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阀- 第2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请大帅下令停止进军,下官再详细禀报不迟。”张俊朗声道。

徐卫不假思索道:“无妨,边走边说吧。”语毕,催动战马,往前而行。张俊一怔,还是追了上去。

吴阶等人以及张俊的随扈都跟在后头,徐卫心里窝火,回头一虚鞭:“别跟着!”

张俊亦回头阻止随从,而后与徐卫并鞍而行,等了一阵,见徐卫不问他。便自顾言道:“下官此来,是奉命入陕西传诏。”

徐卫直视着前方,问道:“圣上有何旨意?”

“着即免去李纲陕西宣抚使差遣,解回镇江听候落。”张俊低声说道。

尽管早料到有这一天,可徐卫亲耳听到时,还是不免暗叹。正唏嘘时,突然转过头:“你说什么?“解。回镇江?”这官员被免职,要召回朝廷的,自己回去听候落便是。为何对李纲,却要将他押解到行在?这预示着什么吗?

张淡默默地点头。并无半句话。徐卫叹了一声,亦无下文。

良久,又听张俊言道:“另有一诏,是给大帅的。”

徐卫没心情。随口道:“甲胄在身,恕难行礼,还是请张大人回到长安后再宣示吧。”

“理当如此,不过,下官倒是可以提前告诉大帅。行在授大帅为“上护军。正三品。距“建节。只半步之遥。”张俊道。

这上护军,也是个虚衔,宋军军制,设军阶五十余等,最高一阶,便是正二品太尉,次之,便是正五品通侍大夫。当然,一个武臣不可能从正五品一下子升到正二品乙在这两个军阶之间,还有从四品的的诸卫将军。正四品的诸卫大将军。从三品的诸卫上将军,正三品的上护军,加上武臣们望眼欲穿的至高荣耀“从二品节度使”武臣从九品至正二品才算齐活。当然,如果皇帝爱你爱得不行,可以给你“加官”加成一品大员。从此可以看出,上护军这个虚衔,距离节度使,确实只有半步之遥。

徐卫面无表情,这些虚头巴脑的官衔对他来说,都是浮云。

“此外,秦凤帅赵点,调往行在,任“行在都巡检使”秦凤帅印,由大帅接掌。”张俊满以为,这句话说出来。你徐九总该有点表示了吧?哪知,徐卫就跟没听见一般,继续前行。这根本就不稀奇朝廷把嘟延割出去了,把陕华也割出去小永兴军路也十割其九。当然要给自己找个安置的地方,秦凤是最好的选择。

张俊见此情形,心说这徐经略相公怎么油盐不进呢?一横心。干脆合盘托出:“令兄权陕西制置副使的任命,镇江行在没有通过,已经撤销东京留守司下达的任命状。由折枢密提议,经“详议司,合议,一致认为,在宣抚使与制置使都出缺的情况下,政务由宣抚判官王庶主持,军务应由徐大帅暂掌。”

第一卷第三百八十一章意外之喜

,“到这句话。徐卫就不能再玩深沉了六政务由互庶主持。剁刃由我主持?什么意思?让我主持制置司?也不对啊,如果是这样,朝廷应该有明确的任命,让自己代理制置副使才对。只说句“主持军务这算什么事?

在宋代,某一咋。机构如果暂时没有人掌管,需要有人来主持日常的工作,但选中的这个人资历又不够,不足以让他担任或者代理,一般就不给任命和头衔,以公文和诏书的形式,公示他主持这个机构的日常事务。比如,徐卫当初任定戎知卓时,朝廷让他“同节陕华兵马。”同节就是共同节制,共同管理的意思。

镇江行在是考虑到,李纲被罢免后,陕西的军政长官都出缺了。不过和议既然已经达到,估计也没什么重要军事行动,想来想去,在陕西本地的官员中,好像也只有徐卫合适暂时帮忙张罗一下制置司的事务。徐原“制置副使。的任命之所以没有通过,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他虽然是出自徐家,但却是个纯粹的西军将领。但既然是朝廷的诏命,就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只要没有正式派出制置使的人选,陕西的军务,理论上说,就得听徐卫的。当然,其他各路大帅会不会把徐卫放在眼里,那得单说。

“大帅,下官来时,官家嘱咐给大帅带句话,官家的原话是,陕西局势复杂,望徐子昂勉力而为。又言,子昂在陕西多有功劳,联心里是有数的张俊说道。

徐卫没空却猜度上意,眼下最要紧的是,我带着四万人,挟胜利之威,马上就要打到耀州了,你这个时候让我勒兵回去,这不是扯蛋么?可问题是,张俊虽然是个穿身青皮的芝麻小官,可他代表的却是朝廷。娘的,不能撤,绝对不能撤。

徐卫苦思对策时同,张俊忽地问了一句:“行在以陕西局势堪忧,长安不保,而与北夷议和。大帅为何还出兵?”

