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阀- 第5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叫他们进来。”徐卫道。

不一阵,岳云等三人入内,除他以外,另外两人一个是折家的折知尧,还有一个是李显忠的部将唤作王德。到堂内后,三人都是毕恭毕敬地行礼,恭听训示。徐卫看他三个一眼,笑道:“嗯,看到你们,我还算太失望。”因为这三人的父辈长官跟他都有交情。岳云之父岳飞,是他老相识,论起来,徐卫还得管岳云叫“师兄”;折知尧的父亲折彦野,是给徐卫留下深刻印象的悍将;王德的长官李显忠则是徐卫举荐到朝廷的。

VIp卷第七百二十九章三路伐夏

大宋兴熙元年春,宋订联军发动了对西夏的讲攻。辽军都元帅萧翰时刺派出耶律铁哥率五万骑从河西出发,萧合达也派兵两万出夏州,西军泾原经略安抚副使徐成率正军两万余,番兵弓箭手一万余,合计马步军三万五千人出威州北上,三路兵马杀往夏都兴庆府。

辽军因为出发在前,最先跟党项们交手。在应理,晋王察哥麾下的悍将率万余精兵阻击,奈何辽军锋芒正劲,势不可挡,夏军大败。放弃上次被辽军破坏严重的应理城往峡口城逃跑。

辽军紧追不放,再破峡口城,往北可攻顺州,往东可击西平。当他们兵抵夏都南面门户的西平府时,西军也正好越过瀚海,两军得以会师。从前宋军伐夏,都必须从陕西内地调配物资,集结部队,因此费时费力。但富庶的横山地区为西军所控制以后,泾原军就能直接在威州一带“就粮”,。

坐镇西平府的夏西平公任得敬,在战前就将西平府周边的各族百姓强行迁走,牛羊马匹全部转移,田地里的作物全部毁坏,草皮全部焚烧,坚壁清野,死守城池。这种焦土战术给敌人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人无粮,马无草,拖得越久越不利。宋辽两军在西平府境内看到的是一片满目疮痍。耶律铁哥和徐成商议之后,一致认为,西平府、静州、顺州、定州四城,将夏都兴庆府包围在当中,而且距离都很近,想直接打击西夏中枢是不可能的,除了步步推进以外别无他法,联军只能逐个拔掉这些钉子。

好在,攻城拔寨,正是泾原军所长。此番出征,徐成带来了足够的“威远袍”,。宋军负责前期攻城作业,辽军则负责近前攻城和围点打援。战术一定,泾原军就开始在西平府城两面架设巨袍。这种新式器械让辽军非常好奇,徐成不无自豪地对辽军主将耶律铁哥说,我威远袍一轰,西平府将为之颤抖!

契丹人对此表示怀疑,袍车他们也有,但现在面对的西平府不光是一座大城,更是一座坚城,袍击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威慑,真正要破城,还得靠攻破城门或者越过城墙。但战事一起,契丹人就开了眼界。

巨袍轰鸣着抛射出石弹”射程竟远达数百步远时,西平府果真为之战栗!比起辽军夏军现在仍在使用的人力抛石车,威远袍的先进性毋庸置疑!它能将百斤以上的巨石投出三至五百步远!无坚不摧!城楼,敌楼,城角,一遇袍击,无不坍塌!任得敬为了坚壁清野,城中聚集了大量的军民”在威远袍密集的袍轰下,西夏军民死伤惨重!这世上没有任何军队能在威远袍的怒吼下还保持旺盛的斗志!

西军袍击仅两天,城中守军就开始有逾城而降者。任得敬心胆俱裂,本来他作好了长期坚守城池的打算,但宋军的猛烈轰击粉碎了他这个念头。他知道这样下去西平府撑不了多久”遂派出多批人马出城,向晋王察哥求救。

夏军的信使绝大多数都被辽军游骑截杀,使得城中的恐惧为宋辽两军悉知。耶律铁哥有意放纵一些信使透出重围去求援”并时刻警惕,随时准备迎击夏军援兵。

袍击仍在继续,萧合达派出的两万人也随后抵达,加入了战局。十余万联军围着西平府,筑城堡垒军寨,将偌大一个城池围得铁桶一般。

消息传入夏都,夏主李仁孝震恐!火速向女真人求援!而此时,金军已经在西三州集结完毕,一旦得知宋辽发动战事以后”女真人没有任何迟缓,立即出发增援。

西夏在割地以后”战略屏障尽失,其军队都集结在贺兰山以东,国都兴庆府周边,基本没有什友战略纵深可言,只有以兴庆府为中心的城市群,退无可退。因此,这一战事关西夏生死存亡,绝不容失。他们本想以“焦土抗战”的策略来拖,拖到宋辽联军疲惫不堪,军心涣散时再集中全力发动反击。但怎料,敌人的攻势如此猛烈!

西平府城高三丈,环以黄河,城防体系十分完备。可由于横山地区的丢失,宋军得以从容不迫地将大型器械运送到城下,纵使西平府城防再坚固,又怎能抵挡得住威远袍的轰击?

