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之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满江红之崛起- 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可以看一下,新政权一直在做着什么,他们以路权谈判为由,在全国范围内发动抵制洋货运动,不考虑其它国家的损失,仅仅只是中国抵制美货行动,就让新英格兰的纺织业主抱怨不已,中国的抵制将使其一年的损失达2000万美元。英美烟草公司的销售额下降了50%;美国面粉在中国也失去买主,在他们抵制外国商品时,当时我曾警告过,中国正在滑向一个狂热的民族主义国家”

维克托的语中带着抱怨,他在一周前出任商业和劳务部长,在未出任这个职务前,他曾经向上一任部长提出过警告。

“而现在呢?事实已经证明了当初的预言,现在他们用威胁与讹诈,同时又采取与美国接触尝试单独谈判的方式,试图打破目前的外交僵局。如果我们妥协了,认同他们的附加税,并用同意三年后关税自主的要求,那么,总统阁下,将来呢?将来他们会索取什么?这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一个现实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用最强硬的态度,断然打消中国人的任何一种冒险行为”

西奥多?罗斯福只是倾听着维克托的意见,从始至终他都未发现任何看法,过去的几天中,他一直在关注着中国的局势变化,甚至于超过的对日俄战场的关注。

“总统先生,我想维克托忽视了一个事实,的确中国人的抵抗的外国商品的行为,打击了我国的纺织业、烟草业以及面粉业,但是机械制造业与石油业却并不这么认为,仅在过去三个月中,中国人从美国进口的机器就超过3500万美元,其中有半数来自执政府,这超过了4年来,中国进口机器的总和,根据全美机械行业协会的估计,在未来的三年内,中国人将会从美国进口价值超过5亿美元的机械,维克托,这可是超过十年间,美国对华出口总额,而且随着中国的经济与工业的发展,石油行业认为,中国人每天将会进口超过2000万美元的石油”

国务卿约翰?海伊面带微笑的反驳着维克托的建议,同时他又向总统递交了一份报告。

“总统先生,在路权谈判期间,当我们陷入中国人的抵制时,另一个国家,日本”

约翰?海伊特意加重了最后一个单词。

“日本却因为率先承认南京,并与南京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而获得南京和中国民众的好感,在过去的近三个月中,日本对华棉布出口激增了60,棉纱出口更是超过一倍,而反观我们呢?我们的纺织业、烟草业、面粉业受到抵制,而未遭抵制的却是因中国人需要那些机器,外交上的短视,令我们已经付出了经济上的代价,而未来政治上的代价同样是难以估量的”

在他发表自己的意见时,维克托?H?梅特卡夫的眉间带着些轻蔑之色,约翰?海伊至今仍然接受洛克菲勒家族的支持,约翰?海伊是洛克菲勒的一张嘴在华盛顿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一直以来他之所以鼓吹承南京,恐怕并不仅仅只是外交上的考虑,更多的是因为洛克菲勒家族的要求,而洛克菲勒家族又因英墨石油公司以及汽车产业与南京的那位执政有着亲密关系。

如果约翰?海伊刚开始说话时,罗斯福听着他的建议,可在他提到日本之后,罗斯福却坚起了耳光。

一年前,美国迫使清政府签定一项保证东北港口开放的商务条约,而这是罗斯福对华政策的一大胜利。但俄国的威胁仍然存在。日本对中国东北的野心给罗斯福打击俄国势力提供了绝好机会。三国干涉还辽曾使日本在东北的发展受到很大挫折,但它建立东北霸权的梦想却一直没有放弃。

要取代沙俄而成为东北的霸主,对国力有限的日本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 作军事上的准备外,还须争取外交方面的支持。美国投其所好,多方暗示将全力支持日本的行动。

如果美国给日本人一个眼色,“他们就会立即扑向俄国人的咽喉”。经美国人的一再刺激,日本对俄国开战。罗斯福闻讯大喜,认为日本人是在为美国“效力”。他甚至还向日本透露,如果出现针对日本的同盟,他将马上站在日本一边,并尽全力动用一切必要的手段以维护日本的利益。

不仅如此,他还从经济上给日本以援助。不过,罗斯福并不希望日本获得彻底胜利,他只想利用日本来抑制俄国,所以,当日本大胜之际,罗斯福又开始担心了,他觉得“趾高气扬? ”的日本会转而反对美国。也正因如此,现在他才会出面去调停日俄两国,以便在俄国输掉最后一点家当前结束这场战争,以达到日俄两国的平衡。

