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英花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云英花嫁-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西。”

“王嬷嬷,切莫胡言。”唐卓然理了理胡须制止了王嬷嬷的愤慨,瞧了一眼一脸平静无波的云英,站在公平的立场上说道:“道听途说不足为信。虽然如今科考纰漏甚多,但进士也不是那么好中的,不管那位小哥品行如何,学问当是好的。”

“好的又怎么样?这等忘恩负义的人心肠怕都是坏的,指望这样的人做个好官,倒不如拿了刀抹脖子罢。”唐夫人别看着柔柔弱弱一个小老太太,性子还挺急躁的,也难怪身边要跟着个王嬷嬷帮着社交了,估计唐老太太也只适合在家里绣绣花教教几个女孩子大户人家礼仪什么的,按她的说法,这些东西甭管今后能不能用上,技多不压身。

唐卓然大抵是经常被夫人给噎习惯了,闻言只是摸了摸鼻子,转身拍了拍远根的肩膀:“咱们还是去书房,让爷爷看看你昨晚上写的策论。甭在这听些妇人口角。”

远根很听话的伸手扶了唐卓然,一老一老相携往后面的书房去了,唐老太太犹自对着后门哼了一声:“什么叫妇人口角,你可要和远根说好咯,像关家这小子这样的人就属于典型的见利忘义,君子之道都念到狗肚子里去了。”

“夫人,您也小声些,关家就是墙外头不远的那家人。”王嬷嬷不好多说,只希望唐老太太太的声音能小点,别闹得人尽皆知。

“罢了,罢了!你们一个个都嫌弃我说话直,我只是为云英不值罢了,要是霸着关家位置不丢,今儿我就能去帮她挣个正头娘子做进士夫人去。”唐老太太摆了摆手,左瞧右瞧云英姿色上头是差了那么些,想想家境,也难怪关平要舍了她去就镇上富户的女儿,要不是这份决绝,怕连京城城门都进不了吧。

云英心道,要是我霸着关家不放,您老人家还不知道在别的什么地方享福呢!所以说,一饮一啄上天早有注定。她要是不穿越过来,凭着原身苕花的性子会上西山教风独幽说话种花么?想到风独幽,云英又开始失神,风独幽这次的生辰礼当中竟然多了一处京城的房契,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爹娘给的。

王嬷嬷回来之前倒是打听得真切,关平考上进士的事情是从官方驿站一站站报下来的,消息极快。之前也是百家集保长先派了人来让李村长准备着接待京城快马下来的官差,王嬷嬷正在村长家和村长夫人闲聊,多问了几句后见着村长夫人也急得不行,还专程陪她去了一趟关家,这才回来报信的。

王嬷嬷话还没说完,唐老夫人就疑惑了:“按你的脾气不是该在关家守着帮着人出谋划策打点来报喜的兵丁吗?没听到那头锣鼓喧天你怎的就有时间回来和我们唠唠了?”

王嬷嬷这才哎了一声,“夫人你是不知道,人家关家太太主意正着呢!她那媳妇虽然看着像个暴发户,关键有银子,人关家太太吩咐准备十个铜钱的小喜封发村里人,她就包一两银子;让她准备五两银子谢镇上兵丁,她就包十两;还给京城来的信使准备了五十两谢银。这还不算,临走时候,我还听她问村里谁家有铜钱,她愿意一两银子只兑九百个,兑个十两八两的。方便待会儿拿来撒给孩子们捡。”

云英仔细看了王嬷嬷和唐老夫人的神色,听到这么多银子的时候不是咋舌,只有淡淡的不屑,特别是王嬷嬷说起“暴发户”的时候,两人的眼神出奇的一致。

正发愣时,唐老夫人便开口了,“云英、曼儿、胡蝶,你们三个觉得这关家媳妇这样做对吗?”

曼儿最快,最先点头道:“李家小姐有银子,旁人也管不着她怎么花用?只是她这样不听话,贾婶会不开心的,贾婶不开心,关平哥回来也会跟着不高兴,这样怕是家不和睦。”

胡蝶这几天神情恹恹的,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只是跟着点了点头,“这李小姐确实做得过了。”

云英年纪大些,她的见识和想法经过这数十天相处下来给唐家三口人的冲击挺大的,唐老夫人曾经想过,要是换了她在云英这个位置,都不知道在哪家为奴为婢了,更别说还能置下这么多东西来。唐老夫人和王嬷嬷都挺期待她的答案的。

正文、214 衣锦还乡

在唐老夫人问出来的第一时间云英就想了许多,多得连她自己都惊讶。以她原本的性子估计和十岁的曼儿想法差不多,但现在她第一直觉想到的竟然是李银凤这么做简直是在孤立关家,让关家在村里成为更异样的存在。

她大把银子撒出去也同时惯坏了别人的胃口,以后要是关家在赏赐方面弱上一些,一定会被人诟病的。

此举若是无意为之那只能说李银凤真的是暴发户心态作祟,但要是是她有意而为呢?凭着李家的财势,关平母子若不想今后步步维艰,便只能依靠李银凤的钱财,李银凤这进士正头娘子的地位肯定牢不可破。