开战仅两天,西夏晋王察哥就收到了任得敬的紧急求援,让这位夏军老将十分吃惊。他甚至怀疑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阴谋,因为他一直是信不过任得敬的。正是基于这种怀疑,他并没有尽全力救西平府,只派一员部将,领不到两万人,佐以“平夏铁鹞子”杀奔西平府。耶律铁哥等的就是这个,亲率铁骑三万半道拦住。契丹人往常和党项人交好,如今反目本来还有些愧疚,但自从夏军上回抄了后路,导致东征无功而返之后,契丹人深恨之,铁哥引军猛击,夏军不敌溃走。

而这一边,宋军仍旧卯足了劲扣城!西平府被打得遍体鳞伤,夏军在宋军雷霆之怒下战战兢兢,如临末日。

击走了援兵之后,耶律铁哥急欲发动近前攻城。但徐成并不同意,西平府的战略意义重大,夏军如果来救,联军就围点打援,如果不救,他就逐个拔除,始终掌握战争主动权。但耶律铁哥却不这么想,他们从河西远道而来,后勤补给本就困难,须得依靠“以战养战”,。可现在党项人实行焦土战术,把一切都毁光运光,辽军在此地得不到任何补给,尤其是战马没有草料,很快就会支撑不住。如果不尽速解决问题,拖得越久,对辽军越不利。而宋军则不然,此次只有泾原军出兵,缘边几路都可以提供支援,简直就是来耀武扬威的。

徐成见耶律铁哥态度坚决,也就不好再坚持了,因为这次伐夏,宋军本来就是助拳,帮干忙的,你说打就打吧。

近前攻城一开始,辽军借助宋军提供的壕桥、鹅车、飞桥等装备,发西平府发动了猛攻。威远袍也开始向前伸延,一顿狂轰。

徐成跨坐在马背上,正眺望前头战局,并不时地和身旁的泾原将佐们说着话。

“传我命令,改换石弹,将那处城角给我轰塌。”

“大帅,要不要换震天雷给他来一下子?”,有部将建议道。

徐卫断然摇头:“不必,契丹人就在咱们眼皮子底下,国之利器岂可轻易示人?亮出威远袍已经算是大方了。我要是在这儿败家,回去徐郡王非处分我不可。”诸将都当他说笑,谁不知道徐经略是徐郡王爱护的侄子?

正说着,数骑从后方奔上前来,一武官抱拳道:“禀大帅,今有荆将、江西、淮西三司同袍来到平中,欲见经略相公!”

徐成及部将们顿时皱起了眉头,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玩意?荆湖?江西?这八杆子打不着的,怎么来人了?看向那几人,徐成疑惑道:“你们打哪来?”

岳云在马背上抱个拳,朗声道:“卑职岳云,隶荆湖神武后军,见过经略相公。”,随后,折知尧王德二将也见了礼,报了家门。

“那…………你们来此作甚?”合着徐成还不知道有南方军官组团来陕西这事。折知尧当下遂将事情简略说了一下,泾原将佐们还是听得一头雾水,徐成忙着战事,也无意多问,遂道:“既是徐郡王差来的,那你们,看吧。”语毕,便回过头去。岳云等三人对视一眼,面上均有〖兴〗奋之色,没想到一来就正碰上激烈的攻防战。眼前的一切都让他们感到亢奋,那高耸的巨袍前所未见,呼啸的石弹无坚不摧,城上矢石乱发,城下士卒蜂拥,喊杀声直入云霄,震耳欲聋!

突然,阵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他几个望过去,只见西平城的东南角的城角被石弹轰塌,崩掉一大片!很快,辽军将士就从这个缺。如蚁而上。

“那是什么袍?怎如此厉害?”,王德是李显忠麾下猛将,素以骁勇著称,他一来就被威远袍深深吸引住。此前的北伐,淮西军斩获最多,又尤其是李显忠部战功最大,接连攻陷几个城池。倘若在南方,有此巨袍,那攻城拔寨岂不易如反掌?

“就是,折观察可知道?”,岳云也问道。

他两个之所以前去问折知尧,是因为折家军曾经跟徐卫并肩作战,他们以为折知尧肯定知道。谁知,后者也是摇了摇头:,“昔年我祖父率折家部卒援徐郡王时,我还年幼,不曾见得如此利器。”

“上去了!上去了!”,岳云突然吼了起来。军中也是一片欢呼声!原来,辽军正是从宋军轰出来的那个缺口爬上了城头,并逐渐站稳了脚根!他们三人都是经历过战阵的,深知攻城时,一旦在城上打开了局面,那么破城就有相当的希望了!

