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地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小地主-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日子,一位知交送来几坛,直到现在才饮了半斤而已,为了避免浪费,诸位不妨替我喝完。”

“乐意效劳。”几人哈哈大笑,主人都这么说了,自然要放开畅饮。

觥筹交错,碰了几杯,韩瑞忽而笑道:“只是喝酒,略显单调,十八哥,何以助兴?”

舌拙沉默,不代表脑子愚笨,韩壮闻声,猛然站起,抱拳说道:“我舞段刀法,给大家助兴,不足之处,请几位叔叔指教。”

“善,韩兄当年,就是凭着一手出神入化的刀法,压得大家抬不起头来,现在倒要瞧瞧他儿子,到底得了几分真传。”

略带玩笑的声音响起,几个大汉连声叫好。

韩壮拱手,快步离席,很快又返回,手里却多了把寒光闪烁的无鞘陌刀,刀身通体泛黑,古朴老旧,十分普通,但是在阳光的照耀下,仔细观看,却似乎隐藏着一阵阵凌厉光泽,透出森冷之意。

“藏锋!”一个大汉脱口而出,下意识地望了眼俊逸中年,口中说道:“是韩兄弟当年从不离身的兵刃。”

“嗯。”韩壮点头,手指轻抚刀身,毫不掩饰喜欢之色,轻声道:“阿耶常说,这是将军赐予的,乃是传家宝物,平时都不准动。”

“现在……请诸位指教。”韩壮反手执刀,挺胸直立,一阵清风拂来,衣裳飘飞,身形愈加显得魁梧。

众人目不转睛看向场内,却听韩壮闷声暴起,陌刀突然横向斩出,只是简简单单的动作,却给人威猛惨烈的感觉,刀势未尽,瞬间收起,踏步,转而竖劈,如猛虎下山,气势汹汹,惊心动魄。

韩壮施展的刀法,并没有什么复杂繁琐的招式,来来回回,只是横斩,竖劈,斜砍,直刺几个动作,外加上前、退步演化,极其简单明了,然而,身临其境,却有种对其对阵,一刀挥来,挡无可挡,必被斩杀的错觉。

当面观看,韩瑞手心出汗,头皮发麻,觉得十分的刺激,他自然清楚韩壮身怀武艺,这是村中老少尽知的事情,让韩壮舞刀助兴,主要是想给他表现的机会,却没有想到,他居然这般厉害。

“不错,有韩兄的七八分风采。”

“若是放到军中历练两年,恐怕犹胜韩兄当年。”

几个大汉对奔涌而来的气势毫无所觉,淡然处之,交头接耳点评。

“呼吸过急,放缓两分……右手臂肘僵硬,再柔一些,没错……步子跨大了,要记得收敛,腰板……对了,直腰,弓步,振臂,横刀,直斩。”

“咔嚓。”

清风徐徐,却听吱呀两声,院内一棵腿粗般大的树木,摇摇晃晃,扑通倒地,枝叶差点就压到席中众人。面对这个情况,身为始作俑者的韩壮,却瞠目结舌,呆若木鸡,摊手怀疑,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

“十八哥,快些过来,谢谢李校尉的指点。”韩瑞也吓了跳,但是在几个大汉呵呵笑声中清醒过来,连忙提醒韩壮。

“多谢李校尉。”韩壮恍恍惚惚走来,顿首跪拜。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若不是你根基牢固,我再怎么费尽唇舌也没用,加以磨砺,说不定是员猛将,怎样,是否有从军的兴趣……呃,算了。”俊逸中年露出自嘲的笑容:“到底是老了,忘记韩铖就是厌倦了军伍生涯,想过平常日子,才执意解甲归田,又怎会让他儿子走这条路。”

韩壮初闻,脸庞掠过兴奋之色,而后听完,眼睛泛出黯然神情。

见到气氛有点不对,韩瑞笑道:“这话可说差了,李校尉正值壮年,何以言老,应当自罚一碗。”

