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凶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朝凶猛-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和了,但是刘裕还是没有动。

他还在等,船有了,桨有了,他还在等什么?

在答案揭晓之前有必要介绍下桓玄和刘裕的地理位置,桓玄在湖北,刘裕在江苏,一个在长江头,一个在长江尾。也就是说桓玄在上游,刘裕在下游。

桓玄如果在江里洗脸,刘裕就会喝到他的洗脸水。

桓玄如果在江里洗脚,刘裕就会喝到他的洗脚水。

桓玄如果在江里撒尿,刘裕……

所以刘裕这回在等风,风来了,桓玄就该被吹走了。

每个月总会有那么几天,风来了。

刘裕望着出征的大军,自信满满,天时,地利,人和,一切我都算过了。桓玄,我走我的阳光道,你过你的奈何桥。

桓玄绝望了,但绝望到了顶点,人反而没有了畏惧。

畏惧本身不可怕,等待畏惧的那个过程才是人性的黑洞。

桓玄是个很聪明的人,但并不智慧。

聪明的意思就是他可以正确地评估对手,而智慧的人能够正确地洞察自己。

他知道这段时间的宁静,不是刘裕忘了自己,事实上,这暗黑的寂静正是刘裕磨刀的前夜,自己就是那砧板上的羔羊。

羔羊的悲哀不是被宰,而是明知被宰却无能为力。

就一个月,生活的宠儿变成了生活的弃儿。

生活是否原本就是这样,一点点微小的变化都让人凌乱风中。

小时候经常听说有人因为生活压力大而自杀,那时我懂得死亡,却不明白压力是什么。现在长大了,我懂得了什么是压力,开始不明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活着。

这是我在心路成长中经常经常思索的一个终极问题,也是我写作本文的直接动因。

虽然人生的结局都一样,色身化尘,尽归虚空。但正因为渺小虚无,人生才更需要绽放,更需要在短暂的时空轮转中留下刹那的痕迹,让心的感动盛满人生风雨的无限荣光与劫难。

活着,有意义地活着,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然后生而不忧,逝而不怖,六界轮转,坦然就死。

这是我三十岁生日时明白的东西。

这也是桓玄三十五岁生日时明白的东西。

不同的是我的生活还有希望,他的人生仅存绝望。

为了让自己的刹那残留得更久一点,为了让千载之后还有人记得这个世界他桓玄来这里晃悠过,从人奋斗成神,再从神被打回了人,时间开始倒数,是时候为自己做点什么了。

于是他放下了刀,拿起了笔。

写下了全世界帝王仅有的一篇《起居注》,也就是日记。

就这样,桓玄在为数不多的日子里拼命地写着,他要把自己的一生记录其中,饮食起居、时局观点、施政方针、人生感悟、情感经历、花边新闻……

有个人不高兴了,因为他失业了,他的名字不重要,只要记住他的身份——史官。

他和皇帝桓玄说,日记这种事,还是我起草,你署名吧。

桓玄头也不抬地道:这个世界上我只相信两个人,一个是我,另一个不是你。

于是桓玄同志用他自己的勤劳和汗水,真正弥补了国内外学术空白,并为中国史学实现重大突破。他天马行空地创造历史,情节曲折地改编历史,严密周详地美化历史,一丝不苟地遮掩历史,无可争议地说明了一个真理:历史是人写的。

看到这段往事,我总能想起戈尔丁的《蝇王》。韦鼎问大盗:卿本佳人,奈何从贼?其实佳人本就是贼,人欲即贼性,只是在文明和律法的约束下才勉强变成佳人。

当身处绝望,魔欲陡升,这心中之贼就会变回本来面目。所以王阳明才会感慨:除山中贼易,除心中贼难。欲望何时都不会变弱,哪怕生命之火将熄。

终于写完了,战场也如他所料,在刘毅、何无忌、刘道规等骄兵悍将的四面围攻下,桑落洲大败,峥嵘洲大败,荆州兵将伤亡殆尽。

桓玄也开始逃亡了,身后一片丘墟,眼前满目疮痍,他来不及哭,他还没有彻底绝望,因为一个人带着希望来了。

好了,本套书中,甚至整个南北朝历史上,最牛气的人物登场了。

铁饭碗的真正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有饭吃,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

按照这个定义,刘裕和他比简直偏食得要死,刘裕混过很多地方,很多行业,都弄了个资不抵债,濒临破产,最后一咬牙,一跺脚,在奔四的年龄报名参军,几次命悬一线,才混出点模样。

这位牛人就不一样了,他是那个时代的打工皇帝,一辈子没吃过苦,换了无数老板,不管是神仙也罢,恶鬼也罢,都把他当大爷供着,刘裕、赫连勃勃、拓跋焘这三个当世猛男他都伺候过。当然,作为等价交换,他也都领了工资,而且此人不管干哪行哪业,都是立刻上手,迅速成长为行业领军人物。

更牛的是,他因为生活的玩笑,离开一个老板给另一个老板打工的时候,原老板不但不嫉恨,还经常派人问他在另外一个老板那里生活得如何,有什么困难,闷了就常回家看看,委屈了就立刻辞职回来再干,收入待遇全部上调三级。《晋书》《宋书》《魏书》《南史》《北史》,都给他立传,而且评价超高,混到这个份上,基本已经成精了,但还没到顶。

我始终认为,英雄如果只有血泪,没有风月的话,是残缺的,不完整的,让人佩服却绝不羡慕的。

所以真正让这位混世魔王封神的是他那些风花雪月的故事,不论是江南的小家碧玉,还是塞北的异族风情,大江南北,处处留情,最牛的是,他的情种不但四面开花,还个个结果。

子孙后代作诗的、画画的、当官的、从军的,各行各业,八面威风,百家争鸣。

另外这位大爷还是个百科全书的全能选手,不但能混社会,还喜好舞文弄墨,研究史料。

这么个爷叫大神已经是屈才了,所以我给他取了个名字——混世如来,当然,他不是本书的重点,但他确实是历史的亮点。

有个朋友曾经在结婚前问过他的表哥:结婚好还是单身好?

