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一战胜国- 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中国要建立的就是一个,先团结落后国家,形成一个阵营,再以武力打倒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资本阵营,和以英国为首的殖民主义阵营。

然后成为了世界霸主,在带着一群养肥的小弟去围堵那些残存的敌对势力。

而打倒美国的国际资本阵营,中国可以营造舆论,说美国不够仁爱,是压迫世界人民的。

而中国团结了之前被压迫的世界人民,那么中国帮助他们发展,或者通过武力将他们解救出来,而他们又发展起来了,在世界上一定的影响力了,那么中国就是正义的,中国就是世界人民的救世主,中国就是仁爱的化身。

而英美,在新格局之下,他们就是压迫世界人民的恶魔。

他们的旧账会被全部翻出来。

屠杀印第安人,奴役非洲黑人,发动鸦片战争,向全球贩卖鸦片等等罪行。

中国到时就是讨伐英美等国的大盟主,然后英美就是想怎么捏他们就怎么捏他们。

中国可以把他们一撸到底,甚至可以把他们打得倒退一百年,把他们封锁掉。

也可以帮助他们恢复经济,但资本却是完全由中国掌控,把他们当成一头奶牛来养。

打败了英美之后就要分赃了,比如把英国的殖民地分给那些被殖民的民族,让他们拥护中国等等。

但中国永远都是拿大头的。

而中国到时候的底子很干净,尽管中国搞掉了一些民族,也是屠杀掉的,但中国有理由。

例如已经被暗中清洗掉的满清,他们屠杀了汉族那么多人,现在干回去有什么不对?

例如南洋猴子,他们屠杀过那么多的华人,现在把他们砍光有什么不对?

这些不太干净的底子在其他国家看来是很干净的,因为中国屠杀其他民族是有原则的。

只要这个民族和中国没有冤仇,中国不会去清算他们。

除了这些不太干净的底子,中国其他的底子都很干净,自古中国就是一个仁爱友邦的国家。

而且中华民族屡次遭到劫难,屠杀,这就像是犹太人被屠杀一样,可以博取世界人民同情的。

在没有实力的情况下被人同情是可悲的,但有绝对的实力压迫别人,别人还同情你,这就是很高的一种境界了。

通过这种不断的分化瓦解,以及资本游戏的不断的玩,把其他国家的财富掠夺过来。

最终,中国将掌控世界,成为真正的天朝上国。

这时中国不断的用仁爱、资本规则去限制其他国家,其他国家就会越来越听话,而中国这时可以不断的宣扬中国文化是先进的,号召其他国家学习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的先进,就以汉语来说,英语的影视作品或者书籍要想翻译成中文很容易,中文还可以对其进行修饰,因为有足够的词语。而中文翻译成英文就很别扭了,因为英语本身就很低级,根本没有那么多的词汇来乘载中文书籍的内容。

这时候通过普及汉文化来分配利益。

例如这个国家的汉文化普及程度很高,那么中国允许这个国家并入中国版图。

发展到那个程度,世界财富将会严重分化,中国将会富得流油,并入中国版图将是各个国家的人民哭着喊着要进行的。

因为并入中国就等于有了利益。

就跟墨西哥一直想要加入美国一样,但人家美国不要你。

到最后,中国建立一个统治全球的政府,然后这一阶段就要搞所谓的‘地球大同主义’。

这就是未来中国的发展计划。

计划是很完美的,但需要实力,说白了就是比谁的拳头大。

若是白种人世界的拳头大,中国就没办法实现这一计划,如果是中国的拳头比他们大,那么中国未来就能实现这样的计划。

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国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增强自身的军事战争潜力,同时为未来做铺垫。

这时候中国,就已经要开始联合那些落后国家,那些被压迫过的国家,联合他们反抗英美,到最后甚至清算那些老牌殖民国家,例如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这几个已经没落的老牌殖民国家,都是要一一清算的。

打完了朝鲜战争,中国就已经具备了施行这一计划的条件。

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不会向外扩张版图了,这让那些落后国家首先就安心了,他们的统治者就不会提防中国,同时中国通过宣扬仁爱,让他们支持中国的计划,与中国联合起来进行发展。

实现这一计划的首先一个动作,就是夏钧把013大学正式命名为‘中华帝国民族自由大学’。

013大学作为之前华东政府时期用来培养海外华人组织的一个学院,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这座学院,培养出了南洋共和国的骨干人才,培养出了一批菲律宾、马来西亚地区的华人青年,他们此时还在潜伏。同时还培养了一批果敢汉族青年,以及一批澳大利亚汉族青年。