“……日本已经赢得了辽阳战场的优势,现在他们赢得这场战争只是时间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充分发挥了外交攻势,利用各国间的矛盾与利益,使得我国、德国、英国皆倾向于其,而他们又利用外交关系升格,赢得了中国的好感,于中国鼓吹同文同种,假如,我们采取最强硬的手段,”

约翰?海伊把视线转向维克托。

“我想到时恐怕只有用战争来解决了陈默然和他的夫人已经用自己的态度告诉我们中国人的选择,希望他们做出太大的让步或者妥协完全没有一丝可能,如果因中国的关税自主要求,挑动一场战争,最终战争的结果是什么呢?在没有俄国和日本的介入下,即便是我们和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一同赢得了这场战争,获得的利益恐怕也只是中国人放弃征收附加税,同时我们的选择还推动着中国人,让他们全面的倒向日本,到那时,即便是我们不愿意,也不得不面对一场*祸”

约翰?海伊在结束自己的话语时,无奈的耸了下肩膀,而罗斯福看着他,沉默了长达一分钟的时间。

“你确定日本人会赢吗?”

“至少我确定,如果我们采取强硬的态度,那么只是在努力的把中国这艘破船划向日本,出于美国的利益,我认为,我们不仅不能在这个问题上过于强硬,甚至还应该主动的帮助中国打破目前的外交僵局,从而表明一种态度,告诉中国人,除了日本,在太平洋的对面,同样有一个他们的朋友,而且,总统先生,我可以肯定说,如果日本赢得这场战争,那么中日两国间的关系将会迅速恶化,毕竟,日本人要去争夺的归根到底,还是中国的领土”

“那么按你的意思,难道我们要拿中国当成我们遏制日本的盟友吗?”

在反问约翰的同时,维克托又把视线转向罗斯福总统。

“总统先生,您觉得一个软弱而且没有战斗精神的中国,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盟友吗?如果我们拥有这个盟友的话,我想我们还不如同哥伦比亚结盟,至少他们还需要用50美元的贿赂才能放下武器,至于中国人,他们只需要一阵排枪,就会溃败”

终于找到约翰?海伊的话中“漏洞”后。维克托立即用罗斯福总统的言论加以驳斥,而罗斯福同样点点头,他一直很蔑视中国,这只是一个软弱的国家,尽管他们正在发生着一些变化。

“总统先生,我说过,我们需要表明态度,是告诉中国,美国是他们的朋友,而不是与他们结盟,相比于中美结盟,我更为看重的是中国的市场,中国人已经承诺我们,如果我们同时支持他们享有关税自主,那么他们将放弃厘金,向世界全面开放市场、各商港皆为开放口货,美国商人可以到达中国任何一座城市经商。”

海伊在那郑重其事的说着。

“总统先生,众所周知,早在林肯时代,美国如欲控制世界贸易,就必须控制太平洋已经成为全国的共识,从今往后,我们最大的贸易在与亚洲之间进行,而中国乃是我们的天然顾客? 如果说我们失去了对这个国家的外交优势,那么日本或其它国家必定取得对华的外交优势,从而演变成商业优势”

这时罗斯福倒是点了点头,他本人对中国问题的重要性有着更深入的认识。在他看来现在美国已成为太平洋地区的第一流强国,因而亚太地区任何一国发生的事情,都将涉及美国的利益,甚至于美国的未来,将更多地取决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面对中国的地位。

基于这种考虑,他才会十分重视对华外交,在承认中国的问题上,国会总是无法达成一致,而且洛克菲勒家族推动的承认中国,又难免让他心生不快,但这个时候,必须要抛弃个人间的恩怨。

“一直以来,维持中国的门户开放,乃是美国对华政策的核心。我曾要求中国,嗯清国的港口对一切到来的外国人开放,所有妨碍与中国内陆进行贸易的限制都应废除,而且同时必须保持中国领土的完整和中国政府的存在,这是我们曾经的态度,现在也不会改变,所以,如果中国人同时开放一切的港口,并且废除厘金和内陆贸易限制,我觉得,我们可以和中国人达成新的关税协议。”

第262章

第262章 (第一更!求月票!)

