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的愤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元首的愤怒-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蒙哥马利不愧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官,连忙命令自己的两个步兵师,携带各种反坦克的武器,尽可能地拖住德国德军的进攻,蒙哥马利给这两个英军的步兵师的任务就是拖住德军的装甲部队三小时,而蒙哥马利就可以利用这三个小时大量地撤出其他部队的士兵,至于携带不走的大炮什么就统统炸毁。
  蒙哥马利在用断臂求生的招数,蒙哥马利指挥的这些英军,一直驻扎的沙漠,战斗在沙漠,对沙漠的环境十分熟悉,而李默的兵峰虽然锐利,但是对沙漠作战却是十分陌生的,坦克在沙漠这样恶劣的环境里面也是状况不断,在这种情况下,蒙哥马利的两个步兵师还整是拖住了李默两个装甲师四个小时,等李默把四万多英军包围后,蒙哥马利那小子已经带着其余的部队找就跑远了,带不走的重武器也全被也英军炸毁。
  李默虽然对于没有能歼灭英国的指挥官蒙哥马利,而耿耿于怀,但是李默还有另外一个惊喜,那就是那二十万多意大利俘虏,又被德军给救回来了,蒙哥马利也不可能带着俘虏逃跑,只能放在一个临时圈定的,没有围墙,没有哨兵的“战俘营”,这个战俘营地还是意大利战俘自己搭建的,当德国去意大利的战俘营时,让这些意大利人回去找自己的部队,然而让德军惊讶的是,这些意大利战俘居然拒绝了德军的要求,这些意大利战俘说:
  “他们是英军的战俘,需要英军前来释放他们,不然他们就是违反战俘条例。”
  没有办法的德军只要把意大利的文森特找来,才把这些搞笑的意大利战俘给弄走,让他们归队。
  李默虽然打了胜仗,但李默绝对不是一狂妄的人,依然派出了大量的侦察机沿途拍照侦查情况,很快情报就送来了,突尼斯关口外一百多里外有大量的英联军,人数部下三十万,而李默才多少人,五万多人,其中两个装甲师,一个步兵师。
  ……(未完待续。。)
  ps:  感谢兄弟月票:
  q1979072 投了 2 票


 第326章 登陆突尼斯(下)

