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风流才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之风流才子- 第4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郁仲背起昏迷不醒的擎英向前狂奔。随后李义先、余波、韦晟跟上,王朝与大邵在后面断后。一会儿他们听到后面有几声兵器的碰撞声,随后停息。小邵再次牺牲了。

几个人的脸色冰冷。但他们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向前跑,两边的房屋不断地后退。

可是转过了一片巷口,再次有一队叛党的捕快拦在他们的面前,他们手里拿着弓箭。不要以为他们身手,面对着这二十多把弓箭,就是他们冲过去,也没有一两个人能够活下来。况且在这一班弓箭手后面还有几十名捕快。就是没有弓箭,他们面对近五十个人的叛党,也讨不了好。

而且后面追赶的声音更近了。连王朝的脸上都流出汗来。

突然,这几十名捕快两旁的屋顶上跳下四五个人,拿着武器,冲进了捕快的人群。这个变故让这几十个捕快来个措手不及。王朝喊了声冲,但还是有几个捕快射出了弓箭,冲在前面的余波再次中箭倒下。

“冲!”王朝大喊一声!他一边喊,一边用手枪射击,这次因为距离近,几乎一枪一个,大邵在后面几乎来不及换子弹。

冲了过去。

王朝将手枪往怀里一插,喊道:“杀!”

王朝这次射击已经击毙了近二十个捕快,这些捕快本来就有些慌乱,而且那些个跳下来的人身手也很好。但他们也听到后面的喊声很近,因此还在顽强地反击着。

这时候一个变故再次发生,一个乞丐突然滚出来,他一身脏兮兮的衣服,可是这个乞丐很缺德,他从怀里掏出一把小匕道,专刺这些捕快,或者是叛军的脚。还不断地在地上滚动着,嘴里还叫着:“我大爷的,讨一口饭吃,容易嘛,你们连我睡个觉也要打扰,我刺,我刺!”

他会是要饭的?那个相信。别看他在滚,可身手很灵活,叛党的捕快用长枪往他身上刺了半天,也没有挨到他的衣角。这个乞丐的出现,终于使这些捕快乱了阵脚,而且在那几个高手的协助下,他们也只剩下十几个人了。这回真害怕了,一哄而散。

韦晟向那几个人问道:“请问几位英雄大名?”

那几个人在刚才激战之下,都受了伤,其中一个人说道:“你们别管我们,或者叫我们路人甲。”

路人甲?那有这样的名字。

韦晟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人家不愿意透露姓名。他还想道谢。

那几个人不耐麻了,领首的说道:“你们不要罗嗦了,快点逃,想办法,救出李楠。”

李楠?那时候王朝还没有跟随石坚,可也在注意着石坚,不是他想对石坚不利,还是想在暗中帮助石坚。那个李楠,不就是那个人淡如菊的小神医吗?石大人,还吩咐过机速房的人找过这个少女的下落。

那个显然不知道王朝就是石坚身边的护卫,他再次不耐烦地说道:“你们不知道,这个女子是朝中宰相石大人的妻子,如果你救不下来,回去找石大人帮忙。具体什么情况,问你们救出的那个人,他知道情况。”

他指的就是擎英!说完,他带着这几个人钻入了茫茫夜色里。

那个乞丐说道:“我们走!”

王朝也喝道:“我们走!”

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关系到擎英的生死,而且关系到李楠。并且这件事也越来越复杂,显然除了他们这一拨,那几个人也是一拨,还有这个乞丐也是一拨,都想救出来擎英。难道这行刺杀真的有什么惊天的秘密?

几个人在狂奔,然而心里都戚戚的。出来时是九个人,现在只剩下五个人。

可是再转过了一道巷角,从屋顶上扑下来七八人,他们都是短衣打扮,又是天理教的高手!因为距离太近,王朝就是拨出手枪也没有用。

果然是布下了天罗地网啊。好不容易似乎甩脱了敌人,又被这些人拦上了。连王朝也苦笑起来。

再次混战起来。

可是王朝发现他对面的青年似乎只在与他喂招,实际上这个青年不弱,他们奔到这里,已经力气枯竭,如果真打起来,王朝此时已经不是这个青年的对手了。

王朝叫了声:“停!”

这几个人全部停了下来。

王朝问道:“为什么不出全力?”

