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当保镖 [校对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三国当保镖 [校对版]- 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情况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在这种时候这样的突发情况,让人措手不及的时候,却能够要人命。

皇甫嵩根本想不到的正是,这黄巾军居然就跟转了性一样的打法,开头还差一点就被打蒙了。

而现在虽然稳定下来了,可陷入包围圈的危机,还有怎么样尽量削弱黄巾力量,都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但其实对现在来说,冀州真正的忧虑,反而是在剿贼大军顶梁柱的皇甫嵩的身体上……

第409章、将军殁,三军无声

帅帐里,此时的皇甫嵩面目已经有浓重的苍白之色怎么也遮掩不住了,但他却坚持着并没有躺在榻上,仍然是坐着,虽然脸色显得虚弱,但将军雄武之气丝毫不减,汉末一代名将的风采显露无遗。

可惜人到迟暮,身体不由心,他现在确实是到了极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若非为了战事能够顺利进行下去,不因为自己的问题而将前期的那些努力都耗费掉,至少自己就算是死,也要等到剿灭了黄巾贼再死,也不算枉费陛下对自己的一番礼遇和恩典。

其实他心里对大汉如今天下局势还是很忧虑的,虽然人老了,可眼睛并没有浑浊,反而人老成精似地人物,他又怎么能够看不出来?如今的大汉朝廷最大的祸患并不在于黄巾贼的叛乱,说实话直到现在,他也没有将这些泥腿子放在眼里,或许麻烦一些,但朝廷要剿灭他们并不是不可能,可朝廷里面的那些蛀虫,却是让人着实忧虑的紧,陛下亲小人而远贤臣,总是让他这帮忠汉老臣心里不舒服,皇甫嵩家里也算世代为国效力,其祖上也曾经极致辉煌过,同时也见证了汉室的辉煌,可惜现在一切都回不去了。

都回不去了啊!

心里叹了一声,皇甫嵩感觉自己的背脊好像又被压弯了一点,连忙甩开这些想法,如今是要想着如何解决眼前困境了,突围、保住朝廷军有生力量是关键,这些士卒都是为汉室尽忠尽责的好士兵,他不能够让他们死在这儿,可他又知道如今是危境,但也是一个机遇,如果调度得当,完全可能反守为攻,并且一举歼灭冀州黄巾残余势力也不是不可能,可惜他自己或许撑不到那个时候了。

心里面默默盘算着,他也在想着等一下是不是要将卢植他们叫过来一起商量一下了,好歹多个人多一份参考也多一份智慧。

就在这时,“报……”帐外传来一声洪亮的通秉,皇甫嵩眼中闪过一抹欣慰,这是他的亲兵,也是他一手提携上来的小子,行事谨慎,而且为人有机智,当然受到自己的熏陶,对于汉室也是忠心耿耿,很有培养前途,他的欣慰,便是就算自己死了,可是汉室还是有这么多忠臣良将,只要忠魂不灭,就算陛下再昏庸,也不会真的将祖上江山完全败光的。

“进来。”皇甫嵩只是叫唤了一句,却忍不住轻微的喘息了一下。

帅帐被从外面掀开,一个身材高大、面目清秀的青年男子龙行虎步踏了进来,到皇甫嵩面前,微一拱手:“报告将军,荆州传来最新消息。”

“念。”皇甫嵩身体微微前倾,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的确,自己这里纠结着,如果荆州战事顺利,也能够弥补些了,虽然对朱公伟的脾气不太感冒,不过不得不说,那也是一员不错的将领,大汉有望。

秦兵男子深吸口气,沉声道:“宛城之战,黄巾败退,右中郎将率兵三万追击,误入黄巾陷阱以至于全军覆没,右中郎将奋勇拼杀,身中数刀而死……”

“什么?”皇甫嵩一下子站了起来,瞪大了双眼,第一个反应就是不信,可眼前由不得自己不信,那名亲兵好似没有注意到皇甫嵩的反应,继续念道:“司隶校尉董卓时在战场十里外,却引兵退却不救,才致使右中郎将军最终全军覆没。前锋将军曹操退入荆州,不日,宛城被黄巾贼星夜攻克,守城将领霍峻仅收拢残军不到三千人退却入荆州与曹操会和。”

“阿呀呀呀……”听到这里,皇甫嵩再也支撑不住,整个人瘫倒在了榻上。

'5'那亲兵一愣,旋即立刻明白了什么,对着帐外大声叫道:“快去请军中医官前来,同时也请北中郎将与各位校尉前来,速速……”

'1'而皇甫嵩却是感觉头痛欲裂,眼前倏忽出现星点,接着便大叫一声,然后什么都不知道了……

'7'说起来,皇甫嵩也算得上是一员老将了,所谓老将,其实在三国时代里,年龄上了四十岁的武将,都可以说是老将了,或者也可以自称为“老夫”,而皇甫嵩今年也有四十余。

'z'三国的时代,人的寿命实在是不长,其实从之前春秋战国时期到现在都一样,孔子也说过五十而知天命,说明古代人的寿命,到了五十以上,乃至于五十岁左右,就可以称得上是老人辈,上了六十岁,就是了不得的高龄,而上了七十岁,则可以作为“镇族”寿星的存在,至于八十岁,实在是少之又少。

