”

郭金堂急急道:“书就在那些衣箱里……”

康浩一惊,瞠目道:“什么?原来‘神火心诀’,就在衣箱中?”

郭金堂一面点头,一面喘气,道:“不错,全书共有七七十四页拆开了分别缝在七十四件红底蓝底的衣月已内……”

康浩轻叹一声,废然道:“那就不必再费事了,老前辈的心愿,大火早替你料理完了!”

郭金堂却咧嘴笑道:“不!不会的!我那书纸,乃是用云母,石英渗合特殊药物所制,不惧水火侵蚀!”。

康浩惊讶道:“云母石英也能制成书纸?”

郭金堂笑道:“别忘了我平生玩火,少不得会配制几件防火的东西。”

康浩略一沉吟,道:“好!在下这就去火场试试”。话未毕,易君侠突然接口道:“康少侠请留此照顾伤者,易某愿代劳前往。”

康浩拱手道:“那就烦劳堡主辛苦一趟了。”

易君侠没等他说完,大袖微摆,早已出洞而去。

郭金堂一直不知道洞口还有旁人,突然惊喝道:“是谁?那说话的人是谁?”

康浩道:“他是终南一剑堡堡主,易君侠易老前辈。”

郭金堂勃然大怒道:“你怎么不早说出?你怎么不拦住他,旷世奇书,怎能被他得去!快!快些追上去,杀了他!”

康浩道:“老前辈不必多疑,这位易堡主侠名满天下,决不会觊觎奇书,在下与他的掌珠亦颇熟稔,相信他不会……”

郭金堂气急败坏地吼道:“我不管他的侠名臭名!也不管你认识他女儿或者认识他的老婆,反正不能让他得去‘神火心诀’,连看一眼也不行,快去!快去!”

康浩无奈,道:“既然老前辈不放心,在下随后赶去,只是,老前辈你的伤势……”

郭金堂挥手道:“别管!快些去!如果失了‘神火心诀’我死不瞑目!”

’康浩见他已近疯狂,只得匆匆离开了石洞,仍用大石掩好洞口,飞步向大火甫灭去树林奔去。

森林大火甫灭,焦木遍地,兀自冒着浓烟。

整座林子,由苍翠变成焦黄,原来的浓荫密叶,现在只剩下一根根光秃的树干,火后余热,使周围泥土都带着人高温,空际散发着阵阵焦臭。

康浩放缓脚步,小心翼翼辨认方向,不时纵目搜寻,却没看见易君侠和秦金二老的人影。

他不禁诧异忖道:树林被大火燃烧以后,业已面目全非,郭金堂的地底秘室又十分隐秘难寻,他们连秘密位置都不知道,现在却跑到哪儿去了呢?

但转念又一想,又觉释然,郭金堂的猜忌心已经够重,正担心“神火心诀”被易君侠得去,如今趁他们离开,自己赶快奇书取回,倒可省却一番是非。

想到这里,顿时加快了脚步。

正行间,突闻林中传来两声呼叱,似有数条人影由远处激射而起。

康浩吃了一惊,身形展动,急急踏着枯枝余烬循声奔去。

穿越数十丈焦林,目光所及,只见一剑堡主易君侠正负手仁立在一片空场上,仰面注视着场边一株大树,神情显得十分凝重。

空场中罗列和张石桌石凳,傍边大树上有一个黑黝黝的树洞,这地方,正是“火神”郭金堂的秘密居所。

康浩刚到近处;易君侠已闻声回过头来,脸色一弛,颔首道:“康少侠来得正好,你看这地方,就是郭金堂隐居之处么?”

康浩道:“正是这儿,堡主可曾发现什么?”

易君侠道:“我也是刚找到这里,因见这些石桌石凳,正感奇怪,不料那树上竟有洞穴,而且里面还藏着一个人,对咱们出手偷袭,现在那人已经中了我一掌,狼狈逃去,秦金二老正蹑踪追赶下去。”

康浩骇然然道:“那树上洞穴,就是郭老前辈居室的秘密入口,这么说,那人竟已潜入秘室,将‘神火心诀’盗走了。”易君侠摇摇头道:“我还没有进密室查看,不知那部书是否已被盗走, 既然如此,少侠快去室中看看,我得亲自赶去把人截住才行。”

话落,大袖一拂,人已破空飞起。

康浩急叫道:“好!我会尽量留下活口伪。”余音未毕,身形已消失在烟尘中。

康浩毫不怠慢,一提真气,跃上了大树。

那大树枝都已烧光,树身也焦干枯裂,但洞穴人口却尚完好,只是洞口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又没有梯阶之类设置,上下须摄气轻身,用手攀沿树腹内壁缓缓移行。

康浩心急奇书得失,顾不得树腹内尚有余热湿雾,猛提一口真气,便向洞口跃落。

树腹中空挺直,恰可容一人上下,疾沉将近十丈,脚下一顿,已达地底。置身处,竟是一间阴森的石砌甬道’,前面约莫丈外,有道半开的石门,门中隐隐透出光透,并有桌椅等陈设。

