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一战胜国- 第3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50多吨中的小戴维迫击炮的炮筒,仔细一数,竟然有十辆这样的牵引卡车。

“这是什么东西?”一对哨兵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看着如此巨大的炮筒。

“难道这是大炮?”

“好像是。”

“这也太大了吧”

“小日本要倒霉了。”

几个哨兵看着绝尘而去的车队,议论纷纷的说道。

这几个哨兵看到这样的巨炮,顿时士气大振。

强大的火炮,很多时候战术效果并不是很好,但却能激发军队的士气,打击敌人的士气。

一增一减之间,效果就出来了。

战争,很大程度上打的就是精神。

谁的精神更强大,谁的士气更高,谁就有可能赢得战争,这是古往今来战争的一个最基本的定律。

而这次,夏钧不是搞一门巨炮,而是直接就搞出了十门小戴维迫击炮,就是要狠狠的打击日军的士气。

同时当这种巨炮多到十门的时候,真正的战术意义也就显现出来了,不再是单纯的士气光环。

夏钧来到鸭绿江前线视察当中不仅兑换了十门小戴维,还针对日军装备了大量飞机的情况,兑换了雷达站。

这些雷达的功率不是太强,只能扫描三百公里之内的飞机,日军的很多飞机是从德国人手上弄到的。

德国人的飞机很多又是中国制造的,例如重锤Ⅱ、重锤Ⅲ,还有雄鹰战斗机等等,日军现在手上的这些中国造飞机的数量估计超过了六百架。

基本上德国的大部分交出的武器都塞给了日本。

协约国的目的,就是要在朝鲜挫败中国陆军的锋锐,打破中国人鼓吹的世界第一陆军的神话。

中国陆军确实是装备世界第一,但战斗力方面,依旧是有很多国家持怀疑态度,毕竟中国之前与日本打的战争,属于本土战争,而日军是客军。

对苏联的战争,奥伦堡大捷,只能说苏联太挫,也无法太准确的说明问题。

若是中国能够一举攻克朝鲜,那么这个世界第一陆军的名头显然不会有人再去怀疑了。

但在美英等国看来,这显然不太可能。

他们可是给了日本大量的军事武器,都是从德国人手上弄到的,还有一些是他们支援的。

可以说日军在军事武器上有了极大的改善。

不仅有了飞机,而且还有战车。

同时日军在朝鲜还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

在兵力方面日军也不比中国少,而且从底子上来说,日军的底子实际上更好,中国虽然有大量的人口,但普遍军事素质不高,没有什么预备役,动员能力不够强。

此时中国虽然开始大规模的进行军事训练,但毕竟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的。

日军已经在朝鲜集结了近两百万部队,就等着中国来犯,要给中国陆军一个狠狠的打击。

中国也在不断的向鸭绿江北岸集结兵力,根据军事会议商议,中国军部决定将西北军区、华北军区的大部分军力调往东北,准备参与中日战争。

同时,俄国也派遣十个师参与中日战争。

而在俄国与苏联的防线上,依旧有八十万军力未动,还修有防御工事,已经足够应付苏联可能乘机发动的进攻了。

这样一来,中国可以在东北地区集结近九十个甲种师,兵力达到一百三十五万,其中装甲师达到十五个,炮兵师十八个,其中有一个是装备203mm榴弹炮的榴弹炮师。

各类火炮,不包括迫击炮,总数达到5832门。

可以说,此时中国陆军的家底是很丰厚的。

这些火炮多是先进火炮,虽然没有领先太多,但在203mm榴弹炮方面,中国的203mm榴弹炮的倍径达到30,有效射程已经达到了17050米,相较同期射程最远的火炮,射程多出三千多米。

也就是三公里。

这个时期射程能有十四公里的榴弹炮,其威力不大。

而中国的203mm榴弹炮,威力巨大。

而在兵力上,中国除了调集九十个甲种师以外,加上俄国的十个步兵师,兵力最终可以达到一百六十五万。

尼古拉二世对于参与朝鲜战争的兴趣巨大,这次战争是中国牵头,俄国参与其中,可以洗涮俄国在日俄战争中的耻辱。

尼古拉二世并不怀疑中国陆军的作战能力,日本必然会在这次战争中失败的,他对中国陆军极有信心。

这种信心来源于他对中国陆军的接触,中国陆军的实力绝对是世界第一的,这次跟着中国走显然没错。

……

随着秋季的结束,气温开始转冷。

中日在朝鲜问题上的外交争端开始加剧,中国指责日本在朝鲜大修军事设施,企图永远霸占朝鲜,中国作为朝鲜宗主国,日本的这种行为是在挑衅中国。

日本则指责中国试图破坏世界和平,挑起中日争端。

双方在外交上互相指责的同时,都在不断的加强边境军事力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谁都知道,战争缺乏的只是一个导火索了。

