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凶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朝凶猛-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关中人心大乱,再无人能控制局势,大喜过望的赫连勃勃亲率大军围攻长安,而长安城内的刘义真,既宅又腐,前途很苦。

他连日来目睹了多次厮杀,让他从心底对人性产生了怀疑,看什么都觉得充满了阴谋。他身边有个叫刘讫的损友,因为被王修处分过,心怀不满,于是很主动地前来栽赃,说王修才是真正要造反的黑手,于是怀疑一切的刘义真立刻下令处死了辅政的王修。

这回是彻底地自绝门户了,于是自知守不住的刘义真立刻在前来接应的辅国将军蒯恩的引领下逃出长安。但他不愧是穷人的孩子,虽然刚刚十一岁,却十分珍惜金银珠宝,知道随意丢弃是败家行为,于是带着几大车细软慢腾腾地启程。

蒯恩告诉他,金钱不是万能的,把钱丢了跑路要紧。

刘义真把眼一瞪,废话!什么是万能的?有什么比金钱更接近于万能?于是继续赶着大车,蚯蚓狂奔。

结果很快赫连勃勃的追兵赶到,为了保住刘家的骨血,傅弘之和蒯恩两员猛将只好率领全军断后,掩护刘义真逃走。结果刘义真倒是逃掉了,但傅弘之和蒯恩以及几万晋军将士,全军覆没。

关中山河,尽入敌手!

斯坦福大学心理研究发现:我们总是有低估他人负面情绪的倾向。也就是说,我们总认为别人春风得意,而倒霉的那个总是自己。这是由于我们自身有关注负面信息的倾向,还有就是在交际中对方戴着快乐的面具刻意隐藏。

这个调查的结论就一句话:别人并不像你看到的那么风光。

刘裕此时就是这样,不但不风光,简直要疯狂了。

一辈子一统天下的迷梦就这样虚耗殆尽,任谁都不可能不生气。

于是他摔了很多个杯子,代谢了许多个盘子,骂了无数句粗话,还把太尉府的墙壁狠狠地揍了一顿,可最后他还是投降了。

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刘裕没有理由畏惧赫连勃勃,但他知道自己注定跑不过时间。

风华是一指流沙,苍老是一段年华。

任何生命,终将老去,这就是真理。真理不为任何人、任何机构而存在,它就在那里,可以被发现,但永远不能被发明。

于是奔六的刘裕发了句诛心之问,自己兵戈二十载,戾气满身,生命的激情早已过度消费,再若强加刀兵,后方无人坐镇,自己苍老独行,还能回来吗?

看看镜中的满头华发,刘裕感觉星云俱低,神佛若在。

死亡教会人一切,如同考试之后公布的结果——虽然恍然大悟,但为时晚矣!

任你是战无不胜、无所畏惧的宇内英雄,待得精力渐衰,想到这个“死”字,心中总也不禁有战栗之感。

刘裕没有死,他只是看着别人的死亡,思考着自己的人生。

悠悠万事,白云苍狗,我在世界上走了一遭,到底为了什么?

宗教主义者认为上帝是人类最终的理性。

刘裕是那个时代最接近上帝的人,所以他很理性。

于是他很快想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在于找到自己,而非浏览他人。

人生苦短,遗憾在所难免,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控制,只好控制我们自己。

何况自己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败给时间,不丢人。

于是他向着长安的方向,深情一跪。

长安,那座危险而华美的城市,一只倒覆之碗,一朵毒蛇缠身的鲜花,也许一切只是你的想象。它出现于一夜之间,像海市蜃楼一样虚幻而美丽,你走得越近,就越看不清它。你凝视着它,为它哭,为它笑,久而久之,你终于发现,原来它只是你人生的一个影子。这是我的梦乡。多少鲜血翻腾其内,风沙起自心中。但愿我没到过那座城市。

祭奠完死亡将士后,刘裕将手中酒碗朝天掷去,朗声道:刘裕与神州一统无缘,深负万民厚望,唯愿残年余生,造福任内苍生,百年之后,盼我华夏重出雄主,斩白蟒而起事,汇大爱而兴邦。南连百越,北尽三江,神州才俊,咸归麾下,宇内英才,啸聚中天,纠合义兵,并赴国难。气愤风云,弹指间群雄束手,龙兴洪荒,傲笑时鬼神皆惊,拯万民于水火,扶九鼎于将倾。如此则祖宗幸甚,苍生幸甚,刘裕可会心而安矣。

然后倒头大睡,一睡如死,宛如石沉大海——只有在睡梦中,鸟语花香,人迹杳然,世界清澄,再无动荡纷争,再强的男人也可休息,肆无忌惮地回到童趣光阴。

他决定,不再用0。5的思维管理这个2。0的世界了!

