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一战胜国-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中以日本最为郁闷,他们的农业部门年初播种下去的水稻种子有的长,有的则不长。

会长的是那些偷买到的种子,这些种子的产量果然很强悍。但播撒下去的那几百公斤第二季稻种却根本不长,连个芽都没发出来。

本来叫着‘大日本帝国农业即将腾飞的’的农业部门顿时没了声音,他们怎么也搞不明白,为什么第二季不发芽?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日本中央给农业部门拨款了两百万日元,请了许多生物专家一起攻克这个问题。

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现,什么也没有解决。

如果种子不能繁殖第二季,那么大日本帝国的农业腾飞将直接夭折,因为就算去偷种子,一年有能偷到多少呢?

而且支那人好像已经知道种子被人偷过,现在在发放种子上更加小心了,想大量偷到种子的可能性等于零。

“我们大日本帝国的情报机关必须尽快偷到他们培育种子的方法,越快越好。”

“是的,否则我们的农业将被支那人赶超。”

……

华东自治三省的报界在这次夏收中显得异常兴奋,他们暂时放弃了对夏委员长不务正业的指责,而是投入到了农业上的报道中去。

从华东自治政府农业部得知,今年的水稻种植面积比往年要少大概一千五百万亩,但粮食产量却可以让华东自治三省人民吃上十个月,同时玉米产量可以饲养大量的牲畜,明年之内将解决华东三省人民的吃肉问题。

“大丰收”

“全球农业第一”

等标题报道频频出现在各报纸上,销量最高的《复兴报》对此的报道是:“农业腾飞,华东自治政府有能力让华东三省人民解决温饱问题。”

报道称,华东自治政府高层会议决定在两年内彻底解决温饱问题,今年将加大救济力度,待明年三省解决温饱问题后,将加大对中国其他省份的援助。

销量排在《复兴报》其后的《新闻报》则将重点放在商业报道上,《新闻报》认为,华东自治三省的农业大丰收,对粮价影响并不大,因为水稻种植面积并不是太大。但在玉米、棉花、大豆的种植面积却很高。首先波及到的将是肉价,未来肉类价格将大幅度降低。

销量排在第三的《申报》的报道风格又与《复兴报》、《新闻报》有所不同,《复兴报》靠拢的是政治,《新闻报》靠拢的是商业,《申报》靠拢的则是民生。

申报记者深入农村调查采访,得出结论称:“今年之内,华东三省人民将初步解决温饱问题。”

《申报》接着大力称赞华东自治政府在三省农业上的免税和轻税赋政策,《申报》认为解决人民温饱一方面是农作物高产丰收,另一方面也是政府减免农业税收的结果,为此《申报》在报纸上为华东自治三省大唱颂歌。

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正在《申报》大唱颂歌的时候,华东自治政府突然宣布下半年秋收的农业税将提高到10~20,即山区地主缴纳10的税收,而平原上的机耕区地主缴纳20的农业税。

这不是赤luo裸的打脸吗?

刚刚还在夸你呢你就突然提了农业税。

史量才纳闷不已,决定派记者去堵夏钧,让他给个说法。

于是夏钧当天去行政大楼上班的时候,装甲车被堵在了政府大楼外面,十几个记者围了上来要对夏钧进行采访。

装甲车依旧蒙着块黑布,不过在后面的窗户上装了个话筒,以应对这些记者的采访。

那些记者一围上来,装甲车周围的党卫军警卫连就把手指扣到了扳机上,一双眼睛死死盯着那些记者。

他们可没有对这些记者进行搜查。不过好在采访是隔着防弹玻璃的,就算是有刺客,委员长也没太大危险。

“委员长,委员长,请问自治政府突然要提农业税?”

“委员长,提了农业税后会不会出现什么不利生产的状况发生?”

“委员长,自治政府有一个完善的计划吗?”

夏钧看着外面争先恐后的提问的记者,在车内对着话筒回答不悦的回答道:“提个农业税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难道自治政府搞教育不要钱吗?难道自治政府搞医疗不要钱吗?难道自治政府修基础设施不要钱吗?”

说着,夏钧示意司机开车。

“叭叭……”司机使劲按了两下喇叭,边上的警卫开始驱散这些围上来的记者,这辆蒙着黑布的怪异装甲车开进了政府行政大楼内。

————

第一更到

第六十七章:增发纸币

第六十七章:增发纸币(第二更,大章)

在提高农业税方面,朱澄嘉的意思是,在经过夏收的甜头,那些地主在加税后也不会闹事。

于是夏钧就把农业税给提高了,机耕区的农业税提高到了20,加上种子的钱,政府在农业税上的征收已经提高到了35左右。

至于山区的,虽然农业税提高了,不过也正是要这样逼迫山区的地主转型,让他们去种植经济效益更好的作物。

……

夏钧上班时对记者的回答,很快就见报了。

谁都能听得出,夏钧发火了。

委员长一发火,各大报纸倒是安份了许多。

现在华东自治政府的确很需要钱,搞教育要钱,搞医疗也要钱,建设基础设施也要钱,同时自治政府还要建设军队。

有人问,不是贷款了吗?

