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咽喉保卫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石油咽喉保卫战-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总书记:上一次的伊拉克战争,与其说是打击恐怖主义,不如说是美国人借此扼制了欧洲的石油咽喉的战略行动。

看来,在中东建立国际石油安全部队,是有必要的。

法国总统:上次伊拉克战争,法国、德国都有这个想法。现在如果作为世界第二大国的中国参与,

情形会大不一样。(第一秘书在“第二大国”下划了横杠,不过又画了个?号)

总书记: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当仁不让。俄国人建议国际石油安全部队进驻中东产油地区,特别是伊朗。

法国总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还有比俄国人更适合的与伊朗打交道的人。

并且,理论上国际石油安全部队不针对任何人,对所有大国都是不排斥的。

总书记:稍晚一点,我也会与德国总理通话。

我们当然也欢迎美国人参加国际石油安全部队。

第一秘书的笔录摘要



总书记:…每次与老朋友通话,都是十分愉快的事情。总理对于“应邀”进驻伊朗的见解,闪烁着政治家的智慧。

中国人民一贯对德国人民怀有友好的感情,德国应该、也完全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政府已经决定正式向联合国提出增加德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提议。

德国总理:我代表德国政府对主席阁下的决定表示真诚的感激。

国际石油安全部队的名单里,还可以包括一些重要国家,例如土耳其,而有一些次要国家是不必出现的,例如波兰。

总书记:

土耳其在石油部队里可以有席位,不过不宜放在伊朗。进驻伊朗的国际石油安全部队的篮球友谊赛上,应该只有中、德、法、俄4支代表队。

“波兰不宜”是易于理解的。正如我们能够理解德国正在酝酿的与波兰的历史遗留边界地区问题一样。

我们同样认为,历经半个多世纪后,美军仍然驻扎在德国领土内已经不合时宜。美军全部撤出德国领土的历史时刻已经到来了。

德国总理:主席阁下提出了无论怎样评价也不过分的历史性见解。

法国总统刚才说,近期方便的时候,或许我们有荣幸邀请主席阁下一起在巴黎喝他珍藏的红葡萄酒。

总书记:我十分高兴地接受参加巴黎峰会的邀请。我也会带中国的茅台酒赴会。

248

日本东京。

今天正好是东宫六弥亲王的生日。

东宫六弥亲王实际上是日本天皇的政治发言人,虽然社会基础只是一些日渐衰落的传统政治势力,但是皇族的精神影响力仍然不可低估。天皇是不问政的,这不止是宪法的规定。在日本战后重建起来的政治布局中,天皇也只有不问政,才能够作为一支具有精神影响力的政治力量生存。不问政,就不会和各派政治力量有利益冲突,没有利益冲突,也就不会有攻击和诋毁;不问政,也就和任何错误无缘。任何一支没有人诋毁也没有错误的政治力量,都会具有凌驾于相互争斗的各派政治力量之上的精神领袖资格,党派政治斗争越厉害的社会,就越需要这样一种精神领袖来完成整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整合统御,或者人化为天皇,或者神话为上帝。因此,天皇仍然在现代日本社会拥有莫大的政治影响潜力。

东宫六弥亲王过生日,门前自然冠盖如云,内院笑语寒暄,日本政商名流荟萃一堂。

小犬首相从早晨起就一直呆在这里,与在场的各位政要、大臣商讨新加坡事变,把亲王的内院当作临时的政府指挥中心。

讨论到现在,政商要人们的意见分成联美、联华两大派。

联美阵营以中生代政治力量为主,代表了半个世纪以来的主流经济社会。

日本之所以发动太平洋战争,是为了占据亚洲的资源和市场,而美国妨碍了它的占据企图。

战后就不一样了。日本依靠美国的军事保护伞,节省了大量军费用于发展经济,固然是经济起飞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主要原因,还是日本依赖出口为支柱拉动经济成长,而最大的出口市场,已经不是战前的东亚,而是战后的美国。日本在美国的保护伞下,吃美国人的饭,赚美国人的钱。

日美的经济融合成为主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奠定了两国牢固的政治同盟关系。

日美矛盾,也只是这种经济形态下的衍生物。日本的对美输出对美国的贸易赤字做出主要贡献,美国屡次展开贸易谈判,试图打开日本市场,但每次都未能成功;美国也屡次试图推动日元升值,但是也只是取得了一时的、有限的成功,每次依靠经常帐赤字和金融市场操作辛苦抬高的日元币值,又都被事后日本的资本帐项的投资性流入填了回去,直到出现了反其道而行之的“强势美元”的逆向思维,才使得美国解决了在经常帐逆差严重的情况下如何发展经济的传统难题。日本依靠向美国的出口顺差拉动经济发展,美国利用日本的资本流入推动经济发展,日美在经常帐与资本帐之间的互补平衡,造就了这对经济关系紧密的欢喜冤家,也就形成了紧密的政治盟友。

