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不在服务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爱情不在服务区-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卓尔朝刘小萱点点头,又和苏醒打了声招呼,转身对方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昨天已经为我们做过介绍了。”
  方晓耸了下肩,语气中透着嘲讽的味道:“没错,昨天是为你们做过介绍,就为这个,人家今天一天都不和我说话。”方晓朝刘小萱一呶嘴,又继续说:“开始,我还不知道哪儿得罪了她,后来一问才知道,她从大学时就喜欢你的文章,有些好文章还剪下来收集。她这么崇拜你,可没想到,昨天晚上在机场,我就那么随随便便把你介绍给她,就象介绍一个普通人,她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所以特别生我的气。没办法,我只好将功补过,让贺新把你请来,让你们正式认识一下。昨天是非正式的。怎么样,小萱,这样你满意了吧!”
  刘小萱点点头,脸颊升起一丝红晕。
  卓尔听了方晓一大段陈述,拿不准他是开玩笑还是真的,转过身来看看刘小萱。昨天在机场匆匆一见,没太留意,现在细细打量几眼,不觉生出几分好感。她莞尔一笑,伸手拉了下刘小萱,两个人挨着坐下。
  “喂,我说,别这么傻坐着,去弄吃的。这儿是自助餐,自己照顾自己。”方晓冲大家说道。
  卓尔看了他一眼:“你们先去吧。我和小萱说会儿话。”
  “别,女士优先。小萱,带你的卓尔老师去点菜,有话等会儿慢慢说。”
  “好。”
  刘小萱高兴地答应道,拉着卓尔的手走了。
  方晓看着她们走远,抽出支烟给贺新,自己也点了一支。
  “我说,你小子眼光不错,现在象小萱这样单纯的女孩子不多,趁她还没被污染,赶紧抓住。”
  “彼此彼此,你的眼光也不赖。卓尔是我们圈里惟一没有绯闻的女作家,一般人对她是心动不敢行动,这就是优秀女人的悲哀。”
  “你别误会,我对你们圈的女人不感兴趣。”
  “为什么?”
  “我不跟女人玩精神,太累,还是物质女人好,省心。”
  “那也不能太直接了,总得有点过程吧。”
  “过程?那不是自己骗自己吗?兜一圈最后还得回到床上,何不一开始就直奔主题。”
  贺新嘿嘿一笑:“这是我们男人的想法,女人可不这么想,她们都喜欢过程。”
  方晓弹了下灰烟:“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不同,男人是干事业的,只能把爱情当副业,装点人生。女人恰恰相反,她们把爱情当主业,还都想要创业版,给自己弄一部象资本原始积累那样血淋淋的爱情史。所以,千万不能让她们占上峰,由着她们的性子来。一定要压住她们。”
  “怎么压呀?”
  “用物质压呗。”
  “可要是不喜欢物质呢?”
  “不喜欢物质,这样的女人有吗?反正我没-”方晓一撇嘴,抬头见卓尔和刘小萱两人一手端着托盘、一手拿着饮料向这面走来,身体向前一倾,压低声音道:“我说二位,现在你们已经到了爱情的郊区,进不进城、就看你们的了。”
  贺新看了一眼旁边一直默不作声的苏醒,忽然间明白了什么,会心地一笑:“就算是坟墓,也得进去看一看吧!”
  话音刚落,刘小萱走过来,见方晓和贺新两个人刚才热乎乎的说着话,随口问道:“说什么呢?”
  方晓嘿嘿一笑:“说点儿男人的话。”
  方晓把烟捻灭,招呼苏醒和贺新去餐台点菜。
  也就两三分钟的功夫,三个人端着托盘回来了。方晓招呼服务生要了两咂黑啤,把杯子斟满。
  “小萱,这第一杯酒你来。”方晓说。
  “好。来,这杯酒,敬卓尔老师。”刘小萱站起身来。
  “以后不要叫我老师,都把我叫老了。”卓尔拉她坐下,两个人轻轻碰了下杯。
  方晓又提议道:“小萱,你应该单独和贺新喝一杯,今天要不是他,我们可请不到你的卓尔老师。”
  “好。”刘小萱爽快地答应道,冲贺新举起杯。“来,我敬你。”
  卓尔等着他们俩把酒喝完,赞赏道:“贺新可是我们学校有名的才子。大学就发表了几万字的作品,毕业时好几家单位抢他。”
  “真的?那你也出过书吧?”刘小萱眼睛一亮,用羡慕的口气说道。
  贺新摇摇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没有。”
  卓尔忙替他解释:“他的小说在全国获过奖,被收到一本合集里,后来进晚报工作太忙,没时间写了。”
  “那太可惜了,新闻的生命力太短,很快就被人遗忘。不象小说,作者死了还有人看。”刘小萱不无婉惜地说。
  “你说的对。不过,大多数人在谋生和志趣之间,都有差异。再说,写作需要丰厚的生活底蕴,做记者接触社会面广,对我也是一种积累。等过一段时间,我肯定还会回到写作上来。”贺新微笑着、语气坚定地说。
  “不用急,写作就象老中医,越老越值钱。先把钱赚足了再说。”方晓在一旁插嘴道。
  “可是有些人年轻时为钱写作,等到老了热情耗尽了,写不出好东西来了。”刘小萱不服气地反驳道。
  方晓颇有几分意外,没想到这个有点傻乎乎的刘小萱说出如此有份量的话来,用戏谑地口气说道:“小萱,你平时挺单纯的,怎么一谈到文学就深刻了?”
