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地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小地主-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在天子之家,享受天伦之乐之时,韩瑞也没有闲着,跪坐梳妆台前,乖乖低头,任由两双白嫩的小手,在脑袋上摩挲、梳理,固定成形之后,以绩巾包扎起来,随之取来锋利的刀子,小心翼翼的刮去绒须,以湿巾抹净,上粉、涂脂……

“屏儿,你弄错了吧,香脂水粉,那是淖约用的。”韩瑞说道,企图蒙混过关。

可惜,郑淖约就在旁边,浅笑说道:“屏儿,不理他,继续。”

显然,闺房之中,郑淖约的地位比较高些,画屏轻笑点头,在嫩白的掌心抹了点儿脂粉,直接在韩瑞的脸上,温柔细致的涂抹起来。

也是悲剧,三比一,没有反对的余地,那只得乖乖接受,韩瑞闭眼,深深的叹气,任由两个美女又涂又抹,勾勒轻划,反反复复,两刻钟之后,才满意罢手。

“郎君,真俊。”流萤笑嘻嘻说道。

“你的意思是,没有化妆之前,我不俊啊。”韩瑞佯怒道。

流萤抿嘴而笑,纤步疾快,跑得远远的,娇声道:“看来,郎君也很有自知之明,让人十分佩服。”

韩瑞挑眉,就要张牙舞爪之时,郑淖约柔声道:“夫君,莫要闹了,换件衣裳,也该出发了,与爹娘汇合,再前往宫城。”

“知道了,还是小屏儿最乖巧。”韩瑞叹气,忽然伸手搂住旁边的画屏,脸庞对着两团玲珑柔腻的软肉中间,厮磨起来,温香扑鼻,滋味难言,也趁机把讨厌的脂粉擦掉。

啊,画屏措手不及,忍不住惊呼,挣扎了两下,见到没有效果,小脸通红,娇艳欲滴,似能滴出血来。

“郎君坏蛋,就知道欺负屏儿。”流萤愤然道,气呼呼上前拉扯。

“呵呵,你是在怪我没有欺负你么。”韩瑞笑道,趁机捉住流萤,在她肋下轻搔,自然引得一阵娇笑求饶之声。

嬉闹片刻,韩瑞也不敢耽搁正事,心满意足的收手,携同郑淖约出门而去,这个时候,流萤才缓了口气,忽然惊声道:“屏儿,你胸襟怎么白了……啊,是涂好的粉脂,知道了,郎君真是无赖。”

马车悠悠,不久之后,到达了郑府,宫廷宴会,韩瑞无官无职,按理来说,自然是没有资格参加的,但是由李承乾的照应,区区请柬,肯定没有问题,况且还有郑仁基,以他的官位品级,也可以带上子女参加宴会了。

女婿半子,也说得过去,见到两人执手而来,亲密恩爱,郑仁基捋须笑道:“人齐了,那就走吧,不然迟到,宫门关闭,想进去就难了。”

众人自然没有意见,天子寿辰,礼仪规矩自然繁琐,况且参加人数众多,出于安全考虑,层层检查肯定是避免不了的,去得晚了,真有迟到的可能。

出行之后,分车而行,安兴坊离宫城很近,知道宴会在玄武门举行,直接前行,在建福门下车,通过了初步的检查,在宫女的引领下,朝内苑走去。

一路而行,可谓是三步一哨,五步一岗,诸多军卫严阵以待,不管来者是何身份,一律予以注目打量,若是发现有异常的地方,立即上前拦截,谁敢轻举妄动,不会听任何解释,先擒拿扣下,打入天牢,事后再行处理。

宫城重重,深如大海,金碧辉煌,雄伟壮观,不过这种时候,众人哪里有欣赏的心情,纷纷低头不语,小心谨慎的步行,岂会东张西望,惹人怀疑,到了内苑之后,情况才好些。

不愧是皇家园林,韩瑞惊叹,尽管是在严冬,这里却犹如暖春,奇花异草,争相绽放,绿意盎然,美不胜收,也印证了句话,没有早的,只有更早的,花圃坪间,许多勋爵权贵已经接到到场了,三五成群,欢声笑语,颇是热闹。