中日朝鲜战争,这将是一次比上次中日山东战争更为惨烈的大战。

中国能否取胜,在世界各国看来是一个未知数。

……

此时的中华帝国四周基本上也就是两个最大的威胁,一个就是日本,一个就是苏联。

两者的威胁都比较大,而苏联的威胁在中国看来显然更大。

但日本的野心太大了,一心勾结英美,想与中国抗衡。

日本也仅是螳臂当车,中国必然给其灭顶般的打击,彻底的践踏这个岛国的自尊。

打掉了朝鲜,日本也就彻彻底底沦为一个岛国,只能是个半残,国力将更加式微。

中华帝国空军的力量也开始大规模向丹东地区集结,机场里飞机停了一排又一排,其中有不少新型军用飞机。

其中各类军用飞机的总数超出了三千架。

冬季已经就要快要来临了,鸭绿江的流量开始减少,江面开始呈封冻的趋势。

日军的鸭绿江防线就修在鸭绿江南岸,距离江面不过一千多米,之所以修得这么近,是想依仗鸭绿江。

不过鸭绿江冬季的封冻是最大的漏洞。

然而动机野外寒冷,零下二三十度是很正常的,不利于军队作战,日军的想法就是依靠防线的保护,对渡江的中国军队进行火力打击。

这些防线修了坚固了地下掩体,普通火力根本无从下手。

中日朝鲜边境上的火药味已经是越来越浓了。

11月6日,这是一个阳光还算明媚的初冬,鸭绿江上已经出现了一些浮冰,不过气温还不是太低,无法将整个江面冻结。

丹东的中国炮兵部队,向日本鸭绿江防线上发射了几枚矫正弹,随后引发了一场炮战。

日军有不甘示弱,立即展开还击。

但让日军比较郁闷的是,中国陆军并未推进到鸭绿江岸,离江岸有十多公里之远,在南岸的日军的火炮打不到什么有价值的目标。

而在鸭绿江北岸,日军的炮击,如同痛了马蜂窝一般。

随即北岸的炮弹雨点一般的掉在了南岸的日军防线上,特别是那些203mm口径的榴弹炮。

射程达到17050米,对日军的火炮进行了超远距离的炮战,日军的火炮射程不够,只能被动挨打。

炮战,这只是战争爆发前的开胃菜而已。

当天的炮战以中国炮兵部队大获全胜而告终,日本发现他们的火炮射程太短了,根本无法和中国玩炮战。

第二天,中国陆军开始向前推进。

三十门204mm榴弹炮继续轰击日军鸭绿江防线,一个装备175mm榴弹炮的榴弹炮师也加入了炮击序列。

火力顿时无比凶猛。

日军火炮完全被压制住了。

中国空军的侦察机也在天上不断盘旋,以为炮兵部队寻找目标。

地面上的日军高射机枪和高射炮持续开火,以驱逐天上的侦察机,但很快引来了炮弹。

同一天,中国东海舰队驶入了渤海湾,来到了鸭绿江口。

东海舰队是中国最强大的舰队,拥有六艘先进的战列舰,加上日本发扶桑号改造而成的山东号,组成了七艘强大的战列舰编队,同时还有七艘长江级重型巡洋舰,拥有与华东级战列舰一样的火力,比华东级战列舰的速度更快,续航能力更高,但皮不够厚,不够耐打。

东海舰队到达江口,随即进行扫雷工作。

日军显然早就意识到了中国海军可能会配合这次战争,因此在鸭绿江口布放了大量的水雷。

当中国海军出现在鸭绿江口的时候,鸭绿江防线的日军就已经知道,这道防线不可能坚持太久的。

朝鲜作为一个半岛国家,东部大部分都是山区,主要的战场就是西部丘陵地区,而西部完全在军舰的炮击范围之内。

要想阻止中国陆军跨越鸭绿江登陆朝鲜几乎不太可能,不过日军上下却极有自信能够对中国军队造成巨大的伤亡。

广播里,激昂的声音激励着日军的士气。

“我们要让鸭绿江防线变成绞肉机,中国人的噩梦。”

……

朝鲜军事冲突之际,中日在外交上的交锋也异常激烈,就炮战事件,日本指责中国无理挑衅。

中国则随即向日本发出通牒:“日本如果不在三日内宣布退出朝鲜,使朝鲜人民独立,那么中国将对朝鲜采取军事行动,以武力解放朝鲜人民。”

中日之间,也不需要宣战,因为本身就是敌对国状态。

中国发出的通牒,使得朝鲜局势瞬间升温,日本政府随即以强硬态度回复中国:“朝鲜作为日本的庇护国,日本为保护朝鲜人民的利益,绝不退出朝鲜,中国如果想要发动战争,那么日本必将让中国遭遇惨败。”

战争显然就要一触即发了。

——————

第二更到

大章。

一万字更完。。。。

第344章:中日空战!

第344章:中日空战!