  李默就这点兵力,当然是不可能去和英英联军三十万大军对冲的,李默必须防御突尼斯,李默打算在突尼斯的防御战中重创英英联军,同时把突尼斯港口保护好,等待李默的大军到来。这样以来突尼斯港口就成了李默防御的重点,那可是李默部队生死存亡的关键节点。
  ……
  蒙哥马利逃跑以后,很快就与前来增援的英联邦军汇合,经过短暂的休整和调兵,英联军的武器装备和弹药也很快恢复。
  1940年7月25,英英首脑决定实施进攻北非的“火炬”行动计划,并任命艾森豪威尔将军为“火炬”行动的盟国远征军总司令。7月下旬,英参谋长联席会议在伦敦确定了实施“火炬”作战计划的细节,决定英联邦军队于7月28日在法属北非的阿尔及尔、奥兰和卡萨布兰卡实施登陆,占领沿海主要港口,然后由阿尔及尔登陆部队向东抢占突尼斯,再待机与北非的英军参与部队协同作战,消灭在北非的德意部队。
  参加“火炬”作战的英军队共33个师45万人,分别编成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特谴队。西部特谴队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登陆;中部特谴队和东部特谴队分别由弗雷登道尔少将和赖德少将指挥,从英国出发,在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和阿尔及尔实施登陆。
  1940年7月28日,45万英英联军分乘1664艘军舰和运输船分别在阿尔及尔、奥兰和卡萨布兰卡登陆。联军仅仅受到了法国人的轻微抵抗。正在北非视察的法军总司令、海军上将达尔朗宣布脱离维希政府,命令法军停火,并加入了联军。盟军登陆成功后,英第1集团军和英第2军即继续向东推进,以攻占突尼斯城和比塞大港。
  德军德军抢先占了突尼斯。1940年8月1日,李默将在突尼斯的德国德军部队编为“德国非洲军团”,希特勒任命李默为上将司令。 “德意非洲军团”辖2个装甲师、1个摩托化步兵师和13个意大利步兵师的规模。李默在突尼斯的北部山地建立了一条防线,并逐渐向南推进,以对抗英第1集团军和第2军的推进。
  1940年8月1日,英首脑在卡萨布兰卡会晤。决定在北非战场设立战区。英国的亚历山大将军为总司令。北非盟军整编为第18集团军群,下辖安德森指挥的英第1集团军、蒙哥马利指挥的英第8集团军、弗雷登道尔指挥的第2军和部分法军。亚历山大任18集团军群司令,统一指挥盟军在北非的全部地面部队。
  李默已敏锐地察觉到出现新的战斗机会。当时位于李默部队正面的英第8集团军尚未对马雷特防线构成威胁,蒙哥马利在攻占的黎波里后。就忙于重开的黎波里港。要发动一场新的攻势还需准备一段时间。
  而位于西面的安德森指挥的英第1集团军和弗雷登道尔指挥的第2军却威胁着他的后方。李默决心利用位于两股敌军之间的中心地位。先以背面包抄奇袭方式击溃他后面的盟军,然后调头对付蒙哥马利。这是一个出色的计划,但在实施时却遇到困难。意大利第5装甲集团军不归李默指挥,而意大利军队与李默的配合又不协调。
  李默也是给希特勒报告过指挥权的问题,李默早向元首要过意大利军队的指挥权,希特勒到是答应了,可惜墨索里尼拿头蠢猪说什么也不肯交出意大利军队的指挥权,李默也没有办法了,真该把墨索里尼这头肥猪给绞死。
  李默的进攻计划上报给希特勒和统帅部,不知道怎么情报被盟军破获一些,但他们却搞错了德军的主攻地点,艾森豪威尔的司令部和英第1集团军司令部都认为敌军的进攻地点是在丰杜克附近。为此,盟军在丰杜克后面部署了重兵。
  1940年9月4日,德意军发起了代号为“春风”行动的进攻。北面从弗德山口向第2军阵地发起主攻,德第七装甲师和第文森特的意大利装甲师两面夹击,重创英第1装甲师,攻占了锡迪布齐德。5日,南面李默部队也攻占了加夫萨,向费里亚纳进逼。李默进占了费里亚纳。
  李默计划从费里亚纳挥戈西北,向阿尔及利亚的特贝萨挺进,以切断英英盟军的交通线,从而把战术性胜利发展为战略性胜利。不过,他虽然得到了在马耳他岛空军的支持,却得不到意大利军队的合作,李默才五万多人,就敢于对着四十五万英英联军发动反攻,可见李默的气势,可是李默的兵力实在太少了。
  没有办法的李默却不得不首先进攻东北面的勒凯夫。这样,李默面对的是英英盟军的正面而不是背后。李默不由得火冒三丈。在他看来,这意味着“离敌人战线近得不能再近,势必使我们去攻打强大的敌人后备军。”
  9月5日凌晨2时30分,李默开始向勒凯夫方向攻击前进。李默攻占了卡塞林隘口,接着向勒凯夫南面的塔拉推进。但李默没能攻下塔拉,他的攻势被盟军的增援兵力阻止了。毕竟李默只有五万多点人,而英军队是四十万啊!!!三十多万意大利军队基本上都是打酱油的,没有办法的李默停止了攻击,下令部队撤退。
  李默的进攻作为一次“目标有限”的出击,可说是战果辉煌。但彼此的兵力实在太过悬殊,未能实现迫使盟军撤出突尼斯的战略目标,尽管这一目标似乎十分接近了。英**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说:“如果李默全面主持这次战役而不受牵制就进攻特贝萨的话,哪么突尼斯的英联军就会被完全击退,这样一个目标是完全能实现的。如果能迅速夺取拥有大量补给储备的英军基地和中心机场,那会使盟国部队不再可能守住他们在突尼斯的阵地。”
  李默的进攻使英军遭受了重大损失。英第2军3万人中有3000人阵亡,4000人被俘,260辆坦克被毁或被缴获,这是英军在北非战场上遭到的最严重失败。蒙羞受辱的蒙哥马利撤换了弗雷登道尔,任命勇猛善战的杰尼西少将出任英第2军军长。杰尼西早就渴望能与李默交手,他说:“对他的书我不知读了多少遍,研究了他的每一个战役,自认对他了如指掌,我平生的愿望就是与他捉对厮杀。


 第327章 险象环生(上)

