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城管大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城管大队- 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淳风居然都开始考虑登月计划的合理性,这让徐阳也是暗自心惊,古代人不是迂腐不化,他们只是缺乏去观察的工具,拥有了望远镜、显微镜,他们的足迹将会走的更远,不要说登月只是个笑话,在美国,当初提出登月计划时,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是绝不可能实现的,而后来,事实证明了,这个世界的脚步是留给那些有想法的人的,当阿波罗号降落在月球表面,人类伟大的历史时刻一个脚步,告诉了世人,拥有目标,才能实现目标。徐阳毫不怀疑,今日李淳风的登月想法,日后一定会在被中国的登月者提起,而他,则会成为后人口中个的伟大先驱者。

和天文学相比,大唐在地面上的科技进步的更为迅速,一方面是因为地面上的科技人员更多,需求也更高,另一方面,徐阳自己也需要更好的科技保证自己的生活。

医学院的孙思邈在研究了两年多的微生物之后,最终放下心中的芥蒂,同意了研究人体解剖,近距离的观察究竟是什么东西导致人类会患病死亡。

从第一次开膛解剖,孙思邈终于算是接触到了人类疾病的真正病因,那些如肺痨、麻风、破伤风一类人类曾经看不到内部结构的疾病,现在都被揭开了庐山真面目,从而使这些疾病全部得到了解决办法,让这些曾经的绝症,全都变成了可以治疗的小病。

天文进步,医学进步,还有各种工业的进步,让大唐像是坐上了火车头,偏离着原来历史轨迹一路狂奔,好大喜功德李二大帝自然是将这一切的功劳都安在了自己头上,如果历史上他还因为自己治理的不够好,百姓不够富足而心存亏欠,不愿去泰山封禅。那么现在这一切都不是他的顾虑,因为此刻大唐的繁荣已经超越了历朝历代,他可以豪气万丈的登临泰山,向天帝表明自己的功劳。

李二决定去泰山封禅,文武莫敢不从,特别是李孝公和李道宗等人,他们从前两年就建议李二去泰山封禅,现在成为现实,他们是最兴奋的一批人。

封禅大典不像普通的祭祀,帝王需要提前一个月斋戒沐浴,而这个时候,皇宫上上下下一片忙碌,众多将军官员也都是忙着准备整个封禅大典的步骤,为此,皇室请来了许多儒家大儒,指导公公们准备祭拜仪式。

“那些高丽人准备的如何了?”李二坐在一面屏风后面,有些慵懒的询问道。

“回禀陛下,那些高丽刺客现在还不知道他们的计划败露,此次城管戍队已经秘密潜入他们其中,就等陛下登临泰山,届时将他们一网打尽。”一名身穿城管服饰的青年恭敬道。

李二抬起头,充满自信的道:”朕要的不是将他们一网打尽,而是要一次名载史册,位同始皇东巡的传说,你可明白?”

那名青年低下头道:”陛下请放心,《大唐新闻报》那边,现在正在抓紧时间编写剧本,想必一定会给陛下一次满意的表演!”

(小说《大唐城管大队》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三十一章胜利者的借口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大唐城管大队》更多支持!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首《望岳》描绘出了齐鲁之地的伟丽壮观的景象,当那些高丽刺客来到岱宗这片雄伟的山东,也感叹中原居然有这番神奇的景观。

“赤林大人,这中原地界果然人杰地灵,在我们高丽,哪里能看到如此高山大河。”一名身穿游侠服饰的青年,向一位灰布衣老者感叹道。

“嗯,中原人的运气要好太多,他们占据的土地是世上最肥沃也是最大的,我们高丽最高的山,连眼前这些高山的一半都不及”灰衣老者也是轻叹一声。

“赤林大人,一路上,咱们已经看遍了唐国的强大,城池中有许多交易行,大街上到处都是黑皮肤的外国人,田地中种的都是些咱们没有见过的植物,虽然我们高丽的占城稻的产量已经很高了,可是和那些作物相比,似乎还是不能可比。”游侠青年感概的说道。

灰衣老者似乎不再想继续听到对唐国的夸赞,站起身,咳嗽了一声,对周围数十名身穿游侠服饰的青年道:”大家都围过来,咱们再商讨商讨刺杀大唐皇帝的计划。”

几十名青年秩序井然的围了上来,其中一名长相英俊。脸庞棱角分明的青年淡淡地对老者道:”赤林大人。现在咱们已经到了大唐的岱宗山。至于那唐国皇帝,究竟何时会来,我们又该如何刺杀呢?”