在唐老夫人和王嬷嬷鼓励的眼神下,云英讲自己的揣测一一道出,在唐老夫人满意的目光下,云英心里的滋味难以言表。

前世,她叫何云英。被养父母从孤儿院带到城郊的家里,可没两年养父母拥有了他们自己的孩子,她就成了多出来的那个,被送到了农村姥姥家。一来二去的,她的性格变得内向,人也十分木讷。初中毕业,养父母倒也不算绝情,让她上了市里的高中。

农村初中出来的她如何应付得了城里的高中,那时候有个同时从乡下来的男生就那样和她越走越近。为了他,何云英高中毕业后就到他念大学的城市打工,除了自己少少的生活费,钱全都补贴给了他,平日里她最大的消遣就是做家务以及发呆,坐在chuang上畅想他大学毕业后两人营造一个温馨的小家庭。

可是,往往事与愿违。大学毕业的他进入了一家大企业,到她租住屋看她的时间越来越少,再后来,他告诉她,他要结婚了,希望她别去打扰他。

那时候。她都为了排遣生活的无聊,打工之外还在花店兼职,听到这消息之后如遭雷噬,不断反思自己究竟是哪里做得不够好。那时候。她没有朋友,和亲人也多年不曾来往,唯一能够纾解的便是那些在她看来拥有生命的花朵。

然而到最后穿越她都单纯得没找到答案。穿越后一直为着生活兢兢业业,从不曾停下来细思以前的事情,直到今天,唐老妇人那双睿智的眼眸下,云英才知道,她不是不知道,只是一直在逃避而已。逃避承认知道自己其实是足够“聪明”的,她其实什么都知道。算计也不比别人差,一直类似于鸵鸟的自卑限制了她的思维。

看云英沉思,唐老妇人和王嬷嬷也没打搅她,来这个家里短短十来天,两位老人就看出了云英心里藏着事。不管有什么事情发生,她总是会想方设法躲在人后,这个现象一点都不好。

风独幽的身份虽说只是个花匠,但唐老夫人总觉得不简单。谁家的花匠能够在生辰礼里面加贡缎啊!可殷巽那人说得是滴水不漏,京城里也的确有花匠的日子过得比一般小富之家还富足,当中以摄政王府三位花匠为最。这么一来,被镇西将军“赏识”的花匠有钱也不是说不过去。

有钱人家里自然不会只有夫妻两个生活。就现在云英家不过多了几口人她就想撂摊子做甩手掌柜,躲在后面享清闲,这怎么成。要是胡管家或是她们三口人心怀不轨,云英姐弟三个的日子还过不过?要是不趁着现在云英没嫁人先逼她拿出真本事面对现实,以后等她嫁人后在夫家出了错可没人会帮她谋划,这也是唐老夫人一片好心。

云英想通了之后倒是觉得唐老夫人太未雨绸缪了点。就她这样的小人物哪里有机会用这些大机锋。目前要操心的还是关平考上了进士,村里肯定要大肆庆祝下,作为邻居她需要送些什么过去。

等到关平在众人簇拥下回村,云英就默默收回了备下的一套文房四宝。因为,关家要真正的飞黄腾达了!

和关平一起到这个小山村的还有一位村里人想都不敢想的大人物:当朝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是何许人也?天子近臣。每天都能见着皇上的人!在村民心中,这已经不能算是人了。

此时这在村民眼中和“天神”挂钩的礼部尚书柳良生正略显局促地坐在关平娘贾氏对面,一双手拢在袖中不停绞动。那样子不像是故人相见,也不像是以官压人,反倒像是顽劣的学生见到了严厉的师长。

其实两人的关系还真的属于半师半徒。柳良生比贾瑶娘小两岁,柳良生秉性纯良、性子温和,在强势的“师姐”面前,他向来局促。

贾氏瞧了一眼门外,所有的喧嚣都被关平带到了正堂那边,她所在的卧房外间反倒是静谧一片,正疑惑间,稳定了情绪的柳良生终究是开了口:

“瑶娘,我来接你了。”

声音干涩苍白,就像他的脸。无数个日夜,记忆中最鲜明的面孔竟然变得如此苍老,端肃依然,却是没有了让他抓心挠肺的悸动。

“良生,你怎么还是那样说话没什么底气?”贾氏眉头微微皱起,当年她就是觉得柳良生太过于温吞,一点都没男子气概,这才铁了心要跟关平爹在一起。

柳良生张了张嘴,脸色红了一阵,转向了有些腐蚀的木质窗棂:“和他私奔你后悔过吗?”他来的时候让人查了下贾氏,得来的结果让他都不忍回京和师傅师娘讲。

不后悔吗?当跪在雪地中求人救救孩子爹的时候她几乎崩溃,之后的一年活得像是行尸走肉,要不是看到了关平科考的希望,她想,她已经死了吧。算起来,那已经不算后悔,应该叫麻木。

