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字回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雁字回时-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长孙无忌马上说道:“臣惶恐,臣这样做,确实是为陛下着想。陛下念及兄弟之情而不忍心下手,但是陛下,隐太子的骨血留在世上始终还是威胁。”皇帝又冷哼了一声:“惶恐?你要是真知道惶恐就好了。朕今天叫你来听,就是告诉你,这个侄女朕要给她封号,如果在今日之后她出了事,朕唯你是问。”长孙无忌依旧朗声说道:“陛下,臣对陛下之忠心可对日月。再有陈护卫刚才也说,此人已时日无多了。”皇帝笑了,阴森森地说道:“朕当然听到了,这就是朕叫你来的另一个原因,刚才朕已经讲了,若今日之后她出了任何事朕都唯你是问,如果她死了,别怪朕不看皇后的面子。”长孙无忌的身子轻微抖了一下,“皇上这是为难无忌。”皇帝站起身,走到他身边:“你又何尝不是为难朕?她是太子唯一的骨血,朕要杀她早就杀了,朕之所以不杀她就是想给太子留后,将来也有脸面下去见兄弟。当年朕是无奈之举,想必太子也会谅解,但是如果朕连他这个女儿都保不住,朕还有何脸面见他于地下?朕知道爱卿是为朕考虑,但是。。。。。爱卿,朕要她好好活着。”说着边拍了下长孙无忌的肩膀,“对高丽的战事还迫在眉睫,朕无法分心,所以这件事就交给你了,朕希望战事之后看到一个活着的公主。”然后他不等长孙无忌回答,就挥了挥手:“你们都下去吧,朕累了。”长孙无忌知道皇帝心情烦躁,再争辩下去恐怕龙颜震怒,因此只得躬身倒退出去。陈亦也随后退出。
雁离(2)
           两日后,一队军士出现在李府门口,门口的小厮虽也见过不少世面,但是这样的大场面还是没见过,早已吓呆了,为首的军官看到这种情况,冷笑了一下,叫来手下嘱咐了一句,手下点点头,走向门口,对还有些呆的小厮说:“进去回你们家老爷,长孙大人求见。”其中的一个小厮反应过来,连答了几个“是。”然后慌忙跑进去内院去。
    天宜园
    李老太爷正坐在椅子上与李老爷商讨去京城请大夫之事,忽见一个小厮跌跌撞撞地进来,李老爷放下手中的茶杯,喝到:“怎么回事?怎么连点规矩也没有了?”小厮跪在地上,结结巴巴地说:“老太爷,外面。。。。外面。。。。兵士。。。。求见。。。。”李老爷皱着眉头:“谁求见?说明白。”小厮此时已缓过神来,抬袖擦了擦冷汗:“外面来了一队军士,说是长孙大人求见。”不只李老爷,李老太爷也站了起来,“长孙大人?哪位长孙大人?”小厮摇了摇头:“奴才不知。”李老太爷想了想:“快请。”说完率先走了出去,来至门口,只见一队军士围着两顶软轿,后面还跟着几个面无表情的丫环。虽人数不多,但是早已唬得周围百姓不敢从李府门前经过。李老太爷大声说道:“不知是哪位长孙大人大驾光临寒舍?”轿边的兵卒掀起轿帘,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从里面跨步出来,他没有穿官服,所以不能确定官阶,他走到李老太爷面前,做了个揖,“这位恐怕就是李老太爷了吧?长孙无忌贸然到访还望老人家原谅。”旁边的小厮听见是当今的国舅爷又一次呆了。李老太爷抚了抚胡子,笑道:“长孙大人大驾光临真是令李家蓬荜生辉,老朽求之不得。请长孙大人里面叙话。”长孙大人点了点头,并不谦让,走在前面。
    一行人走到客厅坐下,李老爷早命人准备了最好的普洱茶上来,长孙无忌喝了口茶,赞到:“好茶!早就听说洛阳李家的茶是最好的,今日有幸品尝,实乃三生之幸。”长孙无忌放下茶杯,“老太爷可否借一步说话?”李老太爷点点头,遣了众人出去,客厅内只剩两人,门口站着两个军士。
    “不知长孙大人有何赐教?”李老太爷问道。长孙无忌叹了口气,“既然老太爷如此爽快,无忌就直说了。无忌今日是向老太爷要人来了。”李老太爷一惊,但是语气仍很镇定,说道:“大人开玩笑了,李家虽是商贾之家,但从未做过鸡鸣狗盗、欺骗朝廷之事,怎么会有大人想要的人呢?”长孙无忌低着眉,看那茶叶,“老太爷误会了,无忌并不是说贵府生意上的事。无忌要的人是隐太子的女儿。”李老太爷心思一转,心内想到:雁回的身世终究还是隐瞒不住了,长孙无忌如此肯定,看来此事是内廷的指示,但不知他们要将雁回置于何地。只是事到如今。。。。。。。。李老太爷冷静地说道:“大人,隐太子的女儿确实在敝府中,但是她如今已经身中剧毒,恐怕。。。。”长孙无忌喝了口茶:“所以无忌来要人,也是救人。老太爷放心,无忌定竭尽全力保住公主的性命。”为了消除李老太爷的疑虑,他特意加重了“公主”一词,李老太爷捧着茶杯,“既然大人如此说,应该是有把握治好公主的剧毒之症,那么老朽就将公主殿下交给大人。”两人又说了一会,长孙无忌向门外叫到:“林风。”为首的那个军官进来,毕恭毕敬地问道:“大人有何吩咐?”“将软轿抬进西厢,然后你等退下,叫你们再进来。”林风抱了抱拳:“是,大人。”然后出去安排人手。