  撤退后的李默,很快就接到到了继续运送来的三个师,一个装甲师,两个步兵师,李默的兵力总兵力达到十二万,希特勒任命李默为新组建的非洲装甲集团军司令,统一指挥非洲装甲集团军。
  希特勒也没有办法给李默运送更多的兵力,因为达到意大利西西里岛的部队就这点,其他的部队的运输还在紧张进行,毕竟德军的大部队也是十分分散的,李默估计自己最少需要二十多天才能将德军的大部队运送到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然后在花十天的即将把这些部队送上非洲的土地。而英也在加紧抢运部队,大家都在相互使用添油战术。
  李默决定不等蒙哥马利来攻,即抢先向他发动攻击。然而,蒙哥马利从德国国防军获的情报中掌握了李默这次进攻的方向和确切时间,遂从海岸把大炮和部队调到李默选择为突破口的南部地带,集结了进近8个师的兵力、1400辆坦克、1350门大炮和1470门反坦克炮于梅德宁附近,建立了一道严密的防线。
  8月8日凌晨,李默以3个装甲师的460辆坦克,在600门大炮和1万名步兵的支持下,向梅德宁发起进攻。上午8时,当德军装甲部队推进到离梅德宁约15公里的一座山脊上时,遭到了蒙哥马利部署的近500门反坦克炮的猛烈轰击。到中午时分,德军德军装甲部队向前突破。英军俘虏和侦察营缴获的文件证实,李默才知道自己的战役被蒙哥马利事先就了如指掌。下午5点,李默下令取消了这次进攻。460辆坦克损失了50辆,他哀叹说:
  “从一开始,我们就没能使敌人措手不及,所以这次行动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收到报告的李默也是相当的愤怒,自己上交到统帅部的计划,居然会泄露,国防军那帮龟孙子那里一定出了问题,当然不一定是间谍,但可以确定的是国防军的恩格尔密码出了问题。李默一直使用的是原始密码本。就是把所有的德文单词毫无规则地排列,印刷,然后编排上数字编号,一个月在更换一次。这种密码同盟国是根本没有办法破译的。可是国防军那帮龟孙子。一直死抱着恩格尔密码无法破解的无知自信,继续在使用恩格尔密码,这下出问题了。如果不是李默这次缴获的文件,大家都蒙在鼓里,李默立即把这一万分紧急的情况,在放大十倍,发给了统帅部,让国防军八帮孙子去头疼吧。
  蒙哥马利依仗人多势众,此时的蒙哥马利的兵力已经达到五十多万,没有办法的李默建议意大利部队在外围防守,自己的德军部队作为机动兵力使用,同时准备下一次的进攻,蒙哥马利指挥部队向马雷特防线缓慢逼近。希特勒也同意李默的做法,意大利军队不布置在外围阵地。
  盟军和德军比较,德军在马耳他岛飞机范围内有一定的制空权,马耳他岛之外就是同盟国飞机和海军的天下了,而同盟国的补给也是通过海军来运输的,德意部队缺乏补给和增援兵力。李默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部队已频于绝对劣势,李默只能选择坚守。
  李默也是心急如焚,连连催促莫德尔加快运输,哪怕不能全部把德军运输到西西里岛,就提前运送十几万德军去突尼斯也是好的,可是意大利境内的铁路却是状况频出,不是桥被炸毁了,就是铁轨被扒了,而意大利的军警根本就是束手无策,这又大大地限次了德军的运输。
  为了限次德国德军的调动,英把隐藏在欧洲的间谍组织全部调动了起来,毕竟英国在欧洲经营几百年了,间谍组织还是非常完善的,英国在德国的间谍在盖世太保的打击下,情况好的多,而意大利,英国间谍就猖狂的多,而该死的意大利人只能瞪眼看。
  蒙哥马利指挥英第8集团军进攻马雷特防线,杰尼西指挥的英第2军也于3天前从西南进攻马雷特防线的后方。梅塞被迫率意大利第1集团军从马雷特防线向北撤退。蒙哥马利突破加贝斯隘口,从加夫萨东进的杰尼西会师。英第8集团军又占领了斯法克斯。
  到8月中旬,盟军完成了对德意军的合围。李默率非洲装甲集团群共6个师10多万人退守突尼斯北部,他的3个装甲师剩下420余辆坦克,作战物资异常匮乏,没有补给。而亚历山大的第18集团军群共有33个师50万人的部队,拥有1400辆坦克和一千多门火炮。
  亚历山大下达了代号为“铁匠”的总攻令,要求部队沿整个弧行战线强攻退守的意大利部队。安德森的英第1集团军担任主攻,突入敌军的中央防线,直取突尼斯城;蒙哥马利的英第8集团军在南面,对敌军左翼发动攻击;布莱德雷的英第2军在北面,打击敌军右翼,以夺取比塞大港为目标;法第19军在蒙哥马利左侧和安德森右侧伺机参加攻击而扩大战果。
  下午9时30分,蒙哥马利首先在南面发动攻击。安德森指挥英第1集团军在中央战线发起主攻,李默集中其装甲兵力的大部分来进行激烈抵抗,英第1集团军进展缓慢。亚历山大遂从蒙哥马利那里调来第7装甲师、第4印度步兵师和201警卫旅给安德森,以增强英第1集团军的打击兵力。
  在400门火炮和战术空军的支援下,英第1集团军全力猛攻,意大利部队终于招架不住,全部投降。同时,在英第2军的不断压迫下,在北面的意军防线也开始崩溃,至此只有少部分的意大利军队跑到了李默的部队,其余的意大利军队又都到英的战俘营去“享福”去了。
  安德森指挥的英第1集团军攻到突尼斯城,接着不久,布莱德雷指挥英第2军也攻到突尼斯港口。以后的情形,英国人莫尔希德在其《非洲的末日》中说:“意大利已经完全吓慌了,当他们看到英国人的坦克扬长而过,简直感到手脚无措。意大利将领已经无法下达命令,因为他已经与其部下丧失了联系。在恐惧之中,意大利军队纷纷奔向滩头,但他们发现既无船只,又无飞机,于是军队就完全崩溃了。”


 第328章 险象环生(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