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之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满江红之崛起- 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叮嘱这句话时,萨镇冰又问了一句。

“你觉得俄国人能安全到达海参崴吗?”

“如果他们走对马的话,我觉得他们会失去所有军舰”

苏跃扬如实的回答道,这是他通过这几个小时的观察得出的结论,这支舰队的水兵素质远比他想象的更差。

“你叫什么名字”

“苏跃扬”

萨镇冰默默的在心下记下这个名字,然后再次把视线投向正发表演讲的罗杰斯特温斯基,而此时罗杰斯特温斯基已经邀请叶祖圭上台演讲。

当天晚上,在三都澳海军基地军官俱乐部举行了中俄两国海军军官的宴会后,因为基地禁止外来女眷进入,中俄两国的海军军官们大用英文交流着海军共同的话题,未来的俄日海战,在他们喝着酒、打着牌享受着这难得的轻松时,在基地司令部大楼的会议室内,一场不是谈判的谈判却正在那里进行。

“现在不是说空话的时候,我们履行了身为盟友的义务,那么请贵国也要履行你们的义务”

叶祖圭提高自己的腔调,加重的义务一词,他当然不会去提什么俄罗斯帝国放弃在华法外法权,并支持中国建立现代法律体系,争取法律自主是以第二太平洋舰队使用中国军港作为交换的。

“叶将军,现在最糟糕的是,我的水兵经过长时间的……嗯,流浪”

这会的罗杰斯特温斯基到不再顾及什么面子,这好不容易进入一个军港,水兵是来休整,军舰是来维修,而不是帮助中国人向日本人施压的。

“我的士兵需要休息,我的军舰需要维修还希望叶将军能够原谅”

在实现了 “18,000海里的远征”这个“世界第八奇迹”的近七个月里,早已使得罗杰斯特温斯基身心憔悴,无法进行正常思考了,所以他几乎是不假思索的拒绝的了叶祖圭的要求。

面对罗杰斯特温斯基的婉言拒绝,叶祖圭到是没表现出什么愤怒或是不满,依然颇有风度的用英语说道。

“罗杰斯特温斯基司令官,根据我国与贵国特使米哈伊尔亲王达成的协议,在贵国海军于三都澳休整期间,如我国需要,可借用贵舰队从事一些非战斗任务”

在司令官拒绝了叶祖圭后,相对老成的第二战列舰队司令官福尔克山姆少将却知道现在绝不是拒绝这些中国人的时候,毕竟军舰需要他们维修,伤病的官兵需要在中国医院得到救治,甚至就是整个舰队还需要中国人提供新鲜的食物,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人的帮助,断然拒绝他们绝对是非常不理智的。中国人的要求必须要接受,更何况这是米哈伊尔亲王同他们达成的协议。

注意到罗杰斯特温斯基在听到这句话时,神情依然显得有些恍惚,似还是一副不在状态的模样,福尔克山姆便开口说道。

“叶部长,罗杰斯特温斯基将军的意思是,在舰队休整维修期间,舰队不可能悉数出动帮助贵国实现战术上的欺骗行动”

在说出这番话时,他朝着罗杰斯特温斯基使了一个眼色,见其没有反对自己的建议,便继续说道。

“当然,如果贵国需要的话,我们可以派出一些军舰,前往贵国需要的地方,执行非作战任务,不过……”

他看了一眼的罗杰斯特温斯基,这会罗杰斯特温斯基却似回过神来一般,主动开口说道。

“从马达加斯加的诺西比出发以前,国内海军部曾特意发来指示说海参崴无法解决舰队的燃煤问题,西伯利亚铁道也没有运送舰队所需燃煤的余力,所以我的舰队必须自力更生解决燃煤问题,所有军舰都不得不担负兼任了运煤船的任务,甚至就是连我自己的办公舱里都堆满了煤,所以,如果要我派出军舰协助贵的话,我希望贵国提供军舰所需的煤炭”

在他说出这番话时,叶祖圭、萨镇冰等人同时一竖耳朵,而福尔克山姆等人几乎同时在心里骂了一名。

“这个白痴”

罗杰斯特温斯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不经意之间,向外人透露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机密,西伯利亚的铁路运力不足,同样也解释了为什么舰队会普遍超载,这原本应该是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的最高机密,但却被罗杰斯特温斯基一口道出。

而叶祖圭等人在听到西利利亚铁路运力不足的话时,却是心里默默的记下这一点,而泄露机密的罗杰斯特温斯基却根本没有那个意识,他反而继续说道。

“鉴于派出舰队是配合贵军,所以我希望贵国能够向派出军舰提供除去煤炭之外的诸如食物、药品之类的补给。”

既然一定要派出军舰配合他们,那么就趁机多占点便宜吧在罗杰斯特温斯基甚至准备和对方讨价还价的时候,叶祖圭微微一笑。

“这个嘛……”

沉吟数秒,他和萨镇冰互视一眼。

“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向你们的水兵,提供每天1卢布的补贴不知阁下以为如何”