“传令!加紧袍击!一鼓作气,拿下此城!”徐成豪气万丈地喝道。

VIp卷第七百三十章谜一样的男人

第七百三十章谜一样的男人

“二娘。”东莞郡王府的管事停下了脚步,立在屋檐下,对正过来的祝季兰俯首。这郡王府上上下下都晓得,这位二娘不过是徐郡王的嫂嫂赎买来的犯官之女,送给她的小叔子作妾的。但在这个宅子里,没有人敢轻视她。不仅仅是因为徐郡王很待见她,更因为她是这个府上最博学多才的人,开玩笑,人家是士人家庭出身。

“你这是要去……”祝季兰看他手里拿着一封信,随口问道。

“哦,刚刚驿卒送来了信件,小人正要给大王送去。”管事回答道。

祝季兰一听,上前道:“给我吧。”接过来一看,是行在送来的,也不知道是出自谁的手笔,有可能是大王的四哥,也可能是六哥,还可能是其他故交同僚。将信执在手中,她一路到了徐卫的书房。

老实说,在家里出事以前,作为读书人家的千金小姐,祝季兰对武人的印象……不是说不好,就跟这个时代所有人一样,武夫嘛,粗俗,无礼,目不识丁,作为一个书香门第的女子,你绝对不会希望将来的丈夫是个武夫,更不可能希望一个武夫会是你将来子女的父亲。

正是因为这样,祝季兰刚刚嫁给徐卫时,抱着的是一种认命的态度。要不然能怎么样?因为父亲的罪过,自己被打入另册,如果不是徐四夫人解救,天知道以后的日子怎么过。虽然徐卫是个武夫,但他好歹也是川陕长官,只能这么想。

可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祝季兰发现事情完全不是她想像的那个样子。没错,徐卫确实是个武夫,他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别说诗史子集那一套,自己几乎可以肯定,他甚至连千字文这种最基本的都不懂。的确,有些时候他真就粗俗无礼,尤其是跟他几个下属,诸如杨彦张庆等人在一起时,出口成脏,诸如此类。

但这并不代表他是个浅薄的人。祝季兰认为,徐卫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他实在是好学,只要得空,一定是在书房里埋首案间,尽管看的并不一定是圣贤书。另外,在这个家里,你永远不会看到徐卫高高在上的模样。对于他的发妻张九月,他毫无掩饰地表现出了那份情,甚至有的时候让人感觉,他还挺尊重自己的妻子。

对于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他真的是一个慈父。你从来不会看到他板着面孔训示说教,当孩子们作错了事情的时候,他总是将他们搂在怀里,很在耐心地跟他们说话。每当看到这种场面,祝季兰就很难想像,这是个统领万军,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一声命令下,千万人头落的帅臣。

而对于祝季兰自己,她的感觉就更深了。妾是什么?名义上虽然号称是“小妻”,其实也和奴婢无异。但徐卫从来没有把她当成是一个下人,祝季兰至今清楚地记得,成婚的当天徐卫并没有和她圆房。当时她很不理解,但后来知道,那是因为徐卫知道她害怕,并不是想强迫她怎么样。

日子越往后,祝季兰越觉得,这个男人简直像个谜一样。你真的弄不懂他脑袋里到底装的是什么。你端杯茶给他,他会跟你说一声谢谢,你如果病了,他会亲自把汤药端到你面前,他甚至会有意无意地你拘谨害怕的时候,暗示你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在家里他不是执掌大权的统帅高官。

现在,那个男人就在面前。穿着一身常服,手里捧着一本手抄本,正出神地看着,另一支手端着茶杯,似乎忘了喝。

祝季兰承认自己很幸运,这个男人除了不是饱学之士以外,他拥有一切女人梦想的东西。他身居要职,手握大权,他对家庭有责任感,爱护妻子儿女。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只要一出门,肯定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尤其是女人。

“大王。”祝季兰踏进书房,轻声唤道。

“嗯?”徐卫抬起头来,上下打量着她,忽地笑道“新作的?要我说,这衣服就得穿在你身上才好看。”

祝季兰会心一笑,上得前去,将信放在桌上,接过他的茶杯将里面的冷茶倒掉,又重新倒上开水,一边道:“我听姐姐说,当年你们没有成亲以前,你就是这样打动她的。”

“嗯,那可有些年头了。”徐卫似笑非笑道。

“哦,对了,这是刚刚收到的信。”祝季兰将杯子递了过去。

“谢谢。”徐卫拿起那封信拆开来,看了一眼道:“六哥的信,哎,儿子呢?”

“出去玩了。”祝季兰回答道,随后便开始动手整理他杂乱的书桌。

徐卫没再说话,他似乎被徐六写的内容吸引了。徐良在信中告诉堂弟,徐四一家一切都安好,自己家里也事事顺遂,让他不要担心。而后,提到了这次南方军官团到西部一事。徐六在信中谨慎地嘱咐徐九,说这件事情不能当成过场,也不能当成形式,这是他的一大政绩,一定要引起重视。

徐卫看到这里,不禁暗笑,什么军官团呐,就是一群将帅子弟,到西军来走走过场,为升迁累积资历的。当然,岳云几个另当别论。

随后,徐良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的春风得意。以他的年纪官拜次相上台执政,是一件很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