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大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卫国大军阀-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威信是个好机会。而且现在北洋政府的高层正在进行激烈的权力博弈。最终谁能胜出还未可知。不会为了一个马家军而走向联合。至于对咱们东三省的忌惮,大哥,恐怕在咱们第一次打退日本人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只是现在北洋军内部攻伐不断,他们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来动咱们。再加上咱们东北一直表现的比较乖巧。北洋政府根本没有借口来对付咱们。”李俊认为现在是占据西北的好时候。而且占领大西北对于冯庸施展明年的大战略极有帮。要是冯庸真的如同计划那样吞并了整个西伯利亚。到时候整个西伯利亚都会沦为战场。而东北为了大的战略肯定会推动展现西进。正面硬撼俄国整个欧洲部的压力。那样的话,东北就需要一条稳定的物资运输通道。甚至可以将军工厂设置在西北地区。而甘宁新以及疆地区就是最好好的选择。

马家军虽然强势,但是和东北相比就差远了,毕竟他们只是内陆的一个家族势力。虽然控制的地盘不小,但是却没有自己的工业基础。武器弹药等军事物资全部需要购买。这样的势力在底蕴方面就和能够自己生茶杯产武器弹药的东北相比。差远了。而且东北治安军西进甘宁地区,是西部军区擅所做的决定。连冯庸都不清楚,更别说别人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个其他人都没有想到的机会。

“传新兄,连番大战,我东北治安军的军需物资是否充足?战士们的士气是否充沛。而西北地区地势险峻,我军恐怕很难发挥出全部战斗力,否则咱们强悍的先锋团也不会被伏击到全军覆没的地步。所以我认为当下我们还是应该以休养生息为主,等到恢复了元气,在攻击也不迟。”蒋百里的说法是一个势力发展的稳妥之言。虽然北方战场和蒙古战场上都没有发生消耗惊人的持久战,但是劳师远征,物资消耗也绝对不少。蒋百里作为战略家,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如果没有充足的辎重,在西北那么贫瘠的地方,恐怕会让治安军的战斗力大打折扣。甚至一个不慎,还会再次阴沟里翻船,白白坏了大好的名声。

“关于辎重粮草的问题,大哥大可放心。咱们府库中的粮食,足够大军吃用两年的。十六式步枪目前也生产了不少,虽然无法满足全军换装,但是只是列装一个军区还是没问题的。弹药方面更是不需担心。弹药库中目前堆积的弹药足以供应十万部队毫无顾忌的打上几次攻坚战。”作为政务院的院长,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东北目前的实力状况。

“我看百里是想说战士们连续行动,比较疲乏,这样会影响战斗力。而西北马家军占据地形之利,而且其手下匪兵基本都是骑兵。来去如风,不利于咱们西进作战。而且一旦开战,东北和甘宁马家军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以马家在甘宁地区几十年经营处来的威名,咱们很可能会被拖入战争的泥潭中。这样做太冒险了。”马家军虽然是地方杂牌势力,但是在西北民众的心中影响力却是极大。而且宁夏地区的马家军和青海地区的马家军虽然平常不和,但是一旦有外敌入侵,却会快速的联合起来,共同抗敌。正是凭借这种唇亡齿寒的相互扶持,几十年下来,马家军才发展到如今的规模。

宁夏和蒙古接壤的地方,一个小商队正急匆匆的北上。虽然众人是商客打扮,但是商队中每个人都身手矫健,行动干脆利落,很有军人的气质。在队伍中央是两辆不大的马车。在前面的马车上,一个丫鬟打扮的女子频频露出脑袋。

“停!休息一下!”随着当先带路的大汉的喊声,整个队伍迅速的停下来。前面马车的帘子掀开,一路上频频露头的丫鬟灵活的跳下来,来到后面这辆马车前。恭敬的说道:“小姐。金团长刚刚醒了一会儿,现在吃了药睡下了。看起来他的状态好了一些。这条命算是保住了。”

一只芊芊玉手撩起车帘,一个漂亮的年轻女子走了出来。让人惊讶的是,在这西北干旱之地,竟然会养育出这样一朵水灵的带刺玫瑰。

这个明眸皓齿的女子听了丫鬟的话,脸上出现一抹喜色,道:“太好了!婷儿,好好照顾金团长,这是咱们战家恢复祖上辉煌的最后机会。绝对不容许出现差错。”

第二百零九章 马安良的忧虑

现在甘宁地区处于一片混乱,马姓虽然是甘宁地区第一大姓,但是马家军却是有好几支,当然,最强大的还是马安良的西军,总兵力有近三万人。而后世统治甘宁地区长达四十年的青马和宁马才刚刚从西军体系中独立出来,在这个时候虽然也是一方豪强,但是和巅峰时期压根就没法比。