'小'作为武将来说,因为习武的关系,自然身强体壮,可也有所弊端,那就是战场之上是刀枪无眼的,即便是再厉害的武将、有再多人保护的主帅,也难保不会有危及到性命的时候,就算没有立刻毙命,但也可能一些伤口留下后遗症,导致之后病痛缠身乃至于死亡都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

'说'毕竟这个时代的医术实在不高明,即便是华佗、张仲景之流,其实也没有历史上说的那么神乎其神,华佗或许是三国时代乃至于古代第一个采用开刀治病疗法的医生,但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现代尤其注重的消毒问题,显然华佗当时还不可能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当时的医术,不管是从实践还是理论中,都不可能认识到普通人的肉眼根本就看不着更发现不了的细菌,也就不会去考虑这些问题了,而其所作《青囊经》后来遗失了,现在凌巴倒是知道是在扁素问那儿,但华佗自己都说了只是初稿,还很不完整,而且他也看不懂,更没有找人尝试过,也不知道究竟如何;至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实际上后世的伤寒论,已经不是最初的了,因为经过了不少人的修订和增补改变,那么多年的中医医学发展,才积累下来后世那样的伤寒论,这个时候的多么简陋却是可想而知的。

'网'不过在这个时代里,却也不能够因此而否决了这两位大医师的水准和潜力,显然这么简陋的条件之下,他们都能够达到这种高度,如果有后世的医学理论体系,会发展成什么样?谁也不好说,但可以肯定至少不会比现在差。

只是这个时代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华佗和张仲景的,大部分的医师不能够说是庸医,但肯定厉害不到哪里去,至少这个时代战争死亡率极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并非是战场厮杀死的,而反而是一些受了伤的人,不治而亡,所以这么一来武将的生存率就变得极低了,尤其是在战乱时期更是如此。

皇甫嵩军中随军而来的医官还算是这个时代较好的了,可面对着皇甫嵩积郁下来越来越重的病情,却也只能够汪洋叹息,看着晕迷中的皇甫嵩,感叹着摇了摇头。

一旁围着的北中郎将卢植以及帐下一众校尉看到这里,心头就是一凉,道了此时,他们哪还不能够明白是怎么回事?必定是皇甫嵩早就有了病,却拖着不肯修养,结果越来越恶劣,直到如今无可救药,或者也不是无可救药,而是没那个能力和水平救,可他们也怪不了这个医官,他毕竟已经尽力了,好歹也是为这支军队尽力良多的功臣。

挥挥手让医官先下去了,卢植率先在榻边坐了下来,看着晕迷中却仍然愁眉紧锁的皇甫嵩,只感觉心中一痛,叹道:“义真兄啊,这是何苦来哉?有病就得医,你可是三军梁柱,如今这一倒下,乃军中不幸、大汉不幸啊!”

“啊呀!”突然一声惊呼传来,将卢植等众人都吓了一大跳,却居然是病榻上的皇甫嵩突然跳了起来。

过了良久良久……

“朱?误我,朱?误我呀……”如此指南长叹三声,原本躺着的皇甫嵩突然眼一翻,轰得倒下,然后再也没了声息。

“将军、将军……”

“义真兄、义真兄……”

“将军,归天了……”

“啊?”

……

汉灵帝中平二年四月下旬,汉末最后一位大将(真正历史意义上),皇甫嵩皇甫义真,因入冀州后剿贼进程屡经不利,天气转凉之际,偶感风寒,却坚持行军,此后病情扩大,神人难往,而后又因听闻南军荆州败阵消息,急怒攻心而死,享年――四十七岁……

整支军队,显得静默有礼,将军之殇,痛军千里。

也可见老将皇甫嵩,平日颇得军心,如今一失,更如同三军失去了主心骨,皇甫嵩的声望及影响力可见一斑,但不管怎么样,现在是人走茶凉,最应该考虑的,反而使这支军队的去留问题。

虽说现在看起来,这支军队颇有点儿哀兵必胜的威慑,这个时候,肯定是没有人敢前来招惹的,那样简直就是找死的行为,但这种状态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而皇甫嵩军中如今却并没有一个人能够出来主持大局,就算是卢植,除了他自己本部的那些人马,皇甫嵩左中郎将麾下的兵马,他显然不可能指挥得动。

而这支军队一旦过了这个情绪失常期,群龙无首,必然会出事的。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卢植一纸飞信,传入了先锋将军曹操……

第410章、宛城失,荆州谋

荆州,江陵城。

刺史府里,如今是一片肃穆的沉静。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声音传出,却是曹操首先“发难”了。

