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问鼎天下- 第2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即使如今已经长大成人的这些人终究是改不掉这性子,关系也不大,只要保证他们不叛乱,他们的后辈总是可以改造的。当然,单是以律法来约束他们还是不够的,还要以文化来融合同化他们,为他们易经洗髓,让他们从内心里接受并主动去学习汉人文化,运用汉人礼节,乃至以汉人的思维方式去处事。

长此以往,赵平相信,这个民族就会象后世的辽、西夏一样,彻彻底底地消失在汉人汹涌的人流之中,成为史书上的一抹记忆。若干年后,当他们自己的后代提起鲜卑来,也只是把它当成了“我们”汉人当年的一个劲敌而已。

这种改造,比起单纯的杀戮来,也许会艰辛一些,过程会长一些,中间的变数也会多一些。但是,这样做的成功希望还是很大的,而且好处也更多。

赵平赶到伊娄真的公主府的时候,伊娄真正坐在大院里面对着外面张望。她确实有些急了,赵平只是丢下几句话就消失了,就连他们东部鲜卑的会商都没有参加,甚至都没有关注一下结果。看起来,他对于自己的建议在这会上得到通过是有着极强的信心的。事实上,如今的东部鲜卑内部会议,赵平若是有心参加,根本就不会有人阻拦,大家甚至会欢迎。

不过,赵平没有参会从事后看起来,确实没有任何问题。会议的结果正如赵平所料,赵平的建议虽然在会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终究还是通过了。这还是由于伊娄真一开始并没有说出这是赵平的“建议”,而说是自己的想法。若是大家一开始就知道是赵平的“建议”,根本就不会引起争论。因为谁都知道,赵平的建议,其实就是命令。

看见赵平一脸古井不波,成竹在胸的样子,伊娄真有点不服气,但又不得不暗叹。这样的人物真是身在哪里,哪里就会成为旺地啊!并州自来都和“富庶”二字无缘,武力也素来谈不上强劲。但是,有了赵平,不论是富还是强,都是瞬息说有就有了。

这人若是生在拓拔鲜卑,鲜卑大军早就饮马黄河,甚至都把帝都定在中原了。这人若是生在东部鲜卑,当初东部鲜卑在和拓拔鲜卑的大战之中,就非但不会战败,反而会让东部鲜卑成就霸业。

可惜了,他是汉人,他偏偏是个汉人!

赵平一双深邃的眼睛往伊娄真身上一扫,伊娄真顿感浑身不自在,转过头去。她觉得,赵平方才那一眼,一定把自己看穿了,一定的!他从来都有这个本事,伊娄真不怀疑,从来不怀疑。

赵平也不打话,在伊娄真的对面椅子上坐了下来,罕见地伸个懒腰,闭上眼睛假寐起来。

伊娄真觉得这有点荒唐,因为赵平进来之后,一句话都没有说。嗯,准确地说,是什么声音也没有发出。他就这么睡下了。

伊娄真看着赵平的样子,有些心疼。她知道赵平这两天一定是赶了很多的路,走过了很多地方。否则,以他这样的武功,绝不可能会有这么疲惫的。

不过,心疼归心疼,话还是要说清楚的。伊娄真轻声说道:“你就没什么要问的?”

赵平眼皮都不抬一下:“某从来不问已经知道答案的事情,某讨厌废话!”

伊娄真顿时语塞。随即,她暗暗叹息一声,道:“既然你累了,便到客房休憩一下吧!”

赵平含含糊糊地说道:“你难道不觉得睡在这太阳底下,正是酣睡最好的地方吗?”

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置(4)

这次的部落首领大会在公主府进行。

今天的公主府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简直可以说是水泄不通。小小的府邸外面布置了起码两三千名兵士,里面也是处处设防,岗哨众多不说,而且巡逻之人也是多不胜数。

虽然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一段时间,各部的首领纷纷到达。虽然大家都不知道赵平的具体方案,但赵平罢兵之心大家都是很清楚的。若不罢兵,这次的会议就是画蛇添足了。

既然是罢兵了,大家以后就少不得要在赵平的手底下混日子。大家都想早点到来,至少是要抢在赵平到来之前到。否则,让赵小侯爷等,就算是赵小侯爷心胸宽广不说什么,他下面的人不高兴了,随便给一双小鞋穿,可也是吃不了,兜着走啊!