既然不出全力,就不要阻拦我们,不听到了嘛,追赶的声音又近了。

那个青年说道:“在下叫王银,其实我们也没有办法。在下有一爱妻易茵,被他们掳获去了,因此不得不听他们的话,他们几个与在下的情形差不多。”

说着他一指其他几人,这几人身手都不错。但与王银一样,都没有出力。他们指的是天理教了。

王朝施一个大礼说道:“各位,还请高抬贵手,这一次我们不但是事关救出擎英,而且有可能关系到一件很重要的大事。”

那个李楠姑娘名字他没有敢说出来。

王银想了想,突然一咬牙,用剑向自己的右臂砍去,一道血光而起,这个青年硬是自断了右臂。然后说道:“这几位英雄,在下实际上左手剑比右手剑好,但那些人不知道,这样他们都不会怀疑了。”

他话音刚了,那几个人也开始学习王银,有的自段右臂,有的挑断手筋,砍断腿的都有。

王朝都被他们感动了,深施一礼:“各位的大恩,在下心领了。”

似乎就是等着这句话,王银虽然痛得牙直咬,可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心思细密,刚才听到了枪响。又没有在他们手上看到步枪的木柄,那么就是手枪了,因此对这几个人说道,这些是石坚的手下,连手枪都赏给他们了。你们看着办吧,于是这几个人唱出了这出戏。但得交手,否则也不让王朝感动。

虽然奸滑了一点,但这几个人心不坏,事实上他们被天理教胁迫,内心也很反感。如果不是他们这样,王朝他们估计等不到天理教的追兵赶来,除了那个乞丐外,就全部败在他们手下。这些人都是一等一的高手。

王银说道:“快走!”

韦晟也喝道:“快走!”

后面的追赶声音也近了一点。

开始再次狂奔,眼前就看到了城墙。为了配合他们的行动,展随将歙州的士兵拉出去训练,用的是雨天如何作战,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已经拉开了征伐的脚步。现在歙州城的防守很空虚。当然展随风没有办法调开监狱四周的士兵。

只要靠近了城墙,他们用来在身边的挠钩绳索,就可以顺着城墙而下,那么就可以逃出歙州城,再进入山区,还有雨夜的掩护,这一晚的营救就成功了。

可是这时候听到一声大喝:“哪里走!”

一个大汉一刀劈来,正是那个上官云顿。大邵挥刀迎上。可只是一个照面,大邵的短刀就被震飞,大邵也闷哼一声,虎口被上官云顿大刀上的力量震裂了。同时他感到一阵气血翻腾,只是一刀不但震裂他的虎口,也将他的内肺震伤。

同时,李义先与那个乞丐也从两面扑了上去,韦晟从后面扑了上去,这时候性命攸关,也顾不上这种打法是不是道义了。但三人战上官云顿,还是不敌。王朝手上拨出了手枪,可这四人混战在一起,动作都很快,他也同样无法瞄准。

这时候,郁仲将昏迷中的擎英交给王朝,说道:“我再来!”

王朝接过擎英,看到他身上血肉模糊,这个很好理解,天理教的刑罚,都不用解释了。王朝小心地将擎英抱好,这个人激进,因此好打不平,帮助过许多人,因此在江湖上的朋友众多。不然他这次在押,也不会牵动这么多人的心弦。

王朝再次看向场中,就是郁仲上了,他们四人还是不敌,只是仗着相互的配合,堪堪勉强地打个平手。这固然与他们有些劳累有关,可这个上官云顿的身手确实比他们高出一大截。让王朝担心的是,随着他们兵器的碰撞声,和吼声,再次将追兵吸引过来。喊声再次临近。

第528章 翻手成灰,头颅当碑

这个黑面青年正是石坚,因为制钞机器流失到天理教手上,怕他们制造大量真钞,因此石坚下令对叛区所有地方进行封锁,同时开始生产新交子。并不是扩印新交子,而是用新交子将旧交子换回来。但这也要时间,因此必须要和邪教抢时间。同时提前对邪教发起总攻,将他们的计划打乱。但因为计划提前改变,许多东西都没有准备好。因此再次让他不得不亲自到前线来。

可是怕萧孝穆在后面搞鬼,或者发浑,那么有可能再次使局面恶化。所以他特地跑到邢州,说了一些不痛不痒的话,让萧孝穆犯疑心,这条计策在《三国》里,诸葛亮对周瑜这样做过的。历史上没有。

最后才装病,之前与赵祯打过招呼,让他配合,太医也是赵祯让他这么说的,所以太医在胡说八拉的,说的症状牛头不对马嘴。不然怎么办,一个好好人,非得说成重病。石坚的妻妾中只有赵蓉知道。而且怕消息走漏,赵祯还下旨,不准任何人探望石坚,防止消息走漏。是不能探望,一探望就露相了。石坚都不在家了,怎么让人看?

这还是在防备萧孝穆。如果萧孝穆知道了,会不会很荣幸,自己让石坚如此看重。实际上后来萧孝穆知道后,也不知是哭还是笑,总之表情很复杂,还有那么一点点自豪。

你说杨文广看到石坚后,心里怎么不定下来,怎么不听他的指挥?

杨文广听从石坚的指挥,打出了第一个旗号。

这个旗号打出后,每艘船上的船长都走了出来。他们站在甲板上,说道:“各位将士,不必惊慌,你们知道海船是如何防止触礁的吗?”