此时果敢郡国和南洋共和国已经是华人的天下,而菲律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已经不是靠这些汉族青年就能取得主导地位的地区了,这需要由中华帝国这个国家暴力机器来碾压的地区了。

因此013大学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

而它接下来的历史使命,将是弘扬夏钧提出的‘民族自由’精神,招生范围将不在局限于海外汉族青年。而将接纳地球上各个受压迫民族或者曾经受过压迫的民族的青年。

这些青年进入‘中华帝国民族自由大学’这一学院后,将受到系统的、全面性的理论教育,重点向他们灌输‘民族自由’思想,同时教他们如何发展国家经济,如何控制人民,如何反抗殖民帝国。

而中华帝国,虽然也是帝国,但不是殖民帝国,而是仁爱世界人民的帝国,一个志在消除殖民压迫的天朝上国。

同时,中华帝国民族自由学院还将重点培养一批德国学员。

德国虽然之前也是殖民帝国,但此时已经被白人世界的斗争所打倒了,中国完全可以挑动德国,以德国来来发动白种人世界的战争,从而让白种人世界进行严重的内耗。

德国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威廉二世流亡海外。

军方的两大巨头,鲁登道夫和兴登堡二人中,鲁登道夫战败时出国流亡了一段时间。

不过如今鲁登道夫已经以右翼的身份回到了德国。

鲁登道夫和兴登堡是德国军方人物,在军方拥有极高的权威,在民间也有极高的威望。

为魏玛共和国掌权期间,他们成了帮助希特勒上台的得力助手。

其中鲁登道夫帮助希特勒发动啤酒馆政变,但没有成功。鲁登道夫和兴登堡后来都参与了竞选,而鲁登道夫失败了,败给了他的上司兴登堡。

兴登堡上台,意味着军方的重新掌权。

尔后,兴登堡将政权交给了希特勒。

其实有没有希特勒这个人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德国军方要重掌政权,而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毕竟都老了,他们要选择一个人接任政权,以维持军方的力量,或者说是民族主义势力的政权掌控地位。

没有希特勒,可能有东特勒,可能还有南特勒。

不管是什么特勒,德国在战后必然因为经济的不景气,民族矛盾的爆发,而使得德国向法西斯主义发展,此时的法西斯主义名为‘中国民族复兴主义’,只要中国在边上煽风点火一番,就能够使德国走上这条路线。

德国本身就是和英美不和的,但也不排除德国的陆权思想而与中国起了冲突,德国所奉为至理的陆权理论,核心的东西讲的是‘民族生存空间’,中国和俄国的联盟,显然与德国的陆权思想有了些冲突。