“什么长安不保?慢,女真人难道对行在说,攻长安易如反掌?而行在也相信了了”徐卫非常惊讶。

可张俊更惊讶:“难道不是?。

“狗屁!他围了我三个月,折了无数兵马,连座城门都没攻下来!本帅已经决定战略反攻了,结果突然收到消息,说是议和了,让我们交了土地、城池、百姓。我找谁说理去?”徐卫这话,当然是吹牛,可这个牛必须吹!

张淡闻言,疑惑不定。这怎么回事?黄右承代表大宋与金人谈判,对方口口声声地威胁说,再不答应条件,便要血洗长安。朝廷此时也正有意议和。所以谈了一阵,便答应下来。可谁知,徐经略却这么说!

见他模样,徐卫趁热打铁:“张大人,本帅刚刚在万年打完击溃金营名将完颜银术可,此贼仅以身免。现在,便是去耀州征讨,这仗打完,长安周边的金军便全部肃清!正是战略反攻之时啊!”

张淡半信半疑。四周一张望,不解道:“下官看大帅所部。也没带多少粮草物资

徐卫一怔,谁说文官对军事一窍不通。这个挺机灵的嘛。居然看出来我没带几天军粮!我就打个耀州而已,带那么多粮干嘛?

“哦,耀州之敌,兵力不多,打完这场。本帅便回长安,请示宣抚司,准备反攻

张俊不说话,如果徐卫所说属实,那事情就值得推敲了。朝廷虽然有意议和,但事先议定底线,就是陕西不能让金人沾指。只割两河,顶天了,把山东那地搭上。可因为脚延沦陷,关中平原不保,连长安也破城在即。

因此,才会作出让步。徐卫现在一说,倒是我们被女真人蒙蔽了?

就在他沉思之际,徐卫突然想了起来,这厮是张淡?不就是宋代继李纲之后,主战派的代表么?等会儿,是这个张淡,还是大哥徐原麾下那个张俊?这两人怎么回事,取同样一名?

管他娘的,死马当活马医!开弓没有回头箭,我这士气正旺,坚决不能撤!不过,看情形,这厮也不是个好糊弄的,怎么说动他?先吓一吓再说!

“张大人,不怕跟你说句实话。如果金军在陕西站稳了脚,那么,不出三年,这八百里秦川可能就都姓金了。到时,西军可能只能守着蜀地周旋,难图恢复。若四川再有失,女真人就可沿江而进,直取东南!本帅绝不是危言耸听,陕西局势复杂,相信镇江行在也是知道的,张大人你也当有所耳闻。如果让金军沾指关中,后果不堪设想

紫金虎一面说,一面注意观察对方神情。张淡倒也沉得住气,”说得众么玄乎,他眉头都没皱下六

徐卫见状,便把刚才跟吴阶讨论的关于两军态势的意见,尤其是粮草物资方面,详详细细,添法加酣地给对方描述一番。

张俊还是不作任何表态,他也为难得很。作为一个枢密院的佐官,六品而已,可以说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物。此来陕西,也仅仅是个跑腿的角色。网进长安城,见到了相关官员,就听说徐卫率军去耀州了。骇得他飞马来追,就是要传达行在的旨意,让紫金虎撤军。

结果徐卫一番话,让他始料未及。他根本没想到现在宋金两军的态势是这个样子,也难怪,镇江行在和陕西山高路远,很难详细了解此间内情,可以说鞭长莫及。否则,也不会遭了女真人的道。这可如何是好?

按说,自己只是来传旨的,把李纲带回去便可交差。反正朝廷交待的事,我坚决落实了,就算完成使命,完全可以不管其他。

但话说回来,明知事情有异,难道坐视不理?经略天下,当自关陇始,这是古往今来,已经被证明过多次的道理。陕西如果丢了,大宋的“胆”也就没有了,这个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徐帅并没有夸大。

“张大人,若徐某只图自身富贵,完全可以不管不顾,交割了城池土地,遣回百姓便是。反正朝廷也任命我作秦凤帅,我何不安安稳稳地去退到后方去过快活日子?可本帅是朝廷派驻陕西的武臣,官家派我来,就是镇守一方,保境安民的。我不能拿咱大宋的土地城池,黎民百姓当个屁吧?哎,张大人别见笑,本帅是行伍出身,没读过几本。

张俊有些心绪不宁,随口道:“大帅忠勇,世人共知,下官无论在东京,还是在镇江,都早有耳闻。”徐卫又要说话,张俊突出惊人之举,他举起左手制止了徐卫。以一种异样的口气道:“大帅,卑职不通军务。请经略们公直言相告,能打过么?”

“什么?”徐卫好像没太听明白。

“下官请大帅直言相告,能打过女真人么?”张俊疾声道。

徐卫正待把刚才给他分析的那些敌我优劣再说一次,张淡又急急的补充道:“万请大帅切莫隐瞒,直言相告!”

