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一战胜国- 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今美国醒悟过来了,以中国的领土庞大程度以及人口对日本的压倒性优势,其战争潜力将随着中国的统一而越来越大。日本则是一个弹丸小国,琉球群岛和库页岛都被中国撸掉了,资源方面远远比不上中国,虽然日本还占据着整个朝鲜。

而在日本,北洋政府的解体,则是引发了日本高层的一度恐慌。

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日本愈发觉得更不上中国的脚步了,如今中国的领土面积之广阔, 已经比美国还大了,而且即将进入一个高度统一时期。

高度统一意味着更快的发展速度,日本这几年却是不断的在做亏本的买卖,现在国土面积大减,军事力量元气大伤。

之前华东政府突然禁止共济会在中国的活动,日本政府曾对此事召开过御前会议。

共济会不仅在中国存在,而且在日本也是存在的,而且共济会日本分会在日本的活动力度远大于中国。

日本高层也很想把共济会的活动禁止掉,但很快无奈的放弃了这一想法。

此时日本要想抵抗来自中国的压力,就必须借助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力量,如果日本也禁止了共济会的活动,那么可能引起英美的态度变化。

因此日本还是决定选择先无视共济会的存在,但共济会的问题却让日本高层极度警觉,因为共济会的存在已经威胁到了皇权。

不过日本政府的观望也不是没有好处的,很快美国那边又传来了愿意加大对日本援助的力度的风向。

此时为了对抗中国,日本政府也顾不上那么多的。

由于日本向欧洲战场派遣了近五十万的兵员,表现得与协约国其他伙伴间‘同心同德’,协约国和美国都对日本进行了一些扶持,尽管英国现在打仗还要贷款,但英国同时也在向其他国家贷款。

……

华东政府对北洋政府的接收工作在经过几了次的会议之后,大致上确定了主要原则。

在对北洋行政人员的处理上,主要是将他们遣散,他们如果要继续参政,可以去参加公务员考核。

除了那些有些本事的人员华东政府将给他们那排一些虚职来考察一段时间外,其他的全部砍掉,发给一定的遣散费让他们回家抱孩子去。

反正都是一些赤手空拳的文人,现在华东政府自成体系,根本不需要他们了,华东政府已经培养出了许多行政人员。

虽然华东政府现在培养的人才很多都是应急人才,严格的说大部分都是应急人才,经济上发展上的应急人才,行政范围扩充下的应急人才,以及教育规模扩大下的应急人才。

不过就算是一些应急人才,质量也比北洋的那些官员过关。

而且有个问题就是,北洋政府之前作为中国的中央政府,旧时代的那些主要社会精英,或者说是那一批地位最高的精英都集中在北洋政府。

这些社会精英首先有傲气,再则思想不统一,同时能力也已经跟不上华东政府的需求了,习惯行也不符合华东政府的风气习惯,因此把他们纳入华东政府的体系之中是很不明智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遣散回家,至于他们要闹的话,随他们闹去。

现在外面就很闹,华东政府迟迟不肯表态,除了一个谴责北洋政府突然解体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外,再也没有人就北洋解体后的新政府组建问题做出任何回应。

阎锡山在报纸上与极端民主人士的论战过程中,以及华东政府的配合之下,很快影响了一大部分人。

继阎锡山之后,很快恢复帝制的呼声再次出现。

有人开始主张由夏钧登基做中国皇帝,来带领四万万国民走向恢复中华天威的道路。

这一派系很快也得到了很多知识分子的支持,这些知识分子都是夏钧的崇拜者,虽然夏钧不是很明显的搞个人崇拜,但一定程度上也是有的,加上华东政府的创建极具传奇色彩,以及夏钧所带领下完成的那些光辉伟业,知识分子当中有很多都是夏钧的忠实崇拜者。

很快舆论就分成了三大派系。

第一个派系就是极端的民主共和派系,第二个派系就是提倡专制,不支持绝对的民主共和,但又一定程度上承认民主的必要性的派系。第三个派系就是帝制派,主张恢复明代旧制,恢复汉室正统。

在这三大派系中,一个让民主激进派感到恐慌的是,帝制派的力量开始迅速壮大起来,其速度之快,超乎想像,甚至很多民主激进派都倒向了帝制派。

梁启超顿时慌了,他能敏锐的从舆论的变化中感觉到,帝制派正在飞速壮大,而且这种壮大并不是单纯的舆论层面,很多以前坚持民主共和思想的知识分子都加入到了帝制派的行列之中,其中华东政府根基越深的省份越是严重。

