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御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御医-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这事做的不周详,应该亲自送进宫去,这是新鲜玩意儿,你自己吃没事,在家招待客人也没事儿,但送进宫的东西,应该自己经手才对,如果出了点什么事情,谁来担?”

老国公先教训卫螭,听得卫螭一脸冷汗,后脊梁一阵寒意,连忙道:“父亲教训的是,孩儿记住了。”

“你这孩子好处不少,最得老夫心的就是你肯听别人的话,对的就承认,不对的也知道给人留面子,知道什么时候该反驳,什么时候该忍让。这点好,不像老大和老四,自视高了,也不知道低头,殊不知,有时候低头也只一种智慧,一种胜利。”

老国公的教训,卫螭听得很用心,这都是人生的宝贵经验,而且,也真是把他当儿子了,否则,谁会管他。卫螭笑笑,道:“父亲要求严格了。大哥二哥自小成长环境与孩儿不同,如今的性格,已是好的,有些东西,需要经历时间来打磨,教了也不管用的,父亲不用操心,孩儿对大哥、二哥有信心的。”

“不操心,有了你,老夫就不操心,即使将来老夫去了,你在一旁看着,我也放心。”

老国公笑得很欣慰,端起酒杯灌下一杯酒,很为当初决定收卫螭做义子得意,得意他看人看准了,卫螭没让他失望,得意他付出真心,也得到了卫螭的真心回报。

“嗯,孩儿知道该做什么。”

卫螭点头,正色道,也跟着喝了一杯酒。老国公布满皱纹,过早衰老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眯着眼,志得意满。

第32章 青玉米上市了(02)

留在老国公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卫谢小俩口才回农庄。不论什么关系,要长久,都需要彼此的经营和维系,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付出,会有收获吗?

拜了秦老国公做义父,不是一切都安定了,而是一个新的开始,要维系这样的新关系,物质也好,感情也好,卫螭相信要回报自己首先要付出。所以,有事没事,有什么好玩意儿做出来,有什么好吃的,卫螭都会给秦老国公府,李、程、尉迟三府送一份,东西不见得值钱,人家也不缺你这点儿钱,关键是心意。

卫府的马车,为了卫夫人谢玖的晕车问题,卫螭动了很多脑筋,甚至也打算学习很多穿越人士的办法,用弹簧,但是,弹簧这东西看着小,简单,但制作工艺的要求却很高,以现在的锻造技术,问了好几个经验丰富的铁匠,都摇头说做不出。无奈,卫螭只好在车厢上下功夫,铺上厚厚一层填充物,减少颠簸带来的影响,总算缓解了一些。搂着谢玖,躺在马车上,看着她波光闪闪的眼睛,这日子,美呀。

一路美到农庄,路过玉米地的时候,卫螭被谢玖推开,说是要下车去看看,这姐姐属于从来没到过农村的人,来大唐后,每天下午吃了饭出来散步,都喜欢拉着卫螭往农田边走,说是要享受田园气息。

卫螭就纳闷了,这田园气息有啥享受的,自家就住在农庄上,有不住城里,用现代化说,咱是农村人。自己就够田园气息的了,还享受啥!田园气息,那都是给陶渊明、王维享受的,等以后有了孩子多出来走走,说不定还能培养个田园诗人出来呢。

这话,说出来后,得到谢玖大美人的白眼儿外加踩脚,抱着被踩肿的脚,卫螭开始怀念那个冷冷的谢玖了。

跳下马车,把手递给谢玖,牵着她,走在路上,大虎二虎远远跟着。谢玖出门,从不带丫环,一是觉得没必要,二是不习惯,只有大虎二虎,这俩兄弟是护卫,经过上次的事情,卫谢俩人,不管谁出门,大虎二虎俩人,最少也有一个人跟着。

顺路绕去玉米地里,掰了几个青玉米,卫螭今天决定给谢玖做另一种青玉米吃食,是他在山区学会的,味道很不错。

“想不到一袋种子能种出这么多,我还怕青玉米吃多了,收成不够。”

谢玖感叹,卫螭听得哈哈大笑,这姑娘怎么这么可爱,吃点青玉米就能吃完的话,他还敢掰这么多吗?

随意的拎着玉米苞,俩人手牵手回家,路上遇到庄子上的人,卫螭都很热情的打声招呼,就跟以前在老家一样,咱怎么也是生在新时代,长在红旗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虽说现在堕落成地主阶级了,但也没必要弄得跟阶级敌人似的,人嘛,和乐点没啥坏处。

一路哈拉着回庄,刚进家门,老远,就在小黄公公一脸肚子疼找不到厕所的表情,卫螭刚打算告诉他自家茅厕所在位置,人家就迎了过来,念道:“我的卫大人,您终于回来了,等您一早上了,快准备准备吧,陛下今天要来您府上。”

“茅厕就在……啥?陛下要来?怎么不提前通知一下?”

不厚道呀,李二陛下,人家后世领导视察,都是提前安排好的,提前通知,这是规矩啊。咋能说来就来呢!

