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一战胜国-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后这六家银行与华东自治政府、北洋自治政府谈定,又汇丰银行募集600万,德华银行募集500万,东方汇理500万,花旗银行500万,俄国道胜银行300万,日本银行300万,比利时银行300万,合计3000万英镑。

至于什么条件,那全部没有。

抵押是押在华东银行,同时袁世凯私下里还答应夏钧,北洋政府的税款将存在华东银行,这绝对是十分有利可图的。

拿到北洋政府的财政存款,再加上华东自治政府的财政存款,华东银行将成为中国最大的银行。

华东自治政府在这场谈判中一分钱也没有出,就谋夺了诸多利益。

除了拿到北洋政府的存款,袁世凯还将定复兴币为唯一法币,但前提是复兴币改版,不能印夏钧的头像。

这个条件夏钧答应了,回复袁世凯说,将把头像取消掉。

袁世凯其实是想把他的头像印上去,不过夏钧话里的意思隐约已经向他透露出了,复兴币将不会印头像上去,而且是任何人的头像。

……

第二版复兴币很快就开始设计了,除了防伪技术不变意外,这次的图案设计要求更加精美。

而北洋政府的借款也落下了帷幕,在华东自治政府的操作下,外国银行没有在中国赚取什么暴利。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垄断彻底被打破,从此将不再有什么四国、五国、六国银行,这些银行之间因为华东自治政府的出现,已经不可能形成垄断,因此今后他们互相之间也将爆发竞争。

……

夏钧对军队的建设也加快了,夏钧于5月底成立了一个‘华东特种部队’,从军中的侦察兵中和普通士兵中选出了五百人,夏钧花费了一千万点积分,给特种部队装备了大量先进武器。

这支军队从这一刻起便成为中国最神秘的部队。华东特种部队主要进行敌后渗透、破坏,以及斩首行动。

第一师06团团长王成被调离了第一师,担任华东特种部队副司令,王成曾在大洋山重创清军,在军中表现得甚是彪悍,是特种部队的最佳人选。

总司令则由夏钧亲自担任。

同时夏钧从系统中购买了美国二战时期生产最多的M4谢尔曼中型坦克,M4谢尔曼重型坦克虽然在装甲上比不上德国、苏联的坦克,但胜在可靠,德国坦克基本上行驶1000公里就要进工厂大修一次,而M4只要日常维修就可以持续作战。

一辆M4中型坦克因为是二战的东西,价格高达50万点积分,夏钧为此兑换了100辆,主要用于培训装甲兵,同时也为了应付一日本的作战你。

一战的坦克仅仅能掩护步兵,还缺乏纵深作战的能力,二战前的坦克基本上也不是很成熟。

夏钧基本上不会装备那些太差的坦克,因为那些坦克的驾驶舒适性太低了,士兵坐在里面简直是受罪,他的坦克制造厂仅是用来出口的而已。

夏钧用这100辆坦克组建了‘猛虎突击营’,突击营与华东特种部队一样,属于夏钧直接指挥。猛虎突击营由夏钧华东军大学陆军学院第二期学员中表现的极为出色的张毅成担任,而他的第三混成旅旅长则由副旅长接替。

张毅成突然被撤了旅长,被一纸调令调去当什么‘猛虎突击营’营长,让张毅成别提多郁闷了。

结果张毅成到了军营报道后才知道自己错得有多离谱,这个猛虎突击营,竟然装备了战车。

这种战车刀枪不入,能挡住枪林弹雨,绝对是战争中的利器。

张毅成这才知道校长的苦心,虽然军职降低了,但这个猛虎突击营的重要性显然比第三混成旅还要重要。

第三混成旅是驻守部队,未必能上战场,上了战场也是三个步兵师的辅助部队,而这个猛虎突击营,将来则是战场上必然会投入的部队,而且是最为精锐的陆军部队。

猛虎突击营的士兵一律都是有文化的,可以说是全军中文化程度最高的部队之一。

————

第二更,第三更要凌晨。。。

第六十一章:八个义务兵师团

第六十一章:八个义务兵师团

陈轩宇这时候也从德国回来了,这次他去德国的收获很丰厚,他在德国订购的机械设备,让华东自治政府拥有了火炮制造能力,以及机枪制造能力,在炮弹、鱼雷的制造技术上也已经具备了。

在这样的形势下,华东自治政府的军工业基本上也就晚上了,陆军装备已经可以大部分自主制造。

不过这些工厂建起来还要一点时间,但也仅仅是一点时间。

陈轩宇回来后,夏钧召开了陆军会议,商议再次扩军的事情,三个师的兵力还是太少了,还必须扩充。

“目前日本有十六个师团,而我们只有三个野战师团,兵力差不多是六比一,虽然日本不可能把这些师团全部都调到中国来作战,但若是爆发全面战争的话,这种可能还是会出现的,而且日本还可以发出动员令,我们的三个师团依旧太少,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扩军。”夏钧对在场众人说道。

