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落娇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河落娇红-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匐跪在地的休休心下晓得不妥,刹那间哑然无语。懿真吐出一口气,慢慢地扶起休休,面色从容,似只在闲话家常。

“你今天是我请来的贵客,应以礼招待才是。几个月不见,你更显秀致,原来是属于耐看的那种。那天回来,我思来想去觉得怠慢了你,心里悔恨莫及。今日非把你请来不可,姐妹之间说说悄悄话,你可别怪我。”

休休心里紧张,勉强敷衍道:“三皇子妃娘娘亲切可人,又有福气,奴婢心里替娘娘高兴。”

“也就你理解我,替我说好话。”懿真开心地笑了,又轻声咬耳朵,“三殿下不在宫里,这样咱们姐妹好说话。”

闻听此言,休休半悬的心放下了。

因是秋日,地面已结了雾气,路边鲜花径草丛丛,护栏里的菊花悄然探蕊,叶瓣上的露水未干,莹莹欲滴。池边垂柳匝地,如黄的烟穗被风吹得满地都是,好像有人故意不去打扫,倒和前面的竹林融合相连了。

休休心下一阵恍惚,只是沉默地走着。

转了几条青石路,又过长廊,就是湖池。秋日里郁郁葱葱,异花满地,修缮得如海外仙境一般。那条精雕的石舫安静地靠在岸边,仿佛还能看到香鬓环绕、笑声纵情悠长的情景。

郑懿真突然轻咳一声,开了口:“休休小姐想一直沉默下去吗?”

休休醒悟,忙道:“娘娘请讲。”

“这个行宫没有我想象的富丽。墙柱应该是涂金的,白天会闪出金光,这样才让人舒服。还有,那条通往寝宫的青石路至少也应嵌上白玉,那才显身份。”

说罢,轻笑了一声。

休休茫然地顿了一顿,才道:“是。”

郑懿真一眨不眨地望着休休,缓缓伸出手,纤柔的染着凤仙花的手指玉葱似的。休休踌躇着将手交到懿真的手中,懿真的手骤然收紧,似要将休休的骨头捏碎,而脸上的笑意并未敛去半分,继续热情地指点她。

“跟皇宫比起来,这里算是不错了,想必父皇很疼爱他。来过这里的人来了一次,还想再来呢。休休小姐以前来过吗?”

休休心里一慌,脱口否认道:“没来过。”

懿真不在意似的笑了笑,眼眸在阳光下似红雾流动:“瞧我问的,休休小姐怎么会来过呢?大皇子说他在这里见过你,我还和他争了几句。想他在绿柳红花中待惯了,自然分不清孰是孰非了,岂不冤了休休小姐?”

一番话如棒槌撞击,敲得休休心慌不定,懿真的手指很冷,而她的手心却似是涂了蜜油,黏腻得难受。

心中悔意连连,她实在不应该再来这个地方的。

“是。”她垂下了眼帘。

懿真这才慢慢松手,嘴里冷哼道:“三皇子生性风雅,颇多风流韵事,那是过去。有些不识好歹的,还来黏着他、讹着他,自然不将我这个皇子妃放在眼里了。”

接着她又道:“现在我好歹还是个正妃,当然不会客气的,必要的时候也要弄点颜色给她们瞧瞧。休休小姐,你说我说得对不对?”

休休不知道懿真所指的是何人,每句话仿佛打在她的脸上,使得她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心里盼着早点脱身离开。

懿真却谈兴更浓,重新拉住休休的手笑道:“咱们也不要说这些丧气的话了。”她指了指岛中一座八角亭,“乘舫船去那里,宫中的景物全都在眼里了。”

休休硬着头皮,随船上岛,进了八角亭。几位宫女围亭垂立,亭内摆满各种佳果珍馐,懿真又热情地帮她介绍起沿岸周边的景致来。

休休心不在焉地漫步在池边,眺望四周。懿真悠然坐在亭内,含了一颗葡萄,眼盯着她伫立的身影,唇边抽起一丝刻薄的笑意。

靠近寝殿一方,沿岸绵延有藤栏遮掩着,里面的景物俱不真切。休休侧身,问垂立后面的宫女:“那里面有什么?掩蔽得如此严密。”