    李老太爷叫了李老爷进来如此嘱咐了几句,李老爷虽然满腹疑问,但是仍旧出去吩咐下人们了。
    西厢
    雁回正在秋千上坐着,寒烟在旁边轻轻地推着秋千,边小声说着:“小姐,院子里的花都开了,全部都是蓝色噢。还有好多的蝴蝶呢,院子里好热闹,月瑶小姐说,过两天要跟您摆酒赏月呢?”虽然小姐听不见,但是姑爷说要跟她多讲讲话才好。正说着,门口忽然进来一群丫鬟,她们都面无表情,看到寒烟,冷声问道:“请问李少夫人在哪?”寒烟挡在雁回面前:“你们是谁?找我们家少夫人何事?”其中一个年纪较长的上前一步,依然是公式化的声音:“姑娘不必知道,我们带少夫人走是贵府老太爷同意了的。”说完她看向昏迷着的雁回,说道:“想必这位就是少夫人了。”她扬了扬手,后面的几个丫鬟就要上前,正在这时寒香听到声音从房里出来了,她看向寒烟,寒烟依旧挡在雁回面前:“她们要带走小姐,还说是老太爷同意的。”寒香眼睛转了转,不着痕迹地走到雁回前面,“几位既然说是老太爷同意的,能否等我们向老太爷证实之后再带小姐走?”带头的丫鬟冷笑了下:“这位姑娘,如果不是老太爷同意,我们怎么敢过来带走府中的少夫人?但是如果你不相信,大可以去问,不过请你尽快,否则耽误了救治少夫人的时间我们可担待不起。”寒香看了寒烟一眼,急步向外走去,刚出了院门,发现李老爷正在门口焦急地走来走去,寒香走过去:“老爷?里面的人。。。?”李老爷说到:“里面的人是长孙无忌大人带来的,而且老太爷已经答应让她们带走雁回了,虽然我也不知道原因。但我想老太爷的决定应该不会错。”寒香明显愣了一下才说到:“就算是老太爷同意,但是老爷,大少爷并不知道啊?大少爷这些日子的情形老爷也看见了,如果他回来忽然发现少夫人不见了,那会怎么样?老爷有没有想过?不如等大少爷回来再做决定吧。”李老爷摇摇头:“没用的,长孙大人心情急切,还有,老太爷说他是要救雁回的命的。至于淳己,不让他亲眼见到雁回走也未必不是好事。你们去收拾一下雁回的东西。”寒香知道恐怕没有办法拖到李淳己回来,只好去收拾东西,刚走了两步她又转回身来:“老爷,我和寒烟可以跟着少夫人吗?”李老爷摇摇头,“老太爷已经和长孙大人提过,但是他不同意。”寒香的秀眉立刻揪了起来:“不知道长孙大人是何目的,连贴身丫鬟都不让带,看起来不像是救人,倒像是要害人了。”李老爷忙到:“你这个丫头,平时沉得住气,此时倒沉不住了。我想老太爷一定考虑周到了,我们都不用担心了,你去收拾东西吧。”说着挥手示意寒香下去,寒香忿忿地去了。
    寒烟看她回来,忙看向她,寒香只是说:“我们替少夫人收拾些常用之物吧。”正要往房里走,带头的丫鬟说道:“不必了,大人交代过,少夫人所需之物都已经准备好了,不必带任何东西。”寒香闻言站住,然后冷冷地说道:“我看还是收拾一下的好,我们家少夫人从来不用外人的东西。”然后进房收拾去了。过了一刻钟左右,寒香拿了个两个包袱出来,交给两个丫鬟,“这一包是小姐常穿的衣服,这一包是小姐平时的一些小物件。请各位拿好。”寒烟看看寒香:“我们不跟小姐去吗?”寒香冷着脸,摇了摇头。然后走到雁回身边,将雁回的头发拢了拢,轻声说道:“小姐,长孙大人要救你了,小姐,你好了就早早回来,寒香和寒烟在这等你回来。”边说着眼泪边淌了下来。带头的丫鬟上前来,“既然姑娘都已经交代完了,那我们就走了,以免长孙大人等太久。”然后几个年轻的丫鬟上来扶着雁回出了院门,进了软轿。然后又唤进几个军士抬着软轿走了。寒烟和寒香扶着院门哭作一团。
雁离(3)
           晚上李淳己回来直奔西厢,进了院门却发现整个院子都黑漆漆的,他心中纳闷,正要推门,发现秋千旁的石桌边坐着两个人,仔细一看,原来是寒香和寒烟。他的心一沉,急声问道:“雁回呢?你们不守着她在这里坐什么?”寒香和寒烟马上站起身,边抽噎边到:“小姐被带走了。”李淳己只觉得心被石头压着一样,一下子歪倒门上,“带走?谁带走的?”声音冷冷的。寒香低头回答道:“老爷说是长孙大人。”李淳己没有言语,转身出了院门,直奔天宜园。
