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御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御医-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小知识,在现代,不过是自然课本、生物课本上地小知识,但在古代,生物科学啥地,还没有开始研究呢,对自然界植物的认识有限,这会儿,听卫螭用简单而富有逻辑地言语说出来,不止几个小孩儿,连严九龄那样的大人,也听得入神。原来,平常都能看到的花花草草,还有这诸多学问。严九龄打量卫螭的目光,又多了几分莫名。

卫螭不知道他家上司打量他的目光,还在那儿慷慨激昂的做总结陈词:“……那这样好了,三位小殿下都会画画吧?”

“当然(会)”

三小回答。小正太李治的当然,是用戏虐打趣的眼神看着卫螭答的,高阳小萝莉则脑袋一昂,有点儿小骄傲,唯有兕子小公主眼睛亮亮的,笑呵呵的答了个会。

卫螭决定忽视这小小的人品差异,一本正经的道:“这样好了,我教大家做观察记录,以后多带你们来玉米地转悠。”

接着,卫螭把什么叫观察记录告之三小,让三小记住今天看到的玉米苗的样子,回去画下来,并写下观察结果。

做观察记录,当年上初中时候,这个活动还真是让他又爱又恨。喜欢的是那种过程的新奇和有趣,憎恨的也是那漫长的过程,初中的小男孩儿,有几个有耐心的,正是爱玩爱闹的年纪,没有定性,做个观察记录,当然也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结果可想而之,

“那是什么?”

在田埂上走着,被卫螭牵着的高阳公主,突然指着旁边的水沟,问道,满脸的好奇。卫螭低头一看,原来是小蝌蚪。卫螭一拍脑袋,想起答应要给人家讲的小蝌蚪找妈妈地故事,就这机会,又给上了一堂生物课。

“卫少卿,这变青蛙,玄乎其玄,不……不知是真是假,这……不知卫少卿是从何处看来或是听来的?”

说话的是他司农寺地下属同事,名字叫刘福贵,年纪约二十七八,平时不大喜欢说话。就是卫螭与众人摆龙门阵的时候,听到好笑的。就会跟着傻乐,非常淳朴老实的一个人,不善言辞,不过。做事倒也勤快,还非常积极,就是木了一点儿,需要人点拨。

用卫螭的话说,这样的人,在现代政府机关里。那就是完美的炮灰。等着被人踩吧。幸好这是古代。司农寺算是比较单纯的政府机关,他们家的上司正卿严九龄童鞋人品不错。老实人才能活地好好的。

卫螭拧着眉头想了想,道:“在海外的时候,从书上学来的。启蒙教育的时候,有两门功课,自然和生物,教授的就是关于动植物地基本知识。刘大人不信吗?呵呵,没关系,刘大人也可以做个观察记录,不过,平时要注意了,等小蝌蚪变成青蛙的时候,小心青蛙满屋子的跳,呵呵。”

卫螭有个高中女同学,学着养宠物,还很新奇的挑了来养,但为人粗心了一些,长成青蛙的时候,只记得高兴,忘了放生,结果,那青蛙蹦她浴缸里去了,洗澡的时候,吓得丫一声尖叫,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就蹦出浴室,满屋子乱窜地裸奔,搞得她家人哭笑不得。卫螭觉得,有义务提醒一下刘福贵童鞋。

卫螭教唆了大家地好奇心之后,今天在场地,包括承乾太子、他家上司大人严九龄,还真的全都做起了观察记录,李治、高阳、兕子三人,经常跟着卫螭田间地头地乱窜,美其名曰要做玉米观察记录。

至于变青蛙,卫螭直接从宫里找了口大缸,抓了十来只小养起来,让他们尽情的去观察,去记录,然后就甩手不管,压根儿把这件事儿给忘记到脑后了,所以,当春播指导工作结束,卫螭得以在家休息两天的时候,李治、高阳、兕子拿着自己做的观察记录来了。

“这……这是什么?”

卫螭满头雾水,看着摆在桌上的三张宣纸,上面的图画,一张还比一张有特点。小兕子那张,就是四道黑黑的墨线,黑黑的一道粗线,顶部分开三撇。李治和高阳的,典型的唐朝画法。

“小苗苗!”兕子笑得又甜又可爱,很响亮的回答。卫螭面不改色的颔首,摸摸她的小脑袋算是鼓励,把目光投向高阳小萝莉和李治小正太。

“玉米苗!”

俩人的回答,再次对卫螭造成了二次内伤,胸口受了重击,好想吐血。

卫螭不懂画,第一次知道,原来国画也可以画出印象派、抽象派的特点来,原来没看出来,这仨小孩儿还有做画家的潜质。

卫螭的表情很纠结,拧着眉头发愁半晌儿,斟酌着词句,道:“三……三位小殿下,这做研究吧,第一要素就是严谨,这做观察记录要写实。当然,三位的画都很不错,不过,咱是不是换种方法儿画?另外,不知三位有印章没?不介意的话,请在画上盖个印章,谢谢。”

卫螭笑眯眯的,笑容要多亲切有多亲切,要多和蔼有多和蔼,总之,目的就是忽悠三小给画儿上盖上印章。

李治和高阳都有印章了,不过没带来,小兕子虽然也有,但现在还在她的女官那里,还轮不到她自个儿掌管,不过,人家也答应了,回去一定找那个叫印章的东西,卫螭要多少就给盖多少,听得卫螭一阵心驰神往。

谢玖在边上听到嘴角一阵抽搐,这人啊,老毛病又犯了,想起他收藏的那些书画,谢玖真有点儿哭笑不得,对卫螭,除了钦佩,还真找不出第二个词语来形容了。

“卫大人,观察记录不能这样画,那该如何画?”