十几分钟后,在双方就向台湾派出示假舰队之后,感觉自己占了大便宜的罗杰斯特温斯基在告辞时脸上一直扬溢着笑容,在他们离开之后,萨镇冰看着罗杰斯特温斯基等人的背影忍不住长叹一声。

“东乡当真是好运的东乡啊”

“可不是嘛”

叶祖圭颇以为然的点点头。

“有这样的司令官,若是说俄罗斯海军不败,那可真就没天理了”

“舰船满载煤炭,而且要一直带到海参崴,日军下濑炸药向以纵火见常,入水尚且燃烧,从大东沟以来,日本海军战术即是以采用纵火的方法来破坏舰上表面装备,杀伤人员来达到使敌舰丧失作战能力,可从其对舰队的防火和消防能力掉以了轻心。在海战以前,军舰就应该扔掉一切没有必要而且会引起火灾的东西,可是偏偏波罗的海舰队做不到这点,满船煤炭……这根本就是火上浇油嘛。”

在说出这翻话时,叶祖圭的表情显得有些沉重,眼前不禁浮现起当年大东沟海战,那战舰燃火,烈焰腾空,无论木铁,中炮之处随即燃烧,难于扑灭的一幕。

“问题还是在司令官的身上,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轻蔑的看了一眼,萨镇冰冷冷的吐出的一句话来,作为军人,看到如此庞大的一只舰队,竟因主将无能,而走向末路,如何能不气恼。

“可惜了这七艘战列舰了七艘战列舰啊若是给咱们的话……”

说到这,萨镇冰无奈的叹口气,俄国人的军舰怎么可能给他,虽说俄国人给了两型战舰的图纸,并愿意帮助海军建造战舰,但那边陛下却不同意现在大造战舰,说什么时机不成熟,造装巡……。

“给了咱们又能怎么样?人手不足,即便是给咱们,也不见得比俄国人强到什么地方,水兵易训,军官难教,没有二十年之功,又岂能建一支大舰队”

“说到军官,桐侯,今天在“苏沃洛夫公爵号”号上,我到是见了一个海校生,就是那个在兵棋推演中击败英国教官团的 ……”

萨镇冰主动向叶祖寺介绍起自己在舰上见过的苏跃扬起来。

“我知道,他是利用英国人的错误侥幸赢得推演,若是换成日本人……”

叶祖圭摇摇头,英国人会犯的错误,小家子气的日本人绝不会犯。

“他知道这一点,所以到也不在乎那次输赢”

“哦若当真如此的话,以后要多留意一下啊”

记下这个名字,决定回去后计在本上的叶祖圭,又朝窗外停泊场上一艘接一艘的俄国军舰看去,随后转过身来。

“鼎铭,这一阵子,你在这里陪这些俄国人,我要去一趟上海,咱们的巡洋舰快要下水了”

第72章 什么决定脑袋

第72章 什么决定脑袋(求月票!求定阅!)

5月3日,经过了一天的修整之后,在四艘战列舰的进入船坞维护保养时,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的“斯维特拉娜”号和“顿斯科伊”号巡洋舰,升腾着漆黑的烟柱,缓缓驶离港口,朝着三沙湾 出海口驶去,此时的“斯维特拉娜”号和“顿斯科伊”号已经不见了过去的超载,多余的煤包已经被水兵们抬下了船。

“到台湾附近搜索捕获日本商船”

或许是因为每天一卢布补助,两艘巡洋舰上的早已经疲惫不堪的水兵们,显得颇为兴奋,他们甚至已经开始盘算起了怎么花掉这笔“意外之财”。

酒牛排

每个人的脑海中都浮现出军港内水兵餐厅里那琳琅满目的各式各式的烈酒以及丰盛的食物,尽管价格不菲,但对于这群嘴里早已经淡出鸟来的水兵来说,价格不成问题,反正是笔意外之财,只不过这些水兵并不知道,好运水兵小餐厅不过是为迎接他们的到来,而“特意”临时兴建的,一天一卢布的补助,总是要挣回来的。

为了那笔“意外之财”每一个水兵都是干劲十足的模样,显然没有了过去的惶恐不安,要活着回来享受美酒美食

此时两艘巡洋舰即便是尚未出港,就已经驶出了十八海里的高速,这正是三沙湾适当做军港的优点之一,辽阔的湾面可以让军舰以最高速度驶出港口,而无需担心暗礁或是海岸回波。

在战舰行了一个小时即将出港时,站在舰桥内的艾森舰长依然只看到环绕海湾的山峰,重叠连绵的大山阻挡了外洋的视线,拿着望远镜,在山峦上艾森看到几座装甲炮塔在太阳的余辉下映成了金色,在装甲炮塔附近,隐约还能看到一些炮台。

“真是亚洲第一良港啊”

放下望远镜,在巡洋舰高速驶出海口的时候,兹别列诺夫的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人会选择这里作为他们的军港,不仅仅是因为这里口小腹大。