    到了天宜园,李淳己不等丫头通报,直接推门进去,却看到李老太爷正坐着喝茶,见到他进来,仍是喝着茶,李淳己先给李老太爷问了安,然后问到:“爷爷可知道长孙大人为何要带走雁回?”李老太爷示意他坐下,然后才说到:“他是要救雁回的。”李淳己狠狠说道:“救?在府里不能救吗?为何非要带走雁回?”李老太爷放下茶,“淳己,你可知道雁回的身份?”李淳己冷笑了笑:“几日前知道的。可是这跟雁回的身份有什么关系?”李老太爷说道:“可见你是真急了,怎么不想想长孙无忌是什么身份?”李淳己听爷爷如此说,头脑立刻清醒过来,想了想才迟疑地看向李老太爷:“爷爷是说,这是皇上的意思?”李老太爷闭着眼点了点头,“长孙无忌历来主张对先太子赶尽杀绝,他怎么肯救雁儿?本来今日他来说要人,我就想到他是要对雁儿下手了,可是后来他说定当全力挽救‘公主’,我才明白,这是皇上的意思,长孙无忌虽不甘愿,恐怕也不敢违抗圣旨。况且如今皇上正在洛阳行宫,长孙无忌就突然来访,两厢联系起来就很明白了。”李淳己吁了口气,点点头,“孙儿明白了,可是孙儿还是担心,万一皇上反悔,雁回岂不是。。。?”李老太爷哼了一声,“放心吧!连长孙无忌都不能说服皇上痛下杀手。再说皇上给了雁儿公主的封号,应该是对诛杀太子的事仍耿耿于怀,况且皇上如今春秋已高,人老了会更加顾念亲情。雁儿在宫中应该会平安。所以,淳己,做好你分内的事吧,雁儿既进了宫也不是咱们能操心的了,只盼她吉人天相。”良久李淳己问到:“爷爷什么时候知道雁回的身世?”李老太爷道:“从她小时候。二十几年前,我们李家与寒家走的极近,不过水沁过世后,寒老太爷告老隐退,怕祸连李家,所以故意与我们李家疏远。”李淳己问到:“那爷爷为何还为孙儿定下雁回?”李老太爷低着头,像是在回忆往事:“雁儿小的时候我见过她,虽然那时候她年纪小,但她已经表现出了和她母亲的相像。她母亲是我看着长大的,她生性恬淡,在女子中可算是出类拔萃。只可惜红颜命薄,不到廿岁就没了。淳己,你既然早已知道雁儿的身份,那你一定也知道了雁儿的母亲水沁代玉溪出嫁之事了吧?”李淳己点点头。李老太爷接着说道:“那你可知道雁儿也是代飞花丫头出嫁?”李淳己瞪大了眼睛,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李老太爷接着说道:“当年,虽然我和你奶奶都比较中意雁儿,但是既然你娘说你喜欢的是飞花,我们也就不好硬把雁儿塞给你。所以定了飞花,谁知道嫁过来的是雁儿。你离家之后,你奶奶把原因都归在雁儿身上。直到后来寒老爷修书来解释,才知道飞花早就心有所属,因此乞求雁儿代嫁。这也是为什么我和你奶奶、你爹娘觉得愧对雁儿的地方。雁儿却从来没有解释过一句,只是默默地担起了你该负的责任。现在你知道为什么爷爷那么强烈反对玉姑娘进门了吧?不是玉姑娘不好,只是依雁儿的性子,只怕又要成全你们自己伤心了,爷爷实在不忍心。”李淳己默不作声,他现在才明白为何当日在寒府雁回提出要出家守孝三年,原来守孝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想必雁回的打算是三年后真正出家,成全他和凝翠。没想到,天下还有如此傻气的女子,只怪自己从来不肯在雁回身上花一点心思,到了现在才发现她的好,可是她已经离去了。李老太爷看到李淳己深思懊恼的表情,又说道:“淳己,雁儿如今已经不是从前的雁儿了,就算她能活下来,皇上也未必肯把她再归还给我们李家,玉姑娘已经有孕在身,雁儿不在,你也该抽空多照顾照顾玉姑娘了。天不早你,你回去吧。”李老太爷似乎说了太多的话有些累,因此不再和李淳己说话,只是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李淳己悄悄退了出来,也许是该看看凝翠去。他低头一路走着,直到伸手推门,他才发现自己又不知不觉地走到了西厢,放下手,在门口站了一会,李淳己还是推门进了院子,雁回房里只有一楼有光亮,窗户上映出了两张一动也不动的侧脸。李淳己对这灯关看了一会然后转身推开了小书房的门,走到雁回常坐的摇椅上坐下,闭上眼睛,一会看到雁回站在格子那看着他,示意他搬账簿,一会看到雁回在桌子边给他讲李家的生意,一会又仿佛也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