忽悠完人家答应给他盖印章后,小正太李治非常好学的问道。高阳小箩莉坐在谢玖旁边,一副乖巧听话的样子,随谢玖一起聊天、看书。这小箩莉,和谢玖渐渐熟悉起来后,不再像以前那么害羞了,能和谢玖比较自然的交谈、聊天了。

李治这么一问,卫螭为难上了,这厮不会画画,功底还保持在小学美术课的标准,他上的中学,没开美术课。在卫螭为难的当口,谢玖笑道:“我画给三位殿下看。”

谢玖拿起一旁的鹅毛笔,攒墨画了起来。如今用鹅毛笔时间长了,卫谢俩人都习惯了,熟练程度赶得上在现代常用的钢笔,用一个词语形容,那就是如臂指使,灵活自如。谢玖随手画了张,当初他们刚来大唐时种的玉米,她也去看过的,还记得玉米苗的样子。

谢玖画完,卫螭等墨迹干透,拿起来给三小看,一本正经的问道:“这是什么?”

“小苗苗!”

李治和高阳嘴惊讶成O型,小兕子倒是张口就叫了出来。卫螭连忙笑着给予夸奖:“没错!小兕子公主真聪明,说对了。”

卫螭道:“画画是一门艺术,各人风格不同,同一幅画,都能有不同的理解。不过,我们做的是观察记录,注重写实,讲究的是真实的记录观察对象的真实样貌,不是艺术性,所以,观察记录的画,要的就是真实,明白没?”

李治和高阳点头,小兕子还一脸疑惑,满脸懵懂的看着卫螭,小手举得高高的:“兕子不明白!”

卫螭爱怜的摸摸她头,笑道:“意思就是说,我家夫人要教你们画画。”

谢玖白卫螭一眼,转头微笑着打量三小孩儿,心中有着淡淡的温暖和欢喜。

第09章 太阳公公是好人

“我说夫人,原来你还会画画?可别告诉我,你们家是按照那啥琴棋诗书画来培养你的?”

谢玖笑着道:“哪有那么夸张,画画只是我的兴趣爱好,可惜没什么天分,后来放弃了。”

这点,卫螭到认同,艺术这种东西吧,有时候还真的挺讲究天分问题的,不是刻苦就能成功的。谢玖这人倒也清醒。

卫螭嘿嘿怪笑:“原来我家小玖还当过艺术青年啊。”

谢玖脸上一红,捶了卫螭一下,卫螭嘿嘿笑,突发奇想,伸手摸摸谢玖略微鼓起的小腹,傻乐道:“你说,咱家的宝宝,会不会有点儿艺术天分?话说,咱俩都没啥艺术天分可言,两个理科生,也不知会不会产生负负得正的效果?!”

谢玖对他偶尔的异想天开有些哭笑不得,不过,经他这么一提,也对腹中宝宝的未来畅想起来,很认真的思索一番,道:“还是不要有艺术天分的好。”

“为啥?”

谢玖说的理所当然:“现在古代,不是现代,不管东方、西方,艺术成就高的,穷困潦倒的人比较,艺术成就越高就越穷困,快成正比了,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将来是这样。”

“夫人英明。”

卫螭巨汗,点头认同,他家夫人说的对,貌似现在还真是这种情况,好吧,关于未来的美好梦想破灭了一个,接续下一个。

“那……做个科学家呢?凭咱俩地科学知识。咱从小教他物理、化学啥的,保不齐就是未来比爱因斯坦还牛呢?”

卫螭双眼熠熠生辉,为自己的伟大设想陶醉。谢玖脸上也现出神往的色彩,爱因斯坦啊。多伟大地历史名人。

“等等!”

卫螭猛然想起来。气馁道:“貌似在古代,科学家也没啥好下场。你看西方是被人当异端给烧死了,东方是做个地位低下地工匠,了不起人家李二陛下看我们俩的面子,给个将作监的小官儿做,或是像将来的那个沈括一般,似乎也不太美妙的样子。”

谢玖满脸严肃:“嗯。科学家也不行!那……做军官呢?”

卫螭一愣,还没反驳,谢玖自个儿就放弃了:“古代的军官不如现代的军官好做,算了,太辛苦,我舍不得孩子将来受苦。”

俩人一个个轮着论证过来,然后又一个个推翻。在现代很多小朋友憧憬地职业,似乎在古代都不太美妙的样子,最后俩人一起慨叹——时代不同了!

