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云古代悠闲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云云古代悠闲生活- 第3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且据若云对天儿的观察,发现他对这个远在天边的爹爹也是很孺慕和崇拜的,时常幻想着爹爹回来接他,他能够跟爹爹一块儿生活。
    所以若云对于定国公的态度上就纠结了,碍于原主的和天儿的念想,她不知道到底要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来对待定国公,所以对于定国公的事情就被她搁置起来了,从来也不去关注。
    而今天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一个大家都从来不知道的义女作为一个不确定的因素,突然要来京里了,若云也就真的是不得不去查查了。
    叫了人来去跟来京城的送信的人查关于这个义女于妙龄的事情。这个不难打听,晚间的时候,消息就送了过来!
    这个叫于妙龄的女子,原来她的父亲本是定国公的部下,叫于二夏的,是个正四品的武官。
    但是四年前在出去执行任务的时候,被人偷袭受了重伤,被抬回来的时候就要不行了,临死前向定国公托付了他的妻女家人。
    于二夏跟了定国公很多年,战场上建立的情谊非同一般,定国公也是拿他但当生死兄弟的,所以于二夏托孤,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后来,于二夏去世不久,定国公便叫人拿了银钱礼物捧着于二夏的骨灰盒,去于二夏的老家看望这个她的妻女,顺便安葬于二夏入祖坟。
    因为于二夏是征兵入伍的,所以他的家世非常一般,只是普通的种地的村民人家,能当了四品官也是靠着他上阵杀敌的军功。
    但是,被派去的人到了于二夏的老家,那里只是一个平常的小村庄,不过却发现于二夏的妻子早在三年前就得病死了,留下唯一的女儿寄人篱下跟着大伯家过生活。
    而据这些人打听得知,这于妙龄的大伯于大春不是个仁义的,本来在村里就不是通情达理的人家,她那媳妇更是个刻薄的。
    还有的村民推断说,于二夏在这些年在边关捎回来不少的银子,不过全被他这大哥捏在了手里,一分都没给于二夏的妻女。
    于二夏的妻子因为不识字,也不会看信,所以于二夏每次都是把信捎给他大哥那边,于大春就瞒着于二夏的妻子于二夏在边关的真实情况,让于二夏的妻女一直以为于二夏从来没捎信回来,说不定已经是战死沙场了。
    而于大春每次给于二夏回信都说家里一切都好,都有他照应着呢,让二弟放心吧,于二夏为此每每都还很感激他这大哥一家照应他的妻女!
    于二夏的妻子说是病死的,其实说白了实际上就是累病的。当年于二夏的妻子病了,她女儿于妙龄跑去大伯家借银子,却被赶了出来,后来没钱治病,这于二夏的妻子才被病魔拖死的。
    

第567章 态度改变
    反观这于大春一家则是过的风生水起的,据说是用于二夏在边关卖命的捎回来的银子盖了高房大屋,买了良田数百亩,过起了地主的日子,十里八村都称呼他一声于老爷,因于二夏也是四品的武官,所以于大春仗着弟弟的名声过的非常的滋润,就连县太爷都要给他几分面子的。
    但于二夏的亲生女而于妙龄自从娘去世以后,于大春迫于家族的压力不得不把她接回家生活,却天天要她干粗活,还吃不饱饭,时不时的还要被她大伯娘和堂姐妹欺负,吃住还不如家里的长工!
    定国公派去看于妙龄的那些人本来就是于二夏的同袍,兄弟情义深厚,到家于家一打听之下,便知道了这些情况!
    于二夏每年往家里寄银子的事情,他们都是知道的,甚至有的还看到于大春给于二夏的回信呢!
    于二夏的妻子死了三年了,这于大春在给于二夏的信中却只字未提,让于二夏以为家里过的好着呢,还说要盖房子、麦田,于二夏很高兴就寄了更多的钱过来,让他大哥家里也顺便盖一座好房子、买上一些好田地过日子!
    这些事情于二夏在同袍面前提过,当时大家都还跟他开玩笑说,以后回家有了高房大屋住了呢,没想到那些钱却全都被于大春给昧下了!
    打听清楚了这情况,这些军营里的汉子全都怒了,这于大春简直不是人啊!战场上的汉子都是痛快人,几人直接闯到于家,把于大春和他的大儿子抓住吊起来打了一顿,并且把于二夏当初捎回来的银子要回来了一半。然后又把于妙龄从于家带了出来。
    为什么没有要回于二夏当初稍回去的全部银子呢,主要是当时于妙龄说了句话。
    她说她爹没有儿子,大伯再不好家里还是有儿子的,为了于家的后代,这些银子就算了为了于家的门庭和香火旺盛一些,以后记的让侄子们逢年过节给他爹的坟上磕头上香!
    于二夏的同袍听了于妙龄这么说,不仅都称赞这女孩子善良大度。是个好孩子。便也同意了于妙龄的话,毕竟古人还是非常看重的香火的!