康浩不知道室中是否还有人匿藏,一面横掌护胸,一面摘下木剑,用剑尖点开石门,轻轻侧身而人。

游目一扫,他不禁呆了。

敢情这座地底洞府,竟是如此豪华瑰丽,但见锦慢低垂,厚毯铺地,壁间涂着彩饰,室顶嵌镶巨珠,一几一椅,莫不雕龙镂凤,一门一户,尽皆金碧辉煌,室中并无灯烛,但那环室顶壁上所嵌珍珠玉钻,为数不下数百粒,珠光彩霞,早已将整间石室照得纤毫毕现了。

康浩目为之眩,深深吐了一口气,暗想道:骆伯伯在保定府城墙夹壁中所建秘室,已经算得上华丽了,若与这座洞府相较,那简直成了贫民窟,郭金堂衣着朴实无华,想不到竟是个“阔佬”呢?

正感慨之际,目光偶落,忽然发现那极厚的地毯上,留着两行清晰的脚印。

再用木剑一试,地毯俱已变成灰烬,锦绣帐幔,触手而碎,那些桌椅,只须轻轻一碰,便都应手倒塌,原来这满室豪华陈设,虽未直接被火烧毁,却被大火热力烤得变了质,早已不堪使用了。

木质家俱尚且如此,那箱中衣物怎能幸免?何况,地毯上脚印,分明表示火后有人进过秘室。

康浩念动身动,急急循着脚印,奔进内间卧室,果然,那脚印尽头,正是衣箱堆置之处,木箱均已掀开毁散,衣物碎片满地,显见曾遭搜索。

这情形,不言而喻, “衣中藏书”多半已被人盗去。

康浩怔忡望着那些零乱的破箱碎衣,心里惊疑不已,论理, “衣中藏书”事属秘密,除了郭金堂夫妇,绝无第三人知·道,而郭金堂不久之前吐露此项隐密时,山河中也只有自己和易君侠两人听到,为什么会有人预先潜进秘室,捷足先得,将藏书搜盗而去了呢?

森林大火方灭,时间又是如此短促,那人既须侦悉藏书所在,又要抢在自己和易君侠之前盗书脱身,这几乎是决不可能的事。

然而,室内脚印犹在,衣中藏书已失,却又是一般的事实。

康浩满腹疑团无法获得解答,颇感困恼烦闷,只用木剑在衣屑灰烬中拨了拨,便欲转身退出石室,不料刚转身,忽然瞥见床着靠墙的地方,还有一口完整的木箱,尚未被人启开过。

他悬回木剑,好奇地走了过去,蹲下来轻轻吹去箱上灰烬,发现那也是一只衣箱,大约因为靠近墙边暗角,贼人又情急匆忙,竟被遗漏了。

于是,他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情,小心翼翼掀起箱盖。

那木箱表面看来完好无损,实则木质早巳被高热烤成焦灰,触手即碎,锁扣全都自行脱落。

箱中存放的,是五六件貂皮狐裘缝制的华贵冬衣,但皮毛已焦,尽成废物。

康浩用手掀开层层焦衣,仔细搜索衣袍夹衬,找遍全箱毫无所得,心里一阵失望,顺手将那堆烤焦变质的皮袍毛裘向旁边一堆,怏怏站起身来。

五六件变了质的袍裘,都应手裂成碎片,其中只有—件灰色的小坎肩,仍然原样不变。

康浩瞧着奇怪,又俯腰拾了起来,提在手中一抖,那坎肩上所附焦毛灰烬抖落后,皮上竟赫然出现字迹。

字迹既小又密,不知用什么方法写在坎肩内层皮毛中,迎着光亮细看,隐约可辨起首是“烈焰三式秘诀”六个字。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烈焰三式”虽然不是火神郭金堂全部武学,却是其中最精彩最深奥的一部分,想不到居然未被那蠢贼搜去。

康浩惊喜交集,急忙脱去破衣,将那件有皮无毛的坎肩穿上,喜孜孜仍循原来人口退出了地底秘室。

回到地面,易君侠和秦金二老追敌尚未返来,唐浩无心等候,径自奔回山洞。

他只顾着高兴,全未留意洞口大石已被人移动过,等到一脚跨进山洞,才发觉洞中血腥扑鼻,郭金堂胸口插着一柄长剑,早已气绝横尸洞底,火道人和断腿老妇田雅芳却踪迹渺茫。

康浩骇然一震,一团高兴顿化乌有,人也惊得呆住了。

郭金堂的创口,犹在汩汩冒血。那柄长剑,正是火道人的兵刃,从表面看,显然是火道人趁康浩离去这段空隙,运气冲开了穴道,然后,杀死郭金堂,掳走田雅芳。

但康浩略一蹙眉,又否定了这个可能:其一,他自信所用“锁穴”手法,决非火道人短时之内能够解开;其二,假如真是火道人自己运气解开闭穴,逃命犹恐不及,不可能如此从容,再将洞口大石移回原处;其三, “神火心诀”藏书之秘既经揭露,田雅芳已失去了价值,火道人何必掳她几行,自增累赘呢?