想起谢玖说军官,卫螭心中一动。坏笑着问道:“夫人,你小时候的梦想不会是想参军吧?”

谢玖略微有些不自在,小声道:“小时候和叔叔一起学武。以为他是最厉害的人。大英雄。我们所有兄妹都很崇拜他,希望成为他那样的人。后来长大了才知道。英雄不易当,英雄的背后,藏的都是血泪。”

卫螭呵呵一笑,拍拍她香肩,道:“总的来说,你这个梦想比较正常,不像我,被我哥姐们从小笑话到大。”

谢玖来了兴致,好奇的问道:“你的梦想是什么?”

卫螭嘿嘿笑道:“我们村有户人家,开了个小店,卖很多,在当时看来很好吃、很贵地零食,所以,我五岁以前的梦想是做个开小卖部的人,那样我就可以敞开肚皮去吃零食。后来上学了,小学没毕业前,想做老师,可以管着所有地小朋友,感觉老师就是世界上最厉害地人。再后来上了中学,我奶奶身体不好,又改成想做医生,想做世界上最好地医生,让奶奶再没有病痛缠身,可是,还没等我实现梦想,奶奶就走了。”

谢玖也跟着笑,带着羡慕和感叹,摸摸卫螭的脸,道:“你地童年真精彩,不像我那么单调。”

卫螭道:“呵呵,我这还算乖巧的,我二姐,她想去做百货店的售货员,可以让她尽情的玩洋娃娃。我小妹则想做卖冰棍儿的,只为了让她可以尽情的吃冰棍儿。”

谢玖跟着卫螭一起笑了出来。小时候的梦想,现在说来,真是又有趣,又好玩,让人忍俊不禁。

小俩口讨论半天,觉得,不能做霸道的父母,擅自决定宝宝的未来,未免将来养出个叛逆的宝宝,还是等宝宝出世之后,看具有哪方面的潜力,再加以引导发展的好。教育孩子,要科学,做父母,那也是要民主的,人权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

随着时间流逝,怀孕三个多月,孕妇的特征在谢玖身上越来越明显,不过,略微鼓起的腹部,在襦裙下,还是不怎么明显。不过,嗜睡、孕吐的症状却越来越明显。

这段时间,卫螭的生活,忙碌而又充实,三分之一的时间,去做农科员,动嘴皮子,给人家做指导;三分之二时间,领着一群小屁孩儿,穿梭于田间地头或是在卫府学习一些有趣的小知识,从大到小,个个都晒黑了一层。

有时,卫螭这准爸爸还会被谢玖的孕期反应吓到,飞马跑去小道观抓孙思邈来诊脉,神经兮兮的,让孙思邈孙大大无奈之余,很是嘲笑了他一番。卫螭这厮倒是理直气壮,说他是第一次做父亲,紧张也情有可原,还当仁不让的要求孙思邈理解第一次做父亲的准爸爸的心情,请他自觉、义务的予以配合,惹得孙思邈又是一阵笑,好脾气的给予配合。

谢玖的孕吐开始的比较晚,反应却很激烈,基本上,吃啥吐啥,没啥胃口,闻见油腥味儿就想吐,吃饭成了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卫螭没经验,看反应这样激烈,害怕了,平时那么沉稳一个人。脸都吓白了,连夜跑去小道观把孙思邈给逮了来,让下人准备好房间,近乎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强行把孙思邈给留在了卫府。卫螭的样子。让孙思邈感动不已。点头同意留在卫府,照看谢玖分娩为止,这才让卫螭放下一半的心来。

孙思邈拍拍卫螭肩膀,微笑道:“放松,无须如此紧张。弟妹身体很好,营养又充足,她自己就是医生。她知道轻重,又有我们俩在边上看着,不会有事的。三个多月你就如此紧张,到分娩地时候,为兄怕你撑不住!”

卫螭傻笑,憨憨地晃着脑袋,道:“我也知道应该放松,可就是忍不住,我和小玖不是专业的妇产科医生,只是懂点儿皮毛。再说,又是第一次,没经验。嘿嘿。”

孙思邈笑着。笃定的道:“放心吧。你们的孩子,愚兄不允许有事!”

孙思邈的笃定。让卫螭稍稍安心,虽然还没有全部放心,不过,总算不在傻傻的自己给自己增加压力。

生孩子,就算是在现代医学技术发展比较成熟的年头,那也是很危险地一件事情,稍不注意,出现点儿啥情况,对孩子、大人都不好。

或许很多人以为孩子生出来就没事,其实坐月子的时候才更要注意,很多产妇,就是坐月子的时候,没照顾好,或是家里发生了点儿情况,心情郁结,都可能会落下病根儿。这种病根儿,就是陈年旧疾,说不清楚原因,也不算病症,可就是让人痛苦,药石无效。

卫螭的娘,就是生小妹坐月子的时候,落下病根儿,天一热,头就痛,吃什么药,打什么针都不管用,去检查又说不出个名堂来,一到夏天,日子很难熬。

在大唐,生孩子也是个挣命的大事件,妇婴死亡率很高,人口增长率不高。卫螭担心也不是没道理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