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一战胜国- 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英国不这样进行交换,那么其结果就是中国始终不承认英国在亚洲的各殖民地。

那么中国随时可能入侵这些殖民地。

同样,这个信号意味着,中国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对日本动武。

中国此时已经完成了初步的统一,只要香港一回归就等于是完全的统一。

而中国在恢复昔日的各藩国的过程中,越南已经成功被中国接管,中国重新成为了越南的宗主国。

琉球群岛也从日本手中打了回过,不过中国没有恢复琉球王国。在主要的几个藩国当中,也就剩下一个朝鲜还被日本占据。

这对于一个大国来说,是不可能将这一问题搁置不管的。

这是一个大国的特权,在占着理的情况下,其他列强必须给与重视,否则将引起大战。

因为这是一个对大国的侮辱。

英国政府在经过商议之后,决定与中国达成这项交换协议。

在此时的国际货币市场上,美元与亚元的强势,已经使英镑开始十分疲软了,英国政府一要还债,二要恢复英镑在国际上的地位,现在已经打不起什么战争了。

英国甚至搞了一个‘十年无战争’的目标。

要想恢复英镑在国际上的地位,必须十年内不发生大的战争。

与中国达成这一项交换是比较值得的,因为这样一来,中国就不太可能会入侵英国殖民地。

至于日本的问题,英国感觉自己责任不是太大,应该让美国站出来承担更大责任的时候了。

虽然英国也参与到了围堵中国的序列,但朝鲜问题确实是太棘手了。

朝鲜作为中国的宗主国,这是谁都知道的,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还是上个世纪末的事情,根本没有过去多久。

中国此时作为世界列强之一,恢复昔日藩国是很正常的。

就像中国定然要收复香港一样。

英国此时不可能还占着香港不走,那等于是在侮辱一个强国的尊严,是会引起剧烈矛盾的。

如果是一个弱小的国家,英国完全可以用武力进行镇压,但现在中国陆海空何等强大,英国海军此时根本无法触及到中国海,因为中国空军存在,中国海军虽然未证明在装备了最先进的战列舰后能够称霸全球,但起码在中国海是无敌的,这让日本海军都极为尴尬。

为了香港而向中国宣战,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但美国和日本得知这一问题之后,很快向英国提出了否认意见。

特别是日本的态度十分激烈,并且搬出美英日三国签订的协议,要求英国拒绝承认中国在朝鲜的宗主国地位。

但美国和日本显然阻止不了英国的决定,英国直接撇开日本和美国,在与中国谈判了近两个月之后,于9月与中国签订了《中英势力范围协议》。

中英势力范围协议,规定了中英双方各自的势力范围。

中国承认英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殖民地统治权,而英国承认中国在果敢、交趾、南洋共和国、朝鲜的宗主国地位。

英国政府认为,中国在亚洲的势力已经极大,最为亚洲第一强国,欧美国家不好顾及。

中国未来与日本在朝鲜发生战争这是必然。

是欧美国家所无法阻止的,因为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朝鲜已经在中国的大炮射程之内了。

而中国之前作为朝鲜的宗主国,不仅在大炮射程之内有理,就是讲真正的道理也讲得通。

在这样的情况下,承认中国在朝鲜的宗主国地位能够避免中国与英国之间发生大规模战争。

而签订了这一协议,把势力范围正式确定下来,那么中国也就不可能再向亚洲南部扩张。

除非中国是要发动全面战争。

发动全面战争,这是未来的必然,英国为此也正在做准备,但英国必须先恢复元气。

美国也需要时间准备。

此时意图阻止中国向日本在朝鲜动武是显然不可能的。

英国之所以毫无顾虑的把日本踹开,是因为英国无求于日本,日本还得一定程度上依赖英国。

消息传到日本,日本政府高层都郁闷了。

显然这个联盟也并非是完全牢靠的。

日本也意识到了未来中日之间在朝鲜必有一战,因此加紧对朝鲜的军事设施的修建。

美国也意识到了战争在短期一两年内可能在朝鲜爆发,也加大了对日本的援助,希望日本能够在在朝鲜重挫中国陆军的锋锐。

美国对此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日本的陆军也不弱,特别是意志方面并不差,只是装备太差了。

如果美国能够支持日本在军备上的情况进行改善,日本占据地利的情况下,未必不能挫败中国陆军的锋锐。

传来协议签订的消息,夏钧显然很高兴。

“英国佬果然怂了。”夏钧笑道,“中日朝鲜战争已经可以准备了。”