其实,这些部落首领私下里多少都和别人密会过了,虽然这些密会都不可能有什么结果,但到了这个时候,大家一则心下紧张,二则也确实无话可说了,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这样一来,会场内就显得特别的平静。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门边。

正在此时,忽听门外侍卫大声喝道:“公主驾到!小侯爷驾到!”

在万众瞩目之中,伊娄真率先步入会场,赵平紧跟其后。两个人都是同样的面无表情,使得那些努力想要从他们脸上看出一些端倪的人大失所望。

赵平老是不客气地在上首坐下,开始发言:“诸位!在这里,某先感谢大家前来参会,这不仅仅是给某面子,也是给我赵家面子,也是给我并州面子。为此,某父亲和祖父都特意让某替他们代为转达他们的谢意!”说着,赵平对着下面就是一揖到底。

下面的部落首领连忙起身回礼,也学着赵平的样子作揖。这些礼节的东西都是他们最近才学会的,人在矮檐下,不能不低头啊。

待得大家重新坐好,赵平继续说道:“经过和东部鲜卑各位首领以及伊娄公主商议了一下,对鲜卑族人未来的发展达成了一个共识,形成了一个可行的章程。现如今,我们就要把这个章程向诸位宣示一下,也好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某想要强调的是,不论是谁,有意见的话就请提出来,千万不要憋在心里。须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的章程肯定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要仰仗诸位的智慧的!”

东部鲜卑的这位首领这才知道上次他们讨论的方案竟然是赵平亲自提出来的,伊娄真只不是传达一下他的意思而已,不由都在心中暗暗庆幸,好在他们最终是通过了这个章程,否则,拒绝了赵平的提议,命途堪忧啊!

而拓拔鲜卑的首领们更是心头忐忑,但是这时候他们也只有做出一副欣然的样子,说道:“小侯爷过谦了,我等愿听小侯爷训示。”

赵平点头道:“我们的意思是要在这,在这白狼城一带建立起一个新的州出来,于我并州、幽州等并列!”

“嗡!”下面立时炸开锅。大家都想过并且商量过赵平的可能行动。但是,这却仍旧是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了。

虽说汉人注重疆土,对于自己征服的地方,一般会想方设法划归统治之下,但这茫茫大草原却一直是他们从来不曾真正统治过的地方。这里沃野千里,但却无险可守,看起来并不是一个建城的好地方。

当然,若这个办法可行的话,至少拓拔鲜卑来说,比想象中好了很多。

对于他们这些游牧民族来说,国家的观念是十分淡薄的。由于以强驭弱就是他们全部的民族文化,投靠强者,欺压弱者对他们来说乃是稀松平常之事。所以,他们昨天可以在拓拔宏大统治下生活,如今就可以在赵平的统治下讨生活。在内心里,他们不会因为这个而有一丝一毫的愧疚,因为这就是生存之道。

况且,鲜卑还处在奴隶社会,一个部落若是被另外一个部落征服的话,不论是男女老幼都会沦为别人的奴隶,自己的女人会心安理得地进入别人的营帐为他生儿育女,自己的孩子会成为别人的战场先锋,为别人继续征战。这,就是草原上的生存法则。

但是,若是建立城郭,让族人成为其中的子民,这对于拓拔鲜卑来说,就是喜出望外的宽待了。在拓拔鲜卑人看来,这样除了名义上的首脑变了,其他一切似乎都没有丝毫的变化。在汉人手底下求存,比起在本族之人手底下求存,要容易了太多。

问题是,这州府能建立起来吗?建立起来又如何维持?

赵平一言不发地坐着,任由下面的众人窃窃私语,一脸成竹在胸的神色。

终于,下面有一人站起身来说道:“赵小侯爷,我是贺拔氏的族长贺拔宇——”

赵平淡淡地说道:“我记得元宏曾经给你们改汉姓,你们贺拔氏被改为贺氏。贺族长为什么要弃汉姓不用,而重新改称鲜卑姓氏呢?难道汉姓不好听吗?”

众人一听,都是后怕不已,若是自己抢先发言了,恐怕也要被这样责问了。赵平这句问话,可诛心得很哪!贺拔宇更是心下一凉,连忙告罪道:“不敢,不敢!小人乃是口误,口误!望小侯爷恕罪!”

