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地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小地主- 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殿之中。

“参见陛下。”

几人整齐行礼。坐于高台,李世民挥袖,让众人起身列坐,微笑说道:“褚卿,科举卷子批阅妥当了?具体是何情况?”

褚亮应声,恭谨走出,手拿笏板,低头观看,仔细说道:“启禀陛下,此次科举,共有五十一科,比往常多了史科,应试考生共有……”

“诸科录用几何?”李世民问道,至于细节问题,大略知道就行,没有必要计较清楚。

“进士科,三十七人。”褚亮恭声说道:“明经科……”

李世民一边聆听,一边点头,也没有质疑之意,一则是相信褚亮,二则是有御史言官的存在,三则是监考官员不只是褚亮而已。

待褚亮汇报完毕,李世民适时予以赞许,微笑说道:“为国选才,辛苦褚卿了。”

“这是臣之本分,不敢言苦。”褚亮谦逊说道。

“褚学士主考有功,赐予蜀锦十匹……”李世民说道,连同那些考官,一个都没有落下,自然引得众人感激涕零,大呼皇恩浩荡,一时之间,宫殿之中,洋溢着君贤臣忠的气息。

安抚了臣心,李世民开口道:“褚卿,此次科举,是否发现几个英才?”

褚亮自然识趣,立即奉上了进士科及第士子的三份试卷,供由皇帝择优钦点,按照一般的规矩,成绩斐然的,自然排放前面,至于能不能高中状头,那就要看皇帝的心意了。

李世民随手翻看,见到前面几份试卷的姓名,打量了两眼,直接抽取出来,放到旁边,作为开国皇帝,这点人情世故,岂有不通之理,体谅褚亮,自然没有计较的意思,直接从第十份开始看起。

仔细阅读,李世民微微颔首,看来试卷言之有物,较有真才实学,一目十行,是优是劣,李世民心中有数,很快将三十七个士子的试卷翻阅完毕,却发现最底下,还压着几页笺纸,一时好奇,自然而然,拿起来观看。

是份策论,没有具名,李世民看了几行,目光多了分凝重,逐字逐句看毕,居然沉吟起来,过了半响,开口问道:“褚卿,最后试卷,是谁人之作,为何不见姓名?”

“启禀陛下。”褚亮微笑,没有装傻的意思,直接说道:“那是秘书监校书郎韩瑞的策对,臣觉得其中之言,见解新颖,颇有独到之处,便自作主张,呈予陛下圣览。”

第二百八十二章 蛮多的

“见解独到?未必,在朕看来,不过是少年人的异想天开罢了,有些不切实际。”李世民摇头,敲了下旁边的十份试卷,平静说道:“嗯,就比他们好点,仍需磨砺啊。”

“陛下圣明。”褚亮说道。

“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这书法,工整优美,匀圆丰满,有点像欧阳学士的笔法,颇为赏心悦目。”李世民赞许道。

褚亮深以为然,赞同说道:“臣阅卷万千,笔法极佳的也不在少数,但是不知为何,观看到韩校书的卷面,字体书法不算优异,通篇诗来,却是觉得……顺畅,很是舒服。”

韩瑞的文章,是用考试专用的馆阁体写成,不过虽然方正光洁,但是显得有点拘谨刻板,在李世民与褚亮这种经常欣赏顶级大师书法的人看来,自然是不错而已。

评价几句,李世民也没有忘记正事,随手将几页纸夹在龙案之下,沉吟了片刻,犹豫不决,干脆问道:“今科省试的状头,褚卿觉得应该予谁?”

“这个……”褚亮迟疑,皇帝问了,不可能又推回去。

就在褚亮为难不决之时,韩瑞却是春风得意,满情期待的,等待最后的结果,一个月过去了,合约到期,烟花生意的盈利额,也该计算归纳出来了。

或许是高估了古代匠人的仿制能力,这些日子以来,市面上却是没出现料想中的竞争对手,垄断的后果,自然是极端的暴利,有价无市,那些掌柜天天催着要进货,可是作坊已经是满负荷的工作,一日三班,没有停歇,却依然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京城的达官贵人,豪门巨富无数,又容易形成攀比之心,见到别人烟火灿烂,自家却冷冷清清,比拼起来,自然是便宜了那些商家,两三倍的利润,抢钱似的,让那些签订了契约的掌柜,乐得心花怒放,自夸英明,决策果断,才没有错过这个捞钱的机会。

“早知道这样红火,何必与他们合作,干脆我们自己开店算了。”钱丰嘟喃说道,省试结束,不意味着松了口气,等到结果更是种煎熬,现在的钱丰,就是如此,侧躺在床榻上,半死不活的模样,幸好红光满面,眼睛充满生机活力,不至于让人担心。

“不合作,怎能这样红火。”钱绪慢声道,知道儿子不是做生意的料,他也没有多解释,拿着算筹,继续计算起来。

心情舒畅,韩瑞笑道:“三哥,在京城,我们根基浅薄,时间不等人,打开销路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利合作,看似吃亏了,但是他们二十家商铺均分,哪有我们自己赚得多。”