“日本在朝鲜经营多年,建有坚固的军事工事,恐怕这是一次硬仗啊”阎锡山十分担忧,“而且日本现在有美国的支持,更不好对付了。”

“无妨,只要打得谨慎一些,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夏钧丝毫不担心这一问题。

日本有日本的优势,中国同样有中国的优势。

此时中国的军事技术研发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地步,因为中国在研究军事技术上有明确的方向,基本上不走弯路。

日本再怎么准备,最多只能躲在工事里。

离开了这些防御工事屁都不是,而且夏钧并非是没有办法对付这些防御工事。

历史证明,战争随着科技的发展,战争的方式依旧会回到运动战的轨迹,而随着尖端科技的不断发展,战争的方式又有所演变。

中日朝鲜战争,是夏钧在一两年内就要发动的战争。

中国军队,在全面战争爆发前,必须有足够的战争来磨砺,日本就是中国陆海空三军的磨刀石。

当中国与英国签订了《中英势力范围协议》后,中国开始进入了更为紧张的备战之中。

1919年,中国的陆军兵力已经增加到了260万了。

而且中国的陆军还在继续扩军,预计年底再征召40万兵力,使陆军总兵力达到300万。

而东北军区,在年底,最多可以征调80万的兵力,不过新兵较多。

夏钧知道,不经历战争的洗礼,这些部队是无法成长的。同时发动这次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中国陆军的信心。

————————

第一更到

341章:特拉斯线圈,免费能源

341章:特拉斯线圈,免费能源

日本也在疯狂的扩军之中,此时日本陆军已经扩军到三百万了,比中国的扩军速度还要快。

要知道日本此时的人口只有四千万,还不到中国的十分之一,却拉起了比中国还要庞大的陆军。

但日本的经济运转情况还算可以,这主要是来自英美的支持。

英美两国给日本提供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的支援,就是为了让日本能够在朝鲜挫败中国的进攻。

基本上日本等于是十个人口当中就有差不多一个人去参军,整个国家已经完全军国化了。

而中国此时虽然也开始走军国化路线,但参军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远没有这么大。

看到这个数据比例,中华帝国政府高层无不偷笑。

中国的军事发展,使得日本必须走上这样一条疯狂的扩军路线。

如果日本按照中国的军事人口比例,那么日本只能拉起三十万的陆军,三十万的陆军能顶个屁用。

日本人此时正在疯狂的生育,而中国也在疯狂的生育。

人口,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人口若是拼不上去,那么这个国家注定也只是一个小国,然而小国本身也就养不了多少人口。

这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

而中国毕竟在古代就是一个大国,而且是世界上强大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绚烂的文明,这使得中国有了如今的四亿五千万人口。

中日之间的备战,已经受世界关注了。

中国东北军区从1919年9月开始,就进入了紧张的战备状态,华北军区以后20万兵力调往东北军区,而华东军军区也向东北军区调集了15万兵力。

加上东北军区之前的50万兵力,整个东北军区的兵力已经达到了85万,而且兵力还在不断往东北军区调集。

到年底,预计可以往东北军区集结上百万的兵力。

而香港的回归,也让中国国民欢庆了一阵,香港的回归意味着中国此时已经彻底统一了。

中国的原有版图,已经彻底完整。

在完整了原有版图的前提下,中国还开拓了很多新的版图。

这些版图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谋夺的。

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大的受益者是谁,如果从资本上来说,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国,其次就是中国。

但从版图扩张上来说,最大的受益者则是中国。

而协约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瓜分了德国的殖民地,但德国的殖民地本身也不是太多。

因此,没有哪个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占领的版图是像中国如此巨大的。

中国的版图的扩张,也使得英美两国高度警惕。

夏钧这才觉得,是不是玩过头了。

其实很多土地,并不需要直接占领。

但想一想,一个民族要想足够繁荣,也就是人口想要足够的多,就必须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直接占领有直接占领的好处。