  刘小萱瞪了他一眼:“你就直说我傻得了呗!”
  “我可没说。”
  “可你就那意思。”
  “其实,人有时傻点更好。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了。”
  刘小萱一呶嘴:“我还第一次听说,傻有什么好处?”
  “嗯-”方晓想说什么,又顿住了。
  “可以让聪明人得到好处。”卓尔轻声说。
  这句话方晓刚才本想说,觉得不妥,按捺住没说。现在被卓尔说穿,有几分不自在。他举起杯,招呼大家喝酒。
  “来,别光说话,喝酒。”
  大家都举起酒杯,只有刘小萱坐着不动,她若有所思地看着方晓,方晓已经猜出她想说什么,忙说:“对了,小萱,你知道当初为什么录用你?”
  “我也一直想问你,那些和我一起招聘的人条件都比我好,为什么用我?不会是因为我傻吧?”
  方晓本想把话题叉开,没想到刘小萱却抓住不放,只好硬着头皮说:“当然不是。我只所以决定用你,是因为你爱好文学。”
  “为什么?我们又不是报社,爱好文学和工作有什么关系?”
  “和工作没关系。但是和人有关系呀。工作不还是人来做吗!”
  “我不明白。”
  “好,我先问你,什么是文学?”
  “……”刘小萱一时答不上来。这个题目太大,无法用一两句话概括。
  方晓抬手做了个武断的手势,说:“文学,我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就是公开的谎言,这也是文学最迷人的地方,说谎不仅不受惩罚,还可以抽版税。”
  刘小萱瞪大眼睛,看着方晓,觉得十分荒谬,但又一时找不出话来反驳。坐在她旁边的贺新却大加赞同:“好!这是我见过的最精僻的解释。”
  “运用反向思维,喜欢文学的人本质上都是很真诚的人。他们自己不说谎,所以看别人说谎。”方晓又继续说道。
  “那你说,为什么现在喜欢文学的越来越少了?以前一份文学期刊可以发行几十万,现在别说十万,连一万都难保。”刘小萱终于找到一个反驳的理由,反唇相讥。
  “很简单,因为现代人开始自己说谎了,所以新闻业才发达,它取代了文学,人们要看真事。”
  刘小萱转身问卓尔:“卓尔老师,你怎么看?”
  “文学是建立在虚构的基础上,但要符合逻辑,不仅符合艺术逻辑,也要符合生活逻辑,从这个角度说,又是真实的。”
  刘小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这么说,我们是同一类人。”
  “不,喜欢文学和从事文学不是一个概念,语言有赝品,它和音乐不同,应该说,音乐家都是真诚的,这一点毫无疑义,至于作家嘛,就要商榷了。”说到这,方晓停下来,扫了大家一眼,为自己发表的见解有几分得意,目光和卓尔相遇,忽地意识到自己对面就坐着一位作家。
  “我这是就事论事,并不是对作家有偏见。你别有什么想法。”
  “不,你说的挺好,如果说话也可以抽版税,我相信这一会儿你已经赚够这顿饭的钱了。”卓尔幽幽地说道。
  大家都笑了。
  方晓也笑了。端起酒杯:“诸位别光说话,来,喝酒。二位女士,要不要再来点果汁?”
  刘小萱看看卓尔,卓尔点点头,拿起杯子,起身往外走,这时,电话铃响了。两个人不约而同看看各自的包。刘小萱耳朵尖,听了一会儿对卓尔道:“是你的。”
  卓尔把手中的杯子放下,这时,一直坐在旁边默不作声的苏醒站起身,拿过杯子:“你接电话,我来吧。”
  卓尔说了声“谢谢”,从包里拿出手机。
  “喂,卓尔,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不给我打电话?”
  电话里传来清脆的声音,卓尔听出是自己的好友叶子。
  “昨天晚上才回来,今天忙了一天,本来想晚上回去给你电话。”
  “我刚刚听说你辞职了?是真的吗?为什么?”
