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当保镖 [校对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三国当保镖 [校对版]- 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麻烦与危险。

刘宏也是面露喜色,道:“华大夫如此当赏!”

华佗没有接话,而是转口道:“但这样其实没有太大意义,这种时候醒来,有与没有,并无什么关键性的差别!”

“你的意思是……”刘宏目光微凝,如今的目光,已经不复温色,而是现出了令人心悸的深沉。

在这种目光下,华佗却似完全没有受到影响,也没有去看刘宏,而是满脸忧色的望向了昏迷中的凌巴,缓缓道:“其实于解毒,草民并不算擅长,如此仅能够控制住毒性。但这也是暂时的缓兵之计,控制得了一时,控制不了一世,都是治标不治本之策。”

“那难道就没有解决之策了吗?”明月公主忍不住的担心,说着还瞥了貂蝉一眼,虽然此时的貂蝉因为过多外人的到来,特意带上了一层并不算薄的面纱——反正这是经过了刘宏首肯的,至于为什么,也只有天地和他三个知道了,所以明月公主和她的这第一次的正式会面终究还是没能够完全看清自己这个“情敌”的容貌,让一向对自己容颜自信的明月公主不禁有些心跳忐忑之感,挑了挑眉毛,便又担忧的望向了凌巴。

华佗依然一副沉静如水的面孔,捋捋下颚短须,微微叹了一声才道:“倒也并非完全无法,草民对于毒药略有研究,控制住他中的毒,并不是什么难事;但真要根治解决,却非我之力所能及,而要找到另外一个人才行!”

“何人?”这次是明月公主和貂蝉异口同声问道,然后均是对望了一眼,又不约而同淡淡地转过了头去。

刘宏看着自己的皇妹,这分明一副吃飞醋、耍蛮脾气的小女孩形象,让他看得啼笑皆非,居然有种追忆感,仿佛又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和皇妹、与父亲、母亲一同生活的温馨场景。

华佗继续说道:“此人踪迹难寻,遍及国土大地,就是草民与他名为好友,却也不能够时时清楚他的去向……他叫于吉,若说名字,或许少有人听过,但想必“蓬莱仙人”这个外号,却不会太陌生了。”

“你说……“蓬莱仙人”?”刘宏闻言眼神一动,望着华佗,有种十分惊讶的感觉。

显然,他也并非对此不了,也是,便是那雄才大略如秦始皇,也难逃脱对于号位仙人的方士徐福等人的心理依赖,不说那大秦朝,就是前朝那先祖文治武功驱逐匈奴的汉武帝刘彻,晚年也受过江充之流的蛊惑蒙蔽,甚至弄出了一个让其悔恨终身的“戾太子”案,可见这古代迷信之风行,贵命为天子,却也难逃历史认识的局限性。

而至于那些御医,却是大多露出了感慨的神色,似乎也对这“蓬莱仙人”并不感到陌生。

华佗又道:“不过……这“蓬莱仙人”是不好找,然则还有一人可以代替,只是可能未必能够解决!”

听到他这一言,大家无不是感觉眼前一亮,貂蝉和明月公主都是一脸期待的看着他,刘宏和众御医也将视线放在了他的身上,至于身旁原本大气不敢出的马超、诸葛亮和庞德三人,这时候也都是有了些笑颜,似乎都是自动忽略了他所说的后半句,毕竟只要有个希望,人类是很容易创造奇迹的生灵。

华佗看大家都这样,想了想还是说出来道:“此人是个女子,出自于医药世家,她本人更是专研于毒物解毒之类,如果由她来,或许能够有机会也说不定!”

貂蝉叹道:“这倒是一个奇女子!”

“哼,不过也是沽名钓誉之流,一个女子再如何钻研又能够有多大能耐……”一旁一个嘲讽的声音传来,却正是那御医当中一个颇为老资格的人物,当初断定凌巴之毒不能解的最终两人其中之一便是他了。

他却没有想到,他这样一句贬低女性的话,让现场的两位女子有多不满,不过现实如此,貂蝉也是有了夫家的人,心思收敛得多,所以也就置若罔闻;可明月公主天生高贵,就不喜欢别人看轻自己,更重要的是他刚才反驳的相当于是自己的“情敌”貂蝉,在此时的明月公主看来就是在针对貂蝉,不管怎么说,在她的心理,自己和貂蝉针锋相对是一回事,她却不容许别人任意的针对貂蝉所以当即也针尖对麦芒的开始嘲讽道:“却不知道谁才是真正无能之辈,若非是有华大夫在这里,别说是解毒了,就算是要醒来,恐怕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果然,听到她这一句针对性十分明显的话,那名御医脸上表情十分精彩,最后还是叹息一声,退了回去,而其他的御医自然也是面色尴尬,感觉站如针毡,又不敢乱动,真是怎么样都感觉不舒服。

华佗微微一笑,道:“公主这话却是有失偏颇了,所谓术业有专攻,虽说毒也算是医药的一种,却较为偏门,常人也很少能够见得到;而且要在毒物上有所造诣,并不简单,毕竟先人与这方面的研究也并不多,难免要自己去探寻。”

“华大夫说的是。”一面对着华佗,明月公主当即换了笑脸,这可是她未来夫婿的救命恩人,而且接下去能否解毒成功,也要靠着他了,自然没有不敬几分的道理。

御医们看着面面相觑,什么时候看到过着刁蛮公主对一个大夫这么和颜悦色的了?

