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气凛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傲气凛然-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萧溢茗想了想,说道:

“小侄以前从未接触过此人,仅仅是从军官档案和传言中了解一二,觉得此人哪怕真有满腹韬略,但是如此不分场合地得罪同僚,显然不是个让人放心的军官。同僚相处,讲究的是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带兵讲究恩威并济,雷厉风行,尹教习今天的表现,实在太过令人费解。”

袁金铠不由自主点点头:“师弟此言有理,看来这个尹昌衡还需多多磨练才行。”

赵尔巽没说话,显然是在考虑萧溢茗的意见:“唉,今天的操演想必你们也不满意,看来四川新军还是缺乏人才!尹昌衡此人虽然年轻气盛,但也算有些锐气,本想用他激励一下各级军官,现在看来,还不是时候啊!”

萧溢茗建议道:

“新军里面还是有不少人才的,比如湖南籍的参谋长程潜程颂云,日本士官学校六期毕业,作风严谨沉着稳健,心思缜密以身作则,可堪大任。”

“程颂云是外来人,在资历上恐怕难以服众。”袁金铠提醒道。

萧溢茗这回没有和稀泥,而是坚持自己的意见:

“小弟仔细琢磨过军中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的将校,发现具有真才实学,又有较好品德的人,只有程颂云一个。前阵子他到兵备处办事,小弟和他闲聊的时候,听他口气有返回湖南的意思,若是不用他,四川新军恐怕留不住他了。”

赵尔巽有些为难,他所信任的朱庆澜如今看起来似乎做文官更合适些,严于律己、踏踏实实的姜登选如今担任陆军小学总办,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本来还有个能力不错的后起之秀周道刚,可此人性格太过严苛,总是惹出事端,短时间内不敢放手任用,好不容易今天看上的尹昌衡,细细分析之后又让人不放心,一时半会儿竟然找不出一个能挑重担的人了。

最后,赵尔巽转向萧溢茗,幽幽一叹:“溢茗,要是你再大几岁,老夫就不用头疼了。”

萧溢茗乐了:“师伯太高看小侄了,虽然小侄做出点成绩,也只是修修补补而已,军事上毫无建树,与军中将校相比差的实在太远,绞尽脑汁翻译汇总几本教材纯属纸上谈兵,说起来比赵括都不如。。。。。。

“赵括还从小受他的名将老爹熏陶呢,小侄从小干的却是跑堂倒茶的活计,一个天一个地根本就不能比,真要是哪天有机会出去带兵,至少也得四五年以后,否则就是滥竽充数误国误民,丢自己的脸不要紧,反正不值几个钱丢了也就丢了,要是丢了师伯和师傅的脸,小侄就是千古罪人了!”

赵尔巽和袁金铠相视而笑,心里非常满意,同时也生出丝丝遗憾。

第五十一章 顿悟(上)

第五十一章 顿悟(上)

萧溢茗真有他表现出来的那么洒脱吗?真那么有自知之明能够给予自己客观的定位?还是明知某些东西得不到只能强装谦逊?

似乎都不是,随着整个社会的危机越来越明显,随着他的产业越做越大,如何保住自己的切身利益,成了他必须时时面对的首要问题,而保住自己利益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有权有势还要有枪,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太多思考就能弄明白。

在官场上,年轻资历浅是萧溢茗的最大弱点,正因为太年轻的原因,最器重萧溢茗的总督大人都不能放胆提拔他,白白拥有这么优势的资源而无法使用——官场有官场的规矩,谁也不能做得太过分,否则就会招来非议,哪怕赵尔巽在四川一手遮天,他仍需要考虑自己的面子和声誉,更要爱护后辈的名声,何况赵尔巽是个儒教思想的坚定奉行者,在全国官场和文化界名声赫赫,备受推崇,中庸之道已深深沁入他的血脉,因此,他绝不会让视如子侄的萧溢茗受到太多的嫉恨,否则对前途无量的萧溢茗有害无益。

相比其他人,萧溢茗是幸运的,只用四年时间就从一介白身做到六品武官的位置,还担任总督衙门直辖兵备处二把手,实际行使一把手的权力,已经算是非常惊人了,再升上去必须等待,而等待却是萧溢茗无法绕过去的最大“敌人”。

尽管如此,萧溢茗一直没有放弃摄取更大权力的欲望,反而因为知识的增加和环境的变化,使得这种欲望更为强烈,他生性善良,仁义豁达,但不代表他事事谦让满足现状,就像他曾经对自己的兄弟麻刚、吴三和罗德发说的那句话一样:“想要给人一个包子,自己必须拥有更多的包子,否则先饿死的只能是自己。”

所以,这段时间萧溢茗一直在思考“等待”的问题,苦苦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他骑着马前往省立高等师范学堂的一路上仍然在苦苦思索。