    这同袍带着于妙龄在于家宗族的帮助下把于二夏的丧事给办了,但是对于于妙龄的事情却不知道怎么办了!
    因为开始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于家是这样发的情况,定国公那里其实本来只是让人去于家送于二夏的骨灰,顺便留点银子给他的妻女,但是现在这样的情况于妙龄等同于孤女一般。继续留在于家以后不一定怎么样呢,让人不放心啊。
    这些人都是上阵杀敌的汉子。做事也没有那么瞻前顾后,最后想了想就决定要带着于妙龄一块走,以后就当自己的闺女来抚养就是了,这才把于妙龄带去了边关!
    众人回去以后给定国公复命。便说了于家和于妙龄的情况。
    定国公知道了于家的情况,他便明白了,这于妙龄在于家是不能待了。不然早晚不是被他大伯一家给虐待死,他们即便是有心也不是远水解不了近火的。说不得最后到了适婚的年龄会被她大伯被卖了呢,便也就点头留下了于妙龄。
    不过既然是于二夏是托孤的他,定国公总要见一见这个女孩好好的安置了她的!
    据那来送信的下人的口风说,定国公见了这于妙龄以后,发现这姑娘坚强、善良、知书达理,就非常待见她,直接认了当义女了,这些年于妙龄都以女儿的身份住在边关的定国公府里!
    这次这义女于妙龄上京城,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代替定国公给老夫人祝寿。另一个是也是来参加明年的选秀的!
    “选秀?不过一个义女,还来选什么秀?”上座的老夫人听到孙氏的话脸色不虞的问道。
    若云这里查这个于妙龄,而孙氏和老夫人那里当然也不会什么事情都不做了。
    所以孙氏也是通过那边上京的人查了查于妙龄的底细,查好以后现在这是来跟老夫人禀告了!
    孙氏听了老夫人的问话,窥了一眼老夫人的脸色,心中微动,尽量用平静的语气道:“听说是国公爷非常疼爱这个女儿,怕在边关那样的地方随便找一门婚事委屈了这位爱女,所以想着明年正好就是选秀之期,可以为这位于姑娘选一门好亲事!”
    “什么!”老老夫人提高了嗓门道:“不是说是一个村姑出身的吗,她有什么资格选秀啊!”
    “虽说这于姑娘的出身不好,不过当年她的爹也是跟着国公爷的正四品的武官,再加上如今是国公爷的义女的身份,这身份上也是刚刚够选秀的资格了,据说国公爷已经都帮她打点好了。”孙氏恭敬的回道,不过她那种语气,顿时挑起了老夫人的一丝怒火!
    “就是身份上够了,那也不是一个村姑出生的,她能懂什么规矩,竟还让她去参加选秀,到时候不懂礼数,没得丢脸丢到宫里去了!”老夫人怒道!
    “哎,媳妇也是这样想的!”孙氏闻言好似无奈的叹了口气,然后皱了皱眉头接着道:“不过,听说国公爷的意思是想请母亲您来给帮着调教调教教些规矩,也没有一定要选上的意思,即使落了选,也是见过世面的,到时候还可以请母亲您给择一门好婚事!”
    “他倒是会给我找个好差事!”老夫人听了孙氏的话,一手就拍在了软榻上气道。
    老夫人真是的气到了,他这个儿子现在一年一年的也不说关心关心她这个亲娘,每年只让人送来了礼物银钱,就是连封信都没有,就连收了义女这样重要的事情都不跟她说。
    而今,却要用到他了,就这么把这义女往京城一丢,还指望她把这村姑调教出来了参加选秀。选秀不过,她还得给找一门好婚事,真是岂有此理!
    “让她回去,来了也得让人赶紧把她送回去!”老人好像还不解气接续骂道,“雨儿也是要选秀的,都没见他这个亲爹管过一分一毫的,竟然弄来一个村姑给我添堵。我还没有那么掉份。还的帮他管着一个不知道从那里来义女!”
    “母亲,这样恐怕不好吧!”孙氏闻言虽然眼中闪过一抹喜色,但是还是口是心非道!
    其实孙氏心里也是记恨这个于妙龄的。恨不得把这义女的名分撕碎,恨不得不让她进门,但是这话她却是不能说的,不然万一传到国公爷那里。又是她的不是了,老夫人能说做主不让那讨厌的人最好不过的了。
    “有什么不好的。我说行就行,没得我这个当娘还要怕他这个当儿子的!”老人越说越气了,一遇到她儿子的事情,她就不淡定了!
    “老夫人奴婢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一直站在一旁伺候的老夫人的钱姑姑此时给老夫人端着一杯茶顺气。然后在老夫人的耳边突然插嘴道。
    “玉丝,这里又没有外人,有什么话你就说吧!”钱姑姑是老夫人的心腹。所以她也不介意钱姑姑此时擅自插嘴!