“这个该死的朱公伟,大好的形势,大好的山河啊!”曹操一脸的懊丧,形势大不大好,说不清楚,毕竟前一阵他们才被黄巾贼五千“黄巾力士”就搅得一阵焦头烂额,尤其变得“聪明”了的黄巾贼现在也不完全拼人数了,还会用计谋、斗智了,差点连荀攸都有些措手不及,让曹操不得不考虑做一些战略上的撤退,也更加增加了剿贼的难度;不过这山河大好却是肯定的,荆州的景色不错,风光秀丽,人杰地灵,最主要地理位置更是重要,而那个右中郎将的这一次失误,导致的结果也是难以预想的。

更加让人难以想到的,则是宛城的丢失,那可是一座耗费了不少心力的大城,光光是在加固瓮城一项上就花了不少功夫,再加上守城的主将霍峻也不是一个庸人,就看在曹操、荀攸等人都还在宛城的时候,几人都是亲眼所见的,他所做的一切可不只是规矩合格那么简单,这是一个良将,而且还是一个可用的守城的良将,用得好了,他能够为大家争取足够的时间准备,若不然如此,曹操也未必会将如今战略位置这么重要的宛城放在他手上,而自己带着众人安心离开回到江陵来布置荆州全面防御了。

要知道黄巾起义虽然是号称天下各处一起发动,但荆州经过了曹操这一年来的扫荡,整个境内几乎都没有了黄巾的痕迹,就算有也只是极小的残余,连冒头都不敢,还谈何兴风作浪?

而这一次黄巾贼逆袭而来,首先就是从北方南下,南下进入荆州的道路上,必经的就有宛城,宛城能够成为黄巾军南下阻挡,是其地理位置以及黄巾军的战略决定下来的,而荀攸等人最开始的时候定下最好要在宛城之外决战并且将敌人扫荡干净,一来是考虑到荆州境内民生的安定,二来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决策,宛城附近还好说,荆州境内就几乎是一片坦途,很难做出伏兵或者埋伏,而黄巾贼人数众多,荆州内的骑兵又不多,较多的水军这种时候又根本用不上,总的来说就会占据很多的劣势。

不过他们没想到黄巾贼来得这么快,而到了宛城之后临时决定的决战,“毕其功于一役”,又被“黄巾力士”的出现打乱了,如今反而落得这么个局面。

还好曹操离开的时候,仍然叫程昱等人要做好战争的准备,不怕一万就是以防万一,而就在他们回来继续做准备的时候,前线宛城的消息终于传来。

让人完全没有预料到,就是那么重要的宛城,在那个让曹操、荀攸等都很有信心的霍峻的手上,甚至还没有坚守超过两天一夜就易手了,虽然可以想象必定是黄巾贼耍诈了,而且还是远超出一般人所能够想象的奸诈,毕竟前面一次连郭嘉和荀攸都差点栽在了这突然变得“聪明”起来了的黄巾贼手中,应该说起来还是情有可原的,好歹还是“新人”,经验不足嘛,可宛城丢失等于让黄巾军南下再无有力的阻挡,之后更几乎是一片坦途,荆州境内实在是没有什么地方能够成为较好的阻击黄巾之地,就算是城池,他们不抢这一座,同样可以去抢另外一座――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黄巾贼进入宛城之后大肆抢烧,惹得天怒人怨,整个荆州的民众听说了之后,有惊惧,但惊惧过后却是愤怒,对黄巾贼的愤怒,也有对朝廷军防守不力的愤怒,这几天来为了忙着处理百姓的事情,蒯良、伊籍等人都有些焦头烂额了。

而同时,也正是因为此次在宛城中,先是右中郎将误中陷阱全军覆没,接着是霍峻丢了宛城,全城将士只带回来三千人,其余不是做了俘虏,就是逃亡路途中为掩护他人被杀了,总之这一次是朝廷积蓄下来剿贼的力量,就已经损失了大半,更关键的是朝廷军的士气,本来已经起来了,却横生枝节,偏偏在这种关键的时刻,被毁于一旦了。

所以虽然可能霍峻尽责了,但为将者就是这样,出了事情就得要负责,唯一能够让人欣慰的是霍峻还带回来了三千残军,说是残军,其实也是宛城守军里面的精锐,原本霍峻还是在被莫名其妙攻克导致一下子混乱一片的宛城中收拢了五千将士,可惜一路奔逃,被黄巾贼一路追赶,最后也只剩下这些,不过经历了这么多战争洗礼,这些将士也不再能以普通人的要求来衡量他们了。

而且这一次,还不只是战场上失利了这么简单,如今最大的损失,还是这剿贼大军中死了两大中郎将:一个左中郎将,要知道皇甫嵩作为大汉军中老将,堪称如今朝廷大军里面主心骨的存在,其声望根本不是其他人能够比拟的,他的死,对于大汉军心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对于整个战局,也是一个重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