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一战胜国-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疑似日军军官的尸体,也被收集了起来,整齐的排列在一起。

拿些记者拿着相机,争相对这些战利品进行疯狂拍摄。

申报记者很快联系上了总指挥陈轩宇,陈轩宇很低调的宣称,此战系由委员长遥控指挥,第一军军长张季玉战时应变所取得的胜利。

当记者问及战果时,陈轩宇表示,数据暂时还未统计出来,但日军大部分火炮已经被摧毁,歼灭的日军数量可能超过十万。

……

杭州,《申报》大楼里,史量才突然接到了一封电文,激动的站了起来,连忙喊道:“快把这封电文上的内容润润笔,以最快速度印刷号外。”

“是”

主编拿过电文,看完内容后,只觉得整个人的血液都在燃烧着,沸腾着

提起笔,他写下了号外标题——中华国势逆转,日寇再遭惨败

“自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日本陆军不可一世,自诩天下第一陆军。反观我中国军事,满清黑暗统治,以遭至东洋小国欺压。尔后辛亥年**,我中华浴火重生,华东军五年严厉治军,今日终一雪前耻,大败东洋倭寇。众同胞当紧随委员长步伐,以复中心之国之地位……”

夏钧上次的演讲深深的影响着社会舆论,中心之国的概念很快被广为传播。

申报的号外很快印刷了出来,不过其他报纸的号外也差不多时间印刷了出来,杭州报界竞争激烈,各报纸慢慢走向成熟,主流报纸都在追求更快、更全的新闻报道。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家报纸要想生存很容易,但要想做大,就必须做得更好。

“号外,号外,华东军再胜小东洋,十万倭寇被歼。”

“号外,号外,中华国势逆转,日寇再遭惨败……”

“号外,号外,华东军荡灭十万日寇……”

街头,很快就被各种吆喝的声音所充斥,人们停下了手上的工作,知识分子们纷纷冲上街头购买报纸。

人们看到报道,纷纷激动的大喊起来。

“胜了,又胜了。”

“委员长万岁……”

各大报纸纷纷推出号外之时,《复兴报》的号外才姗姗来迟,不过复兴报的号外一出,马上就被销售一空。

这是复兴党的报纸,自然是想报道什么信息都有,虽然相比其他报纸的号外则慢了一些,但内容比较多,而且更加详实。

复兴报对此次大胜做了比较详细的报道,不过并无泄漏机密的内容。

截获日军电报被说成了指挥人员敏锐察觉战场气氛,及时做出战略调整云云,之后日军进攻,第一军军长张季玉心生一计,佯败后撤了近五公里,将日军诱入包围圈,华东军上下调集炮火、轰炸机对十余万日军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

而华东自治七省的广播,在当天傍晚对这一大胜进行广播,并宣布了战果:“华东子弟兵与日寇激战近八个小时,歼灭日寇十一万余,缴获步枪十万余支。此战山东日寇元气大伤,我华东军上下士气旺盛,定不负全国同胞之期望,叫日寇有来无回……中国必胜”

广播下面,人们再次欢呼了起来。

此时的中国太需要胜利了

华东军的大胜,无疑让中国人找回了尊严。

……

美国,一个华族青年拿着《纽约时报》,看着上面的新闻,顿时瞪大了眼睛

上面是一张张照片,照片上全是日寇惨败的模样。

标题上写着——“日军遭遇滑铁卢,十万日军阵亡山东”

“这是一场不可思议的战争,中国地方政府与日本的战争,中国人又胜利了。当我走上战场,看到的景象比之前中国两次歼灭日本陆军的景象还要恐怖,无数尸体躺在地上,仔细查看会发现,这些尸体全是日本陆军士兵的尸体,中国士兵的尸体基本上没有看到。毫无疑问,日本陆军这次发动的进攻,是一次致命性的错误选择,他们跳进了中国人的陷阱之中。但不得不说,中国的那支地方军队,已经成长为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之一,如果这次战争日本战败,那么中国将会在国际地位中崛起,而日本的国际地位将一落千丈,这也许正是日本政府不得不坚持打下去的原因……纽约时报记者埃雷特报道。”

