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辛亥大英雄- 第5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完待续)


第709章 惊喜
    呼伦湖以北80公里的崇山峻岭中,一支由8辆装甲车和大吉普组成的车队沿着新修的省级公路飞速前进。虽然公路沿线能见到不少工兵顶风施工,但车队前后两辆外观酷似BTR60的LZ33式6轮装甲车让士兵都不敢靠近。平行世界中,这里叫克拉斯诺卡缅斯克,但现在这个地方已经被人为的从普通民国地图上彻底删除,前俄国原住民也被清除干净,仅在军方和总参机要地图上留下一个叫赤塔省“石头镇”的滑稽名字。
    观摩完军演后杨秋借机开始环北疆视察之旅。
    赤塔是民国北疆最大的工业城市,虽然贝尔加湖对面的北海省也拥有大量有色金属资源,并且还是平行世界中苏联在东西伯利亚地区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但哪怕再有信心,他也不愿意将工业区建在距离敌人边界不到800公里的地方。所以从第三个五年计划起开始兴建以赤塔钢铁厂和铝厂为核心的工业城。时至今日,赤塔钢铁厂一期工程即将于明年初完成,届时又能为国家增加每年200万吨粗钢。第二期将于1937年结束,那时产量将达到500万吨,担负起为北疆乃至西北建设提供钢材的责任。而铝厂则已经开工,利用丰富的火电和铝土资源产量达到每年20万吨,随着国内航空和用铝数量增加,不需要多久这里就将成为仅次于广西的第二大铝业加工基地。
    北疆的丰沛资源经过多年宣传后,终于引起国内实业家的兴趣,随着铁路、公路和固定航班纷纷开通,赤塔工业城比十年前的武汉还热闹。除了电力通讯等重大民生资源类还控制在国家手中外,其余的铁铝、铸铜、火车制造、锅炉、拖拉机,卡车、机械加工、仪电仪表等数十家配套工厂中的绝大部分已经由民营力量承担起来。
    这种改变连坐在车内的杨秋都不免唏嘘。想想22年前为造一支ZB26轻机枪,号称国内第一的汉阳居然花费半月,甚至很长时间内月产品都无法突破百支。再看现在,已经能造出外形酷似BTR60的六轮装甲车,这是多么巨大的飞跃啊!虽然依靠了资料机,也仅仅是外形相像,先进的中央调压等技术还完全无解,但依然是实实在在可以见到摸到的飞跃。
    不过他并没被冲昏头脑,每每看到西北地区的荒凉山野,感受颠簸厉害的道路,总是能涌起更多急迫感。有时候连他都在想,如果当年采用苏联模式,以民国的人口优势,或许今天的国力还能再翻一倍。但这个念头升起后又很快被压灭,因为他实在是找不到办法控制伴随苏联模式壮大的官僚集团,甚至今日的国社都已经让他暗暗担心,所以才故意扶持汪兆铭等人把握实权。
    胡思乱想二十分钟后,车队抵达了目的地。
    从岳鹏口中得知准备策反古比雪夫的事情后,蒋方震就没睡过好觉,原本立刻就想找杨秋,但因为当时麦克阿瑟和美军代表团都在,所以没找到机会。直到演习结束后宋子清陪同美国代表团继续前往安集延等地参观,才拉着岳鹏找杨秋希望问问清楚,但没想到刚见面就又被拉到这里。
    虽然是总参人员,但久居国防大学的他显然对庞大的黑计划知之甚少,所以当推门下车见到秋恒和冷杰后,顿时感觉这里很不寻常,不由自主拉住身后的岳鹏:“子安,这里是。”
    “铀矿和加工基地。”
    “铀矿?干什么用的?”很显然,蒋方震对铀矿和其背后的意义完全不懂。其实别说他了,目前世界上懂这些的都找不到几人。
    “参谋长,校长。”
    秋恒见过杨秋后,立刻跑来向两人敬礼。见到岳鹏也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蒋方震干脆指着远处两根高大的烟囱,直接问他道:“秋恒,这里是做什么用的?那边是什么工厂?干吗建在这种荒僻的地方?”
    秋恒仅仅是3010计划总负责人,技术方面尤其是核技术完全是门外汉,所以话到嘴边也发现毫无头绪,干脆说道:“嗨!这么说吧,其实我也不懂,校长您干脆等会自己问总统和冷杰。”总负责人都不懂,这到底是什么项目啊!蒋方震真有种拿起砖头砸人的冲动,只得拉着两人追上正在说话的杨秋和冷杰。
    其实要真解释起来很麻烦,因为这里是3010计划核计划中的石墨厂和铀分离厂所在地。选这里除了群山环抱非常隐蔽外,也因为这里有亚洲最大的铀矿,煤矿资源也很丰富,而且附近几省都有大量天然石墨等资源。
    冷杰没注意到已经被包围,指着远处正在开挖的湖泊向杨秋汇报:“您看,那边原来就是个小湖,面积和需水量都不大,所以我们准备将面积增大三倍,然后从附近引水过来解决水源问题。湖右边就是在建的火电厂,将安装四台机组,预计两年后能完工。前面就是铀分离厂,最迟明年5月就能完工,石墨厂还要往前走5公里。”
    “设备准备的怎么样了?”
