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一战胜国- 第3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其他国家发展起来的战斗机编队。

这种战斗机被命名为‘长剑Ⅰ远程战斗机’。

基本上中华帝国空军的编制算是齐全了,但还没有彻底的齐全。

中华帝国空军研究院此时正在重点研究直升机、空中加油机、运输机等种类的飞机。

直升机这个东西,各国的研究都是很缓慢的。

有是有一些爱好者,通过竹蜻蜓的升降原理在搞这方面的研究,但早期的直升机研究是充满危险性的。

至于为什么会危险?

这主要是直升机尾巴上的那个螺旋桨没被发明出来,导致直升机在开动后会原地打转,而且不平衡,一不小心就会把研究人员给扫中,不死都是重残。

而对于夏钧这个穿越者来说,直升机后面要加个螺旋桨来稳定这是基本常识。

加上竹蜻蜓的原理并不复杂,所以直升机方面的研究是很快的,中华帝国空军研究院已经造出了第一架模型机。

这架模型机已经能够做到升降了,虽然很多操作技术不成熟,但技术原理却是摸通透了。

只是夏钧并不想这么早把直升机装备部队,毕竟中华帝国一用出直升机,其他国家也会跟着造。

直升机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技术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夏钧自然是把这个技术先雪藏起来,等全面战争爆发之后再突然大规模的投入战场,让其他国家就算是有时间去研究,也没事件生产出来大规模装备部队。

直升机这是一种出现时期较晚的一种飞机,因此夏钧并不担心其他国家会提早弄出来。

只担心自己人泄密了。

不过对于这样的研究项目,外国技术人员是一律不会让他们参与的,参与的都是绝对不会泄漏的本国科研人员。

这些本国的科研人员是值得绝对信任的,再加上保密协议签订了,他们不会到处乱说这些东西。

中华帝国空军的实力,基本上已经是超出这个时代最少二十年。

而且优势还在不断的扩大,毕竟夏钧来自后世,有一个很明确的研究目的性,不会使研究走了弯路。

这就使科研效率变得非常高了。

中华帝国已经展开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其中也包括核裂变技术,这是其他国家都还未开始研究的。

中华帝国却是早早的开始研究这个东西了。

但这个核裂变技术的研究非常隐蔽,实验室建在了西部的戈壁滩上,参与这个实验的人员多达十万左右,但大部分人员都不知道在从事什么研究项目。

毕竟上级只要下达任务就可以了,没必要让下级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因此一层一层的下去之后,每一层都不知道上一层发生了什么,因此人员虽然多,但保密性还是很高的,特别是把实验室建在西部的戈壁滩上,基本上没有什么间谍会跑到那里去。

而且官方在核裂变技术的文件方面也保管得非常严密,间谍不可能偷取到这些文件。

大研究,大建设,大练兵。

二战时期的战争,打的就是大兵团、大实验室、大工厂三者的组合,同时还考验国民及士兵的意志。

中华帝国的新型军用飞机并未开始装备部队,连像鲲鹏Ⅰ和重锤Ⅴ这样的优秀轰炸机,都被当成储备机型给储备起来了。

此时还未到全面战争时期,不能给其他国家太大的压力。

先得麻痹他们,除了民用飞机方面以及战斗机方面,中华帝国甚至愿意看到其他国家装备的轰炸机比帝国的还先进,而帝国在那时依旧不会大规模更换轰炸机。

先把其他国家给麻痹了,这样才能有突然性。

等大战爆发后,其他国家发现军用飞机落后中国非常多的时候,仓促之下很难再占据优势。

就算是仿制中国的新型军用飞机成功了,中华帝国空军还有更先进的储备,让其他国家永远都处于追赶状态。

而在民用飞机和战斗机上的优势是必须保持的。

民用飞机可以让中华帝国的飞机制造业持续的保持运转,而战斗机上的优势则是保障帝国空军的安全。

就算是其他国家的轰炸机比中国的轰炸机更好,只要战斗机技术比他们好就没问题了。

说到底还是一个制空权的问题。

制空权是空军自由轰炸的一个前提条件,若是没有制空权,再多轰炸机也会损失掉。

而在陆军研究院,新型战车已经研制出了几个底盘。

13式战车的地盘确实不错,但不意味着是永远最好的,根据13式战车的地盘的一些缺陷,中华帝国陆军研究院根据这些缺陷设计了新的底盘。

为了设计和制造这些底盘,研究费用是比较高的。不过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这只是九牛一毛。

