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咒- 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声的笑了一下,老者接过安妮手中的毛笔,略微思忖了一下,在另一张宣纸上铁笔银钩般也写下几个大字——万千人来我独往。

安妮疑惑不解的看看这几个字,又望望他的爷爷,她越来越搞不懂自己的爷爷了,觉得他太神秘了。

就在这时一个仆人走了来通报说:“小姐,有位名叫陈逸之的中国客人在庄园门外等候,他说是应您的邀请前来拜访。”

安妮疑惑不解:“我不认识这个人啊?也没发过什么邀请啊?”

老者听了笑着说:“是我替你发的邀请,这个人虽然你没见过他,不过你一定很熟悉他。”

“他是谁?”安妮好奇的问。

“思维教练这个名字你该不会陌生吧。”老者神秘地笑道。

“是他?!”安妮惊喜道。

两扇庄园大门缓缓地自动敞开,一条笔直的大道出现在眼前,它一直通向一座漂亮的庄园别墅,一位年轻的中国人略带长途跋涉的倦容踏上了这条道路,他来到这里是为了解开一个谜,一个关于他祖国命运的《龙咒》之谜……

第三十八章 怒龙之咒

尽管美国对中国的反击早有所准备,但还是没有意料到它的来势是如此凶猛犀利。在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唐浩向美国代表正式递交中国对美宣战书的第二天10月13日,一个西方最忌讳的日子,美国本土有史以来第一次遭受了战火的蹂躏。两艘中国核潜艇向美国的8个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发射了导弹,尽管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严密的导弹防御体系,但中国核潜艇是潜伏在美国近海岸发起的攻击,而且还使用了具有变轨技术的新式导弹,因此8枚导弹无一例外击中目标。霎时间,整个美国都似乎感觉到了天塌地陷的恐惧,遮天蔽日的浓烟,昼夜燃烧的冲天怒火,似乎在提醒美国人,中国龙发怒了……

中国人抵抗意志的坚定,反击的迅猛,大大出乎世界各国的意料之外,一时间整个世界陷于末日恐慌之中,各国领导纷纷致电中美两国领导呼吁和平解决纷争,停止相互之间的导弹袭击,避免战争进一步升级。对此,中国领导人的答复是:中国已经对世界作出了明确的保证——不会首先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是中国有权利使用战争手段来捍卫自己的主权,战争会不会升级,要看美国的态度。如果美国坚持对中国领土进行轰炸,中国方面也有同等还击的权利,对美国本土进行袭击,至于是否和谈这要看局势的发展。这个答复让世界各国领导总算缓了一口气,世界的目光集中到了白宫,这个时侯它的主人正在考虑什么呢?

10月16日,历史学家称之为中美之战的第一次和谈拉开了序幕,美国政府不得不乖乖坐在联合国谈判桌上,痛苦地与中国代表进行早已计划好的谈判。

在谈判一开始,中美之间就产生了严重分歧,美国提出今后双方停止对彼此本土的袭击,另外中美签署协议在未来的战争中不使用包括战术核导弹在内的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中方则提出和谈的前提条件是美方应停止一切针对中国的军事活动包括外太空领域的心理宣传战和卫星侦察活动,所用的军事卫星即日撤离中国的外太空领域,否则中方将继续保持自卫的权利。美国虽然答应在和谈期间停止一切军事敌对活动,但对外太空领域的军事活动则避而不谈,大有一付看你能奈我何的无赖架式。

10月18日,中国政府又宣布一条惊人消息,将于10月20日在中国外太空进行核弹爆炸试验,建议所有国家的航空航天器迅速撤离这一外层空间领域。消息一传出,全球哗然,在外太空进行核试验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它将对地球产生哪些危害影响谁都无法预计。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是中国人在逼美国退出太空战场的一种威胁,假如美国坚持其在中国外太空领域的优势,那么中国人很可能会在外太空使用核武器,以此挽回其在太空战中的劣势。一想到宁静纯洁的外太空将演变成新的核战场,整个世界又一次坠入恐惧绝望的深渊,各国的首脑又一次穿梭周旋于中美两国之间,要求双方保持克制理性,太空世界是属于整个地球的,是属于整个人类的,不能把外太空也变成战场。与此同时,美国及欧盟等国家也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战游行,要求美中两国停战,反对将外太空变成战场。

迫于国内国际舆论的压力,美国不得不答应停止在中国外太空领域的一切军事敌对活动,并尽快撤离这一领域。中国方面也作出了承诺,只要美国将驻中国外太空的军事力量迅速撤离并保证在和谈期间不发动新一轮太空战,中方将不会在外太空进行核试验。就这样,世界从毁灭的危险边缘向后小小的退了一步,中美双方终于可以平心静气的展开和谈了。