因为德国未来必然要向俄国方向扩张,这从原定二战历史可以看出,德国的主要扩张路线就是苏联方向和非洲地区。

而中俄联盟的扩张,可以说把德国向西扩张的路线给堵死了。

当然中间还夹着个苏联,这就有两面性了。

德国不向苏联进攻的话,那么苏联将向欧洲扩张。苏联对于德国才是更直接的威胁, 但如果一起把苏联灭掉,德国要面临的是更强大的中俄联盟的威胁。

这就有点矛盾了。

德国即可以选择把苏联当成缓冲国,以不直接面对中俄联盟,也可以一起把苏联灭掉。

这需要一个联盟来实现了。

如果中俄德三国形成联盟,一起把苏联灭掉,再向其他地区扩张。

这也是可以的。

不过呢夏钧对于和德国联盟并不积极,在他看来,未来德国也是要打倒的。

只是,德国之前可以用来挑动白种人世界战争。

德国必然是要向外扩张的,如果从西面行不通,那么德国可能向非洲地区扩张,但首先要打的就是法国。

这要德国打了法国,那么白种人世界的战争就挑起了。

所以其实中国的根本目的只是挑起白种人世界的战争,对于是否一起对付苏联并不重要。

苏联虽然对中俄联盟有所威胁,但在夏钧看来不过是个半残,再怎么翻都翻不出手掌心。

在这样的考虑下,中华帝国民族自由大学开始招生了,向全世界范围内招生。

这些学生,还将在中国学习中国文化,为未来中国向其他国家普及汉字、汉语打下基础。

——————

第二更到

第358章:三大世界理论

第358章:三大世界理论

中日朝鲜战争的胜利,使中华帝国的国体也进一步确定了下来,夏钧兑现了他的承诺——对外战争不败。

对于国民来说很多时候并不是你能给我多么多么好的生活就完全支持你,若是能够在对外战争中取得胜利,而国内民生又很烂的情况下,国民照样支持你。

对于一个统治者来说,维持统治的方式有很多。

但很多时候不是拳头大就能统治人民,因为军队也出身与人民,而是要让一部分人获得利益,然后去统治更多的人。

此时中国走的是以下制上,通过把利益给人民,来制衡官僚。

在民众都支持政府的这种政策的时候,任何不满的官僚、地主、商人都只能憋着忍着。

加上民族思想的成立,以及对外的不断扩张,内部矛盾极为轻微。

官僚此时基本翻不起浪来,因为这是头一代的官僚,生存在夏钧的阴影之下,不可能牛得起来。

地主的利益虽然一定程度上遭到了损害,但中华帝国给了他们向商人转型的机会。

商人虽然面对华东集团、中盛集团、华盛集团这三大垄断资本,但也不是完全的就垄断了整个国家的各个行业。

在民族资本起家的时候,主要涉及的就是轻工业方面,而华东集团涉及的重工业方面。

本身就是井水不犯河水,也没什么好矛盾的地方。

而这些轻工业资本家也多是政府扶持的,此时经过多年整合,基本上形成了一批具备民族主义思想的资本商人。

通过不断的向外扩张,这些资本商人也在跟着向外扩张,可以涉及的市场变得非常大。

此时夏钧一边垄断,一边把蛋糕做大,也使内部的资本商人能够与他同心同德。

再各列强中,内部矛盾最轻微的,也就只有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走向帝制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

定都开封之事,此时也有了结果,政府对几十个设计方案进行了公开筛选,最终选了一个设计。

这个设计的主题是‘绿色城市’,这个设计重点倾向于城市绿化以及建筑模式,建筑分布模式也是很有讲究的,图纸是按照‘八卦’的模式设计。

不是说城市宏观像八卦,八卦是一种数学模型,在诸多方面都能用上,一个比较万金油的东西,但也是一个很有用的东西。武术可以融合八卦,那些名家大师多是对八卦有所研究。军事可以用上八卦,戚家军的阵形就是结合八卦原理而得出的,同一时期的抗倭名将俞大猷也对《周易》颇有研究,不仅将《周易》运用于军事,同时个人武力上也号称‘马步弓天下第一’。

难得的是,这份设计将八卦融合到了城市建筑布局上,内阁对于这个设计也是比较满意的,在经过几次讨论之后,选择了这个方案。

至于皇宫的设计上,中华帝国决定一定程度上仿照明制。

皇宫外,造两个大石狮镇守。大石狮爪下同样按着两个雕刻有八卦数学模型的圆球,象征着帝国将掌控最高的知识,造型上与紫禁城外的石狮有些区别,但核心的东西没有变。

而且这两尊大石狮被设计得很大,比紫禁城外的两尊大石狮大了一倍,显得更加宏伟。

皇宫格局与明代紫禁城差不多,采取御门听政格局,而上朝的地方同样也和明代一样叫‘太和殿’。

御门听政的意思就是在家门口听臣子汇报工作,而清代则不是这样,清代是紫禁城内部听政。

太和殿外有一个广场,广场之通太和门,太和门外面就是皇宫外了。

除了太和殿仿照古建筑以外,皇宫内建有皇家园林,在居所方面则不使用古建筑模式,而是采用现代建筑,但融入中国建筑风格。

等于说整个皇宫,平时除了门口的太和殿是用来听政的,同时招待臣子用的御书房等地方,其他都是皇家的私人空间,但也会在节日时邀请臣子进入游玩。

皇宫外面,则是帝国大厦。

帝国大厦将建得很宏伟,供给军政两处办公而用。

平时帝国臣子就在帝国大厦办公,但也不是全集中于一处,一些部门还有专门建设自己的行政建筑。

而上朝就在太和殿。

密议什么要事,则在皇宫内的御书房或者其他宫殿。

而皇家园林则请江南专业的园林大师进行设计,同时还有人工湖两处,设亭台楼阁。

“这个设计,大概需要耗资三十亿来建设这座城市,属于可接受范围。”游正斌对夏钧说道,“而且这个设计的环境很好。”

“那就这个设计吧”夏钧仔细看了半天,发现确实不错,便点头通过了。

三十亿元并不算什么,毕竟这是内部建设,钱还是在内部流通的,财富并不会损失掉。

只会消耗一小部分建设力量。

确定下了设计,开封的工程很快就能动工了。

新的帝都不是建在开封遗址上,而是建在开封遗址便上,毕竟现在的开封下面还埋着十三座古城遗址。

定都开封,只是为了更好的消除帝国内部的地域歧视问题,这才是最根本的。

世界分为各个国家,这些国家就是一个团体,而有的国家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