“附议。”

“附议”

在场的陆军军官全部赞同扩军,三个师的确是太少了点,虽然还有五个混成旅,但这样的兵力很吃亏。

“以你们看,扩军多少合适?”夏钧问道。

“报告委员长,属下认为若是义务兵的话,大可多增设几个师。”张季玉马上回答道,“反正义务兵不发什么军饷,若是感觉费用太大,装备也可以先凑合着。”

现在军队里分职业兵和义务兵,义务兵的军饷极低,一个月仅一块钱,而职业兵的最低军饷已经提高到了三块五。

陈轩宇则说道:“属下认为,再增设三个师团即可,这样我们有六个师,对付小东洋轻而易举。”

“成贵,你有什么建议没?”夏钧对林成贵问道。

“属下没意见。”林成贵笑着摸了摸头,继续说道:“不过四狗说的义务兵多拉一些倒是要的,否则打起来我们不可能去动员民兵来作战。”

民兵那是迫不得已才用的,民兵没经过太专业的训练,上战场后伤亡肯定极大。

无论是张季玉和林成贵都比较在意义务兵的数量,民间若是义务兵多,到战争时期可以将他们征召入伍。

“义务兵确实是可以多一些,不过职业兵扩充三个师团的话,财政上会比较吃力。”夏钧说道,“那这样吧职业军就暂时不扩充,先扩充八个义务兵师团吧”

……

新一轮的招兵很快在三省各地展开,这次招兵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比较高,招募额度是八个步兵师的兵力。

大概也就是十三万人左右。

而目前招兵采用的是义务兵制度,所以军饷大大降低。由于浙江和江西两省很大程度上不太适合招募义务兵,因为这两省人民的生活还没什么着落,很多还在温饱问题而奋斗,而在福建的话,温饱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去部队里当兵也不用担心家里的吃穿问题。

这些义务兵主要从福建招募,浙江和江西的义务兵从明年开始招募,招募入伍训练两年后将退伍。

义务兵算是一种比民兵训练层次更高的训练,退伍后则是作为预备役,一旦动员令发出,就要再次入伍。

战争不会远去,这个民族需要战争,劣质的和平比战争更可怕。

接下来貌似没夏钧什么事了,训练方面下面的那些军官都已经能胜任,而且做的很好,而在行政上,基本上按照他的框架进行运转。

所以夏钧开始加大在华东大学给学生上课的时间。

以夏钧的这种爆发式的发展模式,目前已经受到了人才的制约。

各种人才短缺,特别是技工的短缺,让许多工厂的扩张都受到了制约,特别的造船业和机械制造业,这个行业所需的技工人数最多。

因此夏钧要加大人才上的培育力度,同时加大对人才是招募。

最近有很多海外华裔回归,因为夏钧在海外加强了宣传力度,这些华裔来到华东自治三省也找到了他们满意的岗位。

除了海外华侨回国外,国内各省的文人士子也都往华东自治三省涌来,反正是有文化的人,都能找到工作。

现在到处都需要有文化的人,特别是日益增多的工厂。

随着贷款的陆续到达,夏钧的华东集团开始急速膨胀,不仅需要大量管理人员,还需要许多技工,而这些技工很多都必须有文化才能胜任。

仅一个月内,涌入华东自治政府的文人数量多达两万多人,这些人普遍原先混得不好,而且都得进了培训班才能胜任工作。

这些文人被送进培训班里再造的时候,他们的保障房没有怎么落实,很多人都是住在政府给他们租用的房子里。

不过他们的生活却是有保障的,一家有多少口人,粮食、衣服等生活物资每日政府配给,绝对不会让他们饿着冻着。

此时的华东自治三省,已经走上了一条轰轰烈烈的工业之路。

……

建设部最近有非常多的工程上马,其大中型工程队数量已经增加到了上百个,公路、铁路、桥梁、水利、房屋等等,这些都是建设部所需要负责的工程。

这些工程并非全都是由建设部投资,铁路一般是由华东银行投资,水利一般是华东电力公司投资,外加财政部拨款。

最近一条从杭州通往山西的铁路正在计划上马,由于夏钧从袁世凯那里得到了自由修筑铁路之权,所以现在修铁路基本不用过问什么人,同样包括山西都督阎锡山。

这条铁路的修筑计划传到阎锡山耳朵里,这家伙算是被吓办死,不过却不敢阻挠,而是通电华东自治政府,拥护修筑杭太铁路。

建设部经过三次会议,决定把杭太铁路修成双轨铁路,只有修成双轨铁路,运输能力才能大幅度增加,同时减少撞车的可能性,以保障山西的煤炭能无延误运到南方。

……

“这条铁路大概需要三亿元的投资,不过使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劳工数量可以减少一半,大概还需要两亿的投资。”许文博拿着计划书对夏钧报告到,“不过华东银行暂时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无妨,资金会后续到位,修先。”夏钧对许文博说道,这条铁路他是修定了,至于资金,夏钧完全不愁。

