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实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生活实录-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荒苋谜飧龌嶂癫良缍荒芙岚装兹拥簟N倚睦锩靼滓坏┐硎Я蓟幢卦儆姓庋暮没帷S判愕娜舜永床豢盏然幔遣蹲交幔鞣幔没岣约盒Ю汀!蔽易约壕驼庋约喊参苛舜蟀胍梗钡胶蟀胍刮业男牟牌骄擦讼吕窗蚕甑厮拧

第二天早晨那灿烂的云霞,血红的旭日从天地之间濆薄而出,这是生命的洗礼,是阳光驱逐黑暗的象征。这个时候其他的一切不复存在,所有在我脑海里的阴郁晦晦的东西,都随着新生的太阳烟消云散。

今天是公元1970年3月19日,是我第一天工作(行业术语叫出牧),所以值得让我记住这个日子。今天我身上穿上了近两米长的老羊皮制作的扫地大皮袄,腰里扎了一条班长送给我,也是我最喜爱的黑白牛毛搓成的花腰带,脚上蹬一双长筒毡靴。这些装备除腰带之外全都是公家配发给我的,这些穿戴重量加起来总有五十来斤。我年轻英气勃发,班里几个人稍微把我扶了一下,我就一跃上了他们早已为我备好的那匹骑马背上。然后双手紧抱着马鞍头,紧紧跟在班长后面,赶着有198匹的大骒马群出牧了。

将马群赶进平坦而宽阔牧草肥美的大草场,一会儿一匹匹马就像仙女散花般一样的撒落在大草原,悠闲自在的在觅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嫩草低头贪婪地吃起来,此时在我耳朵里便传来了音乐节奏感非常强,嚓嚓嚓,马群吃草的一片声。

如果是在白天,我会和班长或牵着各自的骑马跟随马群,踏着大马群的足迹行走,或下马坐在各自铺在草地的大皮袄上。如果是在夜间,我两人或骑在马背上不下来,或下马来牵着各自的骑马一直跟在大马群后面。如果是夜间换了班,休息的那个人就牵着自己的骑马,选择一个离大马群不远又低凹的地方裹着大皮袄和衣而睡。

刚参加工作,我就好像是一棵扎进沃土,充满生机又渴望阳光雨露滋润的小草。遇上的王班长对我特别的好,在放牧期间,他不论是白天或者是夜间,总是给我讲述一些育马的知识。他从放牧、饲补、繁殖、预防疾病管理等几个环节上讲起,一直讲到作为一个牧工自己应该如何去自己给自己驯骑马,如何使用装备,在放牧期间又如何自我安全的保护等等。可以说他是毫无保留地把他几十年来的实践经验全都传授给了我。我呢,像是学生在听一位老教授讲授课一样,认认真真地,专心致志地听讲。每次下班回到宿舍之后,我都要马上回忆着把老班长当天所给我口传心授的东西,尽可能的全记在笔记本上。我认为要真正的搞好育马工作,那么就必须努力的去学习掌握育马知识,这是一个牧马人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自从分到班里的那天起,开始一直跟着班长,班长也一直陪伴着我,前前后后共四个白天,四个夜晚,这四天四夜我两一直工作在一起。自此之后不论白天或夜晚“城隍庙里的算盘不由扒拉”,我就开始独自放牧了,用军马场放牧的术语来说,我就可以单独“出牧”了。

一天中午去接班,牵着骑马一出门就跃上马背,端坐马背紧绷肌肉,收腹挺胸,双腿夹紧马身,脚尖任蹬,一手握紧扯手,一手拿着马鞭,这时直起腰脊坐在马背上的我立时英挺高大起来,浑身散发着一股雄性的悍味。潇洒利落的动作被在场的好多牧工们所看见,他们惊叹不已,顿时大家忍不住拍手称赞,说我很厉害,进步非常之快。

至此我接过来先辈“牧鞭”奋斗在大草原,和一大群“无言战士”日日夜夜生活在一起;至此也开始了在帐篷里写春秋,在茫茫大草原谱人生;至此开始在军马场的山山水水留足迹,洒汗水,度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至此已经有了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胆识,正视现实和重塑自己,迎接新的挑战再创新的辉煌。

我曾经看到过毛主席主席1947年1月8日在给他儿子毛岸英的一封信中这样写到:“青年人要想更快的进步,就要严格地正视着各方面对自己的压力,欢迎这些压力,也就是说要正视各种各样的困难,欢迎这些困难,因为只有在克服这些困难的斗争中才有真正进步,要坚决反对麻木不仁的现象,因为一旦麻木不仁就会堕落。一个人遇到困难越多,受到的磨练越多,进步就越快。一个人不论学什么或做什么,只要有热心,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和的个人的虚荣心总会有进步的。”毛主席主席的这些话金子般发光,同样也让我明亮了眼睛,再加上我已树立起来的信念,会更加的驱使我去吃苦,去战胜重重困难。