看完内容,那名年轻人激动的欢呼了起来。

此时他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回去回到故乡的土地。

……

南洋和澳洲,华东军再次大胜的消息传来,两地的华人都沸腾了,人们高喊着委员长万岁的口号,于各地展开了热烈的庆祝活动。

很多华人是刚到南洋和澳洲,他们是华东自治政府安排的移民。

华东自治政府此时正在积极向国外移民,特别是南洋和澳洲地区。

澳洲的政策比较严格,很多华人是以劳工的名义进入澳洲的,不过只要进去了,澳大利亚政府想再把这些华人赶出澳洲那就难了。

华东自治政府已经向澳洲走私了很多军火,若是澳大利亚政府有什么针对华人的政策出台,马上可以进行暴动。

不过前提是华东自治政府必须出面警告澳大利亚政府,而且必须让澳大利亚政府感觉到忌惮。

与此同时,南洋和澳洲则出现了一股回国的潮流,南洋和澳洲的华人子弟回国读书同样可以免费,此时祖国渐渐强大,漂泊还外多年的华人多有些思乡心切,纷纷启程前往故土。

华东军在山东战场上大胜日军,让海外华人感觉自己的胸膛挺起来了,自己的脊梁骨直起来了。

更有许多华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而流亡海外的中华**党,更是因为这次华东军的大胜引起了更大规模的内讧,中华**党几乎一夜之间四分五裂。

许多会员甚至主动回国向华东自治政府自首认罪。对于这些能够自首的**党份子,华东自治政府一律从轻处理。

孙大炮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孤家寡人,只得跑到香港,抱二奶去了。考虑到待在香港不安全,孙大炮带着二奶们,迁移到了美国。

至于日本,华人在日本生存比较艰难,目前日本上下反华情绪激烈,在日本的华人纷纷离开日本。

而日本人也纷纷离开中国,双方倒还没有爆发扣留人质的事件,这样的手段影响是很恶劣的。

不过双方都在大抄特抄对方的侨胞资产,华东自治政府查封了几乎所有日本人的产业,连在东北地区,华东军也查抄了京奉铁路、南满铁路。

日军暂时没有精力去管东北,此时日本政府已经被山东战场弄的焦头烂额,暂时无力顾及东北的利益,但东北的利益胜于山东的利益,日本政府不得不将向东北输送兵力的计划提上案头。

不过东北的利益虽然重要,但在山东打败华东军对日本政府来说更加重要,只要在山东打败了华东军,那么东北的利益依旧是日本的,到时候只要逼迫华东自治政府签订条约便可以了。

此时山东的局势已经岌岌可危。

日本政府得知陆军在山东大败的消息,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消息念反了?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经过多方证实,日本陆军确实于山东战场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失败。

这次,日本政府不得不考虑,如何让战争先暂时停下来。

日本政府上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把英国、美国搬出来调停一下,以让日本陆军有喘息之机。

————

第一更到

第一百二十五章:英美调停

第一百二十五章:英美调停(求订阅)

英国显然愿意调停,而美国的立场诡异,显然并不想调停华东自治政府与日本在山东的大战。

此时美国的商品正在抢占国际市场,而华东自治七省的资本力量却成了美国的阻碍。

首先说货运上。

华东远洋公司的货船吨位暴增,此时已经增加到了一百六十万吨的程度,加上他们的近海运输船只的吨位,已经超过了两百万吨。

美国的货船吨位在这个年代也仅有两百万吨而已,而且美国派是排名第三的。

本来英法、德陷入战争,德国的商船不能正常航运,那么美国的吨位也就上升到第二位了,但结果华东自治政府所拥有的货船吨位却超过了美国。

华东自治政府的货船吨位飞速增长,虽然美国不知道具体吨位,但以市场调查来看,华东自治政府的船只吨位绝对不亚于美国,至于为什么增长得这么快,鬼知道

很快美国就把原因归结于华东自治政府借了很多外债的,并且大力投资造船业的缘故,尽管美国借的外债比华东自治政府还要多得多。

华东自治政府虽然疯狂举债,但显然还是比不上美国,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国际关系自然不是华东自治政府能够相比的。

实际上,华东远洋运输公司的船只吨位暴涨如此迅速,那自然是夏钧作弊的结果,一艘万吨级商船三十万点积分,对此时的夏钧来说简直是毛毛雨。

只是他也不能做得太奔放,因此还是零零星星的兑换,但胜在时间一长,吨位也就上来了,加上华东船舶制造公司在大造商船,谁也感觉不出其中的不妥在哪里。

华东自治政府不仅是在货船吨位上超过了美国,而且在很多产品上弄得美国商品根本就没有市场。

例如造纸业、纺织业,美国的商品现在都差不多走不出国门了,只有在一些政策优势的地区还能卖得动。

而在煤炭、钢铁方面,来自中国的煤炭和钢铁也成了美国煤炭和钢铁的最强劲对手,中国在这两种商品的产能上正在飞快扩大。

偏偏在那些英国空白出的市场上,这些商品又是主流商品。

毕竟一个贫穷的敌区,人们所消费的一般也就是纺织品、煤炭、钢铁之类的东西,另外就是小商品了。

这些小商品不需要太大的技术性就能生产,但华东自治政府下面的小商品生产厂家所拥有的设备都比较先进,制造出的小商品物美价廉,加上塑料这种新材料的大规模应用,以及良好的包装,更是让华东自治七省的各种小商品如虎添翼,在国际商场上风头正劲,美国商品也很难与其竞争。