俊逸中年乐了,好像听到什么开心的事情,笑得十分灿烂,欢畅道:“某今年六十有三,已过花甲,不复年轻了。”

谢谢书友花地主、古兖的打赏。

第七十二章 李药师

哇,韩瑞眼睛圆睁,难以置信,怎么打量,俊逸中年模样的李校尉,都只是四十来岁的而已,若是只看眼睛眉毛,说是三十多岁,肯定也有人相信,怎么可能有六十三岁了。

“怎么,难道不像?”俊逸中年含笑道,心情愉悦,因为对方根本不可能知道自己的身份底细,所以说的肯定是实话,不存在任何奉承讨好的意味。

“不是不像。”韩瑞摇头晃脑,满面惊讶道:“简直就是让人难以相信,李校尉,你确定没有喝醉,算错了自己的年纪?”

“哈哈,小子,存心逗我欢心吧。”俊逸中年笑着说道:“岁月摧人,不服老不行,再过两年,说不定就走不动了。”

“不信,绝对不信。”韩瑞嘀咕,身体前倾,悄声似的说道:“李校尉,是不是有什么养颜秘术,能否传授予我。”

“秘术?哈哈。”俊逸中年笑道:“自然是有,不过凭白无故的,我为何要将价值千金的秘术传给你。”

呃,韩瑞顿时无语,却听俊逸中年话锋突转,继续说道:“不过,也并非不能。”

“那,李校尉的意思是?”韩瑞先喜后忧,坦言道:“事先说明,小子家境虽然不算贫寒,但也不是大富之家,别说千金,就是百金也拿不出来。”

“某已经是行将就木的老人了,要你家钱财有何用。”俊逸中年笑道:“刚才见你腰间系剑,想必也有几分功夫,不如也下场舞几招,若是让我看得尽兴,将秘术传你又有何妨。”

这样呀,韩瑞考虑了下,反正没有损失,当下起来答应,回厅把剑取来,毕竟已经练了几个月,不比当初,执剑而立,并不着急起舞,而是收敛气息,稳定心神。

“架子还成,就是不知道本事如何。”俊逸中年轻笑道。

“嘿嘿,论起剑术,天下间,有谁能与夫人相提并论。”旁边有个大汉笑道:“可惜得到夫人真传的翩跹娘子不愿跟来,不然,我们又能大饱眼福了。”

“夫人常说,翩跹娘子已经青出于蓝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应该不假,你常年在军中待着,不了解府中情况,年前夫人庆生,翩跹娘子执剑挥舞,那场面,简直妙不可言,把人看呆了。”

“真的……”

有人半信半疑,那人就要回答,却听俊逸中年轻声喝道:“噤声,且看。”

目光回到场中,却见韩瑞长长吐气,横剑疾步抽出,一道光芒闪烁,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五光十色,竟添加了一份亦幻亦真的感觉。

一柄长剑,在韩瑞手中,好像能玩出许多花样来,时而跳起腾跃,时而踏步挪移,剑似弓抖动,划出片片剑花,忽如江水滔滔不绝,激流勇进,又如静碧湖水,暗流汹涌澎湃,似静实急。

如果说韩壮的刀法是简约雄浑,简单直接,斩劈之间,尽显陌刀的厚重,无坚不摧,那么韩瑞的剑术,就是复杂的华丽,好看,剑影晃动,绚丽多彩,招式飘逸,如行云流水,十分吸引众人的眼球。

当然,外行看热闹,内行却看门道,如果让韩壮与韩瑞同台演示(不是比试),台下评委只是群普通百姓的话,那么韩瑞肯定高票获胜,可惜坐下的却是专业人士,若非对韩瑞有几分好感,恐怕早就起哄了。

长剑归鞘,韩瑞调整呼吸,抹着印堂密汗,不好意思道:“真是献丑了,知道只是些花架子,不能入诸位的眼,莫要见笑,予以指点。”