况且,蛋糕太大了,一口吞下,没准吃不成胖子,反倒是会噎死自己,很浅显的道理,韩瑞清楚,钱绪也明白,现在多好,独乐不如众乐,双赢。

“二十一郎,那些掌柜有意续约,你是什么意思?”钱绪问道,觉得韩瑞不去做生意,实在是太浪费了,尽管没有计算出结果,但是肯定要比自己打拼二十年赚得多,只不过是一个月的时间而已,要是一年半载的,该是什么数额。

【文】续约,韩瑞犹豫,有些动心,不过想了想,微笑说道:“算了,我做官了,偶尔为之,还说得过去,不好长期经营。”

【人】“怕什么,不用你出面,叔父帮你打理。”钱绪说道,想到这些天在自己手中流动的钱,多少有些激动兴奋。

【书】“这样不妥。”韩瑞摇头,诚恳说道:“上次让叔父出面,差点连累了三哥,心里已经很过意不去,现在又是关键时刻,怎能再让你冒险。”

【屋】“什么险不险的,他们又不知道我是谁。”钱绪摆手,却没有再提,毕竟相对钱财,还是儿子的前途比较重要。这个时代,成了天下首富又能怎样,就是大肥羊,不知道有多少人惦记,越是风光,下场越是悲惨。

千万不要学沈万三,韩瑞告诫自己,心中有了决断,开口说道:“叔父,派个人,私下联系那些掌柜,问下他们,有没有意思,购买烟花的配方。”

“什么……”钱绪震惊,连躺在榻上的钱丰也坐直了身子。

现在,不同于后世,只要出得起价钱,什么配方技术都可以转让,所谓的非卖品,只是出的价码不够罢了,祖传秘方,敝帚自珍更是成了通病,再破旧的扫帚,宁愿藏在角落发烂,也不愿意送人。

上次,韩瑞用酒方换了这间豪宅,钱绪等人知道了,也没多说什么,毕竟蒸馏酒之类的,尽管味道独特,但是世间的美酒也不少,称不上独一无二,但是烟花却是不同,那可是天下无双的物件,说得白些,就是能下金蛋的母鸡,只要技术在手,钱财自然滚滚而来。

而今,韩瑞却要把金鸡给卖了,这是什么情况,脑子进水,糊涂了?

“别这样看着我,怀璧其罪的道理,你们应该明白的。”韩瑞无奈说道:“一个月来,烟花的火爆情况,你们都看见了吧,要是换成你们,会不会心动?平头百姓也就罢了,只是心中想下而已,那些……大人物,可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的,反正最后,多半会保不住,为何不干脆主动,反而能够卖个好价钱。”

钱绪父子家境殷实,但是说到底,还是平民百姓,对于一些勋爵权贵的事迹,也耳闻目见不少,虽说当今天子贤明,朝臣清廉,奈何日理万机,不可能面面俱到,了解清楚,发生韩瑞所说事情的可能性,不是没有,而是一定。

钱丰轻声道:“二十一郎,何不求助太子。”

“除了陛下,谁来也没用。”轻叹了下,韩瑞幽幽说道:“况且,太子也不容易啊,没事不要给他添堵了。”

为了摆不上台面的事情,求助李承乾,对他的名声,是个严重的打击,肯定有帮迂腐儒士,或许别有用心的人跳出来,叫嚣什么与民争利,非君子所为,太子身为储君,应当以江山社稷为重,不要计较什么污浊之物,按照他们的理论,天下最合适当皇帝的,就是乞丐了,这也就是朱元璋能够成功的原因。

腹诽片刻,韩瑞笑道:“叔父,出卖配方的理由,不仅是如此而已,怕人惦记只是原因之一,最重要的却是,想要把市场做大,吃独食肯定是不行的。”

“什么意思?”钱绪理解起来都有些困难,更加不说钱丰了,根本不明白。

韩瑞慢慢解释起来,说得口干舌躁,却发现没有丝毫作用,毕竟是一千四百年的代沟,不是那么容易抹平的,两人听得一头雾水,若不是相信韩瑞不会糊弄自己,恐怕会直接把他当成疯子。

钱丰摆手,赞同说道:“好了,二十一郎,不用说了,只有千日做贼,岂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卖了就卖了,省得担心受怕。”

“不错,这样心里安稳。”钱绪说道。

一个理由足够了,也不早说,害得自己浪费唇舌,韩瑞无语,喝了口水,笑道:“京城水深,自然不好涉足,但是我们可以另辟蹊径啊。”

“二十一郎,你的意思是?”钱绪目光闪烁,若有所思。

“扬州。”韩瑞轻声道,不仅是天下闻名的都市,富绅巨贾不少,更是自已家乡,人脉资源都在那里,那样美丽富饶的地方,怎能视若无睹。

钱绪眼睛亮了,拍案赞叹,却听韩瑞说道:“叔父,若是一切顺利,我与三哥留在京城,这事又要拜托你了,我出技术,叔父经营管理,所得利润,大家各半。”