马家军源于清末爆发的河湟回民起义。1863年受陕西、宁夏回民起义影响,甘肃河州莫尼沟大阿訇马占鳌起兵反清,青马先人马海宴此时投身军中,为马占鳌得力战将。1872年,马占鳌等太子寺一战“黑虎掏心”大败湘军,之后力排众议,在马海宴、马千龄的支持下,挟胜而求抚,率众归降朝廷。随后起义军被朝廷收编,重要头目封以官爵。此事件奠定了河州诸马崛起的基础。

在民国以前,河州诸马军事力量为“西军”时期,仍延续马占鳌降清时的格局,即以马占鳌子系(子马安良)为首,辖制马海宴子系(子马麒,马麟)和马千龄子系(子马福禄,马福祥)。马占鳌降清时,马千龄无军职,后为朝廷镇压回民起义才自组民团成军。诸马先隶属于董福祥的甘军系统,后独立一系,为清廷东征西讨,特别是抗击八国联军时,诸马为当时清军最英勇之部队。

辛亥革命后,马占鳌子系在政争中淡出历史,马海宴子系和马千龄子系分据青海(青马)和宁夏(宁马),凭借手中的兵力和地头蛇的身份,接受了北洋政府的收编。逐渐养大成为割据一方的封建军阀。

当然,现在的青马和宁马刚从马占鳌儿子马安良的西军体系中独立出来没几年,但却已经展现出蓬勃的朝气。宁海军统领马麒手段狠辣,再加上其弟马麟的辅助,手下士兵悍不畏死,外有盟友马福祥,马福祥在回民中的威望很高,马安良的西军渐渐的从霸主地位转为平等地位。青马和宁马已经初步展现出了纵横天下的狰狞之态。

当然,甘宁地区的势力还远远不止这些。1914年,袁世凯为加强对西北的控制,给甘肃派遣了个野心极大的总督张广建。张广建入甘几年,本身掌控的实力并不如何强大,但是他却是中央政府任命的甘肃总督,占据中央政府大义的名分,虽然统兵作战的能力并不强,但是政治手段却是不错。他以诸马之间的矛盾为突破口,渐渐的分化诸马的势力。将战友甘宁地区统治地位的西军拆的七零八落。甚至相互之间不断出现厮杀从而更加消弱了战斗力。可以说甘宁地区之所以会出现几股互不统属的马家军,都是张广建总督的手段。可惜,张大总督终日打雁,反被雁啄瞎了眼。他没想到被他分化打压的诸马最终联合起来,将他赶出了甘宁地区。当然,因为冯庸的原因,张广建是不是还有那样的命运就未可知了。不过现在张广建还在兰州做他的甘肃总督。他和马安良的关系也从开始的忌惮,变得若即若离起来。毕竟现在的青马和宁马发展的速度已经引起张大总督的警觉了。张大总督需要的是这几匹马实力平衡,可不希望有一家独大。当然,后世青马和宁马的崛起与现在张广建大力扶持他们对抗马安良有很大的关系。只是谁也没想到,马安良的西军会在他死后快速的崩溃。张广建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青马和宁马崛起到他无法控制的地步。

兰州西军大营中。马安良神色淡然的看着跪在下面的大汉。

“霞儿现在已经进入蒙古了?”马安良说到霞儿的时候,神色变得极为复杂。

“按照行程算,现在小姐已经进入了蒙古境内。将军,你这么做是不是太小心了。东北治安军就算再强大,短时间内也休想吞下整个甘宁地区。更何况,甘宁地区也不是只有咱们西军。马麒和马福祥都不是吃素的,就连张广建总督手中的力量也不可小觑。一旦这些力量整合起来,就算东北治安军再强大也休想攻下甘宁地区。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更何况冯庸只是蒙古督军,他的军队进入甘宁地区,名不正言不顺,中央政府也不会同意的。”大汉虽然一副莽夫的样子,但是说起话来,思路极为的清晰。真应了那句人不可貌相的说法。他就是马安良的嫡系心腹马童。代马安良掌控着手中的秘密力量。