宫女恭身答道:“三殿下在那里植了竹,现在是不允许任何人进去的。”

休休的头嗡地炸开,全身烘热得如同掉进了蒸笼里,混混沌沌的不似自己了。

那个清寂的除夕之夜,他牵着她的手,行走在通往寝宫的青石道上。望着那片竹林,他搂着她,下颏蹭着她的颈。

他说,明年这个时候,竹子会更多。

她努力克制自己,缓步走向亭内,屈身表示告辞。懿真起了疑惑,看她神色凝重,去意坚决,站起了身笑着道:“时候不早,不敢多留了。休休小姐如若空闲,多来走动走动,咱们姐妹相识一场,本是有缘。”

很客气地送休休出了宫门,懿真折回亭内,传了刚才休休问话的宫女过来。

“刚才那位小姐问了你什么话?”

“回娘娘,小姐问奴婢那边遮的是什么,奴婢回答是三殿下养的竹林,别的就没话了。”

懿真眼望寝殿,支颐而思,深邃的黑眸中深色复杂交错,谁也猜不透她在想什么。

日头偏西,池内的寒气逐渐逼迫上来,蝠裙染了雾气,渗透到身上,休休双腿有了酥麻的感觉。不久,对岸宫人开始忙碌起来,青石步道上传来嗒嗒的马蹄声,镶着乌金的前蹄在阳光下发出锐利的寒光。

她知道他回来了。

弃了舫船,从通向岸边的廊桥穿过,她试图让湿寒的身体添加些暖意。待走到滚着金色流苏垂了赤色帘幕的外殿,她的身体恢复了暖意,脸上染了绯红,显得面如杏桃了。

萧岿正将马缰递给秋月。因为逆光,他精雕细琢的脸上抹了灰暗,淡淡的神情里找不出一丝笑意。

懿真上前施礼问安:“殿下今日回来得可早。”

萧岿支吾了一声,合着双眼,兀自解着颈前的披袍扣带。她过去抬手想帮他,他轻轻将她推开。

她有一丝的失神,呆站在那里,微微一哂,忽然说道:“今日妾身邀了休休小姐,聊了会儿。”

他解带的手似乎滞了一下,随即淡淡地问:“沈不遇家的?”

“殿下好记性,就是宰相大人的女儿,如假包换。沈大人瞒来瞒去,到底还是没瞒住。”

她趁机解开扣带,这回他并未拒绝。

“你找她干什么?”他古怪地呢哝一句。

“说起来真好笑,我问她有没有来过行宫,她偏说没有。来过就来过了,有什么可隐瞒的?瞧她慌不择言的狼狈样子,妾身反倒替她担心呢!殿下说说,好不好笑?”

“以后不许随便请人进来。”他皱眉道。

懿真甜甜地应了一声。

萧岿默不出声,自行卸了披袍交给懿真,懿真急忙伸手接住。萧岿正要进内殿,眼光不经意抬起,一瞬间在她的脸上停留住。她的心开始狂跳,用温柔如波的眼眸看着他。

“发簪插歪了。”他一抬手,将她头上的梅簪拔下,一撮发缕泻了下来。他靠她很近,身上那股淡淡的瑞脑香袭了心魄,她在迷醉中合上渴盼的眼睛。

一抹清凉掠过掌心,她听见他说:“皇子妃要有皇子妃的样儿。”

睁开眼,萧岿手中的发簪已经放在她的手中了。她眼看着他闪身进了内殿,便不甘心地跟了进去。

“殿下,今晚妾身在婚殿等您。妾身虽是喜欢安静,但像这样冷冷清清的,妾身心里难受。”

“不是对你说过这里不许进的吗?”他的声音透了不耐,“最好的寝宫让你住,你该满足了。”