每当在晴朗的夜晚放牧时,我总是怀着无限神奇和美好的遐思遥望夜空,看那满天银豆似的繁星。星斗显得分外欢喜,高高兴兴地伴随月亮来到寂静的夜空。它们不停地眨着那美丽的眼睛,像一群顽皮可爱的孩子簇拥在月亮妈妈身边。仰望满天闪烁的星星,使我眼花缭乱,我仔细辨认着一个个星座,那是北斗星,大熊星,那是仙后座,那是牛郎织女星。我常想,这一颗颗小星星虽然光亮有限,却毫无保留地将光亮献给夜空,将夜空点缀得这般美丽。假若我像星星样把一切全部奉献给军马场的事业,那么,军马场的明天也一定会更加的美好。我又想,我们这些现在留下来的退伍军人,不也就是一个大星座吗?只要我们每一个同志都像星星那样无私,那样闪光,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自己的一切,一定会在很短的时间里消除我们刚来时给马场种下的那种不好的影响,而会在他们的心目中重新树立起对我们好的影响来。

从心底里非常感激我的班长,因为他对我无微不至地关怀。从他身上不仅学到了育马的技术,更多地学到了如何的做人。我也非常敬佩他,可以说他是我心目中做人和干工作的偶像。在不经意间他的言行举动带给了我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向前进。我心中暗暗的为我庆幸,在部队时遇到了一位德才兼备的好班长,而今天到地方同样又遇到了一位老实厚道,工作踏实,经验丰富,思想作风非常好的好班长,我真的太幸运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客观上我有好班长为我指导外,在主观上我要靠我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靠我对工作的执著、专注和聪明智慧;特别是要以改变我的贫穷,让我和我的后代能过上城里人幸福美满生活的这种精神,以我的毕生使命为动力,去努力工作,去刻苦学习政治、学习业务,好好做一名有高水平专业技能,有高素质高道德品行,出色的“牧马人”。因为我是农家子弟,农民的儿子,所以吃苦受累对我来说都无所谓,算不了什么。

我平时经常把我们几个人住的宿舍兼工作窒收拾的明窗净几;把大家用的各种工作生活用具都收拾摆放的整整齐齐,井然有序;把工作场地打扫得干干净净。在我的规置摆设下,使条件太简陋的小屋子里的一切东西,不再像以前那样的乱七八糟,杂乱无章,一下子改变了班里原来那种邋遢窝囊黑暗现状。这一行动受到了班里同志和班长的赞扬,同时也受到了队领导和来我们班转游同志们的好评。

我一定要把这古老的山丹军马场两千多年来代代官兵、代代军工用汗水,甚至用生命换来的宝贵养马经“五勤五要”和“四季”放牧管理的经验学到手。这五勤即:脑勤、嘴勤、眼勤、腿勤、耳勤。这五要即:放牧要开、吃草要饱、饮水要足、运动要够、补饲要细。这四季即:春季,牧场选择草质好、水源近、积雪少、避风处、防跑青;夏季,防采食、早晚抓好膘、防蹄病、防雷雨惊群;秋季,增体膘、防流产;冬季,保膘保胎、夜牧防久站久卧、赶路慢、防暴风雪。

在放牧期间每当马群吃饱草打站时,我就会在这孤独和寂寞中找回我自己,办法那就是读书。通过读军马场的发展史料,和我当年的经历以及后来看到的资料,让我了解了历史悠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丹军马场的历史和现在的沧桑巨变。

千里河西走廊中部的山丹县南境,在祁连山和焉支山之间环抱着一片坦畅广袤,牧草丰美的大草原,遥遥望去犹如嵌镶在大地上一颗璀灿晶莹的绿宝石。这就是名垂史册的大马营草原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丹军马场。大马营草原地处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盆地,东接永昌、肃南,西望民乐,南屏祁连,北依焉支,与甘肃、青海两省6县毗邻。