人家有自知之明,提前打了招呼,一帮彪形大汉又能怎样,肯定不能笑话,不过韩瑞的剑术在他们看来,实在是太烂了,简直就是破绽百出,该怎么指点,若是将其贬得一文不值,那也太伤人心,怎么好意思呀。

吱吱呜呜了半响,在韩瑞充满诚挚纯洁的目光下,几个大汉只能向俊逸中年求助。

眼睛掠过惊诧,俊逸中年没有直接评价,而是问道:“你的剑术是跟谁学的?”

咦,韩瑞不解,但依然据实说道:“是我的管家晦叔。”

“姓什么。”

“韩。”或者虞,韩瑞在心中多加了句。

夫人应该没有姓韩的同门吧,深思片刻,俊逸中年笑道:“你应该是初习剑术不久吧,身体僵滞,招式之间的连贯动作不够顺畅,时断时续的,不像练习多年之人,能与剑配合默契,如同支臂,转承如意。”

“的确如此。”韩瑞露出佩服之色,笑道:“晦叔也是这么说的,让我勤加练习,有空多临书习字……”

“写字管什么用,那是文人书生的作派,想要增进武艺,每日只须负重奔行五里,挥刀百下,刺戟三百……,持之以恒,一年之后,包你如同我们一般壮实。”一个彪形大汉把胸膛拍得嘭嘭响,粗壮结实的肌肉突起,的确让人羡慕。

不过听着好像辛苦非常,毅力不足的韩瑞讪笑,寻思着怎么婉拒,却听俊逸中年笑道:“你们这帮皮粗肉厚的军伍匹夫,皮又痒了是吧,尽想法子折磨人,以为小哥是新进都督禁卫的兵卒呀。”

“嘿嘿,李…不提,我们差点就忘记了。”

“是故意忘记吧。”俊逸中年笑着,忽然说道:“感谢两位小哥的盛情款待,时辰已经不早,我们还有要事在身,只能告辞了。”

“告辞?”韩瑞说道:“难道就不能多留片刻,或许七伯马上回来了,若是他见到几位叔伯,一定非常高兴。”

“情非得已,难以久留,韩铖回来,请代我们向他说声抱歉。”俊逸中年说道,站也起来,显然去意已决。

韩瑞连忙说道:“几位此来,是赴任还是换防,若是还在扬州停留,且留下落脚之处,好让我们转告七伯,让他去寻你们。”

“不必了,我们到渡口之后,便要北上河南,有军令在身,真是不能耽搁太久。”俊逸中年歉意说道,微微行礼,向外走去。

韩瑞与韩壮无可奈何,礼送俊逸中年一行出村,那里有条蓬船停泊,待来客上船,撑篙而去时,韩瑞突然醒悟,连忙扬声问道:“敢问诸位的姓名,免得七伯问起,却不知道如何回答。”

“我叫常海,告诉韩大刀子,就说大肥肠来过了。”

“我是……”

其他彪形大汉纷纷回答,韩瑞一一记了下来,这个时候,只剩下俊逸中年,却见他唇角微笑,声音从远方飘来:“转告韩铖,来得贸然,遗憾而去,心中着实无奈,让他以后有空也到京里,与往日的兄弟们叙旧,某李药师……必当迎门恭候。”

上传近个月,下周应该退出新书榜,收藏推荐好像上不去,急求,请支持,谢谢。

第七十三章 退隐之心

“李药师……没有听错吧。”韩瑞激动,拉着韩壮的手不停地摇晃。

韩壮莫明其妙道:“是呀,怎么了?”