不好意思到女眷那边凑合,与郑淖约分开,韩瑞就跟着郑仁基,周游权贵之中,对于这种交际应酬,已经驾轻就熟,虽然称不上如鱼得水,但是起码不亢不卑,应对如流。

慢慢的,天色渐暮,宫苑悬挂起灯笼烛火,灿烂辉煌,粗略计算,少说也有几千支烛蜡,也称得上奢华之举,然而,眼下这点排场,距离当年隋宫的豪奢情形还差得很远,人家夜宴之时并不点灯,而是在廊下悬挂几百颗直径数寸的夜明珠,再在殿前设火焰山数十座,焚烧檀香及香料,既能使殿中光耀如白昼,又有异香绕梁,犹如仙境。

场中,有许多隋朝遗臣,却是没有忘记当年的盛况,自然不把眼前的奢侈当回事,相对而言,这场宴会,已经是非常节俭了,华灯初上,也意味着宴会即将开始,事情也果然不出所料,只听尖锐的声音传出:“陛下驾临,百官朝贺。”

寻声望去,见到李世民龙行虎步而来,众人自然而然,异口同声道:“恭迎陛下……”

“众卿免礼,不必拘束。”李世民笑道,与后妃、皇子、公主,走到前台席上,按照地位尊贵,分席列坐。

在礼官的指引下,参加宴会的皇亲国戚、勋爵权贵、文武官员,外国使节,诰命贵妇,也逐一对照位置,安然就会,沾了李承乾的光,韩瑞的居于中间,不前不后,又不显眼,很符合他的心意。

开宴之前,自然是恭贺李世民寿辰,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之类的吉祥话,一套礼节下来,李世民红光满面,笑容可掬,心中肯定畅慰之极,双手虚抚,让众人归席坐下,接下来却是几个皇子的表演时间了。

也不用礼官提醒,李承乾率先起身,朝韩瑞方向笑了下,双手托着一个卷轴,从容不迫的走到李世民身前,跪下说道:“儿臣献礼,祝父皇福寿安康,于万斯年。”

第二百六十五章 隆重登场

李世民含笑示意,旁边自有寺人接过李承乾呈上的礼物,小心翼翼摆放在御案之上,却步退后,众人的目光自然注目观望,猜测那是什么礼物,不过从形态来看,应该是书法字画之类的,可能是前朝名家之作,或许是王羲之的字帖。

众人也不是凭空猜测,毕竟李世民热衷收集王羲之字帖的事情,在朝中上下,也不是什么秘闻,太子肯定也清楚,进献这份礼物,也不是没有可能,众人猜测纷纷,目光齐聚台上,等待李世民解惑。

“起来,有这份心意就行了,不用什么礼物。”李世民微笑,随手解开卷轴丝事,轻轻展开观看之时,脸色顿时有些错愕,片刻之后,好像有点惊喜交集,低头观赏半响,才欣然笑道:“乾儿,真是有心了。”

“父皇喜欢就好。”李承乾连忙说道,却掩饰不住喜悦的心情。

“是什么呀,令陛下爱不释手。”

“肯定是王羲之的真迹。”

一些皇亲国戚,仗着自己身份不同寻常,小声的议论起来,不过却也知道收敛,只是窃窃私语罢了,不敢大声喧哗,李世民欣赏画卷半响,也察觉众人的好奇,示意旁边宫女把画卷悬拿起来,示予众人观赏。

“咦,好像是幅地图。”前排权贵,距离较近,自然看得比较清楚,出乎意料,不是什么字画,自然惊呼起来,仔细打量,只见画卷之上,以细线勾勒出很多山河城池的形态,应该是幅地图无疑。

“不是普通的地图,画的好像是……”

“九州,没错是九州图。”

