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一战胜国- 第3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俄空军出动战斗机近三千架,对苏联空军进行拦截。

苏联本来对这次空袭很有信心,因为他们出动的如此庞大的战斗机群对轰炸机群进行保护。

但结果就是,碰上规模更为庞大的中俄空军战斗机群。

三千余架各式新型战斗机对苏联的战斗机群形成了三比一的力量对比,苏联的战斗机是美国设计的,用的多是美国的技术,但显然美国的空军技术不怎么样,比中华帝国差上了一大截。

空战一开始,苏联的战斗机就下饺子一样往地上掉。

同时那些轰炸机也遭到了拦截,拦截过程很成功,两千多架轰炸机最终只有几百架飞到了轰炸目标上空,但下面的中俄军队显然早有准备。这几百架轰炸机逃离途中也被击落。

这次空战当中,击落了苏联飞机两千五百余架,被跑了近五百架。

苏联空军遭到了重创。

这一次,西方世界联盟终于是反应过来了,知道中华帝国有了一种先进的侦查预警手段,很快也得到了情报,中华帝国装备了一种叫雷达的东西。

大型雷达站,甚至能探查到上千公里外的机群。

苏联空军遭遇惨败的当天,中俄空军对苏联发动了反空袭。

此时苏联的领土空间战略已经非常微小了,鲲鹏Ⅰ轰炸机飞一躺就能炸到整个苏联的任何片区域。

近两千架鲲鹏Ⅰ轰炸机,五千余架蚊式轰炸机,对苏联展开了大规模的轰炸。

庞大的国力在此时显现的淋漓尽致,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像中华帝国这样,建设出如此大规模的空军部队。

就算是有飞机,也没有飞行员去驾驶。

而中华帝国不同,中华帝国东阿退役飞行员不少,自动员令下达之后,大批的退役飞行员被动员了起来,重返空军准备参战。

苏联的防空力量显然不是日本能够相比的,那防空炮的火力密度之大,鲲鹏Ⅰ轰炸机都经常被击落。

苏联的防空炮当中不乏大口径的,射高上万米轻轻松松,一发炮弹的破片就能覆盖一大片区域。

不过防空炮毕竟是固定不动的,而且天空那么广阔,要想打中快速移动的轰炸机,还是比较困难的。

中华帝国的飞机制造速度,显然大于损失的速度。

两千余架鲲鹏Ⅰ轰炸机在苏联的城镇当中丢下了1万吨的炸弹,苏联很多城市都遭到了破坏。

不过相比日本来说,苏联的城市主要构造不是木头,因此用的燃烧弹也少,轰炸效果不如日本那么良好。但炸那些工厂却是绰绰有余的。

空军在取得了大体上制空权之后,战略轰炸部队就开始对苏联做外科手术了。

道路、桥梁、港口码头、水库、电站、工业区、机场、医院全都是轰炸对象,只要将这些目标破坏掉,基本上战争也就赢了。

空军在战争当中的作用已经是越来越巨大了。

苏联空军虽然在空袭之中损失惨重,不过苏联装备的军用飞机多达六千余架,同时工厂也在不断生产着飞机,因此中华帝国空军并未完全的取得制空权,轰炸机在执行远程轰炸任务时并不能随心所欲。

苏联到处都是机场,到处都是战斗机,他们损失的一千多架战斗机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不过随着中华帝国推出新型战略轰炸机之后,这样的局面开始改变了。

中华帝国很快就给空军装备了一款名为‘鲲鹏Ⅱ’的战略轰炸机,这款轰炸机的载弹量达到了八千公斤,飞行高度达到一万三千米,航速达到了590公里每小时,最大航程5000公里,自卫武器无。

鲲鹏Ⅱ承袭帝国一贯的战略轰炸机设计风格,什么自卫武器都没装备,自保完全靠飞得更高、飞得更快。

鲲鹏Ⅱ有许多创新设计,最大的创新之处就是后掠翼技术了,使得飞行速度达到了恐怖的590公里每小时。

唯一的不足就是载弹量方面,也正是采取后掠翼技术,才使得载弹量太多飞不起来,因此载弹量只有八千公斤。

同时为了增加载弹量,航程依旧是设计为5000公里,这款轰炸机的设计目的不是为了轰炸美国,而是用来轰炸苏联、德国、英国,5000公里已经非常够用了。

没有什么飞机能够追得上鲲鹏Ⅱ战略轰炸机,就连中华帝国的战斗机同样也不例外。

然而中华帝国此时还有新技术未拿出手,那就是喷气式飞机。

不过目前还没和美国肉搏,中华帝国显然不想这么早拿出喷气式飞机。

当十架鲲鹏Ⅱ于1月5日出现在了苏联领空,以一种超乎所有飞行器的速度,在苏联领空飞掠。这些鲲鹏Ⅱ都是单独行动,没有任何的战斗机护航,因为它根本不需要护航,就能够突破重重的苏联空军拦截,然后潇洒的丢下炸弹,并绝尘而去。

