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阀- 第4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骸翱牛盟矗 

当那两房厚重的城门轰然打开时,唐巩进入城,他看到的是一张张形态各异的面庞,和一双双茫然的眼睛。这使得这位女真使节心头一沉,想大金国立国以来,派出的所有使者,恐怕只有自己最倒霉。因为自己带来的,并不是好消息。

四月下旬,陕西的气候已经足够让人打赤膊了。但韩常还是全身戎装,铠甲头盔一样不少。他站立在城门洞后,街市之上,他的身旁簇拥着十数员官武将,目光都投向唐巩。

“韩经略,诸位同僚。”唐巩下了马,略施一礼,沉声唤道。

“你从哪处来?河东?”韩常问道。

“从江南而来,南北已经开始议和,作为前提条件,我和两名同僚入陕,督促宋金两军休兵罢战。”唐巩道。

话一说完,人群顿时沸腾!

韩常举手制止嘈杂的部下,大声问道:“既然两国媾和,陕西怎么处置?”

唐巩嘴唇动了动,片刻之后才答道:“大皇帝的诏命自然会说清楚。”

听他搬出皇帝诏命,韩常也不敢造次,便与众官一起,将他迎入帅府,在那节堂上,当堂取了金帝诏书宣读。完颜亶在诏书说得明确,大金承认陕西乃南朝领土,凡陕西境内之金军,诏书到日,即放弃城池关隘,军寨堡垒,全部撤入河东待命。

“韩经略,接诏吧。”唐巩双手捧着诏书道。

韩常因为甲胄在身,不施全礼,所以是俯首站立,听了这话,上前数步,却不伸手。直到唐巩再次提醒,他方才接了诏书。一时心五味杂陈!从当年完颜娄宿引西路军进攻陕西算起,金国占据陕西半壁已经多年了,在这期间,宋金两军经历大小数十上百战,互有胜败,可是今天,陕西在我手里,全部还给了南朝!

想到此处,韩常不禁切齿道:“朝廷为何不发援兵!我城尚有精兵三万!粮食还可支撑数月!若朝廷派兵大举入援……”

唐巩摇摇头,打断对方道:“说这些已经于事无补,韩经略,执行吧。”

“就这么把城池拱手送给徐卫?”一名女真将领大声吼道。

唐巩颇通女真语,当即回道:“你可知徐卫截断了大河,控制了浮桥渡口,朝廷派耶律马五率精兵驰援,却始终被挡在河东!”

“即使河东不通!为何不从河南入援!”韩常攥着诏书喝道。

“河南?韩经略,你比我清楚!徐卫在反攻之前,已经夺取了河南府!扼住了虎牢关!把入援陕西的通道全部堵死!他是有万全准备的!你知不知道,如果不是两国议和制约着徐卫,他现在已经准备进兵河东了!”面对着满堂愤怒的将领,唐巩也有些光火。

进兵河东?堂上顿时鸦雀无声!

韩常的震惊都写在脸上!这么说来,除了延安东城,陕西全境都被徐卫拿下了?鄜州也丢了?同州的活女呢?

他这一支一直被困在城里,与外界隔绝,因此并不知道局势是如何发展。当他拿这些问题去问时,唐巩只顾摇头:“别问了,徐虎儿限你两天之内出城,本月之内必须撤出陕西。韩经略和诸位,还是赶紧准备吧。”

顿时,堂上辱骂之声四起……

四月二十二,困守延安东城的金军,在韩常率领下分部出城。因为他们是奉诏撤退,不是投降,所以仍被允许携带器械装备。但徐卫强令金军除武器装备和口粮之外,不能带走任何物资。因为陕西是我们的领土,百姓是我们的父老,那些东西都是民之脂血,能让你带走?

城外,泾原军和两兴军已经严阵以待,他们要一路“护送”金军离境。为了防止发生“意外”,根据徐卫的指示,金军要分部撤离。韩常这一军里,女真本军不在少数。这些蛮子从跟随阿骨打起兵开始,哪回不是趾高气昂,不可一世?几时受到这等鸟气?

可就算有“想法”,他们也无可奈何,部队被打散,分部撤离。西军随时虎视眈眈,一路“护送”。

韩常在出城时,骑在马上回头看了一眼他苦心经营的堡垒。这是凝聚他心血的所在,这一走,白白送给了徐卫。以后,就算是金军复来,面对如此坚城,恐怕也只能哀叹……

四月底,三万金军在陕西秦凤军、泾原军、两兴军、永兴军、熙河军的强势围观下,分部经过蒲津浮桥撤入河东。只差一支环庆军,西军就全家福了。

四月二十八日,蒲津关浮桥西岸,熙河健卒列成阵势,夹道欢送金军离境。在朝邑县以东,负责护送的泾原军和两兴军部队也是严阵以待,金军只有稍有异动,他们都可以作出快速反应,徐卫已经授权给几位将帅。

“打了这么多年,等的就是今天呐。”杨彦瞪着一支独眼,十分感慨。

“杨经略就这点志向?河对岸你不想?”吴玠笑问道。

“你这不是抬扛么?我说的是,嗨,你心里明白。”杨彦哼道。

马扩接过话头,手指前方道:“你们看,女真人到底是女真人,他们这等于是被我军押送出境,可这一个个挺胸抬头跟打了胜仗一般!”

