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一战胜国- 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谁挖得过谁就是了,不过显然是中国占了上风,中美双方的贸易摩擦和国家壁垒较之以前增加了许多,现在美国来中国做生意已经不太好做了,中国去美国做生意也不太好做。当然双方也各有手段,例如把资本伪装起来进入对方内部,从而又进行商业刺探活动等等。

中国成功的将阿布洛特集团安插进了美国,美国政府之前的确注意过这家集团,但随着中方的撤资,美国政府也消除了顾虑。

之前阿布洛特集团是有夏钧49的股份的,不过塔娜连女儿都帮他生下来了,夏钧也就把股份全交到了塔娜手上。

像这种撤资行为在中国海外资产身上很普遍,例如中方用技术换取到了某企业的股份,当这家企业发展得差不多了,就撤资走人,因此美国政府也未对阿布洛特集团有所怀疑,至于阿布洛特的老板与中华帝国元首的关系,这属于之前华东政府的高度机密。

而国际资本所暗中掌控的钉子也不少,之前中国分裂割据,几大势力间明面的暗中的冲突不断,很多资本商人还是以为给洋人做事是很有前途的,因此为之卖命还甘之如饴。

这类资本商人,很多在这次夏钧的整治行动中都被列入了名单之中,而华夏会内部的商人,则清一色是民族资本商人,他们的起家过程都被仔细调查过,若有外资操纵迹象则不与吸纳入会。华夏会是一个非公开的团体,在已经进入了资本垄断的时期,养商是一个国家的资本扶持政策,谁能被列入被培养名单里,就不会在发迹中就受到资本的打压。那些表现出来有潜力的商人,就算是资本小一些,都会被吸纳进华夏会的外部中,以防止被国际资本所染指。

话说各地地方政府要贷款修路,数量之庞大,扰的李盛国连忙给姐夫打电话,电话一通,李盛国便叫道:“姐夫,不好了。”

“什么事又不好了?”夏钧不解的问,每次这小舅子会给他打电话,多是报忧来的,夏钧也都习惯了,因此很淡定。

“那个,现在地方政府都想要发展,首先就想修路,一个个代表的数目报得一个比一个大。当然了,钱是其次问题,不是咱们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是怕这施工成本太高,到时候就不划算了。”李盛国在电话里叫道。

“那你说说怎么不划算?”夏钧笑着问道。

李盛国说道:“当然不划算了,首先一些省份连铁路都不通,这施工材料从外省运就得走公路,那么运输成本首先就上去了,材料费用也就上去了不是。就算是有铁路的省份,从邻省运还好些,若是从更远的省份去运,那就极不划算了是不。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工程队又没那么多,地方政府急着上马修路,很容易搞出豆腐渣工程,就算不是故意的,那也会出很多乱象,到时候要整改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这要是一折腾,银行业盈利方面还不给搞地一塌糊涂。”

“嗯”夏钧在电话那头点了点头,赞许道:“说得不错。”

“所以嘛姐夫你尽快出面叫停一下,另外给出个具体的发展方案,先后顺序先弄清楚了再说贷款。”李盛国却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在地方不规范的情况下他自然不能把贷款放下去了,万一地方政府还不上,还不是中央政府买账。现在华东集团和政府又分不清楚,到时候估计得摊在银行这边。

“好,好,明天朝会时我让下面给出个规划出来。”夏钧笑着应道。

……

翌日,时值七天一次的大朝会,内阁、各部门齐聚一堂。

朝会在行政部大楼一层举行,夏钧坐于上座,其他文武百官则坐于下方两侧,段祺瑞和轩宇、刘文洪等中央军官坐在前排位置。

位置的安排不是两侧单列,而是每一列安排了四个位置,这四个把位置无谓谁高谁低,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再加到五把、六把……

而在文官方面,梁启超也位列其中,梁启超挂牌帝国翰林院大学士,帝国翰林院一定程度上仿造宋制,翰林院学士充当皇帝顾问的角色,同时也是一个带着浓重学术色彩的机构。

有人猜测,当前帝国翰林院不仅仅是顾问角色,未来内阁首辅如果换人,有可能从翰林院选拔。

首先因为这是皇帝的顾问,与皇帝接触交流多,再则能入翰林院者,皆为有才能之人,专攻政治、学术。

如若某人有才得之垂青,又因无有一定资历而难服众,则先安排进翰林院里当上一段的皇帝顾问,也适当的展露一下才能,然后再行提拔。

不过谁都明白,梁启超当内阁首辅是门都没有的,因为他不是坚实的帝制派,给他这个帝国翰林院大学士的职务,实乃看他是当今中国名誉最高的大文豪,这样被社会公认的人才都打发回家了,那人们说起此事来话总是比较难听的。