中国海军到达鸭绿江口,而日本海军,此时还窝在日本不敢出来呢

朝鲜属于中国空军可打击范围之内,上次的惨痛教训告诉日本,在中国海与中国海军抗衡的下场很不好。

日本此时在防空技术上发展迅猛,对于防空炮的研制已经到了一个世界领先水平。

但日本依旧没有太大的把握。

如果日本是遭遇航母的话,那么他们还是有绝对把握的,但问题是朝鲜那里要遭遇的是中国地面起降的空军。

那是可以出动上千架大飞机的庞大轰炸编队,日本海军根本没有任何办法防御下来。

因此日本海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中国海军出现在鸭绿江口,而他们只能窝在日本。

不过中国海军在鸭绿江口遭遇到了麻烦,日本放的水雷太多了。

一艘护卫舰当场触雷沉没,有五名水兵来不及逃生被旋窝卷入海底之中,失踪不见。

想要炮击日军,显然不是很好搞。

不过中国海军耐心较大,开始仔细排雷。

对于那些皮粗肉糙的战列舰来说,挨一两发水雷还是可以承受的,只是要拖回去修理了。

只要细心排雷,一般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舰队推进到了一个可以炮击到岸上的日军防线的时候,陆军的火炮已经开始轰击日军的防线了。

十门小戴维迫击炮,对准对岸的日本防线,吊车将1。7吨重的炮弹吊起,然后炮手将炮弹推入炮口。

接着炮手控制着炮管缓缓抬起,随着炮管的抬起,炮弹滑入了炮底。

一跟长长的电线迁到几十米外,但炮手都跑开之后,负责最后一步操作的炮手按下了发射按钮。

“轰”

一声巨响之后,炮弹瞬间打出。

而火炮周围的垫在地上木板都被震飞了三四米远,若是人站在边上,估计会被直接震死。

这就是914mm口径的巨型迫击炮。

十公里之外的日军防线上,碉堡里的日军神情安逸的看着外面呼啸的炮弹,这些炮弹并未轰击他们的碉堡。

显然中国佬也知道他们的炮弹拿他们的碉堡没办法。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尖锐的呼啸声从天而降,有经验的日军老兵立即判断出这发炮弹就是从着他们来的,不过只是微微缩了缩头而已,并不害怕飞来的炮弹,因为他们躲在坚固的堡垒之中。

然而,接着随着一声‘轰’的巨响之后,碉堡顿时被一片弥漫的烟和飞舞的泥土所笼罩了。

碉堡内的日军只觉得传来了一个剧烈的摇晃,接着碉堡顶部突然掉下一个东西,接着轰然爆炸。

整个碉堡顿时被炸得瞬间解体,混泥土被炸得到处乱飞。

这些圆锥形的炮弹穿透力无比强悍,日军建在地面上的碉堡都是一炮一个洞。

能挡得住203mm口径炮弹的工事,不一定能挡得住914mm口径的迫击炮炮弹。

这种914mm的迫击炮,也有臼炮的成份在内,美国佬向来喜欢造臼炮,南北战争期间就造了大量的臼炮。

小戴维可以说是美国在臼炮方面最疯狂的一次了,不过也是最后一次。

夏钧用兑换平台,一口气就兑换了十门。

十门小戴维陆续开火,日军的鸭绿江防线顿时被炸得到处都是缺口。

原本因为十分稳当的日军士兵们,顿时被这狂暴的炮弹吓得有些瑟瑟发抖,很快在日军指挥官的指挥下躲进了地下工事。

轰炸的序幕已经展开,空军的轰炸机及战斗机也出动了,中日双方在朝鲜边境爆发了首次空战。

日军战斗机飞行员发现,中国的战斗机竟然有一种从来没见过的战斗机,那是一种体型很小,但却是全金属结果的一种战斗机。

而且飞行速度还非常快。

当双方空军相遇时,中国空军采取了一个斜角迎敌的策略,日军飞行员经验不足,直接冲了过去。

结果被中国战斗机轻易绕到了他们身后。

“哒哒……哒哒……”

机枪子弹呼啸而来,一架日军使用的雄鹰Ⅲ战斗机瞬间机身起火,直接朝地方栽了下去。

中国空军对于日军使用的战斗机十分了解,这本身就是中国生产的战斗机,性能如何能不了解?

而中国空军在使用与日军相同的雄鹰Ⅲ战斗机的同时,还有一种体型较小的战斗机。

这是刚投入检验的新型战斗机——雷电Ⅰ。

这是一种短程战斗机,作战半径为260公里,机身被设计得很小,但动力却是十分不错。

使得这款战斗机拥有十分灵巧的速度,同时因为机身很小,让敌人不好瞄准。

第一次投入实战检验,日军的战斗机就被雷电Ⅰ战斗机玩得晕头转向,早不到北。

只见一架日本雄鹰Ⅲ战斗机追在一架雷电Ⅰ战斗机身后,机枪疯狂的对前方的那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