不过,貌似他家也没啥要收拾的,反正咱穷,刚晋升地主,还没升富豪,房子也破烂,没啥好掩藏的,说不定李二陛下见他家穷,一个高兴,又赏他几斤金子呢!多攒点钱,就可以盖房生娃了。

回卧房换了身正式衣服,让厨房茶水瓜果准备着,等待李二陛下的光临。还好,这些都是现成的,拜卫螭所赐,家里冰块多,上上下下都喜欢喝果汁,所以这些东西,厨房里天天都有做,都现成的,端上来就行。

刚吩咐下去,就有前头的侍卫进来了,进行先期的保安工作,还好,没把卫螭家翻个底朝天,让卫螭少了一个敲诈收账的借口,很遗憾,不过,花盆儿啥的,打烂了几个,恩,要收多少金子一个呢?

正计算的入神,小黄公公来通知,陛下到了,让卫螭出去迎接。看着小黄公公的表情,不知为啥,卫螭突然想到青楼里的龟公,尖着嗓子喊一声“姑娘出来接客了”,然后卫螭盛装打扮,仪态万千的出来……打住,还是别想了。卫螭打了个寒颤。

“臣卫螭,恭迎陛下,陛下……”

“行了行了,不用拜了,朕今天是来看玉米的,不是来看你的,前头带路,朕和诸位卿家要到地里看看。”

李二陛下大手一挥,那叫一个干脆,噎得卫螭决定那几个被侍卫打碎的花盆儿,按百倍价格来收。

“陛下,诸位大人,请走这边。”

领着众人往玉米地的方向走,也不算太远,离村一里地,全不行,十五分钟可以到达。

“这些……用了多少种子?”

望着种了好几个山头的玉米,李二陛下询问道。卫螭一一作答,心中暗自琢磨,要不要安排俩家庭贫苦的佃农,要有小孩儿的那种,然后怂恿李二陛下抱着小孩儿亲亲,说不定李二陛下亲民图就这么产生呢。

“回陛下,一亩地,大约需要五斤种子,臣带回来的种子,差不多种了八十亩山地。”

李二陛下看着玉米地,计算道:“朕记得子悦说过,亩产曰合五石余,八十亩地,算下来约四百石左右,嗯,也算高产,且不占良田,味道也不错,我大唐今后又多了一门粮食,好好管理,希望能多打些出来,也能多点种子。青玉米以后不能吃了,多留些种子,明年先在长安地界推广。”

“呃……陛下,吃的青玉米,是臣从额外留的五亩地里掰的,八十亩留种的从来没动过。”

卫螭期期艾艾的道,口福一定要保证,来大唐就已经少了很多好吃的了,如果连自己带回来的玉米都吃不上,那他再也没脸自称穿越青年了。

第33章 青玉米上市了(03)

李二陛下盯着卫螭看了半天,良久,才似笑非笑的道:“卫螭呀卫螭,你说,叫朕夸你呢,还是骂你?”

卫螭一本正经:“陛下,臣觉着,应该夸奖,臣思虑周详,公私两不误。”

李二陛下冷哼:“大言不惭。”

卫螭语重心长:“陛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李二陛下哼了声,不理他,走前头,绕着玉米地走,跟着李二陛下来的官员中,有人问卫螭:“卫大人,这玉米之间种的,是黄豆吧?”

“是啊,不知这位大人是?”

“在下严九龄,担任司农寺正卿一职。”

卫螭拱手行礼,司农寺,总管天下农事,在后世,人家就是农业部长,不过,大唐的农业部长,属于事务性官员,与政治没啥关联,不像后世官味儿那么重,卫螭觉着吧,有时候,还是简单点好。

“山地种黄豆,在下倒是知道,只是,这玉米之间套种黄豆,在下还是第一次见,还请卫大人详解一番。”

严九龄很有钻研精神,很务实。大唐开国之初,官场的风气,以务实为主,没那么多虚话,这样很好。

“严卿,平时不是这样种植的吗?”李二陛下也追问道。

“回陛下,为了不占良田,黄豆一般都是用山地种植,但也只是单纯的种植黄豆,像卫大人府上这样套种的,臣还是首见。”

李二陛下摸着胡须点点头,望向卫螭,卫螭很自觉的解释:“事情是这样的,府上的管家抱怨,说玉米把山地占了,黄豆没地方种,明年家里的黄豆只能去买了。臣想,玉米与玉米之间,是有距离的,且玉米植株高,根系扎土里比较深,而黄豆恰好相反,以前在海外,这样两类作物,是可以套种的,臣就让家里试种一番,还好,两者都没影响。”

李二陛下点头,肯定道:“这个方法不错,两者都能兼顾,大善。严卿记下,推广全国。”

“是,陛下。”

李二陛下笑呵呵的看着卫螭,道:“很好,子悦呀,这又是功劳一件。”

“能用上就行,功劳啥的,臣没想过,不然早就上报陛下了。”