“呸!要不是碰上朝廷跟他们议和,韩常铁定完蛋!算他驴日的运气好!”杨彦骂道。

“什么叫跟他们议和?是金人主动与我朝议和!不客气地说,这就是咱们西军的功劳!吴晋卿大声道。

众将一片笑声,徐卫也笑道:“晋卿这话很公道,我可以作证。”

“哎!来了!来了!”杨彦突然叫唤起来。

众人寻声望去,只见一面军旗被掌旗兵举得老高,无数士卒簇拥着它,从北而来。徐卫这些陕西高官今天来到现场,一是为见证这重大的时刻,二是为了送送一些老相好。他们得知,韩常和金国鄜延经略司的官员是走最后一批,所以赶来会会。

“去他娘的!我看到张深那撮鸟了!”杨彦破口大骂。

徐卫脸上一沉,催动了战马,吴玠杨彦等人紧紧相随。至桥头,金军最后一部正陆续过河,女真勇士们虽然战败,但不知是上头有令还是怎么着,个个昂首挺胸,丝毫没有泄气的模样。这不禁让西军将帅们看得牙痒!狗逼!真想号令士卒将这伙鸟人全推到黄河里去!

韩常和张深,都在那杆军旗之下。韩元吉看也不看四周云集的西军阵势,眼睛直视着前方,随马缓行。张深在他身后,低着头,好像生怕被旧日的同袍弟兄认出来。

突然,前头一阵S动。韩常举目眺望,只见宋军的部队抬了拒马住了桥头,不允许通过。他心头一跳,不祥的预感升起,难道徐卫想……

士卒都攥紧后器,尽管身处重重包围之,但宋军真要来Yin的,咱也奉陪到底!

“韩经略,张经略,不要误会,我军没有别的意思!只是长官请二位留步,有几句话说!”一名宋军军官,在金军队列外大声喊道。

“别去!别去!徐卫肯定没安什么好心!我们一出去,必然遭他毒手!”张深沉声喝道!

韩常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盯了对方一眼,冷哼一声,喝令士卒闪开道,催了战马,昂然而出。张深见状,只缩在队伍里不出来。

第五百九十二章锐意进取

“张经略,请。,那军官仍在队列外唤道。

张深这才抬起头来,当他看清是谁在唤他时,神情变得异样起来。对方不是外人,他是鹿延经略安抚司的旧将,自己的老部下,当年奉命镇守保安军,徐卫为图鹿州,从庆阳府出发,扑向保安,此人便在那一役投降。

见横竖躲不过,张深将牙一咬,拨转马头出了队伍。没走多远,便瞧见韩常已经立马桥头,他前面是一众身着戎装的西军战将,但一眼看去,几乎没几个认得。他归顺金国多年,当初跟他同一时期的西军将帅们已经大多谢幕,换上了年轻一辈。

到了近前,立在韩常身后,也没人搭理他。只听一将对韩常道:,“对于韩经略经营城防的手段,我们是佩服的。坦白说,若是强攻,恐怕还真就拿不下东城来。”

张深突然认出了这个人,对方好像是当年徐九陕华帅司的吴阶吴晋卿?他都在这儿,那紫金虎何在?目光在人群搜索着,终于他看到了徐卫,对方正在马背上探过身,跟一名将领在小声说着什么。

韩常是辽东汉儿,沟通起来并不困难。他听出吴阶言下有奚落之意,怒道:“你阻挡我去路,是何用意?”

吴阶笑着摆了摆手:“韩经略不要误会。”说着,扭头下令道“放行!”桥头上的士卒拉开了拒马,让金军最后一部得以通行。

“请韩经略留步,无非是久慕经略威名…………”吴阶仍旧一脸笑意。

韩常脸色铁青:“不必!”只见他胸膛起伏,显然怒极!“鹿延在韩某手丢失,我回去自当请罪,用不着你冷〖言〗论语!你话说完没有?”

吴阶面色如常:“既然经略是这种态度,那在下也就不多说了。只劳烦韩经略过河之后,带句话给耶律马五。”

“什么话?”韩常问道。

此时又见一将催马上来,三十多岁,膀宽腰细,虽然回为久经沙场的缘故面皮显得黝黑,但仍旧可以看出此人俊秀的五官他所乘之马较旁人高出半头,来到韩常面前,朗声道:“你告诉耶律马五,让他千万守好河东。”

“你是**”韩常打量着对方。

“他就是徐卫。”张深在背后轻声提醒道。

听了这话,韩常再度审视对方一阵,他的感觉和唐巩刚见徐卫时很相似,没料到数月之间将自己迫得只能坚守孤城的西军领袖竟是这么一个人。韩常已经五十开外,两鬓冒出银丝跟徐卫一照面,一个英姿〖勃〗发,一个渐露幕气韩常实在不愿意多看对方那种胜利者的姿态,生硬道:“你若有手段,自己过河跟他说!”