但刘裕的世界里,从来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很快他又找到了新的目标。

曾经有个朋友和我说,世界上最好的安慰,并不是告诉对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而是苦着脸说“哭个屁,你看,我比你还惨”。

狭义的幸福,从来都是从比较中得到的。

刘裕知道,想要尽快得到幸福就必须尽快制造一个比自己悲惨的人物。

于是悲惨的人物粉墨登场了,而且一登场就不是一个,是一对。

首先登场的叫司马德宗,当时的职位是皇帝,刘裕的顶头上司。

刘裕先是让他给自己颁发了九锡和宋公爵位,向从权臣到皇帝的大道上迈出实质性的一大步。

接着又一个迷信风水的谣言开始泛滥,说什么“昌明(晋孝武帝)之后有二帝”,然后才是新皇帝登基的时代。

刘裕不是个很有耐心的人,但神仙的预言又不能不给面子,于是他决定,制造两个皇帝。

既然准备制造第二个,那么第一个皇帝的宿命只能是灭亡。

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十二月十七日,刘裕派入宫中随侍晋安帝左右的中书侍郎王韶之,趁平常照顾安帝起居的皇弟、琅玡王司马德文患病外出的机会,将晋安帝勒死于东堂。

这个口不能言,不辨寒暑的白痴天子,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度过了一生。

据说,人体肠道的面积超过两百平方米,而司马德宗的棺材面积却不到两平方米,所以,这个皇帝,还不如一坨粪便!

司马德宗死时,皇后还是处女,自然没有子嗣,刘裕随后宣称尊奉大行皇帝遗诏,拥他的弟弟琅玡王司马德文继皇帝位,改年号为元熙元年。

司马德文是个明白人,面对刘裕,他始终都在练习微笑,终于变成不敢哭的人。

在陪伴傻哥哥几十年的岁月中,他早已体味出了世态的真谛与炎凉。

来时双手空空,去时双手空空,从零到零的游戏,这就是所谓的生活。黑色的天空,庙堂之上,妖孽横生;宫廷之内,魔鬼为邻。

在被推上这个万人瞩目的位置后,他的命运便已定格,在屠刀和案板之间。不知道自己会被做成包子,还是馅饼。在这场注定一无是处的虚妄之旅、悖谬之旅中,自己终将一无所获,两手空空。

既然结果已经预知,过程不可反抗,那就尽量乐观地活着吧,以等死的姿态屹立世间,把每天都当成世界末日去珍惜吧。

于是司马德文非常主动地在元熙元年(公元419年)正月三日,下诏晋封宋公刘裕为宋王。刘裕觉得刚干掉人家哥哥就升职不厚道,就扭扭捏捏地推辞到半年以后,才接受封爵。

然后又过了一年,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六月十四日,看见刘裕同志身体每况愈下,体贴下属的司马德文在刘裕秘书傅亮的提醒下,欣然提笔,写下了禅位诏书,宋王刘裕在石头城筑坛祭天,举行了登基大典,改国号为“大宋”,大赦天下。奋斗了一生的刘裕终于在他人生的暮年登上了皇帝宝座,此时他已五十有七。刘裕的粉丝欢呼雀跃,呐喊声仿佛雷公的锤子跌落人间。

只有司马德文默默地收拾好行李,搬出皇宫,等待着圣旨的降临。

圣旨果然降临,刘皇帝赏赐给前皇帝的是整片大地。

这个世界很公平,当幸福的一方在欢歌笑语时,必然有一方是在黯然神伤。

数之不尽的岁月沉淀,早已让司马德文长大了、成熟了,或者看透了、淡漠了,没什么大不了。

死,给了活最大的意义。

据说在转轮台下有个孟婆亭,由孟婆亲自主掌,负责供应“忘”茶,喝下三口,前事尽忘。这茶有甘辛苦酸咸五味混合,喝后不辨南北西东,迷糊乱闯,自堕于六道轮回,一旦投生,醒来已是隔世。

希望司马德文能够学好投胎这个很需要技术含量的技巧,在下一世的轮回中,做个恬静安然的好人。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当了皇帝的刘寄奴,变成了一个慈祥怡然的长者。

人间春色千般好,得其三分已风光。

这个世界馈赠给他的已经够多,是时候回馈这个世界了。

刘裕自知时日无多,所以他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做好每一件事,然后等待着老死。

为了给新生的宋帝国一个安定的外部环境,刘裕皇帝决定偃武修文,和平共处,派遣中军将军沈范、索季孙等出使北魏,重申将继续保持双方的“传统友谊”。

对于小邻居们,刘裕也不吝赏赐。西秦文昭王乞伏炽盘,晋为安西大将军;西凉后主李歆,拜为征西将军;高句丽长寿王高琏,晋号征东大将军;百济蜔支王扶余映,加爵镇东大将军;又升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为镇军大将军。