卫螭大汗,这也能算功劳!本来以为很平常的说,现代人多田少,这种种法很普遍,大唐地广人稀,卫螭就没想那么多,想不到还算功劳啊。

转完玉米地,浩浩荡荡的队伍回卫螭家,李二陛下倒是老实不客气,上位一座,就让卫螭端吃食来,还点名,要吃青玉米做的。卫螭心中鄙视不已,丫就像抗战时期进村抢掠的日伪军,人民的敌人,鄙视之。

让人水煮玉米一大锅,然后把玉米粒捣烂,和拢糯米面,用芭蕉叶子包了蒸上,还有青黄豆碾碎,捏成饼状,用油炸,玉米做的也炸了些,外脆里嫩,属于很好吃的小点心。

端上来,君君臣臣的,吃得满嘴油,赞不绝口。还好,三省六部的官员没来,人家李二陛下只是带了司农寺的大小官员,不然,照这胃口,能把卫螭留的五亩地给吃空了。

吃完饼,李二陛下留下卫螭,其他官员全打发走。喝着镇凉的果汁,李二陛下道:“刚才的饼不错,叫厨房多做点,朕带回宫去给皇后、晋阳她们尝尝。”

“陛下放心,已经叫厨房备上了。”

“子悦办事,朕放心。”

“……陛下过誉了,臣不敢当。”

卫螭心情很复杂,觉得自己的未来相当的无亮,简直是一片黑暗啊。

“子悦,你说你吧,说学问,连字都认不全,写的那叫一塌糊涂,但腹中又有点才能,啥都能捣鼓点儿出来,小小的吃食,也能变着花样儿来,你说,叫朕怎么用你?让你做个尚药局的小官,似乎屈才了。”

李二陛下用一种很嫌弃的目光,看着卫螭,看得卫螭一阵无言,咱是医学硕士,高级知识分子,只是你大唐不识金镶玉而已。

卫螭嘿嘿怪笑,道:“陛下,臣是什么料儿,您心里能不清楚吗?吃喝玩乐,过日子,臣行,但要臣处理什么政事,说实话,臣没信心,怕做不好。如果陛下觉得臣好,想赏赐啥的,陛下看到了,臣家里这么破败,多赏点金银啥的,臣好盖新房,嘿嘿。”

李二陛下立时气结,看卫螭的目光很发指,生气道:“你说你,怎么这么无赖,说你君子,你又这样儿,说你无赖,还又有点小坚持,真不知该如何说你才好。朕从少年时就纵横天下,还是第一次见到你这样的人。”

卫螭抓抓脑袋,一阵傻笑,不过,表情倒是有几分自得,那是,能让伟大的唐太宗李世民这样,那也是一桩本事。

“罢了,不说这些,你有的本事,尽管使出来,朕的天下,有的是给你大展拳脚的地方,朕,也绝不会亏待功臣。你记住了!”

“陛下英明。义父早就教导臣,臣心中明白的。”

李二陛下笑笑,一副很感兴趣的问道:“说说,你怎么懂这么多的?那个玉米饼、黄豆饼的,甚至连种田都能说出道道来,你可别跟朕说你会种地,看你手上连个厚茧都没有,你说了朕也不会信,反而治你一个欺君之罪。”

卫螭呵呵一笑,道:“臣自小学医,没干过啥农活,不过,经常跟着医疗下乡,去的地方,都是些穷乡僻壤,见的多了,也就明白了,加上自个儿嘴巴又馋,能捣鼓的东西也就多一些。”

“嗯,何谓医疗下乡?”

卫螭又把医疗下乡的政策给这位千古一帝解释了一番,听完,李二陛下道:“这政策倒好,不过,在我大唐不实用,各地往返太费时。”

说着,神情有些遗憾。卫螭抓抓脑袋,道:“陛下,这个问题是臣的本行,臣倒是有点想法,待臣仔细想想,给您递个折子。”

“好,那朕就等你的折子。”

歇息了一会儿,李二陛下就带着人回去了,走的时候,带走了卫螭让厨房做的一大堆吃食和几大筐玉米,还说,五亩地的青玉米,不能浪费了,让卫螭时常送进宫里点儿,他身为大唐皇帝陛下,要首先带头吃玉米做示范,为来年的推广普及做贡献。

这让卫螭又是一阵鄙视,丫也太会找借口了。总觉得,千古一帝在他心中的形象,越来越坏了。所以,人呐,特别是名人,更要珍惜自己的形象啊。

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01章 职务调动

李二陛下来卫府的玉米地视察过后,司农寺的一位少卿级的官员就正式驻扎,每天一早来报道,做详细的观察记录,傍晚才离开,敬业精神,令人发指。是的,发指,因为,这位官员的吃喝,都在卫螭家,这让卫螭很恼火,不是小气,是厌烦每天都要应酬交际,丫李世民李小二陛下也太不把自己当外人了!

应酬了几天,卫螭也烦了,懒得再管他,让管家派个人在跟前伺候着,吃的喝的端上,他就不去应酬了。

李二陛下回去后五天,圣旨下来了,可能是李二陛下特地嘱咐宣旨的官员,反正人家摇头晃脑的念完之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