  “是真的,主要是想写点东西。我现在在外面,等会儿回家给你打电话。”
  卓尔接电话的功夫,苏醒为她接了一杯果汁,又拣了一盘水果,卓尔感觉有些过意不去,解释道:“刚才打电话是我一位好朋友,在大学教欧美文学,我们没事常在一起聊天。”
  “是叶子吧。我一猜就是她。你们俩,一个说生活,一个写生活。我忘了,今天也一起把她叫来好了。”贺新插嘴道。
  方晓接过话头,说:“是啊,让我们也认识一下,我比较佩服一种人,一见面就能谈生活。”
  苏醒感觉方晓的话有些不是味道,小心翼翼地看看卓尔。
  卓尔嘴角露出一抹自嘲的笑:“很不幸,我就是这种人,一见面就谈生活,有时候,还谈爱情呢。”
  “关于爱情,我记的有一句话:在100个人心中,就有100种爱情。”
  方晓有板有眼地说道。
  苏醒恍忽觉得自己也在哪儿看过,又一时想不起来。他端起杯,准备敬酒。方晓又开口道:“我认为,这句话比较经典。”
  话音刚落,苏醒倏忽想起,这是他从北京买的卓尔小说中女主人公说的,忙把目光移向卓尔。
  卓尔脸颊浮起一丝红晕。
  这时,同一个声音又从方晓口中传来:“是一句经典废话。”
  “砰”的一声,苏醒手肘把杯子碰倒了,满满一杯果汁都洒在卓尔裙子上。
  第3章
  卓尔一到家,赶紧把裙子脱下来。
  这件格子呢裙是这次去欧洲买的,正宗英格兰格呢,质感很好,颜色纯正,卓尔看到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可现在,上面酒了一块象地图一样的污渍,把那种纯正和谐的色调破坏了。卓尔越看越气。
  这时,电话响了。
  “对不起,刚才把你的裙子弄脏了。明天我拿去干洗吧?”苏醒十分歉意地说。
  “不用了,我自己去就行。”卓尔尽量不让语气中流露出不快。
  “方晓说他知道一家干洗店清洗效果好,这样,让他跟你说。”
  电话里传来一阵盲音,掉线了。
  卓尔挂了电话。等了一会,又响了。她拿起话筒,眼睛盯着裙子,有些气不过的:“你看你做的好事-”
  “我做什么了?我一个打工的,公司派公差我敢不去?我又比不上你这个大主任作家,一抬腿世界各地任你游。我让你等我,你怎么走了?”卓群说话象放鞭炮,点着就是一大串。
  “是你?我还以为……”卓尔声音立刻降了下来。
  “你以为是谁?刚才和谁打电话?又认识新朋友了?”
  “你怎么知道?”
  “我怎么不知道?你周围都是一堆梁朝伟似的拘谨不变的中年男人的脸,他们谁能惹你生这么大气!”
  卓群一气不停地飞出这几句话,语速快得惊人,好象要追赶光速似的。卓尔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只好默不作声。心里的气已消了一半。
  “你怎么不等我?这么急着回去有什么事?”卓群问。
  “我本来想等你来着,可报社有好多事要处理,正好有回蓝城的航班,就直接回来了。碰巧和他们同机,就认识了。”
  “哟,旅途艳遇,不错,不错,进步了!”卓群赞叹道。
  “别瞎说。只是普通朋友。”
  “没关系,不普通都是从普通开始,踏出第一步,总比原点接近终点。”
  “别瞎说。你再说我把电话挂了。”
  “好,不说了。说正经的,这次去欧洲怎么样?玩的开不开心?”
  “挺好,就是有点累。”
  “那好,下次再有这种累我替你去。见到杜辉了?”
  “见到了。”
  “决定了?”
  “决定了。”
  “这么说,我即将有个美国姐夫了。”
  “你又瞎说。”
  “怎么是瞎说?这不明摆着,他单身,你一人,你们两个在他国异乡,正好互相关照。”
  “你这么说,就象是公司合并。”
  “对呀,婚姻就是两个人组成的股份公司。无数鲜烈的经历证明,凡是追求爱情的婚姻都是悲剧,不是以主人公死亡而结束就是以婚姻解体而告终。反而是利益结合的婚姻更长久稳定。”
  卓尔想反驳她,但转而一想,一两句话说不明白,就换了话题。问道: “你工作怎么样?”
  “我正要和你说,我们公司关闭了。”
  “什么?”卓尔大吃一惊,以为自己听错了。
  “公司召集我们紧急回来,宣布公司关闭。”
  “怎么会?”卓尔还没有转过弯来。
  “开公司是为赚钱,不赚钱就关呗。有什么稀奇的。”
  “可是也太快了,去年还那么红火,今年就关了!”
  “现在是网络时代,网络速度。”
  “那你打算怎么办?”
  “我正要你商量。你如果定下去美国,我就回蓝城。找个工作先做着,再好好学学外语,等你走了,我给你看房子,不过你最好早点把我办出去。”
  “我什么时候能走还不知道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