说话的却是几个武将,眼尖目利,而且行军作战,哪有不看地形地图之理,自然比文官更快些发现地图画的是什么,听到提醒,众人恍然大悟,出于针对相逢的心理,几个文官再三端详,又有所得,相视而笑,一人开口说道:“错了,不是九州图。”

“确切的说,应该是九州四夷图。”

众人又看,果然发现,画卷之上,除了九州之外,周围还有许多零零星星的板块,上面标出了高丽、突厥、吐番、石国、于阗等等,反正不管有没有使节前来朝贺,只要在鸿胪寺备有名字的异族国家、部族,都在图上标示出来。

其实,在韩瑞看来,这张地图,严重失真,疆域大小,根本不成比例,不过现在的测量技术,自然有些落后,肯定不能要求过高,而且韩瑞也不想表现得太过妖孽,惹人怀疑,所以也就将就认同了。

几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对于歌功颂德,好像是蛮有经验的,待几个宫女拿着地图转了圈,返回李世民御案旁边之时,立时站了起来,高呼陛下英明,天下归心,四夷臣服,众人反应过来,连忙附和,也算是掀起了场小**。

热闹了片刻,在李世民的安抚下,众人才慢慢平息下来,不过对李世民歌功颂德之后,自然不会忘记赞扬太子李承乾几句,什么贤达,聪颖,寓意深长之类,一通夸赞,反正也不用多费唇舌,何乐而不为。

隐约也听到几句赞誉,李承乾心情自然格外的舒畅,但是也不至于得意忘形,愉悦的返回席位,却听到长孙皇后赞许说道:“乾儿,礼物的确是别出心裁,不仅你父皇喜欢,尤其节俭,我也很是欣慰。”

太子妃苏绫似在埋怨说道:“大家,为了绘制这份地图,太子已经废寝忘食好些日子了,任我怎样规劝,都没有用。”

长孙皇后温柔笑了,轻斥道:“乾儿,你这样可不成,冷落了绫儿,皇孙从何而来。”

一阵哄然声中,苏绫羞涩垂头,李承乾尴尬请罪,其乐融融,欢庆时刻,不管谁有什么心思,都不会表现出来的。

李世民皇子不少,太子李承乾为长,楚王李宽早逝,三子李恪,四子李泰,五子李祐,六子李愔、七子李恽、八子李贞,九子李治……

其中,最为得宠的,自然是长孙皇后生下的三个皇子,而且根据礼法,嫡子的地位,自然比庶子高,所以李承乾之后,出来献礼的,不是李恪,而是李泰,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体形已经有朝长孙无忌方向发展的趋势。

然而,古代,从来不以肥胖为耻,所以李泰没有什么自卑的情绪,挂着春风般的笑容,趋步上前,献出了自己的礼物,一首祝寿赋,文章通篇华丽,词藻优美,可见是下足了功夫,自然引得在场文臣赞赏点头,也得到李世民的夸奖。

谦虚低头道谢,李泰目光有些黯淡,抬头之时,又充满洋溢的笑容,优雅退下,然后,就是白皙粉嫩,乳臭未干,一脸稚气的李治登场了,有模有样的走到御案之前,眨着清亮可爱的眼睛,半响却是没有动静。

李世民含笑提醒道:“雉奴,是不是有礼物要送给父皇?”

“对哦。”李治迷糊点头,似懂非懂道:“今日是父皇寿辰,母后让雉奴上来……上来做些什么?”