“二十一郎,这怎样成。”钱绪连忙拒绝。

韩瑞点头说道:“是有些不公平,什么事情都是叔父处理,辛苦劳累,占六成比较合适。”

“二十一郎……”钱绪略带不满道:“成心埋没叔父是吧。”

“怎敢,知道叔父家大业大,不把这点小钱放在眼里,但也是小侄的心意。”韩瑞说道:“你不要,那就给三哥……”

“诶,你们谈,不干我事。”钱丰连忙摆手。

“的确与你无关。”韩瑞瞥眼说道:“那是给我未来侄儿的。”

钱丰哭笑不得,钱绪捋须道:“嗯,是时候给他说门亲事了。”

“叔父,莫要扯开话题,就是这样定了,再推辞,这事就算了。”韩瑞断然决定,患难见真情,二十年来,已经验证了两家关系的亲厚,还有什么不可相信的。

钱绪微微摇头,心中盘算,大不了编造假账,把钱退还过去,心里有了打算,也没有多说什么,继续算账,很快有了结果,数额出来之时,虽然心里有了准备,但是钱绪还是忍不住一阵惊叹。

“多少?”钱丰飞奔而来,看到账簿上的数字,顿时瞠目结舌,半天没有言语,嗑嗑碰碰道:“阿耶,你没有算错吧。”

若在平时,听到钱丰的怀疑,钱绪早就一巴掌拍过去了,现在却颇有几分赞同,拿起算筹又重新计算起来,片刻之后,吸了口气,声音微颤道:“没错,就是这个数,二十一郎,你过来看下。”

走了过来,见到数额,韩瑞瞳孔涨了几分,脸上掠过一抹激动的潮红,长长吐气,轻松说道:“看起来蛮多的,不过有一半,不是我的。”

第二百八十三章 会意?

古代,身为太子的滋味,应是苦多乐少,处境尴尬,上头有皇帝,表现突出,受到忌讳,表现差劲,更加不行,底下不仅有人虎视眈眈,中间还有朝廷百官的指手画脚,言行举止,如履薄冰,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相对,李承乾的感觉,应该比较舒服,李世民英明神武,雄才伟略,不用指望能够超越,本来就天姿聪颖,又在韩瑞的提点下,努力改正脾性,表现愈加出色,得到李世民几次嘉奖,李承乾却没有得意忘形,纳妃之后,性格更加沉稳,用心勤学,极少出宫了。

这样做的结果,自然是又受到了东宫官员的赞许,上报皇帝,朝中上下闻之,又是一番歌颂,声誉更上一层楼。

今日,晨课结束,李承乾惯例回到寝宫,太子妃苏绫不在,受长孙皇后之邀,进宫聚会,这些事情,他不太关心,只要知道,苏绫得到长孙皇后喜爱就行。

在称心的服侍下,换了件衣袍,来到书房,环视了眼,李承乾觉得有些不对,以往这个时候,如意应该摆好笔墨纸砚之类,待自己回来练习,现在却没在这里,不由有些奇怪道:“如意呢?”

“回殿下,适才有人找他,如意出去会客了。”称心说道,知机在箱柜取出笺纸笔墨,摆正砚台,执了块墨锭,轻轻细磨起来。

李世民喜欢书法,为了迎合他的心意,几个皇子有意无意的,都写得一笔好字,李承乾也不例外,抽空练字,自然是每日必不可少的功课。

“找他?谁找他呀?”李承乾提笔,更加奇怪了,如意在外,应该不认识什么朋友吧。

迟疑了下,称心答道:“是韩公子。”

“韩瑞来了?”李承乾似有几分惊喜,笑道:“算起来,自从李世民寿宴之后,再也没有见过他了,听说是在秘书监当了校书郎,今日怎么有空来访。”

“那个……殿下。”称心小心翼翼提醒道:“韩公子不是来拜访殿下的,而是来找如意。”

“找如意?”李承乾愕然,表情怪异道:“你没有弄错吧?”

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称心咬唇说道:“殿下若是不信,待如意回来,一问便知。”

习惯性忽略称心的反应,李承乾迷惑不解,喃声说道:“多半又在玩什么把戏。”

心里搁着事,自然写不出好字来,勉强写了片刻,李承乾停笔,退步观看,摇头不已,连忙拿来,揉搓成团,扔到纸篓之中,免得丢人现眼。

这时,如意回来了,步履轻快似奔,颇有几分急切,可是精神却有些恍惚,仿佛受到了极大的惊吓,浑浑噩噩的走进书房,对李承乾也称心两个大活人视若无睹,神不守舍的转起了圈子,口中念念有词:“回来禀报太子,禀报太子……”

目光掠过狐疑,李承乾轻喝道:“如意,孤在这里,有何事情禀报。”

“太子,殿下。”如意打了个激凌,见到李承乾,连忙行礼。

挥手示意,李承乾追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