“大唐的军神,代国公,尚书省右仆射,大将军李靖,他的字,就是叫药师。”韩瑞缓缓解释说道,深深吸了口气,平息激荡的心情,真是出人意料,其实他也能察觉出一行人的身份不简单,却没有想到来头这么大,声名赫的李大将军,居然屈尊降贵跑来乡下探视多年前,已经解甲归田的部下。

哪怕只是逗留了片刻,但是这份心意,韩瑞觉得,易地而处,自己也会深受感动的,要知道人家可是堂堂的宰相,大唐军中第一号人物,如今出现在扬州,必是有要事在身,能抽空过来,已经是非常念及旧情了。

“他是……李,大将军。”韩壮瞠目结舌,李靖的名声,随着他的赫赫有名的战功,哪怕是乡村妇孺,也时常听闻,谁能不知。

“应该没错,军中将士,姓李的肯定很多,但是在李公之后,还敢命其名为药师的,恐怕没有几个吧。”韩瑞冷静下来,呵呵笑道:“其实要确认也简单,等七伯回来,问他便知。”

“嗯……”韩壮点头,脸上呈现出狂热之色,胸口起伏不定,充满了兴奋、澎湃。

帆船悠悠,水波荡漾,韩瑞的心情也随之起伏不定,穿越这么久,终于见到个古代名人,而且是古代少有的名将,居然忘记让他留个签名,真是失策呀,对了,还有……

“大将军,好像有什么声音。”帆船之上,常海侧耳聆听,满面迷惑。

几人驻足静听,依稀之间,的确听到,韩瑞的声音,似乎越过江面风浪,透析而来:“答应我的……养颜秘术……”

哈哈哈哈,几个彪形大汉昂首长笑,李靖也不禁一阵莞尔,失笑摇头。

“这小哥真有趣。”常海笑道:“不过,话又说回来,若非时常跟随大将军左右,没见你用过什么秘术,我恐怕也不会死心。”

“韩瑞么。”李靖微笑,轻声道:“某记下了。”

帆船逆水而上数里,有条庞大的战舰在江中滞停,船桅上飘扬的旗帜有个大大的李字,十分明显,甲板周围,布防有无数披甲执锐的兵卒,正在警戒,侦察情况,发现有条舟船行来,更是提高了警惕,不过见到是李靖之后,连忙执锐行礼,放下缆绳。

待李靖等人上了甲板,又重新见礼,披甲锐士自然是称呼大将军,而船上的书吏却毕恭毕敬的行礼,道:“李相公。”

在唐代,只有宰相才被称为相公,而不像后来那样用的普遍,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官员相互之间称为阁老。唐朝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尚书省是行政机构,其首脑为尚书令,相当于宰相,副首脑为左、右仆射。

因为李世民曾做过李渊的尚书令,所以,李世民即位后,朝臣们为了表达对李世民的尊崇,便将尚书令一职作为永久的荣誉留给了李世民,尚书省的长官便是左、右仆射,即左、右丞相。

李世民登基之时,李靖就因为显赫的战功,被封为刑部尚书、兼检校中书令,赐填充邑四百户,击灭突厥后,其军功顿时无人企及,李世民乃封之为代国公,并且让他担任尚书右仆射,便是右丞相。

出将入相,这不仅是文臣武官们的最高目标,更加是天下人孜孜以求的梦想,唐朝开国功臣何其多,能做到的,唯有李靖而已,就算是纵观古今,也是屈指可数。

返回舱中盘坐,挥退杂役,李靖说道:“起航吧,到运河口接翩跹,取道河南,完成陛下交办的事情,我们就能回去了。”

“喏。”

众人齐声答应,一个兵卒走出船舱,解下牛角,吹起了军号,呜呜呜,沉闷的声响,船上的舵手船工,连忙拉起铁锚,展开风蓬帆布,操桨摇橹,行船而去。

河水波涛湍流,但是船身庞然,就是海边的大风大浪也难以撼动分毫,更加不用说内陆运河的些许急流,一波接一波的浪花翻涌,给被厚重宽敞的船底压碾成了粉沫。

舱内,闲杂人等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