而且翰林大学士并非是儒家的地盘,法家、兵家、农家、工家、经济家、纵横家、道家反而占据了主导,其中又以法家、兵家、农家、经济家、纵横家为主,道家为辅。

说白了,这就是帝国的一个‘专家部’,各领域的专家只要是帝国要向专业人士咨询的领域,对该领域有精深研究的人才皆可为学士,不过大学士就必须是那种久经考验,却有才能之人方可担任。

不过领域有重有轻,可就任大学士的多为主要领域,其中儒家也就梁启超这么一个大学士,不过梁启超并非是太坚持儒家思想的文人,反而是有改革色彩的,再则现在也在反省自己的思想,因此才得了个大学士。

其中纵横家则是当前的‘国际战略家’,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创始人鬼谷子,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

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战国策》对其活动有大量记载。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纵横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

帝国当前大量恢复古称,翰林院也已非儒家之地盘,纵横家是帝国最重要的顾问之一,与兵家、法家地位相齐,就是人才稀缺,暂时也就五位学士,还未有可就任大学士者。

地位排在第二线的则是工家、农家、经济家,分属工、农、商,这三个方面的专家是夏钧咨询最为频繁的。

“诸公,近来可有启奏之事?”夏钧对在场众人问道,一般会在这种大规模朝会里议论的,都不是国家机密,主要是一些法制、工商业发展政策的讨论。至于涉及到军事机密、外交政策、经济调控等问题,都是秘密的高层会议。

做为帝国元首,夏钧对在场众人给与充分尊重,不唤之为爱卿,而唤之为诸公,毕竟现在还不是皇帝,不能完全按照皇帝的制度来。

“翰林院经济家大学士李盛国有奏。”李盛国起身道。

“讲。”夏钧说道。

“启禀元首,地方政府建设乱象频出,不顾自身局限,皆要出资修筑铁路、公路、大桥,前来银行讨要借贷蔚然成风,一地为之,各地皆为效仿。”李盛国就问题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报。

夏钧点了点头,问道:“诸公可有看法。”

游正斌听了后问道,“李大学士,那你借还是未借?”

“未借,当前我们的工程队数量不足,具体的说是工程太多,工程师和技工皆不足以应付如此规模庞大的工程数量。”

“那具体大到什么程度?”阎锡山问。

李盛国掏出材料,看着说道:“就这半个月来,已有近二十三个省份,八十六个县城的地方政府前来贷款,要求借贷金额高达十三亿元,而且还有地方政府的贷款申请单递交上来。”

“问题确实比较严重,当前我们的施工能力已经用到极致了,严格的说是从建安起家时,各工程队的工程就没有停下过,虽然如今人才培养已经走上了一定规模,但显然没办法应付如此庞大的工程量。”夏钧出声说道,然后对许文博说道:“建设部散会后马上统计一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有能力建造的工程量是多少,我们再按照工程量来给地方工程名额,诸公如何?”

——————

作休时间颠倒掉了,今天起得太早,又睡了个回笼觉,结果醒来时已是快七点了。。。请各位同学恕罪… …

第两百五十六章:列宁动向,沙俄革命前奏

第两百五十六章:列宁动向,沙俄革命前奏

根据朝会的讨论结果,帝国将对全国的施工能力进行统计,同时成立一个专门的调度组,以做到对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

“地方借款,当先向中央申请,中央再派遣人员下去核查可行性。”阎锡山在朝会中提出了具体的地方约束制度,总之就是宁可不建,也不能乱建。

反正现在全国的施工队有限,不是说没活干了。

其后几天里,各部门开始联合统筹工程建设,建设部首先确定了国家重点的工程,首先一个就是铁路,第二个就是重要公路、大桥。

铁路方面,建设部的计划是先再每个省都修通一条主干线,然后再修支线。具体先向哪个省修干线,主要看开采资源的问题。

铁路建成后首先必须得收回投资,那么就必须有足够的货运量,这些货运量可以通过开采矿产等方式来达成。

什么地方的资源有开采价值,什么地方没有,这首先得分清楚的。

同时华东集团也是配合各部门统筹建设方案的重要组成,华东集团主要涉及基础工业,诸如电力、建筑材料制造,这都是地方建设所需的,起码一个钢筋水泥什么的有。如果在陕西搞建设,却偏偏要从福建运水泥,那多不划算。