就是貂蝉和马超等人也有些面色古怪,一旁的刘宏更是看得直摇头,抚额心中暗叹:这就是我天家的儿女?太不矜持了、太太不矜持了……

第195章、华佗施巧针,凌巴苏醒

“那敢问华大夫,那位奇女子是什么人?”明月公主率先问道,刘宏赶紧做出不认识她状,一旁小乙子和瑾苏却是憋着笑。

至于那些御医,此时自然也是竖起耳朵恭听,貂蝉、小马超等更是万分注意。

华佗道:“此人虽身为女儿家,却志向不小,更承先辈之业……哦,她的家世——她乃是扁氏后人!”

此言一出,众人一阵震动,就是那些原本不以为然的御医们,也不得不改观、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了。

这里的人都不是什么没见识的人,真要说起来或许也就小马超的文化程度较低,毕竟他年龄较小,又不似诸葛亮这样专攻文理,但却也绝对知道这所谓“扁氏”所代表的含义——先祖扁鹊。

扁鹊,乃是春秋战国时代名医,医术精湛,也是可知古代最早的一个名医、“神医”,所以人们一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轩辕时代,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当然了,扁鹊本不姓扁,而是姬姓族人。

“姬”,这是一个十分古老而蕴意相当深厚的古字,作为姓氏而言,它又是历史最悠久的姓氏之一,是从上古时候的母系社会就流传下来的,据说被奉为华夏先祖的黄帝就姓姬,住的地方也是叫做姬水,而且这之后还曾经一度为王者之姓,如殷商后期的西伯侯姬昌到大周时候周武王姬发之后的大周(也称姬姓之国)的家天下传承,

这里的所谓“扁氏”,未必没有后人穿凿附会之说,但既然这华佗敢于在天子面前说出来,必定是有十足肯定的了,而且大家现在也没有考虑这么多,只是很简单的想到,“扁氏”后人,也就意味着事扁鹊的后人,那可不就是一个医药世家么?

那些御医听到了这里,都有些傻了眼的感觉,他们当中,可有不少人对扁鹊之流的先秦名医有些近乎于迷信的崇拜的,此时乍然听说到了刚才大家感觉颇有些不以为然的什么奇女子,居然是什么“扁氏”后人,心中震撼可想而知,同时脸上也不由的感觉到有些赦然。

华佗却没有想到这些一般,继续说道:“此女曾被于吉指为药理天赋极佳,而且她在深山中居住许久,有环境条件许可,也是为她整日研究野外的草药和毒物提供了许多的便利,因此在此方面的造诣也是极深,就算不如于吉,估计也不会差上太多。更重要的是,她得自于家族的传承……”华佗的话没有说完,但是大家都听出了其引申的含义。

所谓家族的传承,说白了就是得自于扁鹊的医药理论和经验,说得更白一点,就是《内经》、《外经》等扁鹊身后留下来的医药学著作,据说都已经遗失,可是如今耳闻有“扁氏”的后人在,怎么能够不让人联想到这一方面去?

虽然说,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世界时时刻刻都是变化的,天下之大,也未必只有扁鹊一个能人,但从心理上来说,这些人对于扁鹊还是十分崇敬的,因为能够得名为扁鹊,而且不止是在王庭里,在民间也享有着极高的声望,这也已经是说明了这个秦越人的不简单。

有句话叫做“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或许有愚民、有人云亦云,但事实只是被蒙尘,总有大白于天下的一天,而经历了这么久远的历史,这扁鹊之名、他的声望却是长盛不衰,绝不是没有理由的。

明月公主的目光中渐渐的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惊喜,旁边貂蝉看到却是难免心酸,似乎在这一刻,心里有些软化,毕竟她本就不是一个霸道的女子,只是独享了凌巴的宠爱,贸然又多了一个人来分享,不管嘴上对凌巴说得多么好听,未尝没有安他心思的想法,总归心里还是会有些不舒服这一刻却是发现,这明月公主是真心为自己的夫君,那点儿芥蒂,在此刻似乎也是显得不值一提。

刘宏问道:“那可知这女子现在何处?”