他的表哥回答说:无所谓。

朋友愕然:无所谓是什么意思?

表哥不耐烦道:无所谓就是无所谓,不管你结婚也好,单身也好,反正都会后悔。

朋友反问:那你为什么结婚?

因为我无所谓。

毛修之便是那个无所谓的人,这种人到哪都能混得好,不争不抢,给机会老板的镜头照抢不误,不给机会躲在幕后大鱼大肉伺候着,看着一群傻帽流血流汗争风吃醋还都自称正义。反正他都无所谓,无所谓才能无所畏。

这个牛人现在的老板是桓玄。

他的任务是接桓玄走,到四川,找他叔叔毛璩政治避难。

桓玄信了,所以他很快完了。

毛修之的内心很激动,越到那个终点越激动。

他早就想换老板了,换成刘裕老板。

他能当上打工皇帝,证明他比老板自身还了解老板。

一份完美的求职简历不是告诉老板你干过什么,而是让老板知道你能否给他想要的。

毛修之很清楚刘裕最想要的是什么,终于到了,枚回洲。

早已埋伏好的益州军,在毛修之的暗号下,将桓玄的几十号家丁团团围住,大砍大杀。

桓玄踯躅在战船狭小的空间里,如同踯躅在他的整个世界。他一脸怒容问道:为何骗朕?

毛修之露出了笑容,不是由肌肉牵引而是发自内心的笑容,淡淡道:

生活就是这样,聋子听见哑巴说,瞎子看见了鬼。

桓玄终于知道自己已经到了谷底,以前种种,恍如大梦一场,终于明白权势和名位不能拿来填肚子,满世繁华不如一身轻松。梦里莲花满屋,醒来身在雪窟,金珠万斛,宫掖连天,还不如一个热乎乎的大馒头。

刀光一闪!照亮了桓玄那张苍白苦楚的脸……

桓玄死时三十五岁,不太老,也不太年轻,一个恰好可以去死的年龄。

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第八章 鲜卑南燕的杯具

桓玄死了,刘裕的心事了了,准确地说,了了一件。

很快又一件心事来了,铁哥们,新闻发言人王谧挂了。

人生就像打电话,不是你先挂,就是我先挂。

刘裕的眼中浮现出当年自己被打得十分严肃时,那个仗义疏财的恩人。

但更多人眼中关注的则是那个死人屁股下面的位置。

治国以道,道不治则用法,法不治则用术。制人以德,德不制则用权,权不制则用谋。

一群阴谋论者在制造阴谋。

刘裕的脸色十分深沉,因为他刚刚接到一个方案,刘毅给他的。

刘毅打桓玄时立下了大功,好了伤疤忘了疼,又纠集一帮子看不惯刘裕的大臣想出手了。这份方案有两个提案,都是提议王谧的接班人,一个是世家子弟谢混,一个是京口起义的后勤主管孟昶,应该说这都是两个资历资格合适的人选,无可无不可。

但问题是,这两份提案后面都有一句相同的话,刘裕带兵守护边疆,不要回京城了。当然这些意思都要打上爱国主义的色彩,道德的光环,什么劳苦功高,神勇无敌,众望所归,非你莫属……

一位哲人曾说过:道德,多少罪恶假汝之名!

刘裕把刘穆之找来,问他怎么看。

刘穆之向他建言:海阔凭鱼跃,破鼓任人捶。一定要留守京城,挟天子以令诸侯,位置只能上不能下,瞧不起咱们这些寒门出身的人,是时候杀鸡儆猴了。

于是刘裕很快回到京城,第三份方案也随之出台,刘裕亲自兼政府首脑,刘穆之为副手,并且加盖皇帝公章,传召天下。

接下来,该给刘毅这个不安分分子点颜色看了。

通过刘穆之的情报系统,刘裕很快就知道这个鬼点子的始作俑者。既然你找死,没有理由让你活。

出主意的叫殷仲文,曾经是桓玄手下的红人,就是桓玄一屁股把龙椅做坏立刻来了个脑筋急转弯的那位马屁精。桓玄倒霉的时候,他主动投诚,刘裕没法不收留他,因为他还是带着皇后一起来的,危难之中守护孤儿寡母,道德上无懈可击,因此刘裕只好接见他,虽然他知道此人只是根墙上芦苇。

殷仲文不愧是马屁精,于是把刘裕一通夸,夸完之后便毛遂自荐地说自己的才能。

刘裕便问他,你有什么才能?

殷仲文说,我文才好。

我这不缺秘书。

我口才好。

我这不缺喉舌。

我音乐好。

我不懂音乐。

殷仲文彻底茫然了,你不是求贤若渴吗?

我是求贤若渴,但问题是我不求你啊。

于是在刘裕那儿撞了一头包的殷仲文立刻倒入刘毅的怀抱,利用他以前在朝中的旧关系,和在文坛的影响力(这老流氓的文化还是不错的),然后便出台了这么个半吊子的阴谋。

只是殷仲文实在打错了算盘,他不知道自己得罪了一个多么出色的黑人专家。

于是很快便有一封举报信,举报的证据不重要,内容很重要——谋反。

于是殷仲文和他的朋友们全族被灭,灭得干净利索,不带一点纤尘。

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满朝文武个个被震得瞠目结舌,因为殷仲文是当时的文坛领袖,被这么雷霆干掉,大家这才真心知道新老板是个人物,从此乖乖听话。

=》文人书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