柳良生有些害怕她的答案,突然从凳子上站了起来:“来之前,师傅和师娘已经把你以前的小院收拾了出来,这小村子多待无益。今后这儿不回也罢,又何必和那些村人周旋,我这就去让宁远收拾了赶紧上路。”

贾氏让关平去找自己爹娘时就算到有这么一天,只是没想到柳良生会亲自来家里。十几年过去了,依着柳良生的学识以及爹桃李满天下营造的关系,柳良生如今必定成就不凡,他的出现让贾氏始料未及。好在贾氏的心理接受力实在不差,见柳良生激动,忙轻喝了一声:“良生,不用……”

柳良生应声停下了脚步,贾氏叹了一口气道:“我之前已经吩咐了银凤收拾包袱,待这两日应付了本地稍微大点的乡绅就走。”不走怎么办?以前她在村里的人缘就不怎么好,如今李银凤行事又太过于树敌,与其在村里听人闲话说儿子是靠着李家出头,不如去京城那权贵云集的地方杀杀媳妇的傲气,亦能让目空一切的李银凤知道,不是她低就了关平,而是关家在抬举她。

贾氏这么说,柳良生当然不好立即就走,转身又坐在了原地,此时局促尽去,才有时间重新打量贾氏的现状,末了幽幽赞道:“宁远这孩子你教得不错,学问很好。”话是这么说,柳良生也不免遗憾,要是关平是他的儿子,或许这次就不仅仅是一个三甲进士的名次了。

“很好吗?若不是有我爹和你的照拂,他的学识怕京里的考官看不上吧?教孩子上我肯定不如爹和你。”贾氏倒是有自知之明,她毕竟脱节太久,四书五经没放下,但策论肯定没办法附和当下考官的口味,关平能考个举人就很不错了,能取到进士三甲肯定是京里的人在帮忙。

“教孩子?这个我和师傅都没试过。”柳良生苦笑。

贾氏愕然抬头:“怎么会?”

柳良生苦笑凝视贾氏:“瑶娘难不成以为我就是那等薄情寡义之人?”

贾氏看懂了柳良生眼中的情义,别开了头,眼里闪着泪光:“你又何苦。”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柳良生只是轻声回了这句,起身抽了袖中手巾递到贾氏手中,转身出了房门:“奶娘,进去见过你家小姐吧。”

守在门边的不是旁人,正是侍候着贾氏长大的奶娘,以及贾氏以前的丫鬟,贾氏和关平爹私奔后,这两人都被贾老太爷赶出了贾家,柳良生却是收了两人在府中做了下人,这趟出来,他特意带着两人,就是为了让贾氏能够舒坦一些。

柳良生在贾氏面前是局促温良的,可是一出了那扇门,整个人气势一变,官威自现,在随从的导引下来到了关平家的正堂。熙攘喧哗的正堂在他踏入的瞬间像是凝结了时间,堂上不论老少纷纷离座就要下跪。柳良生却是抢在众人面前将手一挥:“诸位切莫多礼,本官来此并非以礼部尚书的身份,仅仅只是宁远的叔叔,替宁远来多谢诸位父老乡亲的厚待。”

不管柳良生怎么谦虚,众人还是不可能把一个京城来的大官真的就当成普通人来看,反倒是因为他话中的意思一个个受宠若惊,忙不迭声称不敢。

柳良生好歹混迹官场也有些年头,不一会儿就使得来关家的闲杂人等摇头退散,无他,关家都要整家迁往京城,此时族田又有什么意思?

ps:

感谢@杨恋诗儿 的平安符,多谢啦……

稍候还有一更,大家请接收

正文、215 专心商道

不少百家集的财主大户们此时看李长海的眼神简直是绿油油的,谁让李家如此明智,竟然会在关平还只是穷书生的时候让女儿下嫁。如今关平一遭得势,李家的生意势必会有一个质的飞跃。看李长海还是和当朝礼部尚书一道回的百家集,并跑前跑后打点尚书行程,又有那么个好姐姐,以后若是再见,绝对不会是现在这么个二世祖小老板了。

或许最初李长海只是想趁虚而入把云英抓在手中才竭力促成了庶出姐姐同关平的亲事,但从听到小厮说关平中了举人那刻起,他就觉得抚平了没得到云英的遗憾。随即,他被柳良生派人找到接到贾家去和关平汇合,这才知道关平还有这么一门牛气哄哄的亲戚,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接下来,关平金榜题名被点作了进士,礼部尚书告假都要陪着关平衣锦荣归并接全家进京,李长海便知道今后做生意不会在战战兢兢束手束脚了,他大展拳脚的时机已经到来。之前,李家生意虽说做得大,可因为没有后台,各种盘剥孝敬下来其实并没多少盈余。李家一直想让李长海科举做官其实就是想从中得到些庇护。无奈李长海根本无心念书,反倒家学渊源对经商无师自通,天赋极高。

李家无奈,只得处处资助读书人。只是腾云朝科考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