拐过繁华的玉沙路街口,进入去年秋天拓宽一倍的东通顺街,远远就看到高等师范学堂气派的大门外已经挤满了前来欢迎的师生。

萧溢茗和两名侍卫远在五十米外便翻身下马,疾步前行,不敢有丝毫怠慢。

师生们则对萧溢茗尊重知识、尊重读书人的谦逊表现,立即致以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萧溢茗看到高等师范学堂教育长张澜和几位名震巴蜀的老师站在欢迎队伍的前面,惊愕之余更为惶恐,几步来到张澜等人面前立正,举起手刚想敬个军礼,马上意识到自己穿的是一身学生装,于是只好匆忙放下手,弯腰鞠躬恭敬问安,抬起头连称惭愧,手足无措的窘迫样儿,惹来师生们的一片善意笑声。

时年三十八岁、天庭饱满鼻若悬胆的张澜哈哈一笑,上前拉住萧溢茗的手:

“萧军校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啊!早在前年我办女校时,就想请萧军校帮忙翻译一些欧美各国的教材,遗憾的是一直没机会相见,再看到萧军校成功引入英、德两国资金技术大办实业,数年来斥巨资扶助孤苦,兴办教育,又主持旧城改造修葺破损城池,种种义举,受益者何止成千上万成都民众?就连我们拥有的这个漂亮校园,也是萧军校费尽心力得来的,师生们对萧军校的支持与贡献,一直铭记在心!”

“表方(张澜字)先生过奖了、过奖了!再夸下去,溢茗就要找条地缝钻进去了。”

萧溢茗连连摆手不停鞠躬,感觉这种酸溜溜的场面又累又辛苦实在难熬,可他哪儿敢在这群动辄写字登报骂人、怒则成群结队上街(游)行的知识分子面前托大?从头到尾,表现得诚惶诚恐真挚无比,落在师生们眼里变成了谦逊幽默,惹来阵阵掌声和欢笑声。

怎么会这样?我精心准备的演讲稿还没说出来呢。

萧溢茗颇为感动,也颇为不解,最后把这一切归结于师生们的热情,归结于这个羁绊无处不在的时代难得一点轻松,所以才有了这么多笑声和掌声。

此时的萧溢茗根本没有意识到,几年来的官场磨练和商场打拼,让他练就了一种独特的气度,深藏在他心底的舞台表演天赋和表演欲望早已破茧而出,逐渐张开了炫丽的翅膀悄然成长,从而造就了他迥异于这个时代的思想和言行,却又能融会贯通,毫不出格。

种种因素聚在一起,使萧溢茗整个人拥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和力,让人不知不觉生出真切的愉悦感。

师生们很快簇拥着萧溢茗来到教学大楼前面的检阅台,萧溢茗登上检阅台时暗自感慨,这个检阅台还是他当初坚持修建的,包括前方那片拥有标准跑道的足球场和边上四块水泥地面的篮球场,花钱不多但是很费人工,曾引起几位官员的埋怨。

如今,没一个人再说萧溢茗的坚持是错误的。

正因为有了这个宽阔的检阅台、带跑道的运动场和四块标准篮球场,整个学校的形象提升了一个档次,即将举办的全省秋季运动会,就把这里当成了主赛场,足以让高等师范学堂的师生们引以为豪。

学生会主席唐鹤龄担任今天的演讲会主持,校长张澜兴致勃勃地向来自成都十余所学校的一万八千多名学生介绍萧溢茗,把萧溢茗夸得天花乱坠,台下是掌声阵阵,台上的萧溢茗却是惶恐不安,怎么说他还是个年轻人,和台下大多数学生一样有锐气、有热血也有腼腆,他的脸皮还没修炼到宠辱不惊的厚度。

不知是唐鹤龄自作主张,还是校长张澜听到汇报后有所感想,张澜直接把今天的演讲框定为“新青年的人生观”,这让萧溢茗有点儿措手不及,之前精心准备的可不是这么空泛的内容,而是以交流学习心得为主,讲述的重点是学以致用和理论联系实际。

当张澜亲切地拉着萧溢茗的手走向前台时,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上万双眼睛齐刷刷落到年轻英俊、身材高挑的萧溢茗身上。

掌声中,萧溢茗有些为难地向张澜低声诉说着什么,只见张澜乐哈哈地拍拍萧溢茗的肩膀,靠上去贴耳说了几句就回到座位上,剩下萧溢茗孤零零站在铺着白布、摆着花篮的演讲桌后面。

萧溢茗扫视一圈台下,目光停在正前方摆放的麦克风上,忽然一阵恍惚,感觉是那么的熟悉和亲切。

这种英美进口的落地式麦克风款式非常经典,下端圆形的座板中间竖起一根喷漆铁管,铁管的上端是一个铁质圆圈,四四方方的话筒通过四根弹簧固定在圆圈中间,连接话筒的电源线顺着铁管一直延伸到后面的扩大器,再通过竖立在操场四周的几个方形高音喇叭传出声音。

经久不歇的掌声终于慢慢停下,萧溢茗清清嗓音,感觉声音效果不太理想,便把手伸过讲桌,稍稍移动麦克风的位置,觉得距离差不多了,这才抬起头望向前方。

前方台下几位《四川日报》、《华西时报》、《天府新闻报》的摄影记者,不约而同地按下快门,一阵“噗噗”的声音伴随冒起的股股白烟响起。。。。。。

第五十一章 顿悟(下)