而在苏俄前线,中俄联军并未展开进攻。

此时还是冬季,中俄联军摆出的是防守的架势,苏联陆军此时的军力已经达到了一千万,却也不敢轻易的发动进攻。

因为中俄联军的军力也达到了750万,而中俄联军的背后,有着无比强大的后勤供应系统。

单单是从中国延伸到苏俄边境的铁路就达到了三条双轨铁路,还有两条公路,不存在物资运输的问题。

尼古拉二世复国之后,在中华帝国的组织下,建设了不少交通设施,特别是在经济萧条之后,用以工代赈的政策进一步完善了俄国的交通设施。

中俄联军没有进攻,而苏联红军也没有去进攻,边境地区出奇的宁静,甚至是炮击都未发生。

中华帝国的战术轰炸机群也未对前线的苏联红军进行轰炸。

实际上,中华帝国陆军的换装还未彻底完成,中华帝国的汽车生产线很多都转为生产战车和自走炮去了,同时还有一大部分在生产货车。

不过在施行战时按需供给制之后,国内的经济活动减少,大量的货车都转为军工生产运输,对货车的需求量倒也不大,但那些第三世界成员国需要啊而且是需要大量的货车。

像那些大型汽车生产线,有的则转型生产203mm自走榴弹炮去了。

甚至就是连俄国陆军,此时也在换装之列,大量新型战车装备到了俄国部队,不过这些战车的价格自然也是不低,一律都是中华帝国贷款给俄国政策购买的。

这些贷款对于尼古拉二世来说不过是虱子多了不怕咬,反正除了还钱,中华帝国是会给他们那群统治者留下自身享受的利益的,只要跟着老大走,实在还不起钱,老大也会酌情考虑不是?

而且俄国也不是真的还不起钱,俄国的资源这么多,人口也还不差,目前人口已经上升到了一亿了,只要经济发展得好一些,还上钱还是可以的,毕竟俄国又不是那些弹丸小国。

不过让不让俄国的经济得到发展,那就是中华帝国的国有银行说得算了。到时候俄国佬还不还得了钱都无所谓,主要的问题就是俄国佬会消耗掉多少资源的问题。俄国佬日子过得太苦了,可以让他们发展一下,过得太富裕了要消耗太多资源就宰掉。只要中华帝国能够把俄国的资源抓在手上就行了。

中俄陆军的换装速度还是很快的,在庞大的工业规模下,每天产出的战车和自走炮就到达到了五百辆,而且随着更多的生产线改装成功,产量还会暴增。

那些换下来的战车,则交给了其他的第三世界成员国,同时还封存了一些,准备用来装备新的成员国军队。

随着战争范围的扩大,中华帝国会将更多的民族解放,中华帝国虽然是代管他们,但他们的傀儡政府还是照样的成立,只是这些傀儡政府的权利要大一些,而且也没有太明显的不平等条约,因此看上去是解放了。而中华帝国会在这些国家境内驻军,随时可以废除建立的傀儡政府。

……

1月21日,中华帝国在攻陷关岛之后,迅速在菲律宾登陆,岛屿上的美军基本上没有怎么抵抗就投降了。

随着夏威夷的陷落,加上中华帝国不断的往菲律宾的美国丢传单,菲律宾的美军基本上绝望了。

夏威夷的陷落等于说美国的支援不会到了,而且甚至是永远不可能到来。

在传单中,中华帝国用的甜枣加大棒的方式,进行利诱和恐吓。

投降者,享有高待遇。抵抗后投降者,将面临恐怖的下场。

同时在传单之中,充分的将美国的统治链条勾勒了出来,很多美国大兵看了之后才发现,他们不过是资本家们的奴隶,而这些资本家还不承担政治责任。

在这样的形势下,美国大兵们纷纷投降,攻陷菲律宾根本就没有花费多少力气,十五万美军就大多投降了。

同时中华帝国华南野战集团军群在马来西亚和南缅甸几乎是所向披靡,英军那点军事力量,和中华帝国根本不成对比。

加之英国佬的陆军作战意志也很烂,那些英伪军的意志就更烂了,在没有制海权和制空权的情况下基本上都是一触即溃。

南缅甸率先被全面攻占,直接并入了果敢郡国的版图。

马来西亚也差不多,而且暹罗还派遣了部队参战,这些暹罗陆军的战斗力虽然烂,但装备不比英军差,而且有中华帝国的指挥官,基本上虐英军说不上,但被英军虐显然也是不可能的,加上中华帝国华南野战集团军群的凶悍进攻,英军在马来西亚并未坚守多久也一样的投降了。