    “第一台国产气体离心机已经由江南厂仿造成功,图纸和生产技术都交给汉阳和沈阳两边同时开工,照计划两年后就能凑足一套开工。我来之前还去了趟武汉理工大学,华罗庚说他们那边已经快完工了,预计最迟明年8月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就能试运行,还说希望您到时候能亲自去开机。呵呵我们现在就希望他能早点成功,真要是能达到每秒5000次的运算速度,就可以解决很多数学演算上的麻烦。”
    “别总告诉我好消息,说说困难,资金还缺不缺?”
    “从现在看预算恐怕要比您预料的小很多。机器设备的国产化都已经开始,遇到的问题大部分也能自行解决,我们设计的专用防辐射衣服也开始试验。石墨厂和铀分离工厂、重水厂这些都在建造中。目前的主要困难反而是理论,尤其是链式反应计算,反应炉(当时不叫反应堆)建造上的演算等,国内国外都是空白。所以我们现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突破,但从我自己的经验看,如果计算机能加入课题组,最迟三到五年就能完成全部理论构架,只要理论的架子搭建好,反应炉建设、制造核弹和最后的爆炸试验其实都能很快完成。”冷杰带着大家一边视察,一边汇报核工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困难。
    这些话让蒋方震等人听得云山雾里不明就里,但杨秋却津津有味,时而为取得的成绩高兴,时而又为理论空白皱眉。尤其是理论,是他最无法解决的。资料机中核弹图纸多得是,连赫鲁晓夫那种变态也不过举手之劳,偏偏最基础的理论和制造加工过程一片空白,都必须靠冷杰他们自行摸索。
    不过当听说电子管计算机再望后终于安心下来,如果能每秒运行5000次,大不了砸钱造个三五台专门给核项目组,花三五年不停计算总行了吧?杨秋暗暗想着时,蒋方震终于憋不住了,尤其听到爆炸试验更是心痒难受,追问道:“冷杰,核弹是什么炸弹?”
    冷御秋是辛亥老臣,和蒋方震是同时期的军官,所以冷杰也认识他。何况杨秋能带他来,说明是有资格知道核计划的人,所以冷杰没有隐瞒:“原理说起来比较复杂。简单说,就是促使铀原子发生裂变反应,原子在裂变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出类似炸药般的高温高热能量,达到摧毁敌人的效果。具体的我们目前也无法知道,但如果能制造成功,那么这种炸弹会具有人类无法想象的威力,一枚炸弹摧毁一座城市也不是不可能。”
    一枚炸弹摧毁一座城市。
    蒋方震倒吸口冷气,连杨秋策反古比雪夫的事情都忘记了。岳鹏更是目射精芒,狠狠抓住冷杰的手不停追问:“要多久能造出来?”
    “是啊,别说一座城市,就是换一个镇子也好啊!”蒋方震也回过神来,嘀嘀咕咕问个不停。冷杰一拍额头,感情自己刚才那番话都白说了,苦笑道:“参谋长,蒋校长,我真不知道!科学这个东西有时候也要靠运气的,快的话三五年,慢的话十年八载都未必。”
    “行了行了,这又不是种大白菜。”杨秋是众人中最不惊讶的,拉开两人笑道:“瞧你们这个样子,一点出息都没!一枚炸弹换一座城市我做不到,但换个镇子又不是多大事,最迟两年保管你们看到。”
    “。”
    不怪大家惊讶兴奋,甚至怀疑和不相信,实在是核弹在这个时代完全就是空白,所以杨秋废了好一番功夫才让两人闭嘴,才继续视察最后还赴铀矿参观。等重新回到镇子时已经是傍晚,由于镇子还在建设,所以岳鹏建议连夜回满洲里再休息。
    “对了!总统,等我一下!”
    车子刚准备启动,留下继续检查工程进度的秋恒忽然想起件事,连忙拦住杨秋回自己车里拿出一个纸袋。还没等大家猜测纸袋里装的是什么,他已经从里面抓出一团细细的纤维丝交到杨秋手上,神色还非常兴奋:“这是俞大维让我转交给您的,他还让我告诉您,说下月起就这个东西就可以进入后续产业化和生产设备设计的阶段。”
    见到纤维后杨秋先是一愣,旋即心脏猛然紧缩,等握在手心感觉一番后心底更是跳出两个字。
    锦纶!