第五十一章 顿悟(下)

萧溢茗没想到还有记者前来采访,苦笑一下,开始酝酿情绪,待觉得差不多了,刚想要开口,肩上的大辫子突然垂下,敲在桌面上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出去格外清晰,引起台下一片笑声。

萧溢茗抓起辫子就要摔向身后,突然感到心中一动,脑海中一片清明,他看着手中的大辫子,强压心中的滂湃激情,缓缓将辫子拖起来,深深吸口气开始演讲:

“今天早上刚起床,我妹妹小月就跑来给我梳辫子,小月今年刚满十岁,很聪明也很漂亮,她知道我今天要来师范学堂和老师同学们见面,所以她一大早爬起来脸都不洗,就跑到我的房间硬要给我梳头,边梳边说:学堂里的哥哥姐姐都很漂亮,你不梳好辫子,当心讨不到漂亮婆娘。”

台下哄然大笑,谁都没想到被视为青年楷模的萧溢茗一开口就来这一出,虽然有些随性,却让师生们感觉很舒服很亲切。

萧溢茗等笑声停下,再次开口却吓了所有人一跳:

“说真的,其实我很早就想剪掉这根辫子了……请大家不要惊讶,听我解释之后大家绝不会再有半点儿奇怪!四年半前,中国新军的创始人之一袁世凯将军就已经下令,为了便于训练和军事行动,新军官兵必须剪掉辫子,从那时到今天,中国的军队中陆陆续续有十六万官兵剪掉了辫子,欧美列强为此大加赞赏,说这是中国进步的极为重要的标志。

“但是很奇怪,我们国内却没有听到半点儿风声,所有的报纸和杂志都没有对这个被欧美列强称之为‘极为重要的标志’发表任何消息,更不用奢谈任何评论,我本人也是两年前通过军队内部公报才得知此事的。。。。。。所以,大家不要担心我是道听途说危言耸听。”

萧溢茗停顿一下,给师生们留下点思考时间,接着再次说道:

“我脑袋上之所以还留着这根辫子,不是我不想剪,而是我不敢剪,因为我看到我们四川军队中,上到最崇拜欧美日列强的将校,下到所谓舍身投入革命到同盟会中的士兵,都没有一个剪掉辫子,就连下令让北洋新军剪掉辫子的袁世凯将军,仍然留着他的大辫子,估计是经常上朝的原因吧。

“我萧溢茗官不大,但也不算很小,日子也过得不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颇为满足,所以看到身边没人剪掉辫子,自己就忍着了,只要不长虱子,只要我不到工厂的机器旁干活,就没有什么妨碍,顶多每天耽误点儿时间,每个月买头油、皂角和香胰子的钱多花点,没有任何生命危险。”

台上的张澜等老师面露沉思之色,台下不少学生深受触动,似乎从萧溢茗的话里抓到了些什么,但又恍恍惚惚看不真切,一双双眼睛全都紧张望向正在喝水的萧溢茗。

萧溢茗放下茶杯,抬起头继续说道:

“刚才,尊敬的张校长表方先生和学生会主席唐鹤龄同学都赞扬我,说我是个有理想、有道德、有远见的新青年,到现在我心里还惭愧得直哆嗦……”

全场再次发出哄笑声和掌声,萧溢茗却没有半点儿笑容,只听他继续说道:

“这是表方先生和唐鹤龄同学对我的勉励,包括在场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们,听到你们热情的掌声,看到你们真挚的笑容,我感动之余惭愧不安,你们对我萧溢茗实在是太宽容了!我敢说,在此之前,整个四川没有一个人敢站在这么多文化人面前,用最浅显、最没有文化内涵的大白话胡言乱语高谈阔论,只有不学无术却胆大包天的萧溢茗是第一个……

“请大家先别笑,大家一定在想,为什么萧溢茗敢这么做?这孙子哪儿来的胆子……说了大家不要笑,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因为我实在没办法,从小到大我没进过学堂,文言文基础非常差,没有标点符号的书籍现在看起来仍旧吃力,很担心在大家面前闹出笑话,所以,我的选择不多,只能用大白话和大家交流,本质上来讲,这叫做无知者无畏!”

全场哄然大笑,之后不少同学领悟到萧溢茗话里的深刻含义,激动之下纷纷站起热烈鼓掌,弄得全场掌声如雷,经久不绝,大大出乎萧溢茗的预料。

萧溢茗客气地伸出双手,示意大家坐下,神采奕奕的脸上满是自信之色:

“我们把话说回来,说说新青年的人生观问题。。。。。。这个话题很宽泛,首先它表明我们所在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却充满迷雾的崭新时代,然后才到身处这个时代的青年人,以及在东西方文化和各种思潮冲击碰撞下的人生观、道德观等等观念的确立问题,因此这个话题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