灰衣老者的眼神中露出了一丝欣赏的神色,笑不露齿地说道:”本来我还怕打听不到大唐皇帝究竟何时会出巡,可是现在我最担心的已经没有必要了,你们看看这个。”说罢,从手中抖出了一张布满褶皱的纸张,分给了众人。

“大唐新闻报?”一名识汉字的青年一字一句的念道。

“嗯。”老者似乎很高兴。他们听到大唐皇帝要东巡泰山,这便千里迢迢,封餐饮路的赶到大唐的山东,就是想一举刺杀大唐的皇帝,给高丽报仇,但是他们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不知道大唐的皇帝究竟何时会来泰山封禅,如果时间没有把握,那么一切都是空谈。

而现在,他们就没有这个顾虑了。通过唐人的报纸,大唐皇帝泰山封禅的每一个步骤都被清清楚楚的写了下来。不论是时间、地点,都讲的明明白白,这样他们就有了充分的准备时间。

“嘿嘿,真是天助我也,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唐人的皇帝这一次昭布天下,居然把行程也写了出来,这一次我们的刺杀也一定能够成功,也算是为我高丽国雪耻了。”老者笑着朝众人道。

有一名青年站起身看着远处连绵巍峨的高山,环顾了四周,对众人说:”既然皇帝出巡,兵马守护一定是极多,如果没有计划,贸然刺杀,恐怕会全军覆没。”

众人听闻,皆是点头,灰衣老者也是点点头,对那名青年道:”润青是咱们平壤城的百夫长,想必也有些见识,你觉得凭借我们该如何刺杀?”

青年的嘴角露出一丝谁都没有察觉的笑意,只是神情严肃的问道:”咱们现在还剩下多少盘缠?”

灰衣老者突然愣了一下,然后有些讪讪道:”剩下不是很多了,在大唐,这里的银子花销向来比较大,咱们又有几十个人,每日的开销都不算小,润青想要做什么?”

那名叫润青的青年道:”既然盘缠不足,咱们就不能购买精弓强剑进行刺杀,我这里有一个办法。”

众人皆是异口同声的问道:“什么办法?”

青年的嘴角微微一笑,指着远处的高山:”咱们可以挑选一处大唐皇帝出行的路线,然后在高处准备一巨石,一旦大唐皇帝的车队从下面经过,就将巨石扔下,想必定可以袭杀成功!”

众人听闻,皆是拍手称好,灰衣老者更是赞叹有加,即刻待人去寻找放置巨石的最佳地点。

谁都没有注意的是,在众人忙碌的时候,那名叫润青的青年,悄悄的从怀中掏出了一张小纸条,在上面用小笔写下了一些小字,然后走到四下无人的林间,吹了一声口哨,一只白鸽就飞到了他的手中,将纸条绑在白鸽脚上,面带笑意的将它放飞到天空

“陛下,山东那边传来消息,刺客的行动已经全部按照薛仁贵的指挥来做了,乃是采用投放巨石的方法,地点就选在了东海之滨,岱宗山道。”白眉语气略有忧虑的说道。”陛下,这一次放纵这些刺客如此行刺是否有些不妥,微臣觉得,陛下以身涉嫌,叫奴才们太过担心啊。”

在御案上趴着批阅着奏折的李二缓缓抬起了头,对白眉淡淡道:”这一次的袭击,只是朕需要的一个借口,朕前些阵子就听说鸭绿江一片又有些不得安生,看样子高丽国内的仇恨大唐的人还是很多,朕不想有一个仇敌作为邻居,虽然这个仇敌只有蚂蚁一般弱小,朕也不愿意与其为邻,所以朕打算在此次刺杀之后,用这个借口让高丽灭国!”

白眉听到这,才变得眉开眼笑,兴奋地对李二说道:”陛下考虑的周全,倒是奴才唐突了。”

李二挥了挥手表示自己不在意,反而询问道:”恪儿呢,他在吐蕃如何了?朕几个儿子中,也就他没有高原反应,朕这才派他前去吐蕃试一试鬼谷子所言宗教的威力,现在进展如何?”

听到李二询问吐蕃事宜,白眉急忙翻出了一个小本子,眉开眼笑的回道:”陛下,半月前吐蕃就传来消息,李恪皇子现在已经在吐蕃的拉萨城发展了三万名忠实信徒,而且现在还成越拉越多的态势,只不过那抗生素的需要很大,现在一直是书院在提供抗生素,李恪皇子在心中还说,不出两年,一定可以将整个吐蕃发展成**教的天下,届时,那些教徒都将成为大唐忠实的百姓。”

李二听闻,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像是想到了什么,突然有感而发的叹道:”鬼谷子曾经告诉过朕,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朕很是期待看到吐蕃的这水是如何覆舟的!”