那么,无疑是另有高手潜入了,而且那人八成就是假冒师父的家伙。

一念及此,胸中热血沸腾,按剑转身,便想跟踪追赶,可是,看看郭金堂横尸洞中的惨状,不觉又停下来。

俗语说,受人点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郭金堂虽然名列“四凶”,对自己总算有临终赠书的情谊,无论如何,不能这般任他弃尸洞口,连个坟墓都没有。

康浩黯然一叹,只好暂时打消追敌念头,上前替郭金堂拔出胸前长剑,拭去血渍,就用那柄剑,在洞里挖个土坑,掩埋了郭金堂。

等到一切弄妥,时已近午,追赶火道人自然来不及了。奇怪的是易君侠和秦金二老也一直未见回来。

康浩运石封死洞口,胸中感慨万端,又用剑尖在洞外石壁上刻了二十个大字:

“声威起黑谷,宇内尊火神;

一朝踏情焰,饮恨竟焚身。”

镂毕,仰天长叹,举步向南而行。

南边那条小河,就是昨天火道人和假杨君达晤面的地方,当时,康浩曾目睹小舟顺流向东而去,由此推论,火道人脱逃以后,必然也会沿这条小河向东去与主子会合,而那假冒杨君达的恶徒,多半就藏身在小河下游某一个隐蔽的所在。

康浩揣度敌踪,仅上一条线索可循,是以在抵达河边后,便顺着小河向下游追去。

一路行去,但见河水婉蜒穿越乱山,两岸荒无人烟,更看不见任何舟迹船影,行了整整一日,山势霍然开朗,河水也注人平地,远远望去,山下洛水横亘,洛阳城楼,又出现在眼中。

敢情在山中折腾了两天,阴差阳错,仍然又回到洛阳城。

康浩沉吟良久,一横心,从怀里取出了“易容药囊”。

口口口口

洛阳城中,有一条小街,名叫“节孝坊。”

那是一条宁静而偏僻的小街,靠近西城、远离尘市喧嚣,细沙铺地,条石嵌道,两则种着疏落的梧桐树,由街头至街尾,统共不逾十家居民。

换句话说,这条小街几乎被一巨宅占去了大半街面,两列红砖嵌成的高墙,像长臂般左右伸展开去,迎门有片空场,竖着一座节孝片坊,直到邻近街尾转角处,才有五六栋平房。

巨宅中浓荫掩蔽,楼台角隐约可辨,门前五级石阶,阶旁耸然立着两座狮子,黑漆大门终日紧闭,只留一扇边门供人出入,但大门上的铜环吞口,却擦抹得雪亮。

只看气派威势,不用说,这座宅第的主人,如非巨商富贾,必是显宦贵官了。

可是奇怪,多年来,就连街尾那五六栋平房的居民,谁也不知道这座宅第主人姓氏,甚至也没有见过这位有钱的芳邻,长得什么模样。

起初,大家难免好奇,也想法打听过,但打听不出个所以然,天长日久,也就赖得再管这种闲事了。大家只知道这是一位富商的别业,主人并不住在洛阳,宅子里仅有一个老苍头看管,另外有几名仆妇,协助打扫,而这些富贵人家的仆妇佣人,比穷人家大姑娘还尊贵,平素连大门都难得走出一步,谁能跟他们攀谈得上。

巨宅门禁又极严,门虽设而常关,竟有着“侯门深似海”的意味。

这一天,日暮时分,节孝牌坊前却来了一辆马车。

马车帷帘低垂,双辕四辔,风尘仆仆,驾车的是个黑衣光头大汉,生得膀宽肩大,浓眉环目,魁梧而威猛。

车子折进小街,那光头大汉便轻收长疆,放缓了速度,慢慢将车驶近巨宅门前,单臂一勒缰索,马车嘎然停住。

光头大汉扬目四顾一遍,系妥革缰,一折身,飘下辕座,低声向车窗内悄语了几句,便大步朝边门走去。

他刚走近,边门已及时启开,门缝中探出一颗头,满脸皱纹,白发苍苍,正是那位看守巨宅的老苍头。

四日相触,老苍头立即躬下身子,轻声道:“蔡福见过七爷。”

光头大汉漫应一道:“四爷和六爷都到了么?”

老苍头蔡福道:“都到了,蔡福这就去通报。” ,“不必!”光头大汉一扬手,沉声道:“你去安置车辆,这儿不用你侍候,但要注意隐蔽,主人不愿让人知道他到洛阳来了。”

蔡福躬身应诺,疾步跨出边门,径自跃登车辕。

就在他解取僵索的时候,光头大汉迅速拉开马车车门,从车内扶出一个步履虚弱的锦袍老人,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