“轰……”

剧烈的爆炸声从江岸的方向传来,在爆炸声传来的时候,船上的人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幕府山上升腾的一团烟尘。

“这炮台可在修快点啊”

船上的乘客们知道幕府山上正在进行着什么,那是光复军的工程兵在修建炮台,与过去的炮台不同,炮台完全建于幕府山的隧道中,那是执政府备战计划的一部分,当年刘坤一修建的锁江炮台,被进一步完善着,旧式的架退炮被换成了新式的速射炮。

而在南京城外,大量的工程已经停工,所有的建筑原料和建筑工人都被投入到首都国防工程的施工,虽说民众难免有些恐慌,可在另一方面,举国一致却在这种紧张的备战自卫中形成了,在广东、福建、浙江、山东等地,炮台被加固,大量的光复军部队从内陆调向沿海,至少在外界看来,中国人出人意料的正在准备着一场战争,一场“帝国主义列强欲强加给中国的战争”。

尽管内心并不愿意承认。但是从上海来到南京的古纳却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中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巨变,而相比于中国在短期内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剧变,诸国却无视中国目前发生的的变化,从而未能调整了对待中国的态度。

“或许这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吧”

作为一个中国通,古纳明白导致目前目前远东外交危机的根源,绝不是中国不顾外交信誉,悍然要求收回关税权益所导致。这只不过是导火索,真正的原因恰恰正是因为诸国没有因时而宜的调整对待中国的态度,他们仍然用旧眼光去看待这个国家,才是导致危机的根本。

“谁能想到四年后,这个国家再一次对诸国备战呢?”

看着车外来来往往的游行团体,和正在街道修建工事的中国士兵,古纳不禁感慨万千,这个国家不仅未因这场“强压的战争”变得四分五裂,向上次一次地方宣布中立,反而各地都表示对执政府的坚持支持。

“抗战到底”

汽车将在驶进执政府时,墙上的一幅标语再次提醒着古纳,中国人对这场可能爆发的战争的态度,这是一次“万民血肉抗争,维以国权之战”。

他们愿意打这场仗吗?

不他们不愿意,执政府财政部部长在同美国驻南京的领事接触已经表露了他们的意愿。

可他们愿妥协吗?

“执政先生,假如说,英、法、德等国皆不愿意放弃协定关税,难道贵国真的要进行一场战争吗?”

注视面前的陈默然,古纳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是并不是古纳第一次与这位年青的执政接触,早在上海时,两人便有着不菲的私交,而这一次来南京,是古纳代表美国政府向南京传递一个信号,美国愿就关税自主问题,与中国在北平举行会谈。

“贵国的独立战争前,贵国曾派出代表前往欧洲向英皇请愿,以得到公平的对待,可是遭到了野蛮的对待,甚至都未能进入白金汗宫,而我们呢?”

陈默然用一种无奈的口气说着。

“我们试图与各国进行的谈判,最初我们遵循的是渐进方式,实施附加税,争取关税自主,可我们的要求却遭到野蛮的对待,正像贵国的独立英雄一样,当你们遭受野蛮对待时,贵国的爱国者们选择了独立,同样的,当我们遭受野蛮的对待时,我们只能选择,以达到关税自主为底线,总之作战争的打算,争取和平的结果”

听着陈默然的这一声叹息,古纳当然也能品出他这声叹息中的无奈。在两人私人间来往的信件中,他已经多次在信中讲述过自己的无奈。

“中国欲寻公正于世界,奈何世界以鱼肉视我”

在陈默然用美国的独立战争与关税自主作比对时,古纳只是点着头,独立战争同样根源于关税,现在中国人同样因关税正在准备着一场“独立”战争,一场争取诸国独立待我的“独立”战争,而这种比喻在无形间赢得了他的同情。

“陈先生,美国期待着与贵国建立一种平等而友好的国际间的关系,这亦是美国一直以来的态度”

“平等的对待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在诸国之中,美国对待的中国的态度无疑是最为友好的,就像三年前一样,美国是唯一一个反对议和大纲的勒索式赔款的国家,美国的友好我们从不会忘记,这亦是在派出留学生时,教育部选择以美国为主要派遣国家的原因之一”

陈默然笑说着,所谓的平等只是相对的,美国在中国的确没有一块租界,可那是因为美国国内的反对,就像这一次一样,他们不还是从菲律宾调来了军舰派到上海吗?如果没有之前强硬的表态,即便是美国的出于其全球战略的考虑,为了乘机建立对华的外交优势,恐怕也不会愿意同南京最先接触吧

同样的自己之所以选择通过私人间的信件来往,向古纳摇橄榄枝,不也是在利用美国的这种心思吗?

“陈先生,在某种程度上,我国已经同意贵国征收关税附加税,以及实现关税自主,当然具体的问题,还需要等管明棠部长到达北平后与柔克义公使的关税谈判才能商定,不过……”

古纳的话声一顿看着面前的陈默然抛出了白宫给出的一个条件。

“美国需要中国做出一个保证,一个绝不采取武力的保证”

“古纳,难道这个保证是当敌人把炮弹打到我的头上,也不能还手吗?”

“陈先生,白宫的意思是北平、天津以及上海在各国军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