“可妾身喜欢和殿下在一起……”她委委屈屈地说着,泪水盈满眼眶。

萧岿背对着她,良久不说话。

她泄气地垂下头,只好移步离开。他似乎突然想起什么,唤住她:“过几天有重要客人下榻行宫,你好好准备。至于接待宫宴,你就不要去了,在这里恭候,客人随时会来。”

“是不是北周的客人?”她有所悟,脱口问道。

“休要多问,到时就知道了。”

她的心提上了嗓子眼。萧岿如此慎重,还将客人迎入行宫,是不是意味着不久他就会登上储君位?

而她,不就是太子妃了?

她眼珠子一转,还是委屈失望的口吻:“可是,妾身心里想的是殿下……”

“好吧,今晚我去你那里。”他的声音平淡如水。

眨眼间,她的脸上绽开美丽的笑靥,就像孩子终于得到渴望已久的赏赐。她扑上前去,将脸贴在他的后背,紧紧环住了他的腰。



沈不遇这两天又紧张起来。

抑或,无论梁帝还是穆氏,全朝陷入一片紧张之中。

北周宣帝寝疾,禅位于长子即静帝宇文衍。静帝年少,由隋国公杨坚辅政。北周局势****不安定,杨坚从一名饱受宣帝猜忌的流亡将领,几经磨难坎坷,几乎一夜间掌控北周政权,这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杨坚突然南下巡视后梁,消息传来,朝中大臣神色各异。杨坚此番再度出现,自然今非昔比,他带给后梁的前景是歹是福?

所有的人都想讨好杨坚。保皇党和穆氏已经从暗斗渐渐转为明夺,就看杨坚倾向哪一方。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沈不遇喜忧参半。喜的是,梁帝得知休休就是他的亲生女儿,并未过分贬责其背信弃义,毕竟那是十八年前的风流事,一时竟是风平浪静。如今的梁帝已经力不从心,过度倚重沈不遇、郑渭等大臣,就是宴请杨坚之前,也是召沈不遇等人与杨坚晤面。

当初杨坚在江陵避难,在萧岿的行宫被抓,可见杨坚与萧岿二人交情颇深。杨坚见事深彻,这么多日子,萧岿定是给了杨坚一个鲜明印象:这是个既有主见又极有天赋的少年英杰。因此杨坚极有可能对别的皇子不屑一顾,认定萧岿才是未来的皇位继承者。

忧的是,自从萧岿放弃休休,沈不遇心头始终沉甸甸,不能释怀。这半年来,虽然萧岿从来没有反常举动,可对他,肯定少不了戒惧猜忌。

二十多年的仕途艰辛,他已站在悬崖边上,不能回头。一旦萧岿坐上储君位,会不会有襟怀气魄?还是趁机报复,将他推入悬崖万劫不复?

与杨坚会晤之后,沈不遇又是一阵不安。这个杨坚显然有意避开立储之事,既未直言指出梁帝治国之缺失,亦未泄露一丝口风来证实他倾心于谁。沈不遇等人不做任何辩驳地只管聆听,心里却打鼓—杨坚其心难测!

明天梁帝宴请杨坚,王公大臣以及家属陪同。沈不遇心里没底,便把二夫人柳茹兰叫上了。

“妾身多年未曾赴宫宴,难免忐忑,怕说话唐突,还是让休休陪我一起去吧。”柳茹兰笑道。

沈不遇明白柳茹兰的用心,想起休休平日里的冷淡,闷声道:“有这个必要吗?”

“老爷,这可是个好机会。你们父女难得见面,可以说说话。日子久了,她就认你这个父亲了。”

沈不遇若有所思片刻,不胜疲倦地按了按额头:“难为你如此豁达……”

他叹息出声。

当初,到底是走错了一步。

一步错,步步皆错啊!