但贷款也是要还的啊

以当前华东自治政府的行政方式来看,还掉这笔贷款还是没问题的。

毕竟现在农业腾飞,工业上也有不错的发展。

不过就农业税的问题,各大报纸还是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各大报纸有的支持加税,有的则认为加税的速度会不会太快了点。

很快《新闻报》就刊登了一组数据,《新闻报》调查发现,那些地主在此次夏收中的利润非常高。

特别是在平原地区的地主,他们在缴纳了10的税收后,一亩地还能有近5元的利润,而山区的地主在缴纳了5的税赋后,一亩地也有将近3元的利润。

杨明柳在接受采访时称,“农业税将不会影响农业生产,税务部在征收机耕区域的税收时也有考虑地主的利益,我们将加大农业机械化的投入,以为土地经营者减少生产成本,并加快城市化进程。”

“杨部长,那非机耕区呢?”记者问道。

“非机耕区不适合种植粮食,但那里适合种植其他经济作物,我们增税的目的,也是想让非机耕区的农业转型。在农业转型上,我们华东自治政府将向非机耕区域的土地经营者提供农业技术支持。”

“另外我们在提高税收的同时,会注意市场和灾害上的问题,若是受灾或者市场行情不好,我们将对土地经营者进行免税,以让他们能够生存下去。”杨明柳接着说道,不过这一句比较扯。

那些地主,未来很可能将被淘汰大半,然后被各农垦公司取代。要知道这些地主的盈利能力远远比不上农垦公司,未来再提税的话,他们将生存不下去,最后只能出卖土地。

但在当前这个农垦公司规模还不大的情况下,的确不能让地主大量无法经营,否则将破坏农业生产。

华东自治政府的意图很明确了,对机耕区和非机耕区的政策是完全不同的。

能够机耕的平原地区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非机耕区则用来种植经济效益更高,但需要劳动投入更大的经济作物。

在加税的政策透露出之后,那些地主虽然有一些声音,但抗议的声音并不大,谁都清楚,在这方面抗议是没什么用的,因为主流的舆论并不是太支持他们,他们更缺乏民众的支持。他们除了在舆论上抗议外,若想在其他方式上抗议,那下场将会很糟糕。

而今年种植了大豆、棉花、甘蔗的地主则一点不担心,因为地头的作物长得非常好,就算是加税了依旧能够大赚。

其中棉花和甘蔗是稳赚,而且利润将是各种主要作物中最大的,至于大豆能不能赚钱,市场还不是很明朗,但大豆产量很高这一点是无需质疑的。

……

华东自治三省的农业大丰收,让其他国家甚是眼馋,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国都先后找上门来。

他们想以与华东自治政府谈判的方式来获得华东自治政府的农业技术,这些国家大多都愿意拿出一些东西来交换这些技术。

不过这些国家的谈判都被拒绝了,农业技术将是中国独有的,拒绝于任何国家共享。

当然,华东自治政府可以指导他们进行机械化生产。

自从夏钧扩大了机械制造厂的规模,机械制造厂已经开始研发生产大型农机的机械设备。

预计到明年,华东机械制造厂就能制造出大型农机。

同时因为有了机床制造厂,明年之内,华东集团将能生产卡车。

夏钧用七月到账的2。6亿积分都投入到了农机可卡车的制造之中,不过这次是自主研发的成分更大。

这需要时间,不过夏钧还有时间等。

相比之下,在飞机制造上,飞机制造厂要快速得多。

应对军部的要求,华东飞机制造厂制造出了一架非常庞大的轰炸机。

这架轰炸机采用400马力双发动机,最大航速达到125公里/小时,航程达到1200公里,载弹量达到1100公斤。

这是一架很大的双翼轰炸机,翼展达到30。11米,更是一款最早出现的战略轰炸机。

以这样的航程,这架飞机可以炸到日本本土,但飞不回来,从上海到长崎是800公里,如果还能增加400公里的航程,那么这就是一架真正用得上的战略轰炸机,起码可以轰炸到长崎。

可惜的是,这架飞机还达不到军部的要求。

这款轰炸机被命名为‘鲲鹏Ⅰ型轰炸机’,空军只订购了20架‘鲲鹏Ⅰ’,不过鲲鹏Ⅰ型轰炸机的生产线已经开始建设,这将是一款很优秀的出口型轰炸机。同时飞机制造厂将把它改装成客机。