“怎么会这样?”梁启超困惑不已,随即对出现的情况进行了仔细的调查和分析。

其结果令梁启超感到震惊。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华东政府是复兴党一党独大,复兴党的理念便是复兴民族,恢复昔日的辉煌。

因而在华东政府的不断的宣传、教育之下,所有华东政府的传统行政区域,甚至是刚纳入行政区域不久的省份,都出现了民族主义高度复苏的现象。

而帝制派最近打出了一个旗号——恢复明制,成立内阁,内阁向帝国君主及人民负责,同时进行一定程度的君主立宪,允许第一代君主拥有较大权力。

这一旗号出现后,立即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因为民族主义思想已经复苏了,就算是之前支持民主共和制度的知识分子,他们大多都都是华东政府培养出来的, 他们的民族意识极为强烈。

中国历来都是君君臣臣,皇帝是中国的传统,既然是复兴民族,那自然是要更加原滋原味,而且西方人的民主共和未必适合中国。

加上明代是一个已经出现内阁制,以及出现君主立宪思想的朝代,明末时很多思想家都提出要限制君主权力,而明代的舆论管制非常宽松,也导致了这些思想的出现。

因此从民主主义的角度上出发,恢复明制,并延续明代未完成的政治变革,是一个非常得人心的提议。

华东政府从成立之初就确定下来的民族主义复苏路线,也为今日的帝制环境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而且梁启超发现,除了那些知识分子,帝制在社会底层是很有很大市场的。

普通老百姓不管你什么民主共和,夏委员长让他们吃饱了肚子,过上了宽裕幸福的生活,要让夏委员长当总统不可能,要当就当皇帝。

因为有传言说,总统最多只能当十几年。

这下老百姓愤怒了,那么十几年后会是谁上台呢?能做得比夏委员长更好吗?这不是存心要害咱们老百姓吗?

万一到时候上来一个草包的总统或者一个混蛋总统怎么办?到时候中国是不是要恢复到袁世凯时期的中国呢?

这种传言很快在中国各省传开了,一股寒意很快萦绕在百姓的心头,并且驱之不散,因为那些民主激进派还在不断的叫着要让夏钧就任新总统。

一场民众运动开始极速酝酿……

————

第三更到

今天更新万字了。小菜很努力码字啦同学们来点月票呗……

第两百四十四章:演讲,民族文化

第两百四十四章:演讲,民族文化

金秋到了,田间地头一片金黄。

一年一度的秋收拉开序幕,生产方面一片火热。

然而在田间地头,老百姓们正在谈论着夏委员长是当总统好还是当皇帝好。

“照我看啊还是当皇帝好,可以当一辈子,夏委员长绝对是盛世明君,对我们老百姓可好了。到时候上面不用换人,我们就一辈子不用担心了,这多好啊”

“是啊”

“那个民主共和和委员长当皇帝有什么区别啊?”

“我听我儿子说了,主要的区别就是当几年,什么民主共和啊帝制后也是立宪的,那也有民主啊现在世界最强的英国人就是君主立宪,德国也是君主立宪,人家还能一个打三个呢说白了就好比这块地是委员长种得,到了谷子熟了,别人看着眼红就来抢了,大家说是这个理不?”

“当然是这个理,我儿子还整天叫民主共和,看他从学校回来我不狠狠收拾他,简直是脑瓜被猪拱了,真是猪脑子。”

……

工厂里,同样是一副热火朝天忙生产的景象,机器的轰鸣充斥着耳膜,吃饭时一群工人围在一起。

“老乡,你听说了没,现在好多人都说要夏委员长去当那个什么大总统呢”一个从车间里走出来到食堂吃饭的工人对几个同乡工人问道。

“也就你整天埋头做事没听说。”

“我这不是娃娃喊着要住新房嘛现在正忙着还贷款呢哪里有时间去理会这些闲事,不过我听说以后夏委员长当了总统,最多只能当两届,到时候就要换人了,一换人我们以后娃娃上学就要钱了,看病也要钱了,而且养老金可能发不了,是不是真的啊?”

当场一个有点文化的小工头肯定的说道:“屁话,那还能假得了。你看看娃娃上学不花钱,看病也不花钱,还谁都能拿到养老金,我们中国四万万人,那要多少钱啊?这些年不都是委员长拿自己的钱给我们搞的福利。就说每年捐款,是不是华东集团捐得最多?比其第二名那高到天上去了,再说这看病,华东集团每年的医药产品利润都拿来给我们老百姓看病了。再说这养老金,那就是坐在家里都有得拿的。要是换了别人当了总统,夏委员长完全可以不管我们了。到时候要那么多钱搞福利,别人当总统未必能把经济发展得这么好,把福利搞得这么全。”

“是啊这可怎么办啊”

“刚过上好日子,难道就要到头了?”