居然回头询问,声音清脆,传遍周边,引得轻轻哄然,李治有些茫然,不知道大家在笑些什么,李世民放声大笑,招李治过来,抱放在膝盖,御案旁边,搁着一方造型精美的酒具,已经倒上醇香的宫廷玉酿,李世民随手拿来,轻笑说道:“是上来陪父皇饮酒么。”

“好像是吧。”李治不敢肯定,却伸出白嫩的手掌,接过酒具,小抿了口,灿然笑道:“父皇,甜的,你也喝。”

“雉奴真乖。”李世民笑道,拿起酒具,昂首饮尽,父慈子孝的模样,却是没有引起什么波澜,主要是李治年纪太小了,根本没有重视的必要。

适时,长孙皇后无奈微笑,温柔唤道:“雉奴,回来。”

李治应声,快步奔了过去,李世民含笑,突然站了起来,拿起了已经斟满美酒的酒爵,朗声说道:“诸位卿家,今日寿辰,朕与诸君共庆……”

全场肃然起立,举杯陪饮,霎时钟鼓齐鸣,号角吹奏,宫廷礼乐响起,预示着宴会正式开始,至于还有皇子没有献礼的问题,就不在众人考虑的范围之内了。

一声传膳,左右前后,四面八方,数千宫婢,手捧托案,鱼贯而入,井然有序的在席间穿梭越过,小心翼翼放下托案,仿佛经过千百次演练一样,每个动作,每个步骤,都是那么的一丝不苟,没有出现丝毫的失误。

百息之后,宫蛾却步退下,众人案上,整齐摆放着热气腾腾的膳食,第一次参加宫廷宴会的外国使节,包括朝廷权贵官员,心中自然由衷的感叹,一些人甚至瞠目结舌,呆若木鸡,差点就在君前失仪。

幸好,随着宫廷礼乐的声音,数百个身穿丝绸宫装,相貌皎好的女子,跃步而来,翩翩起舞,姿态曼妙,精彩纷呈,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转睛。

当然,对于经常参加宫廷宴会的高官权贵来说,这个节目,根本不具备任何吸引力,轻描淡写瞄了两眼,就不再理会了,只顾与同僚好友觥筹交错,小声交淡,最多在结束之时,习惯性的喝彩叫好。

不过,宴会的气氛很是高涨,无论是李世民,还是勋爵权贵,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欢乐祥和的笑容,与往常差不多,借着酒兴,几个弘文馆学士吟风咏月,挥毫泼墨,一些粗鄙武夫,不知礼节,兴致来了,拔刀击柱,以示勇武,引得御史弹劾,臣子诚惶诚恐,不过天子仁厚,细语安抚,不予怪罪。

韩瑞冷眼旁观,看着给唬得一愣一愣的外国使节,心里暗笑,这些,也不算是安排好的,但韩瑞却是察觉出来,君臣之间,很有默契,特别是见到诸如长孙无忌几人,嘴角悬挂的一抹会心笑容,更加的肯定了。

夜了,残月悬挂,清冷朦胧,月光如水,纯洁透明,不染丝毫杂色,一朵云雾飘来,遮住弯弯月亮,万点繁星如同撒在天幕上的颗颗夜明珠,闪烁着灿灿银辉,与宫殿之中的数千支灯烛争辉交映,良辰美景,天上人间。

宴会慢慢接近尾声,众人都有几分醉意,然而却有七分清醒,毕竟身在宫廷之中,肯定没有哪个权贵敢放开畅饮,酒醉酣睡也就罢了,若是不小心做犯禁的事情,恐怕人头落地,以后都不用醒了。

咚、咚、咚、咚……

突然,一阵震天动地的鼓声传来,号角嘹亮,让人仿佛觉得自己身在军营之中,听到气势雄浑的大鼓响声,不仅那些外国使节惊愕莫名,就是初次参宴的官员也动容不已,若非见到天子与大臣纹丝不动,恐怕要惊慌失措起来。

鼓声渐歇,一段婉转而动听的音调飘扬而来,高昂而且极具感染力,伴随着阵阵骏马长嘶之声,两队军马,缓慢登场,战旗飘飞,兵戈挥舞,杀气腾腾,两军对垒,空气之中凝聚着紧张的气息。

“圣德期昌运,雍熙万宇清,乾坤资化育,海岳共休明,辟土忻耕稼,销戈遂偃兵,殊方歌帝泽,执贽贺升平。”刹时,有人以苍劲雄浑的声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