真正花钱的是底盘生产线的重新建立,对于现在已经有了13式战车的生产线来说,如果只是一个性能差不多的底盘而去重新造生产线就不划算了。

因此得有质量飞跃的底盘,再去重新制造新的生产线。

战车技术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在涡轮废气增压技术上,成功的用到了战车发动机上。

战车发动机因此具备了更大的动力,同时耗油量还没有增加。

重型战车为此也设计了出来,这种重型战车重60吨,装甲非常厚,75mm反战车自走炮都对这样的装甲无可奈何。

像什么榴弹炮,更没效果了。

这种重型战车,目前还不打算装备部队,毕竟现在13式战车还是很先进的,其他国家暂时还没有追上来,就算是追上来了,也是可以使用很久的,毕竟中国陆军的13式战车已经有很大规模了。

13式战车还属于中型的战车,不属于重型的。

陆军研究院设计了一种轻型的战车,这种轻型战车主要用于巡逻、警戒,对付没有重火力的游击队什么的。

19式轻型战车,是一种速度非常快的战车,机动力很强,而且非常轻便,上面装有一挺机枪,还有一门75mm滑膛炮,对付游击队很好用,因此帝国军部决定今年开始在西线装备19式轻型战车。

同时中华帝国还有火箭技术研究项目、雷达技术研究项目、制导技术研究项目。

有些研究项目可能条件不是很成熟,但夏钧也一并成立了,条件不成熟就先研究理论,同时完善不成熟的基础。

特斯拉电圈的研究速度很快,这个技术特斯拉基本上已经完善了,不到一个月就成功制造出了电圈。

至于后面的电力传输、接收的研究那就很简单了。

这个技术要不要应用方面,还是有待考虑的。但夏钧还是决定在南部沿海建立一个电站。

用来专门生产火箭使用的氢燃料。

如果用火电去制造氢燃料,那就很耗费成本,用特斯拉电圈发的电去制造,成本非常低廉。

电解海水制造氢燃料,制造厂建得比较隐蔽。

有了特斯拉电圈,就能够大量的制造氢燃料,使火箭推进燃料制造成本大幅度下降。

液氢和液氧是一种比较普通的火箭燃料,制造成本高而且不易保存,但也是比较容易发展的燃料。

其他的燃料,可以慢慢研究。

而这些项目在研究上遇到什么难题,夏钧都更能用兑换平台去解决,因此科研速度很快。

……

中俄联军此时已经推进到伏尔加格勒了,里海周边地区已经完全落入了新俄国的重新掌控范围。

最主要的一个战略意义就是,巴库地区的石油争夺回来了。

巴库地区的石油是在中国的华东石油公司崛起前,能够与美国美孚石油公司抗衡的一个石油开采地,有巴库煤油厂主联盟这一组织。

不过随着中国的华东石油公司的发展和崛起,世界石油份额很大一部分都被华东石油公司给占领了。巴库煤油厂主联盟的日子不是很好过。后来俄国爆发了**,这一地区也被苏联所占领,资本家宣告完蛋,巴库煤油厂主联盟自然也就跟着完蛋了。

让苏联有了石油产地,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结果。

如是占据了巴库地区,苏联基本上也就没有了石油产地。

俄国的石油产地,除了巴库地区外就是远东地区。

远东地区以拿勒河为界,以东都割让给了中国。而以西地区的油田也被中国华东石油公司圈下来了。

巴库地区的石油,当前是没有远东地区的丰富的,但里海下面很多油气田,只是暂时还没人发现。

中华帝国此时已经索取到了70面积的里海主权,因为中华帝国已经打到了里海,并与俄国直接签订了瓜分里海的协议。中国占70的里海主权,俄国占30的主权。

里海没什么经济价值,在这个时代的确是如此,虽然渔产还是有一些的,但实际上也值不了几个钱。

对于中俄直接就把里海给瓜分了,英国连说话的份都插不上。

虽然英国占据了伊朗,对里海也有触及。但那里毕竟是内陆,英国海军开不到那里的。

英国海军在战争时期连黑海都进不去,何况是连路都没有的里海。

在里海地区,中俄两国就是霸主。

英国也没傻到到那里去争食,何况也没什么利益看见。而夏钧先知先觉,把里海地区给圈了下来。

现在没有利益,不代表未来没有利益。

中华帝国对于能源的控制已经是很深入了,中国此时拥有三大能石油、天然气产地,一个就是俄国远东地区和中国占的远东地区的油田,已经开始打井和铺设管道了,这个地区的油田是最安全的,不会受制于人的。