虽然战争暂时停止了,但人们知道战争的阴云并没有散去,相反它正在积蓄更大的能量,酝酿下一次的暴雨雷鸣。在舆论媒体有意识的引导下,美国迅速进入了战时状态,国会授予总统战时决策权,可以在其认为美国处于危机状态实施军事管制及一切必要的强硬措施。有了这个权力布什总统开始大刀阔斧地重新整合美国国内方方面面政治和经济势力。首先,国家动用战略储备资金和物资投入军工生产,亿万美金资金开始源源不断的流入了军火公司财阀的腰包,与军工有关企业大发横财,而主要受益者则是一群在幕后暗中操作的地下黑暗势力,经过长期的运作和准备,收获的日子终于到来了,他们的利润目标不仅仅是美国和中国,整个世界都在他们的算计之内。所有一切与战争有关的发财机会,早在中美之战爆发前,就被有心人留心注意到了,大到跨国军工企业、战略物资、金融期货的交易,小到食品加工、纯净水、战争避难用品的买卖,无一遗漏,皆在计划好的盈利目标内。当整个世界都陷入战争的恐慌和疯狂的军备竞赛之时,也正是他们丰收的季节。伴随着金钱和权力的急剧膨胀,黑暗势力的野心也渐渐开始由地下转为地上,旧的政治经济平衡被打破,新的势力自然就会填补这一空缺。一大批一夜暴富的新权贵开始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心,享受权力和财富所能带来的最高刺激和享受,而这一切都是源于一个神秘“龙咒“计划所赐。

在静静地听完了老者关于《龙咒》计划前因后果的介绍后,陈逸之久久不能平静,他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和对待面前这个神秘的老人,但他知道问题绝不会是这么简单,否则他现在也不会坐在这里。

“冒昧的问一下,‘龙咒’计划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陈逸之思考了片刻后,冷静地问老者。

“这个计划已经结束了,剩下的事情就是享受收益成果了。”老者狡诘地笑道。

“那我是不是该告辞了,并说声谢谢你请我不远万里来听这个神奇的故事?”陈逸之不无讽刺的说。

老者盯着他看了一会,突然哈哈大笑道:“我喜欢和聪明的年轻人打交道。的确,‘龙咒’计划还没有完成,也可以说真正的‘龙咒’计划才刚刚开始,计划的框架在这台电脑里,你先看看,我在外面等你的答复。”说罢,老者递给他一台精巧的便携式电脑。

三个小时后,陈逸之走出书房来到客厅,老者和安妮小姐正在等着他共进晚餐。在餐桌上,主人特意准备了一瓶青岛啤酒,看到这家乡的酒,陈逸之的心不禁飞到了正在战火煎熬的祖国,那里有他的亲人朋友,也有他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

“让我们为合作成功干杯!”老者举杯提议道。

“为什么选择了我?”陈逸之停杯问到。

“那你能告诉我为什么造物主从万物中拣选猴子做这个世界的主宰吗?”老者以一种悲天悯人的哲学家口吻笑道。

“你为什么会答应参与这个计划呢?”

“为了拯救自己的母亲,有时候就必须暂时与魔鬼联姻。”陈逸之以一种洞悉世事的智者口吻回敬道。

在清脆的碰杯声中,命运之轮又开始缓缓转动,不过这一次它的方向是虚无的未知……

第三十九章 菊刀出鞘

10月20日晚7时,久违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又重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当人们看到那熟悉的播音员面孔,听到那亲切标准的普通话时,许多人禁不住热泪盈眶,人们在心中默默祈祷:中国还有希望,还没有被美国打败……

就在举国欢腾的时刻,一柄阴冷的战刀悄无声息迅猛地刺向中国的腹部。10月20日晚8时,就在中国党、政、军、民各界集体收听收看国家主席程光讲话时,日本向中国发动了代号为“菊花的刺”的偷袭行动。

对于日本的侵略野心中国方面早有防备,尽管中国的侦察卫星在与美国的太空战中全部被击毁,但中国军方还是动用了大量的内线关系密切关注着日本方面的军事动向,随着中美之战的越演越烈,日本军事集结与战争准备也渐渐完成,当然这一切都没有逃过中国方面的侦察。在现代战争中,战略突袭几乎是不可能的,庞大的人员物资集结在卫星侦察下毫无秘密可言,但战术的突袭的机会却越来越多,当战略集结一旦完成,敌国的任意一点都有可能成为现代高科技武器的打击对象,美国的“蓝色风暴”计划就是仰仗着它所具有的高科技军事优势才得以实施的,一日之内就将它的打击面覆盖了整个战略地区和空间,尽管中国事先已得到警报并作了相应的防御应变准备,但无孔不入的战术突袭还是令中国方面防不胜防,致使中国在战争初期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但遗憾的是,血的教训并没有让中国方面吸取足够的经验,当中国运用核弹的威慑力量迫使美国停止军事行动,坐下来乖乖谈判时,许多中国人以为这就是现代战争的模式,依靠核弹就足以御敌于国门之外,从此中国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他们万万没有料到,这只是战争的开始,在此以后的漫长岁月里还有无数艰难的战斗在等着他们……