“鬼知道那些人在弄什么,那个大总统有什么好当的,我们华东向来就没有大总统,都是委员长说得算。”

“我们总不能在这坐等吧是不是我们写个万民书上去。”

“这是个好主意。”

“那我们一会下班就一起搞吧”

“现在就搞,我去请假。”

“好。”

……

十月五日,北洋解体已经五天了,夏钧在人民的各种呼吁之中来到了华东大学。

华东大学坐落于杭州的大学城,大学城里一共有六所大学,这里集中了当前中国最多的高等人才。

夏钧这次来到华东大学,是来做演讲的。

听闻委员长要搞演讲,六所大学的大学生都闻风而动,全部集中都了大学城的大广场上,等待着委员长的到来。

在万众瞩目中,夏钧的车队来到了广场。

当夏钧走下车时,全场热烈高呼起来。

热烈的气氛之中可见夏钧在这些高等学子们心目中的地位,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爱与崇拜。

因为他的能力,他的功绩,他的爱民,他的民族思想,甚至是他那朴素的日常生活。

是他带领落后的中国打败了日本,让中国走出半殖民国家的行列。是他让中国人民脱离饥寒交迫的困苦生活,走向富足宽裕的生活。是他收复了失地,开阔了领土。

人们能以自己的角度,找到诸多敬爱他的理由。

夏钧走到演讲台上,看着下面那些脸上充满期待的师生们,他对着话筒说道:“各位同学们,老师们,大家上午好。”

下面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夏钧接着说道:“今天我来到这里,是想和大家谈一谈我们的传统文化。”

夏钧说着也不废话了,直接切入话题,说道:“有人说,我们中国的文化是陈旧的,跟不上时代的,甚至是愚昧的。因为他们说,你们看吧西方人多么强大,西方人的生活多么富裕,西方人可以造出最强大的枪炮战舰,而我们中国什么也造不了,而且我们在与西方人交锋时败得很惨,都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有问题。”

“但我可以说,我们的文化没有任何问题,我们中华文化比西方人成熟得多,因为我们汉族是一个早熟的民族,我们有诸子百家,我们的文化也并非只有儒家,但就算是儒家,也是有一些先进性的。那么你们是否要问,既然我们的文化没有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民族会衰弱至此?”

“这个问题是很复杂的,首先我们会败给西方人,而日本却早早的明治维新了,那是因为满清是异族,他们不是真正从中国的利益出发,因此我们一败再败。也许你们会说,那只是借口,既然中国文化没有问题,那为什么会被异族统治呢?”

“要问为什么我们会被异族统治,那么就不得不说我们的地理问题,我们中国北方是辽阔的大草原,游牧民族和游猎民族众多,游牧民族生产力落后,经常缺少食物以及生活必需品,那么他们就会来抢。但我们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完善的医学体系,因此我们有最多的人口,最好的工匠,最多的物力和财力。因此游牧民族一般情况下是无法动摇我们汉族的。但也正是我们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我们有完善的中医体系,可以降低死亡率,因此我们中国历代的人口是在稳步增长的。当人口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土地就不够用了。加上土地兼并严重,因此社会矛盾也就出现了,这时候农民起义就发生了。”

“当农民起义发生后,那么一个王朝也就进入了最为虚弱的时期,而往往是在这个时候,异族便开始进入关内,五胡乱华如此,满清入关也是如此,而蒙古人则是一个特例,这是因为宋代建国时的短视,将大量的生存空间让给了异族而导致的。异族拥有强大的机动性,加之古代通讯手段不发达,因此在一个王朝极为虚弱的时候,异族往往能将我们整个中国搅得天翻地覆。

这种虚弱是不可避免的,古代科技不发达,人口一多必然造成剧烈的社会矛盾,社会矛盾终究是会爆发的。

我们被异族统治了,并不代表我们就比异族要弱小,也并不代表我们汉人是懦弱的。异族冲击了我们数千次上万次,但他们打不过可以跑,他们甚至可以跑到欧洲去,然后再回来,永远都不可能失败,而我们失败了一次就是失败了,这是特殊的地理因素造成的。

大家可以做一个假设,如果我们中国没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那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我们的农业文明虽然有一个周期性,但大家也知道,在封建时代,矛盾是农民与地主,当农民反抗获得胜利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