至于英军布置在马六甲地区的那点海军,早在开战时就被南洋共和国及暹罗空军给炸沉了。

中华帝国迅速夺取了南缅甸、马来西亚群岛、菲律宾群岛,充分的展示了在亚洲的不可动摇的霸主地位。

在亚洲,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与中华帝国相抗衡。

在攻取东南亚英美殖民地的同时,中华帝国还在重点做澳大利亚的工作。

澳大利亚属于英联邦国家,虽然说独立了,但还是跟着老大英国走,英国对中华帝国宣战之后,澳大利亚也跟着宣战了。

不过宣战后的澳大利亚,却面临着巨大的尴尬。

在之前,澳大利亚政府与中华帝国的关系是比较好的,澳大利亚此时也已经有了近五百万华人。

澳大利亚几乎都成了华人国家,华人的数量已经占到了澳大利亚的一半,因为华人的大量移民澳大利亚,使得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及矿业、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宣战之后,澳大利亚政府就得面临着如何对待这些华人的问题,中华帝国在开战之后可是对澳大利亚政府放出话来了,如果出现不公正对待华人的行人,那么澳大利亚的白人未来也将受到更加残酷的报复。

这种威胁充分显示了中华帝国对战争的信心,同时澳大利亚也不得不仔细考虑不公正对待华人的后果。

澳大利亚离中华帝国太近了。、

尽管看上去中间隔着一个南洋共和国,但傻子都知道,南洋共和国一直以来都只是中华帝国的一个省而已,连法律什么的都是照搬中华帝国的,而且官员很多也都是中华帝国委派。

中华帝国随时都可以南下攻打澳大利亚,特别是当美英日联合舰队主力覆灭之后,澳大利亚根本无力阻挡中华帝国登陆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政府可不会傻到以为他们这点人口能够抵挡住中华帝国的庞大的军队,澳大利亚的人口都还没有中华帝国的陆海空三军的士兵多,怎么挡得住?

而且澳大利亚国内还有近五百万华人,英国那就更不用指望了,英国远在万里之外,现在海军主力又被中华帝国给灭了,拿什么来支援澳大利亚?

本来按照计划,是灭掉了中华帝国海军,然后再攻占南洋共和国、台湾,这样一来就能够大大增加西方世界联盟的战争力量。

南洋共和国和台湾的工业发展都很不错,同时澳大利亚的工业同样发展起来了,特别是矿业最为发达。

急着消灭中华帝国海军,也有要保住澳大利亚的想法。

只可惜的是,计划不成,还把老本给赔进去了。此时中华帝国海军成了世界第一海军,澳大利亚眼看也就不保了。

失去了澳大利亚,西方世界联盟的战争潜力将会被削弱,而中华帝国的战争潜力却能够得到增强。

形势逼人强,澳大利亚政府也不想和英国政府一起陪葬。

很快澳大利亚的政客们就收到了中华帝国给他们政治贿赂,这种政治贿赂在政界是很普遍的,像美国那种地方特别流行,受贿赂的一般都是最高的那一层政客,下面的政客则没人去贿赂。

例如美国总统,给那些资本家们办好了事,自然会拿到一笔足够潇洒的过一辈子的钱,而且还不用怕被追究,就算是被一些人发现受贿的问题,媒体什么的也不会报道的,而是直接封锁消息。

像这样的政治贿赂,澳大利亚的政客们之前也会遇到一些,不过显然没有这次中华帝国给得多。

除了给政治贿赂,中华帝国还许诺,只要澳大利亚向中华帝国投降,中华帝国允许澳大利亚保持独立性,同时还可以给与澳大利亚所有公民中华帝国的福利待遇。

挟之以威,诱之以利。

如何选择看自己了,事成后还有一笔政治贿赂。

澳大利亚政府高层都是一阵犹豫,谁都不想站出来担当这个投降的责任,名声上是不好看的。

不知道是谁提出公投这一想法,马上得到了澳大利亚政府高层的同意。

公投结果闭着眼睛就能猜得到的。

此时澳大利亚的华人达到五百人,已经占据了人口的一半,加上澳大利亚华人黑手党的存在,公投结果最低都能超过60同意投降的。

这样一来,也就不用担当那个投降的责任了,就算是最后西方世界联盟胜利了,他们也能说这是民意,与他们无关。

澳大利亚公投很快就公布了出去,澳大利亚媒体开始全面造势,首先渲染第三世界联盟的世界是西方世界联盟所不可能战胜的,同时将中华帝国的许诺公布了出来,只要向中华帝国投降,澳大利亚的体制不变,独立性也不变,同时还能够享受到中华帝国的公民福利待遇。

这和天上掉馅饼没什么区别。

不过中华帝国显然没有人澳大利亚独立的想法,不过夏钧也不急,反正澳大利亚的人口一半都是华人。

下次要取消澳大利亚的独立性,再搞一次公投不就行了,若是觉得麻烦,连公投都不用搞。

随着英美势力全面退出亚洲,澳大利亚的海运被中华帝国海军切断,澳大利亚的白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