唯一比较郁闷的是日本大和王朝的君主倭王赞,带着礼物贡品前来祝贺,结果刘裕认为弹丸小国,不值得封赏,愣是把他晾在一边。但倭国人的执著还是让人称道,他们以后每年都来朝拜刘宋王朝,直到十七年后,终于感动了刘裕的儿子,这才讨了个“安东将军、倭国王”的封号。

然后便是对内休养生息,刘裕登基伊始,因为自己年轻时吹牛常被非议,便下令让所有冒犯乡论清议的人都恢复名誉,让这些人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然后对在多次征战中,以罪人家属身份沦为官奴的庶民,全部赦免,分给他们土地,使其安居乐业。

而对历次征战中阵亡将士家属都从重抚恤,特别是在第二次北伐中,战死在关中及洛阳一带的将士,其遗孤今后都由政府负责抚养。

同时减免税赋、裁撤冗员、废除酷刑、兴修水利,做了一个忠厚长者的开国之君。

最后便是对自己的修身养性,他一直保持着农家小院的生活习惯,穿粗布麻衣,做樵耕渔猎,没钱的时候,在家里吃野菜,有钱的时候,在皇宫吃野菜……

而且他还有个养生秘诀——十二多,十二少。

十二多是多思则神怠,多念则精散,多欲则智损,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促,多笑则肝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焦煎无宁。此十二多不除,丧生之本也。

因此相应的十二少便是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乃养生之都契也。

但岁月是把杀猪刀,看老天曾经饶过谁,大限的那天还是来到了。

罗马人恺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临终告诉侍者:“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如我恺撒者,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三月,战胜过无数敌人的南朝恺撒刘寄奴,最终也败给了死亡,两手空空,撒手人寰,抱明月而长终。

这就是人生,再伟大的人物,死时也不过一抷黄土,虽然犀利如刘裕者,其万里如虎的气势会被人枕边乐道,但其生前落魄,死前伤悲,又有几人曾知。

所谓千载永恒,不过是瞬间的谎言,犹如记忆好似掌心里的水,不论你摊开还是紧握,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净。

所以无所谓感伤,无所谓欢歌,人间寂静,无非慈悲喜舍,无需落泪唱经、春秋祭扫,既造种种业,须尝种种果。风华如梦,倏忽百年。鸟归夕阳,月满青山。

我给刘裕写了个墓志铭,算是凭吊一下我笔下的男主角:

曾是布衣却傲视王侯,今为皇家却形同乞丐;

身为中年莽夫,却恋于戎马征途;

曾经手执虎符,却乐于耕躬园林。

身居宝厦而不淫靡,面路边乞儿亦不骄狂;

悲天悯人时花木含情,睥睨天地时神鬼皆惊;

奢场甘居人后,沙场敢为人先;

凭栏一片风云气,来做神州袖手人。

后记

世界不是很小,而是很巧。

我写刘裕,其实就是从他的故事中品味人心,在那动荡的岁月中寻求人性变迁的真实秘密。

十几年前我是家乡重点高中理科班的文科尖子,身体单薄,理想肥硕,是很多老师认定的栋梁之材。毕业时各奔东西,我和几个死党信誓旦旦无比真诚地大耍酒疯,三十岁时,相见于理想之巅!十几年过去了,能冲刷一切的除了眼泪,就是时间。我和相约的人早已天各一方,当初的话,想想居然连笑都难,一切都渐行渐远,越来越淡,仿佛不断稀释的茶。

十几年,那些被挥霍的岁月叫作青春,那再过十几年呢,我的生命将如何度过。

十几年,放在人的一生里,真的不能算是很短的时光。光阴会抹杀掉你的率真与本色,也会历练出你的豁达与成熟;会让你过得浑浑噩噩,也会让你活得精彩纷呈,关键看你怎么过,人生的高度不一定由自己掌握,但人生的深度应该是由自己决定的。

喜欢姑娘的眸子,一部说不出名的电影,姑娘立在小桥之上,手持一柄湘妃竹伞,在漫天细雨中挥手离别驻足的驿站。没有伤感,没有黯然,只有那双眸中闪动着的对“那年、那事、那人”的追思,满是幸福与深情,画面长时间定格在我的记忆中,真的好美。十年后回首来时路,我们给自己的心灵装满的会是什么,是冷冷的怨,还是淡淡的笑;是悄悄的泪,还是默默的爱,我们也会有那饱含柔情的慧心一眸吗?

我喜欢伏尔泰的晚年哲学:虽然我们身处于一个敌意的、无神的世界,但我们依然可以作一些微小而积极的努力。

何况这个世界并非就是麻木与荒凉的,它大于虚空,小于微尘,比永恒更久远,比刹那更短暂,用心眼看它,用梦想热它,这个世界可以温暖而精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