联华派认为:

但是,这个维持了半个世纪的美日关系经济基础,正在被两大因素从根本上打破。

第一个因素是全球化分工和中国的崛起。生产力越发展,分工的程度越细、分工的美日在全球化分工中处于同一层次,相互替代性极强,两国关系就在最基本的经济基础上产生替代性竞争,这个基础性的竞争不可避免地要改变两国的政治关系,从同盟转向竞争。而中国与美日的技术水准不在一个分工层次,在分工的串联环节上是互补的关系,日中经济和美中经济都因分工串联的互补性而受益,这个经济基础上的互补,决定中美、中日的政治关系日益从对立走向合作。

中国的迅速崛起,则加快了这种转变。

生产力发展到全球化分工阶段,好像大家都在一间工厂里干活,因而也在一个大锅里吃饭。

只不过中国的分工是生产初级阶段的炼铝和造锅,美日的分工都是在铝金属上涂复聚四佛乙烯涂层和装置电热温控部分,中国找谁做后装都行,美日则要竞争一番。

处于中国这种地位的国家,通常只会受到两个待遇。老式的待遇是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由列强控制瓜分,这个努力本来有望成功,但是到了上个世纪中叶,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崛起,正如毛泽东在天安门上宣布的,把中国殖民地化的时代结束了。

随后,以美国人为主的西方国家又认真地做出几次重大努力,第一次是韩战,这次军事努力由于毛泽东的出人意料的强硬而告失败。

第二次是长达二十年的实质经济封锁,在周恩来与尼克松握手的那一刻,封锁圈宣告瓦解。

第三次是在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势力彻底垮台的1989年,邓小平使用铁碗粉碎了和平演变中国的企图。

而随后在中国发生的改革开放,这个震撼历史的巨变,终于使得中国在经济基础上国力鼎盛,购买力平价GDP首次超越日本,直逼美国,殖民地化中国的可能性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国际社会在一阵无所适从的慌乱之后,不得不考虑给中国另外一种新的待遇。这就是接纳与合作。

另一个因素就是能源。

石油不多了。近年石油的日产量已经达到顶峰,再往后就会走下坡路。可是石油需求量始终在迅速上升,

自然条件意义上的供不应求时代开始到来了。这已经不是欧佩克那种人为意义的操纵,可以用价格和产量摆平。

自然条件意义的供不应求一旦到来,各大国所处态势的优劣立见分明。地理经济决定了地理政治。

美国和俄国是处于最优越的态势。美国自己的国土蕴藏量很大,但是美国人采取战略性的不开采政策,说明白点就是先用别人的,别人的用光了再用自己的。

为了确保别人的石油能够优先保障自己使用,美国人采取了一系列阴险和暴力的手段。首先是支持以色列,压制了中东阿拉伯国家。其次是挑动伊拉克与伊朗的战争,许给萨达姆以战利品,但是当萨达姆理所当然地领取他的战利品—科威特的时候,美国又以此为理由收拾了伊拉克。

最近十年,美国的石油政策已经不满足于优先保障供应自己,野心进一步膨胀,开始利用扼制石油咽喉为武器,压迫别人就范。

二次伊拉克战争,在产油国中心地带伊拉克驻进了美军,就此扼住欧洲和亚洲的石油咽喉,号令盟友,莫敢不从,日本就不得不老老实实委委屈屈上了美国人的战车。

中国和英国有些石油,但是远远达不到自给自足。英国人采取了紧跟美国的战略,中国人却选择了独立自主的路线。

法、德这些老欧洲国家已经没有什么石油了,或者采取紧跟美国的路线,或者采取独立自主的路线,正在面临历史的抉择。

最悲惨的还是日本。日本压根就没有石油。日本怎么办呢?