    “奴婢觉得夫人刚才说的有道理,就这么把人赶走有些不妥当!”钱姑姑说道。
    孙氏闻言。不禁皱了皱眉头,她刚才只是为了刺激老夫人的才那么说的,并不是她不想赶那义女走的,这个钱姑姑今天是怎么会!
    “哦?你说说到底是为什么我不能赶走她,这里是我的家,我还不能做的了这个主了!”老夫人带着脾气的道。
    “老夫人,您听奴婢说啊。”钱姑姑显然是比较了解老夫人,即便是她现在在发脾气,但是她还是稳稳当当的把话说了出来。
    “老夫人、夫人,先不说这位于姑娘来选秀的事情,只说她是被国公爷送来替她给老夫人拜寿的,老夫人就不能轻易把人赶走啊,这岂不是伤了国公爷的脸面和一片孝心吗!”钱姑姑说道。
    她这么一说老夫人端着的茶的手,果然是定住了,没再发脾气,应该是听进去了。
    “再说,奴婢到是觉得这位于姑娘此时来的正是时候呢!”钱姑姑笑道。
    “这话怎么样?”孙氏忍不住追问道。
    “这几年国公爷不在府中,老夫人跟国公爷母子时时不得见面,也不知道国公爷是听信了哪个小人的谗言,竟然是对老夫人您是不怎么亲近了,这个于姑娘一来,奴婢倒觉得倒是成了老夫人您跟国公爷母子冰释前嫌的一个突破口了啊!”钱姑姑说的好听,其实都知道国公爷跟老夫人母子之前不亲近是为了什么,只是有些话不是能直接说的。
    “老夫人您看,听夫人刚才说国公爷应该是非常疼爱这位于姑娘的,如果您能好好的待这于姑娘,国公爷知道后不但会感激您,而且说不定通过这个于姑娘还能让国公爷明白您对他的一片慈母之心呢!”
    “至于这个于姑娘,不过是个姑娘家,以后如果是选秀成了嫁了好婆家,也是定国公府的助力,即便是选秀不成,您给找了个婆家,也不过是一副嫁妆的事,容易打发得很,却能让国公爷念您的好,这事何乐不为呢!”钱姑姑看了面色变幻莫测的孙氏一眼说道。
    “这么说,不但不能赶走,还得到好好的供着这个义女了!”老夫人虽说的是气话,此时的语气却是放缓了!
    “母亲,钱姑姑说的有道理啊!”孙氏咬了咬牙道。
    

第568章 于妙龄
    孙氏本来是持反对意见的,但是她听了钱姑姑的话以后,却又觉得有道理了。
    她本是无利不起早个性,刚开始恨这个于妙龄是因为利益,如今改了口也是因为她自己的利益了!
    这钱姑姑的话虽然是在劝老夫人的,但是她却想得到了她自己身上,思量着,说不定能通过这个义女跟定国公拉进了关系,让国公爷对她起了兴趣,她啊早就想生个儿子了啊!
    再说即便是不成的话,一个没有任何的依仗、没见过世面的孤女,还不是好拿捏的很,让她留在京中正好能拿捏在她自己手中,省的她又回去了边关那里跟着在定国公的身边跟她的雨儿抢父爱!说不定这些年国公爷给了她多少好东西呢!
    哼,她的女儿的没有的,别的女孩子也别想有!
    老夫人的寿安院里,几人一通商量,这个义女于妙龄便从一个人人记恨不受欢迎的人,倒是变成了一个受欢迎的人了。
    此时,若云这里也听完了这关于于妙龄的汇报,但是若云总觉的事情有些不对,应该还缺少了什么东西是她不知道!
    她那便宜爹既然认了一个部下的遗女做义女,这也不是什么不可对人说道的事情,说出去也是他爹的仁义之举,但是为什么要隐瞒这么久呢?难道就是因为跟家里人不和不想说吗?
    但是今天老公爷知道这事情以后,也是皱了邹眉头的,若云看的出来,显然这事情老公爷也是不知道的!
    这国公爷瞒着老夫人瞒着孙氏,可以说是不想理会她们。但是他没必要瞒着老公爷吧?
    而既然要隐瞒何不就一直隐瞒下去,而今却突然又告诉了府里,告诉了家里人,甚至还让这个义女单独上京来参加什么选秀,这到底又是为了什么呢?
    要知道选秀可是个双刃剑,选的好了会得一门好婚事,选的不好那可是一个大火坑啊。这定国公既然这么疼爱这个女儿。为什么还让她这样一个没有根基的义女来参加这样“危险”的事情呢!
    这事情透着蹊跷,让若云一时半会儿想不出来!不过想不出来就不想了,反正以后见了人说不得就能知道了。而且若云实在也不觉得定国公此时还能影响的了她什么,便只吩咐人多关注这事情,有什么事情来记得及时汇报就行了!
    第二天一早,刚吃过早饭。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