而‘重锤Ⅱ轰炸机’已经被改装成了农用机,用来播撒化肥和杀虫剂,1300公斤的装载量让这款农用飞机十分高效。

雄鹰Ⅱ型侦察机也制造了出来,这款侦察机拥有极高的飞行速度,达到惊人的310公里/小时,因为‘雄鹰Ⅱ型侦察机’采用单翼设计,另外装备两台300马力发动机,最大航程可达600公里。

每小时310公里的航行速度让这款飞机成为世界上最快的侦察机,为此陆军向飞机制造厂订购了200架。

同时‘雄鹰Ⅱ型侦察机’前面装备了一挺机枪,这使用了福克战斗机上面的设计,也让这款侦察机能够胜任战斗机的任务。

不过也正当夏钧得意洋洋的以为自己自主研发了一种设计时,兑换平台上却扣除了他300万点积分。

福克战斗机上的武器设计图纸是600万点积分,也就是说,自己仿造的话,只需要花费一半的积分。

仿造也是一个节省积分的方式,不过显然钻不了这个空子。

既然钻不了空子,那就仿造吧

而在坦克的研发上,夏钧首先仿造的就是苏联的T34坦克,T…34坦克是苏联于1940年代到1950年代生产的中型坦克,在坦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种坦克一共生产了约8万多辆。

T…34坦克比美国的M4谢尔曼坦克要贵上一倍,100万点积分才能购买一辆,而其图纸价格高达2亿点积分。

T…34采用倾斜装甲,因此大大提高了防弹能力。

T…34的发动机为12缸39升V2柴油发动机,功率500马力,使其公路最高时速达到55公里。V2柴油发动机的另一个优点是省油,T…34坦克油箱容量60升,车身两边各挂一个容量39升的后备油箱,行程可达540公里。

相比之下,德国4型坦克才160公里,而虎式坦克跑100公里就得加油。但柴油发动机的缺点就是废气排放浓烟滚滚,坦克无法隐蔽。而且T…34另外一方面润滑油备量是145公里而且也要受抛锚率的折磨,因此仍然不可能一次开行数百公里。和先前的BT…7一样,T…34使用美国专利的克里斯蒂底盘,这种底盘的负重轮轴上面装有巨型减震弹簧,可承受剧烈的上下颠簸。T…34的履带将近50公分宽,而德国坦克的履带通常只有30公分宽。以上优点使T…34具有超强的越野机动能力,这是苏军装甲部队大纵深攻击战术的硬件基础。在冰天雪地的东线战场,T…34可在雪深一米的冰原上自由驰骋,被德军称为“雪地之王”。

夏钧兑换M4谢尔曼的时候只是考虑将来对付日本的步兵,因为M4…谢尔曼不是一个用来对付坦克的坦克,而且发动机比较容易着火,不过夏钧兑换的M4…谢尔曼是后期的,着火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解决。

实际上,M4谢尔曼是美国陆军纸上谈兵的结果,他们不像德国和法国那样有过坦克的实战经验,因此设计出了这么一款专门用于打击步兵的坦克。

这年头小日本没有坦克,因此M4…谢尔曼还是比较适合华东陆军使用,夏钧更看重的还是它不用进厂大修的特性。

夏钧提供的这辆T…34中型坦克很快被坦克制造厂分析了一遍又一遍,特别是T…34坦克的底盘设计。

这种底盘设计可以让坦克跑得飞快,而一战中的那种履带底盘最快都快不过20公里/小时。

坦克制造厂为此吸纳了很多技术,不过夏钧手上的积分被扣成了负数。

好在自夏收过后,华东自治三省的民心指数提高到了5。2,而夏钧治下的人口总数已经超过仂5600万人。

这半年内,有将近两百万人迁入华东自治三省。

这些人口进入华东自治三省后主要的工作岗位就是当苦力,现在华东自治三省到处都在施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而华东自治三省内部的苦力,很多已经到技校里转成了技工。技工人数日后将进一步扩大,由此形成一种晋级模式。

下个月夏钧的民心上的收入可以达到将近三亿。在完善了机床、机械制造之后,夏钧在军工方面的投入明显增加了。

坦克制造厂一边仿制T34中型坦克,一边开始研制最初级的坦克。

履带技术已经从德国引进,制造坦克已经没有技术上的困难。

为此坦克制造厂已经向夏钧提交了一份设计方案。

夏钧看着那份设计方案直摇头:“这样的方型坦克,怎么能够有爬坡能力?而且装甲才12毫米,又不是硬化装甲,机枪火力都挡不住,重新设计吧这辆坦克就不用造了。”

坦克制造厂只好再次进行设计。

这次设计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