这些士兵大多是旱鸭子,有的人都不知道海船、江船以及河船有什么区别,到哪里知道海船是何何防止触礁的?有人也想到包铁船,可包铁船出现的历史并不长,原来都是木制船,而且到现在的海船还有许多是木制船。

这个船长一指舱底说道:“那是因为下面除了底舱板外,还有一层二舱板(不是现在为了防止吊机抓货时的二板舱,而是带密封性质的二板舱)。也就是说,他们将底舱凿穿了也没有用,除非将二层舱板也凿穿了。”

其实就是有了这二板舱也没有用,如果严重的撞礁,就是三板舱也会撞破,将船只沉没。总之,这还是以预防为主,有比没有的好,可以防止轻微碰撞。可这不是撞礁,而是凿。能凿多大面积,碗大,盆大?除非将船底凿成一个浴盆大,这样才可以继续凿二舱板,不然就是凿成脸盆大,人在水底下都不好操作。虽然说船底更容易腐烂一点,但正因为这一点,还有防止碰撞,船底的厚度也超过了挂板的厚度,凿个脸盆大的窟窿都不容易,还会有时间凿成浴盆大?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会让他们有这么多时间在下面凿?

在崔灭狼与丁杪离开京城时,石坚就预算到了,天理教一定会欺负这次朝廷来的士兵,虽然战斗力强盛,可不识水性,因此一定会在长江下手。所以崔灭狼他们一到江北,就集合船只,然后秘密地加了二板舱。这将会减少装载量,增加巨大的成本。可现在是战争,不是做生意,而且船只也不多。

然后崔灭狼与丁杪再次接到密令,他们带着这些船来到巢湖,必须先将周美与杨文广送走,拉开十字。

听到船长这样一解释,所有士兵都定下心了。不管是什么样的战争,军心是最主要的。

因此石坚命令杨文广第一条命令就是这条命令。石坚又在低声说出第二道命令。石坚的声音也不大,加上申认彬挡在他身前,也没有人注意到所有的命令是他下的,现在都以为是杨文广在指挥。

不得不这样,这些年天理教虽然在朝廷的打击下,可因为手上有了财富,许多人陷了进去。石坚都怀疑自己这一支军中会不会有叛军在潜伏,就象是张微一样。也没有那样恐惧,但石坚的谨慎是对的,防患未然,既然他亲自来了,也没有必要让太多的人知道所有的底牌,就是杨文广都不例外。就是他不说,表情都有可能不自然,或者跑下去,看一看二板舱?

反正少知道一个人,走漏消息的可能性就会减低一份。这样第一战才能打好。

石坚其至连今天发生的事情他都料到了,只是一个早迟而已,他不能断定。这倒不是因为江南百姓格外勇敢,或者格外邪恶。总体相比,北方士兵比南方士兵素质高,可也不能绝对决定,著名的战例,淝水之战,刘裕北伐,陈庆之神奇之旅,还有朱元璋的统一中原,驱途了元蒙,都是用的南方兵战胜北方兵的。

这还在与人调教,可邪教会调教出什么?铁血之师,那是太高看了李织,她也没有这本事。但会很邪恶。象后世抱住炸药包往人群中冲,或者用汽油往自己身上一浇,跑到首都当着众人面自焚,一边焚一边开始了后悔了,喊:“救命。”虽然没有这邪恶,可也不会同正常人一样。

再加上他们的洗脑,别指望普通百姓都能清醒地认识到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因此会出现一情常人无法想像的场面。如今天这种同归于尽,以小博大的战法。

石坚叫杨文广通地旗语是对赶来的官兵船只下的,让他们不要上来参战,但在两翼游弋,准备随时听候调谴。长江江面有许多船只在巡逻,每一艘船只上都有望远镜。一看到这样的场面,特别是那些明亮的钢凿,都害怕了,不敢上来,在远方观注。也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船只可没有特别的设置。杨文广这条命令下达后,都松了一口气,否则到时候朝廷要追究他们贪生怕死之罪。特别是现在朝中的宰相是石坚,别想打马虎眼。

但还不错,接到这命令后,他们并没有离得太远,在两边注视着战局的发生。

这时候那个小船组成的大队开始近了,石坚还拿起望远镜看了一下。还不错嘛。怎么说,因为这些人除了手上的钢凿外,还有一个藤制的盾牌。当然只有藤制的盾牌才可以在这地方适用。否则举着重达四十斤的大钢盾,别说举了,一下江还不把自己拖进去,沉到江底喂王八才怪。

但是藤制的盾牌就不一样了,不但份量轻,而且跳进了长江后,还会增加人体的浮力。虽然它的防御力量小了一点,但比没有它,给宋兵做箭靶要强得多。

实际上天理教也有高人,只不过这高度不一样,有的人高如珠穆朗玛峰,就象石坚诡异地出现在这世界一样,有的高如木孜塔格峰(可可西里主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