紫金虎看他脸都快憋红,嘴唇直哆嗦,也不好再拿大话唬人家思索片剪,昂道:“这样,请张大人随本帅一同前往耀州!我若战败,不须你多言半句,立即撤军小并自请处分!”

“不必!”张俊大声道!语至此处,紧紧盯着对方好大一阵,缓声道“下官未曾追上过大帅。”

徐卫心头一喜!抱拳一礼:“徐某今天才见识的,何谓忠直之臣,何谓为国为民!”

这顶高帽子一送过去,张俊苦笑一声:“真不该接这趟差遣。罢,万一追查起来,罪过由下官顶了。就此告辞,预祝大帅凯旋而回,下官在长安城迎候,请!”

“请!”徐卫执礼相送。张俊调转马头,竟不再迟疑,绝尘而去!

他一走,吴阶、杨彦、马泰、张宪,全围了过来。虽然想知道生了什么事情,也不敢聒噪。徐卫目送着张俊的背影,不错,文官里还有这样的人,李纲、宗泽、折彦质、许翰,现在又多一个张淡。这些人不管才能如何,却真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自己虽然作不到他们那样大公无私,但至少对他们这种风范,还是敬佩的。

“全进军!天黑以前进入耀州!”

就在徐卫率部队全推进耀州之时,驻扎在那里的金将蒲察石家奴却收到了一个消息。

耀州城内,已经看不到多少本地居民,大多逃进长安城了。金军进城之后,给个好端端的城池糟蹋得不成样子。常理来说,女真人虽然起于止。林,可好歹把辽国给灭了吧?你至少应该知道,城池比你那帐篷好用。可不知为什么,这些北夷进一座城,就毁一座。估计女真人是这么想的,你城市修得再宏伟坚固有个屁用,照样被我们打下来。你们读什么书,写什么字,有个鸟用,我们快马弯刀,照样打下天下来了。

“报!宁坊二州的宋军已经全部撤走!往泾州而去!”军帐里,一名金将闯入,大声向主将蒲察石家奴报告道。

石家奴的背景强,绝对的女真贵族。他的二舅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四舅是当今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正经的皇亲国戚。

第一卷第三百八十二章乐极生悲

酬,金国现在正外千,创业”阶段,什么任人唯亲”嚼斗酬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相对较少。因此,这个从小养在完颜阿骨打家里的女真贵族并没有因为他显赫的背景而平步青云。十五岁从军时。仅仅袭得一谋克之职,换到宋军中。顶天了也就是个都头。不过,有鉴于宋金两军战力的差距,他这个“都头”至少得顶个指挥使。

“确实撤了?”石家奴问道。不怪他有此一问,宋金虽然饰结和议,但毕竟还得自己那位身在上京的舅父,大金国皇帝的批准,和约才算正式生效。而宁坊二州的宋军这么快便自觉地撤走,不能不让他怀疑。

“千真万确,一兵一卒也没留下”小那金将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石家奴听罢,颇为自得地笑道:“宋军倒算实诚,不撵自走。也罢,省却我诸多麻烦。”当下,下令召集麾下文武,商议接管城池一事。他提出,立即派兵入驻宁坊二州,此间既无事,便可将部队移往耀州与长安交界的泾阳,以方便协助完颜银术可,争取“督促”徐卫也这般自觉,早早退出长安城去。

这个意见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只因金军上下,早就等着进长安。这都怪诸如耶律马五这样的人,他们仗着对中原王朝的一知半解,不断吹嘘,说长安是中国的数朝古都,从几千年前开始,中国的皇帝们便在长安城里建筑宫殿,广积珍宝。听得北夷们心里都跟猫抓一样,恨不得长双翅膀变鸟人。飞进长安去看看。

计议已定,便着手艾排。石家奴下令,分兵数千去接管宁坊二州,大部南下去泾阳。明天一早就动身。这位大金的皇亲国戚,不忘跟部将们约定,进了长安城,与诸位痛饮!乐得上上下下欢喜不已,早知议和就能得到好处,还打什么仗?现在想想攻打长安那段时间,头都晕,虎儿军真是让人又恨又惧!

正兴高采烈地说着,忽见几人闯进帐来,俱是衣甲残破,形容狼狈。当先一个。满脸污秽,如乞丐一般,手里柱条断枪,一见石家奴。纳头便拜,哭道:“万户!虎儿军趁雾袭万年!”

堂上顿时鸦雀无声!方才还乐不可支的一班文武面面相觑,这怎么可能?不是已经议和了么?紫金虎怎敢如此!

石家奴打量着这几个,疾声问道:“银术可何在?”“有传言说率数十骑决围而去,不知所踪!我等千辛万苦赶至此间,便是向万户禀报”。那人大声道。

石家奴一时无言,事突然,而且大出所料!银术可在万年驻军万余,怎地败得如此之惨?莫不是那厮又犯老毛病,放纵酒色?

“万户,虎儿军既袭万年,想必下一个目标,便是耀州!我军应火向国相禀报此事,并避其锋芒!撤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