10月20日晚11点左右,上海市首先响起了凄厉的防空警报声,紧接着中国沿海地区的主要海军潜艇基地和江浙两省的空军基地遭到日军飞机和导弹的狂轰滥炸,中国军方在轰炸空袭中损失惨重。与此同时,第一批日军先遣部队在南京、武汉、南昌、杭州四城市的郊区空降成功并建立了战略飞地。次日凌晨在连云港、宁波地区海面上出现了日本战列舰的身影,伴随其后的是大批的登陆军舰和运输船队,显然日军是想在空降部队的协同牵制下,从上述两地登陆围攻上海,霎时间上海陷入战略围困状态。

在判明日军的作战意图后中央军委急令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赶赴上海战区,要求他们切断日军的海上通道,争取围歼日军的登陆部队。对于已空降至中国腹地的日军,则命令南京军区组织城防部队进行堵截,防止他们突击城市,但主要防御方向要放在海上,绝不能让日军从海上登陆建立滩头阵地。

南京军区接到命令后排出快速反应部队赶赴登陆地点,而这一行动被美国军事卫星迅速侦察到,快速反应部队在运动途中遭到日军战机的猛烈轰炸,部队尚未抵达前线就被炸垮了。另外,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组织的援救舰队在赶赴上海的途中,也遭到日军航空兵的轰炸,同时日本派出所有的潜艇实施拦截伏击,两支舰队在援救的途中损失惨重,最后全军覆没。

当然,日军的日子也不好过,在10月21日这一天里,日军冒着中国空军的轮番轰炸和地面炮火的猛烈阻击,疯狂的向陆地发起冲锋,一天之内就付出了8000人的代价,但在经过一番惨烈的战斗后日军最终还是占领了宁波和连云港,并迅速向内陆挺进。截至到10月30日,35万日军登陆中国,日军的太阳旗又一次飘扬在中国大陆的上空。

这次日中之战,日本方面几乎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发起的,由于韩国方面不可能答应日军借道朝鲜由陆地对中国本土发起进攻,因此日本只有实施海上登陆,而这一登陆战难度要远远超过二战时期的诺曼底登陆,在历史上只有仁川登陆能与之相比。但仁川登陆是发生在美国与朝鲜这两个军事力量极端不对称的国家之间,这次上海登陆计划日本要面对的是一个现代化军事大国,可以说这是一场关乎国运的豪赌。赢了,日本将实现它长久以来跨出岛国的梦想;输了,则意味自二战以来建立起来的经济繁荣将全部化为泡影。

为了保障这次登陆战的胜利,日本几乎将全国的船只都投入到紧张的运送兵员和战备物资工作中。无论是巨大的油轮还是远洋渔船都载满了士兵和武器,它们冒着炮火往返不停地穿梭于海上,构起了一条高效率的海上高架桥。在这次规模空前庞大的运输行动中,美军扮演了不光彩的护航角色。驻朝鲜和日本的美军一方面派出强大的空军集团为日军空中护航,另一方面又派出大批电子侦察机协助日军对中国沿海地区进行电子干扰战,同时美军还将200架大力神军用运输机租借给日军,对于日军的本土防卫美军也是不遗余力,当日本海陆空三军倾全力与中国争夺登陆点时,美军迅速填补了日本本土的防卫真空,为日本撑起了坚实的后备防护盾牌,3艘装备有“宙斯盾”先进雷达系统以及拦截导弹的驱逐舰,12架导弹拦截波音飞机和一支航母舰为日本提供抵御导弹袭击的保护伞。

日本对中国宣战,意味着一个以美日韩三国为轴心的战略同盟初步形成。由韩国提供了陆地攻击基地,日本充当急先锋,美国则由前台退至幕后,提供军事保护和军备供给,当然这些武器不是无偿供应的,这都需要日本拿亿万的美金来购买。尽管日本也知道这是在为美国火中取栗,将来也许有一天会被美国掏空国库,但是对于大陆的狂热占有欲和身处岛国的强烈危机感还是让日本政府作出了出兵中国的决策。日本知道只有打败中国这个巨人,日本在亚洲地区才有发展的空间,否则随着中国经济和军事力量的日益强盛,日本只能沦落为中国的附庸。而这一悲惨的未来,日本是无论如何不可能接受的,长久以来日本对支那人的那种蔑视和敌视,像遗传因子一样牢牢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