马安良摇摇头道:“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我研究过东北的冯庸,此人绝对堪称一代奇才,能力近乎妖,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完全掌控了东北三省,手下精锐部队几十万,更是硬抗日本军队而全身而退。这样的战斗力,别说咱们西军了,就是北洋政府军都没有这么强。更重要的是,冯庸此人极为强势,目光长远。这点从他未曾统一东北三省的时候就谋取了蒙古督军的职位就可以看出。而且东北的军队从成立初期就没有停止战斗,和土匪,和官军和列强都打过。战斗经验不是咱们西军这样缺乏战斗的部队能相比的。马麒这个目光短浅的棒槌,受了张广建的蛊惑,竟然率领他的精锐宁海军伏击了东北治安军的先锋团。虽然最终成功了,但是自己也是损失惨重。别看他现在装的风轻云淡,心中还不知道怎么惶恐呢!而且以冯庸的性格,这种事情绝对不会这么算了,你看着吧,东北肯定会以这件事情为借口,派遣大军前来征讨。到时候咱们整个甘宁地区首当其冲。咱们这点家业能不能保住还是两说。”马安良苦笑着说道。自己老爹子微末起家,在大败湘军之后,携胜投降清军,这才有了马家几十年的富贵。才有了威震甘宁多年的西军。可惜,自从自己继承西军之后,尤其是张广建督甘之后,自己的西军遭到了多方打压。当年跟着父亲起家的老人之后也纷纷分裂独立出去。更让马安良心灰意冷的是,自己的几个儿子没有一个成器的。长子和次子只知道寻花问柳,文武方面都是狗屁不通。三子马廷勷在马安良众子嗣中算是最好的了。可惜和马麒,马麟以及马福祥的子嗣们一比就差远了。现在马麒和马福祥都已经从西军体系中分裂出去,已经自成一系,现在和西军成为了竞争对手。甘宁地区就这么大,而且回汉混居,治安混乱。这几只队伍要想彻底的掌控必须经历惨烈的搏杀,自己活着还好,最不济也能维持西军目前的地位。但是自己子嗣就相差甚远了。马安良甚至相信,只要自己一死,不出两年,西军这个看似庞然大物就会被马麒和马福祥他们两个吃干抹净。西军已成呈现出日暮西山的架势。但是马麒的宁海军,马福祥的安宁军都展现出了蓬勃的朝气。这就让马安良深深的感到不安。

所以,为了西军能够长久的传承下去,马安良暗中布置了不少后手。而战家就是一个重要的后手。

战家是甘宁地区为数不多的汉人豪族,已有百年的历史,在甘宁地区的威望很高。无论是回民还是汉民,对战家都很有好感。战家祖上曾经是坐镇甘宁地区的大官,很有能力,在他执政的时候,安宁地区的回汗两个民族变得极为和谐。后来那位大官死在任上,整个战家也就留在甘宁地区落户,并渐渐的成为本土豪族。虽然甘宁地区以回族聚集地著称,但是具体人口方面还是汉人居多。毕竟满清虽然掌握最高权柄,但是统治天下还需要汉人文官。所以,经过百年的繁衍。甘宁地区的汉人豪族的数量也是不少。基本上都是官宦世家出身。只是几十年前的几次回回暴动,无数汉人大家族被暴乱的回回消灭。而战家自始至终都没有受到过攻击。因为战家的家规就是回汉一家,家族历代主母中有不少是回女。家族中的女子也多有嫁给回族大家族。经过百多年的联姻,战家已经在甘宁地区编制了一个势力庞大的关系网。回民甚至都不将战家看做是汉民家族,这也是战家能够屹立在甘宁地区的重要原因。

但是,自从河州诸马崛起之后,马姓成为甘宁地区第一大姓,战家的影响力被极大的消弱,甚至整个家族都受到打击。几十年下来,战家除了依然保持了不错的名声之外,其实力已经空虚到了极点。随时有可能被诸马灭掉。更让战家绝望的是,战家上代子嗣中男丁全部夭折,只有几个女孩活了下来。这次变故差点让整个战家崩溃。后来战家大小姐继承家业,更是在未婚的情况下诞下一女。一时间成为甘宁地区最大的秘密。

之后张广建督甘,开始拉拢当地汉人势力,战家自然是拉拢的重点。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战家并没有如同其他汉人家族那样投靠到张广建总督的麾下,而是依然如同原来一样保持着超然的地位。现在诸马也开始重用汉人,战家的地位要比几年前好过的多。可是和原来辉煌时期相比就差远了。但是因为战家百年积攒下来的名声,就算张广建在不满战家的不识抬举,在短时间内也不能拿战家怎么样。

第二百一十章 西行

东北少帅府。

“少帅,咱们先锋团在甘宁地区全军覆没的消息已经传开了。这恐怕是有心人想要让咱们和甘宁地区开战。从而消弱咱们东北的实力。”李俊有些愤怒的皱着眉头。上次几人商量并没有得出结果。毕竟袭击先锋团的对手并没有确定。各方势力都有可能。这对整个东北治安军来说是件十分丢人的事情。

“少帅,看来是有人想要让咱们劳师远征。从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只是不知道这个势力属于哪一方?”蒋百里也感到有些郁闷。东北好不容易出现的平静局面被打破了。现在先锋团在西北全军覆没的消息已经在整个东三省传遍了。这件事情引起了东北民众极大的愤慨。纷纷要求东北治安军出兵。踏平甘宁地区的反抗力量。对于这些要求开战的声音,冯庸一清二楚,但是却始终没有发表过一丝一毫的意见,整个少帅府表现的非常沉默。这也让众人无从猜出东北下一步的动向。

“父亲,大哥,三哥,你认为我们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够吞下甘宁地区?”冯庸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