华佗道:“不是很远,但她性情古怪,草民不敢轻易去招惹她。而且她有规定,若是有需要她解救和救助的人,需自己亲自前去找他,否则一概置之不理!”

“什么?”大家听的都是大眼瞪小眼——这叫做什么鬼规矩?

华佗面不改色,道:“正因如此,草民才觉得难办。不过待草民帮这位控制住毒性,等他苏醒来,再行决议也不迟!”

“对、对、对……快动手……”明月公主着急中透着几分可爱的模样这回是让华佗都不由得笑了,刘宏已经有了掩面奔走的想法,心中对于将这个皇妹带来真是后悔万分。

华佗当然不会拒绝,摒退了左右的貂蝉等,亲自动手,御医们在旁与其说是监督,不如说是“学习”,华佗却也不介意。

只见华佗从身旁助手递过来的包裹里取出了一根细长的针,他的那个助手奉行沉默是金,一直不曾发表过什么言论,倒是一直被众人当成了空气,此时才意识到这现场还有多一个人;华佗却没有去考虑其他的事情,此刻在他的眼中,只有他的病人、或者说是“毒人”更准确一些,当然了,还有他的针。

华佗手中微动,只见那看上去细长的针,居然就一下子变成了三根,原来不是一根,而是三根,但没有人看得清楚是怎么变化的,这让刘宏都不由对他的手段稍稍提起了一些兴趣。

“难道这华佗,竟是想要用针灸,逼出凌将军体内的毒素;还是说封闭**道,控制毒性蔓延的经脉途径?”那名老资格的御医喃喃自语,这回大家到没有无视他,他说的也确实有几分道理。

针灸,在中医学历程里的历史十分悠久而漫长,据传是从战国时期传下来的《黄帝内经》中便有过了相关的记载了,《黄帝内经》中说的“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而由针灸后来又系统的产生了针灸疗法。

对于这,这些御医自然不会感到陌生,而且之前也不是没有人想过试着用这种方法,但一来没有必然把握,万一没治好是小,治坏了是大,所以都是选择了不理;此时看到华佗使用,也不免有些好奇,仔细看下去,更是觉得惊讶,华佗的手法,和他们通常所用的那种手法,很不一样。

第一针,扎在了额头百会**,用的是针刺,一点,然后轻微、缓缓的推入进去。

第二针,扎在了鼻下人中**,依然用的是针刺。

第三针,之前先将凌巴的身体翻了过来,而后在股间会阴**,用点针,先刺一下,再收起来,再刺一下,再收起来……如此往复多次,而后一针直接**。

然后,华佗双手平伸,虚浮在了凌巴的身上,仿佛行气功一般的将凌巴浑身上下“摸”了个遍。

(以上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算他抄我!)

哧!

就在华佗收手之后,众人便听到了仿佛是什么破裂开来了的声音,就见在这三针一下、华佗一遍“游走”,凌巴那原本平静的身体,却仿佛镜面般的湖泊里投入了一枚石子,开始激起了阵阵涟漪,而后又似巨石投下,开始剧烈的动荡。

华佗却没有停多久,又是开始了一遍“摸索”,然后,重复着一遍刚才的情景,而凌巴身体的震荡也越来越激烈。

貂蝉望着凌巴这样,揪心的疼痛,只好撇过头去不敢再看,明月公主则是咬着牙盯住了不放;刘宏和庞德等人皱着眉,御医们则一个个翘首以望。

时间渐渐过去,气氛有些凝固,直到某一刻。

“嗯……”一声轻凝的呻吟,让众人注意力登时集中起来,也让貂蝉最终回过神来,下意识地看向床边,这一看不由惊喜不已,“啊,你终于醒了……”



第196章、扁素问

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后有陋室,今则有木屋。

位于山野之间,简陋一木屋里,一老一少、一男一女对坐而立,两人的表情都有些古怪,老头子满脸喜色,还有些自得的神色;女子却是神态紧张,就连一双粉拳也是紧紧地攥了起来,瞪大了一双美目,目光炯炯的盯着眼前的桌子上。

“大、大、大……”女子的身上穿着的,是一袭白衫,干净整洁,呼和着她轻灵的白皙面庞,但口中喃喃而出的却是大煞风景的言语。

老头子捋捋长须,轻笑一声,道:“别望了,这回你又输了……”

女子狠狠瞪了他一眼,撅着嘴说道:“还没成定论呢……”说着话,嘴角勾成一个完美的弧度,手中却是打了几个古怪的手势,然后轻轻地搭在了桌子上,只见那桌子上,三颗四方形的骰子正在不停地转动着。

说起来,这骰子的历史还真是悠长的,据传是在三国时候的曹植曹子建为了历算天命而发明的,后来却不知怎么的成为了**嫔妃玩耍的游戏,之后也是渐渐流传出来,成为古今往来必不可少的玩乐、赌博的工具。

只是就不知道为什么,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