第二个就是拉希德阿拉伯王国地区的石油开采,这一地区开采的石油最多。

第三个就是帝国设立不久的‘中东省’地区,原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石油和天然气。如今攻克了巴库地区,巴库地区的石油也将向中国输送。

中国此时已经走上了一个疯狂建设的路程,疯狂建设首先要的就是能源,而且是大量的廉价能源才能实现高效率的疯狂建设。

如果能源成本太高了,那么建设就会受限。

企业生产可以尽情的点电,施工车辆也可以没必要怎么省油,个人都能买一台柴油发电机回去随便用。

运费也因此非常低廉,这使得更多的商品有了流通的可能。

有能源的结果就是很奢侈的,什么都很奢侈。

可以说后世美国能够很繁荣,主要一个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油价很低,虽然看起来油价都差不多,但问题是美元在美国国内的购买力,一美元和在中国使用一人民币是差不多的,所以美国佬可以很奢侈的进行能源使用。

而越是落后的国家就越是用不起能源,实在太贵了。

那些落后国家等于是在给美国分担了通货膨胀,本身就存在盘剥。

中国此时在能源上基本上没什么太高的税收,什么炼油税基本没有,能源价格低廉到花一元钱能买一大桶油回去。

如果说现在的一元钱等于后世的50元或者是100元,就是100元人民币放在后世去加油,有能加到多少升呢?

而且在石油开采和提炼技术上,中国使用的技术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劳动成本方面花费很少。

华东石油公司的主要盈利并非是在卖成品油上面,起码在国内是这样的,在国际市场上虽然有削价竞争,但在成品油上还是有所盈利。

华东石油公司主要的盈利是在副产品方面。

如塑料、化肥、洗涤产品、沥青等等,这些副产品的盈利能力是很好的。

华东石油公司虽然不是很巨富,但也不差了。

华东石油公司基本上垄断了整个国家的油料供应,不过却没有乘机提价,没有以此谋取暴利。

这是政策原因,夏钧要用低廉的能源来建设国家。

只有能源价格低廉了,才能使国家的建设没有阻碍。在能源方面,中华帝国已经不可能被其他国家抓住弱点了。

单单是远东地区的油田,只要扩大生产规模,就足够供应中国的消耗所需。

不过当前主要还是从拉希德阿拉伯王国开采,若是交通线被切断,以当前的石油储备来说,有足够的时间扩大远东地区的石油产量。

苏联则比较悲催了,丢了巴库,没有油。

现在连燃油都得向美国佬要了,因为没有多少石油,苏联的发展就受阻,可以苏联此时已经是被中俄联军整得一团糟。

对于中国来说,此时和苏联的关系,就如同猫玩老鼠。

苏联并不是那么恐怖的,如果真的很强,也不会被德国搞成那样。

而且此时苏联没有了巨大的战略缓冲空间,尼古拉二世的新俄国掌控的地盘虽然开发程度很低,人口也不多,但却让苏联失去了战略缓冲的余地。

不管老鼠怎么跳,最终赢的只有猫。

第361章:复杂的世界局势

第361章:复杂的世界局势

一战过后,西方资本开始东顾,重新向亚洲地区席卷而来,不过此时的亚洲已经不是当年一战前的亚洲了。

西方国家发现,中国不仅是在亚洲取得了军事力量霸主的地位,而且在经济上也已经几乎渗透到了亚洲各地。

就以英国来说,以往英国的一个巨大盈利市场——中国,此时英国是完全进不去了。

而且更加让他们郁闷的是,连殖民地和自治领到处也都是中国的资本,像马来西亚、印度、澳大利亚等地,中国的资本都已经开始扎根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英国政府还不好去对付这些中国资本,毕竟这些殖民地太靠近中国了。

中英之间是签订有协议的,如果英国违反了协议,那么中国可能将会采取军事手段,从而引发战争。

在亚洲与中国开战,基本上是在找虐啊

特别是在澳大利亚,华人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了澳大利亚政府最为头疼的地方,此时连英国也不好解决这个问题了。

此时澳大利亚华人已经达三百多万,已经快要占到澳大利亚人口的三分之一了,等于说是近三个人里面就有一个华人。

这些华人组织严密,纪律性很强。而且分化了很多白人,基本上有六成以上的白人被分化掉了。

而且被分化的群体还在不断的增加。

华人官员开始在澳大利亚大规模出现,因为选举的时候到了。

这属于和平入侵,或者说是温水煮青蛙,为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英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此时只有头疼的份了,却对这些华人没有任何的办法。

一旦出台什么针对华人的政策,马上就会澳大利亚境内引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抗议,甚至是暴力行动。

而且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