日本的位置,比中国还要不如。

马六甲海峡是中国的最后一关,过了马六甲海峡,中国就拿到石油了。

日本还远远不行,中国的南沙群岛是马六甲海峡后的第一道关卡,这个关卡有中国人和东盟几个国家驻守着,台湾占着唯一拥有机场的最大的太平岛;中国的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东沙群岛构成第二道封锁线,要想保障这里通行无阻,就要和中国人搞好关系,并且不能和在东边的菲律宾上拥有基地的美国人弄翻了;

然后,第三道关卡就是台湾了,无论从台湾海峡过,还是从台湾东面的航线过,都要台湾放行,从台湾起飞的战机,可以轻而易举切断这两条航线,台湾以外,中国大陆对台湾海峡拥有勿庸置疑的实际控制权,而驻在冲绳纳守嘉这个最大的美军基地的空军对台湾东航线也拥有足够的控制能力;

第四道关卡在中国上海、宁波到冲绳一线,同样,中国人完全可以控制西航线,美国人完全可以控制冲绳东航线,依靠冲绳基地,美军对整个东亚都拥有莫大的军事影响力。

马六甲海峡后面的四道关卡,明摆着那一道都要中国人点头,日本才能过。这是联华派的第一个理由。

联华派的第二个理由,是俄罗斯通向日本的远东输油管,要从中国东北北面的俄罗斯境内穿过。没有人怀疑中国陆军的战斗力。如果说那四道关卡还要考验中国海空军实力的话,那么对远东输油管的依赖,就把日本北线石油动脉置于中国陆军的虎视眈眈之下,其意义如何,无需多说。

前两个联华理由,可以用地理经济决定地理政治来概括。

联华派的第三个理由,是中国从2004年起,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的主要出口国。

日本自从经济泡沫破灭之后,经济如何振疲起衰,就一直是各届政府的头等课题,这个题目做得好不好,可以决定政权更迭。

小犬内阁,就是肩负着振兴日本经济的新希望而上台的。如果不能实现经济恢复,小犬内阁也会立即鞠躬下台。

日本要实现经济复苏,谈何容易啊。

要刺激经济,就要放松银根宽松货币,这就要降低利率;要增加出口,以出口乘数拉动经济增长,就要压制日元升值,这也要降低利率,但是利率已经降无可降了。至多降到零利率,日本已经率先推进,还有个美国经济学家鼓吹“负利率”,哈哈,借钱给人家还要倒贴利息过去么?金融风暴一起来,腰包流失的日本人立即从经济学字眼的迷茫里跳了出来,把负利率踢进了太平洋。

但是问题没有解决。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曾经一次次抛出以兆(万亿)日元为单位的释出资金,以求绕过利率而事实放松银根。但是释出资金,就要有人背着,不是政府,就是银行。银行已经坏帐多多,还要政府的资金去平叛,只好政府来背,不过政府承受财政赤字的能力是有限度的。也不能把海外债权拿来用。

如果把放在美国的几千亿美元国债和投放股票市场的资金拿回来——不要多,只需一半,美元就会崩盘,美元崩盘的结果就是日元大幅升值,日元升值则出口停滞,出口停滞则经济完蛋。

幸亏有中国在。中国这个市场新秀一出山,就有力拉动了日本出口经济,复苏有望,日本全国上下一片振奋,如同发现了经济新大陆。

是日本需要中国,不是中国需要日本。日本上层社会立即对中国换了一副面孔。因此,中国那些有着奴性思维惯性的文人以为自己可以趁机讨得几个日元津贴花花,提出什么“对日新思维”的时候,除了得到中国人的痛骂,还换来日本上层社会肚子里的一片嘲笑声,可谓拍马屁拍到马的大肠里了,等到2005年日中东海石油争夺明显化,愚蠢的对日新思维也就黯然收场了。当然,民间吵归吵,经济互补关系上的经济纽带却愈加紧密,政府间想彻底搞坏关系也不能够。

没有人真的相信日本会在中国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时出兵帮助台湾。前三个理由已经足够。

但是变化的可能来自第四个问题,那就是中美关系。

日本的四道关卡,每一道都要经过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开关。不幸的是,地缘政治决定这两只开关不是并联关系,而是串联关系。

唉,串联。

那就是说,中、美两大国有一个不点头,日本的能源就运不进来。

解决办法无非有三:

一是中美关系紧密良好,一通俱通。这显然做不到,因为美国人要扼制中国的发展。

二是中美关系完全对立,日本依附强大的一方,对弱小的一方形成绝对优势。

本来以前日本是选了中国当弱小的一方的,完全依附美国,但是现在也不行了,中国变得日益强大、日益对日本有用,日益成为日本经济振兴的依赖。所以虽然国内一些日本人还把机变放在廉耻前面,但毕竟还不是傻子。

三是日本自己有独立的足够的武力,独力保护自己的经济命脉,那就不必买美国人或者中国人的帐。这就是日本试图推翻和平宪法,制订周边有事法案,大力发展军备的深层动力。

小犬首相是第三方法的主导者。每次参拜靖国神舍,中国人骂,韩国人骂,东南亚国家不满,小犬都是苦笑以对——参拜,最后是对着谁的?!

249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