从“牧师苑”到军马场。大马营草原历史悠久,但多因战乱而时兴时废。《王凉志·沿革》载:“汉阳大草滩即指古之大马营草滩,东自永昌高古城堡,西至民乐永固堡,南屏祁连,而大马营草滩正处祁连、胭脂(今大黄山)两山间”。境内扁都口、平羌口、白石崖等要隘,控扼甘青两省交通。历代朝政多在此设立皇家马场,修筑城堡,设置墩标烽燧,屯兵戍边,牧养军马。据《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汉阳(大马营)大草滩,直达祁连山西端。击败盘踞在焉支山、大马营草原的匈奴各部,败退的匈奴族凄然回首,发出千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即在汉阳大草滩(今山丹军马场)开始大量屯兵养马,这时中国官方设营,养马的开始。从此河西走廊就成了历代皇家养马的基地之一,历代繁衍战马之重地。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刘彻“梦骏马生渥洼水中”,大臣作天马歌献上。即刻下昭在中央王朝设苑马寺负责马政,在大马营草原设置牧师苑。大马营草原因位在河西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中部,且这里有天然大草场和丰盛的水源,历朝王师大军从这里不断得到军马补充。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5年(公元439年)结束了河西“五凉纷争”,消灭了北燕、北凉、西凉政权,统一了北方。此时,扩充后的大马营草原,十数年养马高达200万匹,骆驼100万峰,牛羊无数。隋炀帝大业5年(609年),炀帝杨广西巡张掖、御驾焉支山,会见突厥及西域27国王公使者,亲临大马营草滩,并领昭下令在大马营草滩设牧监,牧养官马。唐朝初年,太宗李世民命太仆张景顺主持牧马事业24年,创造了一套很好的管理办法。在唐代养马极盛时期已逾7万匹以上。元朝世祖至元8年(1271年),在宋朝、西夏统治期间废弃了200多年的大马营草原上重新设置了皇家马场,派千户一名镇守负责。明弘治17年(1504年),重整重建大马营草原马场公署、住房、仓库及马厩。是时,草场面积1337万多亩,养马4万余匹。清嘉庆6年(1801年),大马营草滩孳生马1。8万匹。清道光18年(1838年)已达2万匹。至晚清时,时局动荡,马政衰微,大马营草原只有马数百匹。中华民国8年(1919)10月,陆军部委任虞奎武为大马营马场场长,归陆军部军牧司管辖。后因战事频繁,马场几经沉浮,于民国18年(1929年)论为军阀马步青、马步芳兄弟的私人牧场。直至民国29年(1940年)才复归国民党中央政府经营。几经周折,组建为山丹军牧场。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三军一部遵照毛主席主席“要完整无缺地将大马营军马场接管下来”的电令,正式解放接管山丹军牧场。时有官兵605人,养马9763匹,牛59头,羊2305只。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以来,一直到2001年9月10日,山丹军马场建制经历了七次大的变更。

1950年至1957年2月为山丹军牧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管辖。

1957年3月至1961年5月为国营山丹牧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部管辖。

1961年6月至1966年9月恢复为山丹军马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管辖。

1966年10月至1975年12月为总后勤部青藏、西安办事处军马局管辖。

1976年1月改为兰州军区军马总场。兰州军区管辖。

1986年12月至2001年9月9日改为兰州军区后勤部马场管理局。

2001年9月10日改为甘肃中牧山丹马场。移交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管理。

马场下辖马一场、二场、三场、四场和机械厂、复合肥厂以及农牧研究所、中学、职工医院、电厂等单位。全场总面积2192。54平方公里(含329万亩),其中耕地占40万亩。场区总人口近2万人,有汉、回、蒙古、藏、满、苗、壮、土、保安、畲、土家共11个民族。全场职工近9000人。场境内祁连山分水岭最高海拔4933米,最低点九条里墩海拔2420米,属高原高寒区。如今的大马营草原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方便旅游。总场1966年迁驻大马营城堡南1公里处王家庄。一场驻九碗泉,二场驻刘家老庄,三场驻甘泉子,四场驻头坝河,机械厂驻王家庄。原来只有一条大马营通往山丹县城的土路,现场区有通往一、二、三、四场的公路干线3条,总长112公里。常年有通往山丹、张掖、民乐、永昌、武威等地的班车。总场距山丹县城53公里,民乐县城83公里,永昌县城93公里,距甘肃省会兰州市420公里,青海省会西宁市270公里,均有公路相通。美丽神奇的大马营草原,宛如一朵馥郁芬芳的奇卉异葩,香溢四海,驰名中外,已成为丝路古道上的旅游胜地;大马营草原上的山丹军马场已成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大马场。大马营草原自汉武帝设置“牧师苑”到今天的军马场,历尽沧桑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从神骏“火焰驹”到良骥“山丹马”。大马营草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凉爽,水草丰茂,是孳养良骥骏马的最佳场所,故历代游牧民族和封建王朝视为宝地。秦汉之间,月氏、匈奴游牧于此,依靠孳养的骠悍雄健良马长期占据该地。之后,历代王朝从这里源源不断得到军需战马补充,优化战事。相传这里出过“天马”、“神马”、“千里驹”。据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