萏辛院里,休休下意识地连连摆手:“不行,不行。二夫人,休休真的不想去。”

“你是怕去皇宫?还是怕见老爷?”柳茹兰温柔微笑道。

休休微弱地笑了笑,喃喃低语道:“不是怕,是不想去。”

柳茹兰放软声音,哄劝道:“你知道,老爷为官这么多年,陪他赴宫宴的总是大夫人。我难得进宫一次,生怕老爷国事忙,撇下我一人独自回家。你进过宫,自然熟悉,权且当做陪陪我,也好一块儿回来。”

这孩子,怕是上次没被选上,心里还在不痛快吧?

她继续劝道:“朝中大臣这么多,女眷们都坐后排下席,也不用谁见谁。咱们原路去原路回,待不了多少时辰。”

休休敬重柳茹兰,不想再拒绝她。又生怕柳茹兰猜透她的心思,暗自安慰自己:这是晚宴,自己躲得远远的,断然不会让熟人看见。

如此一想,她也就痛快地答应了,柳茹兰欣欣然准备去了。

江陵深秋的夜晚分外寂静,沿路稀有人烟,沈不遇的车马奔驰在长街上,声音格外刺耳。

休休坐在车内掀帘子往外看,沈不遇的坐骑就在眼前,身上深色的风袍像只巨大的鹰翼。

忽想起第一次随这个人赴宫宴的时候,她单纯又愚蠢,睁着好奇的目光望着他的背影,仿佛这人挥挥衣袖便能填满她的满足和快乐。而他的后背长了眼睛似的,她的喜怒哀愁总瞒不过他。就如临出发前,他负手站在她面前,淡漠地打量她,目光掩蔽在夜色之下,那隐隐显现的幽光,如寒刃般将她的心思剖开。

“不用怕见到萧岿,他见不到你。”

声音近似耳语,却如一滴滚热的水,烫得她心头一阵紧缩。

身边有人抓住了她的手,温暖地安抚。她停止了恍惚,落下车帘,朝柳茹兰淡淡一笑,并不作声。

有时候,梦就是梦,醒来后可忆可思,却是一场不可触摸的虚空。

晚宴果然如休休所想象的,栉比罗列的宴席从殿内几乎要排到殿外。女眷们均被安排在靠后殿的两处角落,中间歌舞升平,前面人头攒动,前殿的景致俱是模糊。

后梁待客风俗向来节俭,为招待北周贵客杨坚,珍馐美味流水一般呈上,足足耗费都城百姓半年的开销。酬酢交错、欢声笑语之间,隐伏着后梁波云谲诡的争端。

前殿华盖辉煌,八宝琉璃的灯火映照下,休休隐约看见了杨坚。他精神较以前更矍铄,神情笃定,面露微笑。梁帝竟是亲自敬酒,明黄的龙纹峥嵘,休休眨了眨眼睛,前殿的景象就被绰动的人头遮掩住了。

一群歌姬的裙裾迤逦在水晶般光亮的地砖上,摇曳生姿宛如繁花绽放。灯光晦暗不明地亮着,丽人们罗衣广袖,垂手折腰。

休休四周围满莺莺燕燕,有好奇者忍不住站起身,朝前殿眺望了些许,突然惊叫起来:“快看,快看,三皇子殿下在敬酒呢!”

“他长得怎么样?”有人急忙问她。

“那还用说,太俊了。哎呀,他朝我们这边看呢!”

“哪里哪里?”

呼啦啦站起一堆人,抻长了脖子张望着。

见此情景,柳茹兰笑着对休休说:“瞧这些妇道人家,没有男人在,越发不守礼节了。”

休休微笑,一口一口品着金盏里的酒。曾几何时,自己也是这样东眺西望,充满着好奇。如今物是人非,她的心境已然不同了。

夜宴已至高潮处,她轻握柳茹兰的手,道:“二夫人,我出去透透风。如若有人离席,您唤我一声,咱们也回去。”

“太过于热闹喧哗,都出汗了。”柳茹兰抚帕轻拭休休的额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