那边吐蕃的宗教政策进行的火热,李二这边封禅的事情也没有停下,徐阳在得知李二同意刺杀的最终目的后,觉得自己真是完全不能理解这些侵略者内心的想法,原来李二知道那些人要刺杀而不杀掉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得到一个借口,从而可以为彻底清除高丽而扫清障碍。

徐阳是十分不能理解这种当xx还要立牌坊的行为,要是想攻打高丽,明目张胆的打过去不就行了,反正现在的高丽国仅仅剩下鸭绿江以东的四个城而已,实力今非昔比,已经完全沦落为一个三流小国,可是李二不是,就算是对于再小的国家,他想要侵略之前,也都会找一个冠冕堂皇的正义理由,让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审判别人,对此,徐阳也是十分无语,朝堂上的事自己现在参与的很少,宗教侵略计划已经实行,吐蕃被灭指日可待,而吐蕃一灭,大唐就彻彻底底称为了一个控制了东亚全部领土的巨大帝国,那个时候,大唐的领土就将向欧洲开进(小说《大唐城管大队》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三十二章横扫高昌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大唐城管大队》更多支持!

贞观九年,大唐王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度过了李二在位的第九个年头,加上军事上也取得一系列重大胜利,大唐,已经成为控制整个东亚及东方海域的超级大国。

李二封禅的前提,就建立在这个强盛的帝国之上,九月二十一日,适逢太上皇七十岁大寿,李二在封禅之前,专门在长安城的西校武场安排一个隆重的阅兵仪式。

方圆四五里的校武场上,笙旗林立,刀枪密布,数万虎贲将士,头戴兜鳌,身披铠甲,组成五色方阵。

队列前方,上千余名将军骑着高头大马,雄赳赳直视前方。在李二的陪同下,太上皇李渊身着玄衣熏裳,头戴珠冕,坐着金烙御车,缓缓从阅兵道上驰过。龙旗、凤瑜、黄戢、朱施,也一一在太上皇的眼里闪过,甲胄,璀璨辉煌,军器,精芒闪烁。天威赫赫,这个大唐,谁能与之争锋?

面对威武的将士,太上皇不禁想起当年在太原起兵誓师的情景,不顾年老体弱,只见他兴奋地从车上站起身来,挥手大声地向将士们表示慰劳:”将士们好!”

“万岁万岁万万岁!”

应答声惊天动地,气势澎湃,显示了唐军忠于朝廷,所向无敌的一贯品质。太上皇大为高兴,一再挥手向将士们问好。

阅兵结束后。太上皇回到未央宫。设宴招待三品以上的文臣武将和各国驻京使节。

御宴上。歌声清越,舞姿翩翩,赏心悦目,一派融融气象,李二首先捧酒祝寿道:”今四夷入臣,皆陛下教诲,非臣智力所及。昔汉高祖亦随太上皇于此宫置酒,捧玉栀为太上皇寿。言道:’昔日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而今臣业所就,与仲孰多?’汉高祖尊大,儿臣不敢!”

李渊听了这话,开心的哈哈大笑,将觞中美酒一饮而尽。与宴公卿一起拱手贺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为了让太上皇高兴,李二又拿出了一副昨晚写的一首《守岁》诗,亲自念给太上皇听,念完后。众卿一齐叫好,接着太子李承乾奉觞给太上皇祝寿。望着自己的第三代皇位继承人如此彬彬有礼。李渊更是高兴,不顾年老体衰,又是一口气干了觞中美酒。

李渊望着奢华精致的大殿,捧起手中镶金的酒觞,有些愣愣地出神道:”朕真的没想到,这大唐会变得如此强盛,还记得十年前,渭水之盟时,东突厥的兵马都到了长安城下,昔日的吐谷浑数次犯边,还有那隋朝久攻不下的高丽,现在都已经成了昨日黄花,东南沿海,日新月异,东北四国,皆成附属,还有遥远的被动高山吐蕃,现在也落入了我大唐的计划,西北之地,现在除了一个高昌国,朕已经想不出我大唐现在还有什么敌人了。”

听完李渊的话,李二倒是哈哈一笑道:”父皇,恐怕西北之地那唯一一个高昌国,再过些时日也将不复存在了。”

“哦?”李渊面露疑惑的神色,闻到:”我儿何出此言?”

只见李二目光炯炯的透过殿门望着西北方向,自信满满的说道:”儿臣早在三个月前,就已经派遣城管戍队进攻高昌了!”

‘鹰飞于天,稚伏于蒿,猫游于堂,鼠嚼于穴,各得其所,谁离了谁还不能活吗?’李道豫骑在一匹俊俏的军马上,他又回想起了高昌王曲文泰对自己说的这种嚣张无理的大话,他永远忘不了那个既不让座,又不让茶,只是鼻孔朝天哼唧的面孔。

现在自己马上又将看到这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