    (未完待续)


第710章 凝固的底片
    抵达满洲里登上专列,杨秋手心里还捏着锦纶。与核计划相比,这团纤维让他更惊喜,毕竟核弹只是压阵脚的大杀器,费时费力耗钱无数不说,最后使用时还诸多麻烦,需要考虑风向、辐射,核沾染、战后局势等等。说白了,就算现在弄出两枚,都想不到该用在哪里。
    但锦纶却完全不同,它预示着国内在新材料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国内在基础上材料首次超越世界。随着产业化开始,不需要多久就会以锦纶形成一个新产业链和数十万就业岗位。反到钱不钱的他没有太在意,虽然锦纶是他提出构想并交给汉江石油化工研究所研制的,但产业化后肯定要走私营道路,国家只是收税而不是垄断。
    见他捏着“棉絮”神游物外,随同去北海油田检查的吕碧城好奇询问起来,当得知这团东西竟然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可以用于纺织、军工等等领域后,连兰心蕙质的大才女都动了心思,暗想是不是等投产后买下部分专利参一股。“呵呵我看你都钻进钱眼里了。”杨秋顽皮刮了一下她的鼻子,不过他对生意上的事情从来不过问,加上苗洛和芮瑶这几年都不管商业上的事情,所以杨家产业大部分都靠吕碧城。
    随着杨秋成为总统,两人独处的时间反而少了,所以吕碧城也格外珍惜单独相处的时刻,但这份温馨才开始没多久,就被联袂而至的岳鹏和蒋方震打断。见吕碧城闪到里面卧舱,两人都讪讪摸摸鼻子,杨秋也不理他们的搞怪动作,将锦纶收好走到外面会客室,才问道:“这么晚了,怎么不去睡觉?”
    “这不是心里开心睡不着嘛,来找您聊会天。”蒋方震说话时,脚下的火车慢慢滑行起来。警卫员立刻进来放下窗帘,还将车厢内的灯光调暗不少。这是夜间的必备防护工作,虽然是在国内但也不敢放松。岳鹏落下一个窗帘后,又替两人倒上茶,才靠到沙发上,询问起刚才的核计划。
    杨秋其实也不懂,但好歹有后世的初级知识撑着,大致讲解一遍。当两人得知连他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发成功,高涨的兴致也渐渐散去,话题集中到激活1号龙牙和策反古比雪夫的事情
    .墨西哥城内,三辆挂着中国国旗的雪佛兰490轿车缓缓停靠在繁华的教堂大街旁,一队身着中国海军白色将校制服的军官从轿车上走下来,其中两人还拿着相机,似乎像是来旅游的。秉文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军装,由于杨秋要求他高调,所以他把十几位观摩美国军演的海军军官都拉到墨西哥城,还故意身着海军制服吸引眼球。这样做的确有效,等他下车后四周已经云集起数百指指点点的墨西哥人。
    与美国相比,同是美洲国家的墨西哥就差多了,建筑杂乱,贫民窟从城市一直延伸到城外,一路行来都看不到什么工业痕迹。除了炎热外,墨西哥唯一能引起秉文兴趣的只有石油和白银,即便是这两项大部分也被美国财团控制。正因为美国的经济殖民政策,墨西哥人对美国的态度是既爱既恨,加之数十年前的美墨战争和西班牙殖民的影响,造成墨西哥国内要求石油国有化和经济独立的呼声非常高涨,这些因素也让墨西哥成为中南美洲反殖民革命的策源地之一。
    欧战中德国还一度想拉拢墨西哥参战打击美国,但亲眼见到墨西哥城后秉文就知道这样做无疑是异想天开,一个几乎没有工业能力的国家去向世界第一工业国家开战,结果不言而喻。
    即使华人的脚步遍布世界各地,一群中国海军将校出现在墨西哥城街头也肯定会引发轰动,所以秉文和大家才逛了一会,大半个城市都得到了这个消息,甚至还有数位美联社和墨西哥记者赶来采访。见已经引起足够轰动,秉文这才向一起来观摩军演的沈鸿烈等人使个眼色,让他继续带着大家在城里闲逛吸引眼球,自己则和两位军官钻入旁边的小巷。
    巷子直通相邻的大街,左转后没多远秉文就见到等在路边的轿车和联络员。联络员是个华人小伙子,二十七八岁的模样,长得非常精神:“罗秀,驻墨西哥大使官翻译。”小伙子一边介绍自己,一边看着三人的军装皱眉:“秉将军,你们怎么没换件衣服?”
    “刚参加完美国海军演习,船一靠岸就赶来了。”秉文不想在着装上纠缠,转开话题问道:“托洛斯基最近怎么样?对了,你们是怎么和他联系上的,他答应去国内吗?”
    一提托洛斯基,罗秀立刻忘记军装的事情,边开车边给秉文介绍情况:“托洛斯基一心在搞第四国际,希望用这个组织对抗莫斯科。这个第四国际已经引起斯大林的担心,所以最近墨西哥不怎么太平,包括南美地区的很多托派分子都遭到了暗杀!我们还在他家外面发现不少苏联特务。据可靠线报,其中有几人都出自苏联保卫局,所以不排除他近期也会遭暗杀可能。不过话说回来,这个人还是挺厉害的,我们之前多次询问是否能见见面,都被他踢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