起码在未来,中国以现在这样的版图,足够养活十亿以上的人口。

这不是简单的让人民吃饱饭穿暖衣服的养活,而是让他们能开得起汽车,用得起家电,住得起舒适的房子,过上富裕生活的养活。

而以中国当前的版图,有足够的空间挤下这么多人。

同时这还需要大量的资源,当前中国的势力范围内的资源就已经非常丰富了,也是足够十亿以上的人口消耗的。

资源这个东西,永远不用怕不够用。

因为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源其实想要多少就有多少,一切都只是能源问题。

因此十亿的富裕人口,对于此时的中国并无压力。

不太理想的地方就是让英美高度警觉了,这不太好麻痹他们。

但就算是英美高度警觉了,中国此时也无需畏惧了。

战争对于中国来说,已经是到了一种即使是无法战胜,也不可能失败的局面,就以当前的中国发展势头,在夏钧不作弊的情况下。

如果夏钧作弊,那一切另说。

横扫全球,这不是梦想。

此时的中国国民,真正意义上享受到了国家强大之后的种种好处,而且福利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比不上的。

整个国家的国民,在物质生活上没有了拮据,很多国民对于钱的兴趣也就变得淡然了,而他们所做的,都是为了理想。

整个国家的主体思想就是民族,理想就是振兴民族,强大国力。

对于一个已经可以脱离物质条件束缚的国家来说,不管是国家政府还是国民,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向外看。

寻找在这个地球上的一切可能破坏如此美好生活的潜在威胁。

此时中国的潜在威胁诸多。

英国是传统的世界殖民老大,海洋时代的霸主。

英国首先就是一个威胁。

不过随着陆权国家的发展,英国的海权老大很多时候已经力不从心了。

英国作为一个岛国来说,其实也是一个军事力量比较畸形的国家。

而最大的威胁,无非就是两个,一个就是苏联,他们存在在亚欧大陆,对中国有直接的威胁性。

苏联来自陆权的威胁。

另外一个就是美国,而美国又联合日本、英国,成为一个以海权为主的威胁,同时日本又兼具一些陆权的威胁。

其中美国的经济实力,是比中国还要强的。

如今中国的备战受到国民的支持,就是因为外部威胁强大,国民的危机意识已经在宣传中调动起来了。

中华帝国政府从来不宣传什么世界已经和平,在报纸上虽然不鼓吹英美日的威胁,但在底下的宣传,却是有不断的用英美日三国的联盟来激发国民的危机意识。

最大的危机意识来源还是苏联。

苏联是一个制度与中国完全异同的一个国家,如果苏联发展起来了,那么中国所受的威胁将非常巨大。

整个中国此时就是沉浸在备战与经济发展之中。

前者是为了守护民族创造出的财富,后者是为了创造更多的财富,创造更多的财富不仅能够让整个民族过上档次更高,品质更好的生活,而且还能够让国家拥有更为强大的战争潜力。

整个民族此时都觉醒了。

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的觉醒,将是非常恐怖的。

不过中国离高度觉醒还有一段路程要走,毕竟整个国家的国民的觉醒时间还不长,国民文化水平还不高。

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淀。

因此此时的中国,还没有达到正式的与英美日、苏联走上全面战争的最佳时期。

中国不仅需要更多的人口,还需要的是素质高的人口。

一战当中,中国并未因为战争而损失多少力量,从某种角度上看,中国也可以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大赢家。

不过即使是最大的赢家,此时和其他列强火拼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

就算是夏钧手上有超级作弊器。

然而在国民素质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去进行高强度的战争,本来正在修练的内核突然被打断了,最后甚至会直接乱掉。

内核能有多强,竞争力就有多强。

就像是打地基一样,越坚固的地基,楼房就能盖得越高。

等中国通过修练自身内核大成之后,就是中国问鼎世界霸主之时。

基本上随着《中英实力范围协议》的签订,中国的对外扩张也就差不多停止了,而最后一个目标就是朝鲜。

不过打完了朝鲜,还可以打苏联。

但那是新俄国的领土了。

打下朝鲜之后,中国的领土范围估计在十几年内不可能再扩张了,而要等到全面战争爆发时期。

那时的中国的版图才会继续向外扩张。

中国的版图之大,已经成为了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了,这是随着俄国的分裂而出现的局面。

……

话说特拉斯回到了塞尔维亚,却发现情况并非像塞尔维亚所说的那样是为了修水电站。

而在塞尔维亚实际上也没什么大的水电站可以修,没那个地理环境,境内的水能很少。

虽然有河流,但没有足够落差。

显然修水电站是不靠谱的,而特拉斯很快就被塞尔维亚派遣到了建在中国四川的一个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