“泊区距离出海口超过30俄里,即便是敌舰队冲进海口,亦无法威胁湾内舰队,内湾海域超过1000平方俄里,海湾周围完全为山峦屏障,山峦修建炮台……啧、啧,中国人以此港为期舰队大本营,实在是……”

“不要忘了,他们是被挤来的”

艾森打断的兹别列诺夫的赞叹声,随口道出了一个事实。

旅顺曾经是俄国人的、威海卫是英国人的、胶州湾是德国人的,现在……拥有1。8万公里海岸线的中国,只拥有这么一座军港而已。

听着这两个俄国军官用俄语的对话,面色凝重的马振武并没有显露出自己懂俄语的事实,他只是在心中自语着。

“早晚,早晚把你们全赶走”

作为海军情报处的军官,之所以来俄舰,一方面是为了“配合”俄军的巡洋,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进一步摸清俄国舰队的底细,现在的盟友,也许就是明天的敌人。

两艘冒着黑烟的巡洋舰驶过止洛岛海域时,艾森从望远镜中,看到东北方很远的地方,出现个黑点,黑点喷吐着并不明显的烟雾,在望远镜中,可以的看到那几只很大的轮船。

“是中国海军的训练舰,用商船改造的”

兹别列诺夫放下望远镜随口说道,在三都澳,他看到了至少有18艘训练舰,从中国军官那里他得知,中国海军拥有42艘排水量从2200吨到4800吨的训练舰,这意味着他们每年可以训练出上万名水兵,又是一支跃跃欲试的海军啊。

“他们用的是无烟煤”

艾森看着那并不明显,甚至可以被忽视的烟柱,他立即断定这三艘返航的训练舰烧的是白煤。

“这支舰队竟然奢侈到用英炭训练”

“可不是吗?在军港的煤仓中,能看到堆积如山的英炭”

“他们不是说向我们提供煤炭吗?我们替他们巡航的时候,烧那些劣质的日本煤,一直把我们的日本煤烧完,然后让他们补充给我们英炭”

要艾森和兹别列诺夫在那里合计着怎么“搜刮”中国海军的英炭,马振武在心里暗笑这群贪小便宜的俄国人时,“斯维特拉娜”巡洋舰的机械长的卢日申科夫的正沿着机舱的梯子朝下走着,愈往下走,热气便越厉害。

在散发热量的锅炉旁,火夫们都打着赤膊穿着短裤工作着,虽然有风窗和不断喷淋着的冷水,但机舱的水银表还是指到了54度,火夫们用熟练的手法朝着锅炉中一铲铲的挥进的煤炭,并不断拿着铁棍在火炉里掏着煤渣。

弯下腰卢日申科夫从舱板上拿起一块煤炭,手用力的一捏,煤炭竟然的被轻易捏碎了,这是最劣质的煤炭。

“该死的日本煤”

将煤块扔到锅炉内,卢日申科夫骂了一句。

“长官,你看这块煤”

向是献宝一样,哥毕托夫从自己的衣袋中小心翼翼的取出一块煤炭。

“英炭?”

只需要看一眼,就知道这块拳头大的白煤是什么,这是全世界海军都需要的威尔士白煤,最好的煤炭。

“中国人叫他大同白煤”

哥毕托夫随口答道。

“大同白煤?”

“是的,他们的海军一直用这种白煤,不比威尔士一级白煤差,甚至比威尔士白煤还要好真不明白,为什么那些德国人,非要用日本煤,而不去买中国煤难道这是战前德国人储备下来的?”

“不是,是战争期间购买的,战争开始后,旅顺还从日本收到了十船煤炭”

“难道日本人还继续卖煤给我们吗?就像现在?”

“战争是战争,买卖是买卖,彼此不但不妨碍,甚至还有互相帮助,只要多付一点钱就行,说什么煤,连英国最新的测远仪,海军司令部以前连想都没想到会买得着,可到了与日本断绝交后,日本人竟然的卖给了我们十船煤炭,甚至那时,旅顺的十二寸炮弹不足,我们从上海买来的十二寸口径的炮弹,都是日本造的”

哥毕托夫全是一另不可思议的模样。

“你不相信吗?”

卢日申科夫看着满舱劣质的日本煤。

“这都是我的朋友,在旅顺被俘虏的高尔察克告诉我的,只不过……”

卢日申科夫拍拍手上的煤灰,然后说了一句。

“你也看到了,我们从日本买来的是什么煤炭,这种煤,最多只佩拿去烧桑拿浴室,我们的锅炉本身就是自造的,体积大、出汽慢,远比不上英国造的,这就需要更好的煤炭,但我们却要用这种劣质煤炭……”

军人的气恼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正是俄罗斯海军部官僚们的贪腐才使得海军使用着劣质的煤炭以及存在质量问题的炮弹,在他们发泄着自己的不满时,两艘巡洋舰一前一后,喷着着浓烟,朝着台湾基隆外海驶去。

他们的任务非常简单,就是到基隆外海游弋,自然的也免不了在那里用望远镜观察一下基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