先不说工业上今年将有较大的收益,就说农业上,到了夏收时就会暴涨上一次,到了秋收时,那时候甘蔗和棉花都能收了,那时候财政更是会暴涨。而且夏钧手上还有大笔贷款没有到位,这些贷款在后续几个月内将陆续到达。

“是。”许文博应道,接着他继续报告道:“委员长,最近到处都在施工,劳工数量已经不太够用了。”

“出现这样的情况?”夏钧愕然,有有些不解,“我们怎么会缺劳工?”

“农村的劳动力并不愿意来城市,特别是那些自耕农,他们自己有土地,更不愿意离开,反而是那些佃农,倒是有一部分搬到了城里,但普遍也不愿意离开农村。”许文博说道。

“哦这是好事,他们不愿意离开农村,说明农村能够留得住人。”夏钧笑道,“劳工缺人不用怕,外省很多人,而且等与外省连通的铁路修好,到时候人就多了,另外等夏收之后,我们把劳工最低工资提到每月两块五。”

……

几日后,夏钧很低调的出现在了铁路的施工现场。

只见施工现场上,施工车辆正在忙碌的穿梭,挖掘机、铲土机和卡车传来阵阵轰鸣,这些隶属华东集团的施工队使用的都是先进的施工机械,大量施工机械的使用,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不是那么高。

这条铁路修的是从杭州到建安的衢州一线,这里的丘陵地形加了大施工量,夏钧在工地上隐隐能听到远处的爆破声。

这些炸药都是华东化工公司下面的炸药厂送来的,结束了连炸药都要夏钧从兑换平台上购买的历史。

工地上的工人们整忙碌着,对于突然到来的夏钧一群人只是看了看,依然是热火朝天的投入施工之中。

“一二一,加油。”

“大家加把劲,做完这一段就开饭了。”

“好嘞大家加把劲,早点开饭。”

工地上很和谐,工人干起活来都十分卖力。

“不错,不会那么乱了。”夏钧看着眼前的景象笑道,他记得以前施工队开拉起来的时候,施工场面还有些混乱。

夏钧开始在工地上走动起来,他戴着个安全帽和墨镜,身上只是穿着普通的衣服,这让现场没一个人把他认出来。

“老郭,这条铁路大概什么时候能修好?”夏钧对边上的工程师郭坤问道,郭坤当初是首批前往建安的工程师,因为精通铁路修筑,目前正担任数条铁路的总工程师。

“快了,大概再过一个月,福建和浙江的铁路就能通车上,在九月份之前,连接福建、浙江、江西三省的主干线也能通车,明年之内,第二条主干线也就能通车,而且三省铁路支线那时候也修得差不多。”

郭坤回答道,接着说道:“不过,资金需求量比较庞大,目前债券都发得差不多了,连很多普通老百姓把全身家当都拿来买了债券,暂时靠债券募集不到多少资金。”

“不急,钱会多起来的。”夏钧淡定的对他说道。

————

第一更到。

第六十二章:不务正业的委员长

第六十二章:不务正业的委员长

铁路修建当前主要是靠募集债券,以及银行投资,其中以募集债券为主,华东自治三省的民间资本大量投入到了铁路修建之中。

不仅是那些乡绅把资金投入到铁路债券之中,连很多贫苦百姓都把全部积蓄拿去买铁路债券。

在华东自治三省中处于霸主地位的华东银行之所以之有三亿多的存款,主要是钱都买债券去了。

实际上民间资本远远不止三亿元,而那些债券投入到铁路中去后,又会慢慢流回华东银行。华东银行此时的存款已经急剧上升到了七亿元,纸币也发行了七亿。

此时华东自治三省的投资热潮除了办实业,就是投资铁路。

办实业需要一定的头脑,投资铁路不需要,只要买债券就可以,不是说赚不赚钱的问题,债券起码不会亏本,而且还能支持铁路修建。

民众买债券的投机性动机并不高,因此华东自治政府对债券买卖做出了比较严格的规定,基本上把那些投机性的资本排除在外。

债券,是一种对未来产品的提前使用,可以加速发展步伐,目前华东自治政府已经发展出了多种债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