各省都得有一个建设基础才行,这得华东集团出面应付。

总的建设纲领就是先修省级,再修市级,其次就是县级,省级铁路、公路先通,然后在下面的铁路支线、公路方面,铁路由建设部负责,公路由省级负责申请建设。钱不够可以向银行借贷,但必须有一定的施工条件才能通过。

此时中国很多省份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一穷二白,中国是一个直接切入第二次工业**的国家,虽然有一定优势,但也有很多劣势,主要劣势就是没有第一次工业**的基础成果,而像其他完成了第一次工业**的国家,他们的铁路到处都是,特别是像德国、美国这样的国家,铁路都比较发达。

而中国的铁路,辛辛苦苦的建设了近七年时间,也不过建成了三万公里,但这样的速度已经可以说是奇迹了。

此时中国的工程施工规模已经扩大了很多,未来的建设速度也将加快不少,特别是在帝国统一之后,效率将大幅度提高。

要想提高建设效率,首先就得确定目标。

要有目标就得有规划,有规划才能有效率。

建设部在夏钧的要求下,很快就拿出了一个未来三年规划,这个规划涉及到铁路、公路、电站、水库、保障房等基础设施建设。

夏钧看了报告在那里直骂娘,建设部给出的三年规划太不靠谱了,“铁路你们打算在未来三年之内建成三万公里?你当这是大跃进啊还有公路,打算在未来三年内建成五万公里,你们打算搞豆腐渣工程吗?”

许文博被骂得不敢吭声,这个三年规划确实有夸大之处,本来只是想,多规划一点,到时候完不成再说,反正把建设速度提高上去就好了。

在这样的想法下,许文博和建设部的官员也就整出了这个一个靠谱的建设方案。

“马上去弄个靠谱点的。”夏钧把这个规划方案丢了回去,许文博灰溜溜的拿着规划跑回去连夜加班加点,和建设部的官员商讨拿出一个靠谱的规划出来。

接着,水利部也拿出了一个三年水利建设规划。

这次水利部的规划就靠谱得多了,他们的规划方案显然比较考虑实际,没有走大跃进路线。

这让夏钧比较高兴,水利部的计划就是在未来三年内先对各地的河流进行先期治理,以消除水灾为目的,同时在可能遭受旱灾的地区建设水利工程以增加抗旱能力。

黄河治沙的问题,则被水利部分为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就是加固堤坝、清理淤泥,同时在黄土高原地区修建拦沙堤坝,减少泥沙入河。

初步的目的也就是堵和疏,这样的措施施行下去,则可以很大程度行改善黄河地区的灾害。

同时初期也是对中期的方案进行初步验证的时期,中期,则是加大投入,开始从根本上对黄河问题进行治理。后期则是彻底根治,但治理黄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后期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道路,夏钧也是考虑清楚了的。

第一就是建设基础设施,以基础设施建设来带动经济发展,第二个就是增加内需,以内需来带动经济,第三就是发展对外出口贸易。

同时发展经济需继续加大农业投入,以农业来冲击其他国家的经济,并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工业上则向技术型高端工业转型,诸如汽车制造、电器制造、船舶制造、飞机制造等可以增强战争潜力的方向发展。

轻工业自然也不能丢下,轻工业同样是需要重点发展的,同样也是用来冲击其他国家经济的一个重点领域。

此时中国的轻工业已经基本上完善了,很多轻工业领域已经获得了国际技术领先优势,不过也有多领域没有获得技术领先优势,但技术却也处于一个与其他先进国家的持平状态。

至于国际资本对中国的围堵已是必然,不过国际资本此时也并非完全掌控世界,起码美国佬虽然在经济上已经成为全球第一,但战争能力和国际地位却依旧没有达到称霸全球的地步。

中国还是能够追赶上美国的。

国际资本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围堵,最多是在国际贸易方面,但也不可能被完全堵死,因此未来中国的对外贸易需要另辟蹊径,扶持那些东欧、非洲、拉丁美洲国家发展经济,模式就是他们向中国出口资源,又买回中国商品。

而与美国的贸易,极有可能会碰上贸易壁垒,国际资本是以美国为大本营的,但美国绝对不是一个资本国际化的国家,国际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