这让美国感觉到了商业上所带来的压力,美国是一个最重视商业竞争的国家,虽然现在华东自治政府比美国还重视商业竞争,但这并不妨碍美国对商业市场的关注。

此时美国自然是希望华东自治政府与日本政府陷入战争之中,这样一来,在中立国之中,基本上也就只有美国有占领国际市场的能力。

毕竟此时欧洲爆发大战,英法俄德四国陷入战争,日本和华东自治政府也陷入战争,世界上唯一没有陷入战争的大国也就只剩下美国了。

虽然现在华东自治政府的经济貌似并未受战争影响,但美国政府相信,只要战争持续扩大下去,华东自治政府的经济肯定受到影响,这有利于美国对国际市场的掌控,并且有利于美国拉到更多的订单。

至于日本政府,此时日本已经彻彻底底的陷入了战争泥潭,加上中国和美国的商业压制,日本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根本没吃到几块肉,市场反而正在萎缩。

只要这些国家都陷入战争之中,美国也就能大发战争财。

这对于美国来说可是一个大好机会,美国政府在大战爆发至今,做出了一个预测,预测上报告称,如果战争继续进行下去,美国政府可能会捞到近百亿美元的订单。

事实上按照原先的历史,美国除了以收现金的方式卖出了大量物资外,光是各国借款就借了两百多亿美元。

此时的美国还不能预计战争能打多久,但美国政府绝对是不想出面调停在山东的中日战争的。

这场战争符合美国的利益

很快,美国便拒绝了日本提出的帮助调停要求。

只是没过多久,美国突然又答应了。

因为美国发现,如果现在不调停的话,日本很可能在山东战场上失败,那么继续扩大中日战争的机会也就失去了。

一旦日本在山东战场上失败,那么在短时间内可能就不太会与华东自制政府再次爆发战争了。

日本此时也很想从战争泥潭中抽身,以在这次世界大战中谋取到足够的利益,但日本政府有一个死穴,那就是他们已经骑虎难下。

此时美国若是出面调停,反而更符合美国的利益,因为这样虽然让战争暂时停止,但也许可以让这场战争进行时间延长下去。

至于英国,他们的立场一直都比较偏袒日本。

此次日本为了获求英国出面调停,向英国提出,若是英国调停了这场战争,日本可以向欧洲战场上派遣五十万陆军参与作战。

日本向英国开了一个白条,日本自然不想让自己陷入到欧洲战争之中,这对日本来说是没有丝毫好处的。

之前日本海军答应帮助英国对商船进行护航,已经让英国答应了让日本获得大国地位的条件。

此时日本并不想放弃这个条件,如果放弃这个条件的话,英国绝对会很坚决的为日本调停这场战争。

所以日本开出了一个白条,反正这个白条最后施行不施行,再找点借口就是了,反正借口很好找,到时候英国也不能拿日本怎么滴。

日本大肆向英国许愿,英国自然是喜出望外,丝毫没有察觉出日本的这个条件有水份,此时欧洲战场已经从运动战转入了堑壕战,这与山东战场的情况差不多,堑壕战就是消耗战,英法联军需要动员大量兵员、劳工投入战场。

就如法国来说,法国预计将从殖民地动员二十万人参战,结果没什么人相信这个数目,但到战争结束时,却动员了六十万人参战。

英国就更不用说了,此时正在为兵员和劳工的问题而烦恼。

对英国来说,中国政府是一个很好的鼓动对象,中国拥有四亿三千万人口,若是中国参战,肯定能动员不少人。

然而很遗憾的是,华东自治政府已经压过了中国的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在决定这样的国际行动的时候,甚至要看华东自治政府的脸色。

袁世凯更是隐晦的透露,中国的国际事务是由华东自治政府接管的,中央的权力只涉及中国国内十数省。

华东自治政府是合法地方政府,并且与中央有分工。

华东自治政府此时一口咬定中立立场,让英国毫无办法,美国的中立也让英国很郁闷。

此时中国和美国暂时不想加入这场战争,英国突然得到日本政府的许愿,自然是喜出望外。

英美两国达成了一致的目标后,都联合向华东自治政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