徐卫笑笑,没有跟他多说,目光转向他背后的张深,脸色渐渐变得阴沉起来。而后者由始自终低着头不知道是不是心有略,无颜面对旧日同袍。

当紫金虎的目光从那个让人不齿的家伙脸上挪开时,他爽明一笑:“既如此,那韩经略请便,一路好走。”

韩常看了对方一眼咬着牙催动战马前行。张深抬起头来,尽量不去看旁边的西军将帅们,紧紧跟在韩常身后。

最后一部金军缓缓通过蒲津浮桥数以万计的西军将士见证着这一刻。当金军全数通过浮桥,拒马重新封锁上时,欢呼声从各阵爆发出来!

将士们挥舞着器械,那原来一张张果敢坚毅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他们高声呼喊着,吆喝着,尽情宣泄着心的喜悦。陕西分裂多年之苦,西军将士感受尤深。他们之不少人的家属和亲眷都在“沦陷区”多少年来与故乡或只一州一县之隔,却仍旧遥不可及。

如今!今天!在最后一支金军放弃延安东城撤过黄河之后,陕西全境宣告完全光复!为了这个目标,不知多少军民为之流汗,流泪,流血……从娄宿入侵陕西算起,在历次战争阵亡的西军先烈,当不止十万之数,现在,他们可以瞑目了。

在徐宣抚亲自统率下,十数万西军分两路发动了反攻。在开战之初,就一举打乱金军部署,使其层层设防,持久消耗的战略变成了空想。收复同、丹、鹿三州,延安一府,绥德一军,歼灭和俘虏金军各族部队六万左右,夺得军械、马匹、粮草、财货无算。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此役,没有哪一路西军出现了重大损失,徐卫和部将幕僚研究决定的战略得到不打折扣的执行,没有任何人违背节制,没有任何人拥兵自重,令行禁止,绝不含糊。

“恭喜宣抚相公,复全陕之功,当可彪炳史册!”在百军欢呼声,吴阶大声向长官道贺。

徐卫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大笑道:“功归将士,西军威武!”

建武五年四月底,徐卫以川陕宣抚处置副使,陕西制置合的身份,命自己的堂兄,两兴安抚司都统制徐洪暂管延安府、绥德军、保安军鹿洲、丹州等地区。同州归划永兴军路经略安抚司。

各路西军开始撤回防区,宣告着收复陕西的军事行动完结。等待着将士们的,是他们应得的荣耀。

五月上旬,王庶以“便宜行事”之权,开始对有功将士进行嘉奖。各帅司除正副帅守以外,赏功罚过皆由宣抚处置司裁夺。同时开始着手安排收复地区行政机构的重建,这意味着需要数以百计的官员赴陕西任职,四川根本没有这么多的官员可供任用。

此时,徐卫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一直在陕西主持,熟悉各地官员的情况。给宣抚处置司提供了许多建议,他推荐的人很多都被委以县一级和州一级的行政官员。

在陕西重建拉开序幕时,江南的议和也进展神速。因为双方的大前提上没有分歧,谈起来相对比较顺利。到五月份,议和基本达成,金国承认大宋对陕西的主权,以淮河为界,归还部分领土,大宋每年送给大金银绢各五十万,从明年春天开始交纳。两国的军队停止一切敌对行动和挑衅行为。

这次议和,意义非同寻常,因为它是宋金开战十几年来”金国首次作出让步。这主要是靠军事上取得的胜利,逼得大金国不得不妥协。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赵谌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军事斗争上取得的胜利固然重要,但如果不是他顶住压力,坚决拒绝称臣,能不能谈到这个地步还真得两说。满朝大臣不禁对这位新君刮目相看,认为他具有太上皇当年登基之初的锐气。就连在葛岭清修,不问世事的道君赵佶,也在孙儿来探望时,对其赞誉有加。甚至抚着孙儿的背感叹说,要恢复旧疆,洗雪国耻,看来就得靠你了。

赵谌经此鼓励,信心大增。在议和达成之后,他就召折彦质和何灌等军队统帅入朝觐见”试图清除太上皇对军队的影响。西军元老级别的折可求趁机以老年请求致仕,赵谌礼遇甚隆,令其以“开府仪同三司”致仕,退休后仍享受全额傣禄。同时,又将何灌的长子何蓟擢升为节度使,恩宠有加。

当然,他无论如何忽视不了兢兢业业,立下大功的川陕武官员。在正式的嘉奖出来之前”他亲笔草诏送往四川,毫不吝惜褒奖之辞,扎扎实实地把川陕官员夸奖了一番,称他们是西部长城。

当月,从陕西回来奔丧的川陕宣抚处置判官徐良也受到了赵谌的亲自接见。赵官家先是高度评价了清河郡王徐绍的一生,并又一次让徐良转告家人节哀,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