赵平点了点头,道:“既然是口误,那就罢了,我希望诸位不要犯和他一般的‘口误’!好了,贺族长,有话就请问吧!”

贺宇见赵平并不深究,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在这个地方,大家心下都是惶惶然的,赵平若是要杀自己,恐怕就连求情的都不会有一个。相反,说不定这些人为了撇清自己,还会推波助澜,本来赵平只是想要轻罚的,他们却让他把自己置于死地。

“小侯爷,小人以为,在原鲜卑的草原上建州,从地域的大小上来说,是绰绰有余的,只是这草原之上,并不适合农耕。想当初,拓拔——元宏就是因为强行把草原改成耕地,才导致粮食匮乏,终于败于小侯爷之手的。前车之鉴,小侯爷一定要汲取教训才好。”

第三百八十二章 安置(5)

“你——你叫什么名字?贺宇是吧?”赵平不动声色地说道。其实,他记忆力超群,听贺宇说了一遍,自然就记住了他的名字,哪里还要反问,他这样反问,乃是另有目的。

果然,立时便有人“领会”了他老人家的暗示,站起身来喝道:“贺宇,小侯爷何等了得,岂是元宏所能比拟的,你拿皓月去比疏星,难道是藐视小侯爷吗?”

贺宇大惊,连忙解释道:“小侯爷息怒,小人绝无此意!”

赵平却并不理会,而是向那“眼力不凡”的人问道:“你是——”

那人得意洋洋地说道:“小人毕周,乃是原出连氏的族长。”他特意把那个“原”字说得很重,以显示自己的忠心耿耿。

赵平点了点头,说道:“毕周啊,你知道某这一辈子最不喜什么样的人吗?”他倏忽站起,喝道:“就是你这号专爱搬弄是非的小人!”毕周见赵平发怒,吓了一跳,连忙跪倒。

赵平继续说道:“某还没有糊涂到那个地步,是忠言还是谄言,某轻易就能分辨清楚。你且起来,这一次,某就饶过你。不过,请你,嗯,还有在座的诸公都记住了,只要是真心实意地为某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就算是你言语失当,某也绝不会詈责。但若是不怀好意,专以搬弄是非,打击别人彰显自己为目的,又或者溜须拍马,言之无物,就不要怪某不讲情面!”

毕周吓得面无人色,不住点头应是。

赵平挥挥手,道:“罢了,念你初犯,不予咎责。”又转向贺宇道:“你方才提到那个问题很好。这也是某今日要向大家细细解释的。”

说着,他从容起身,来到众人面前,道:“诸位,天下四业士、农、工、商样样都缺少不得,离开一样,则其他三业都受影响,甚或是受到灭顶之灾。诸位为什么都只想到了农事,而忘却了其他的三业呢?”

众人脸上都现出惊色:“小侯爷的意思,我等还可以出仕、做工、经商?”

赵平点头道:“那是自然,诸位一旦成为某家治下子民,自然要和汉人一视同仁。汉人能做之事,尔等一样能做,汉人能说之言,尔等一样能说。

尔等族中勇士可入军中效力,一应粮饷、抚恤都按照并州军发放;尔等族中智者可以在州府中为官,其中政绩优良者,也可迁入并州为官,将来,也不是不可能进一步高升的;若是你无心外出,只愿家居,可以种田、放牧,为阡陌中人;若是虽无才学,却有一门手艺,可做工;若是只和孔方兄亲近,别无他好,也可以从商!”

众人听得大喜。这样的优待简直是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应该说,这本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日子,就算是战胜了并州军,也难以过上这样的日子,如今听赵平承诺起来,竟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他们很难想像,战败了反而能过上好日子,而战胜了却反而还要苦熬。

一人站起来朗声说道:“小侯爷,不知可否请您进一步详述,说实在的,我等听了,都难以置信哪!”

赵平点头道:“今日某请诸位来,就是要把这个计划摊开来,谈清楚,讲明白。下面,某就给诸位仔细讲一下我们的计划。”

顿了一下,他回到座位上坐下,从怀中取出一张绢布来,命人挂上,指着这幅图,道:“诸位,这新建之州,我们将之命名为新州。将暂时以白狼城为州府所在,我们初步设想,建成之后,这效果将是这样的。

大家看,这便是白狼城,我们将在现有的城郭基础之上,再行扩建一倍左右,再大幅加固城墙。总之,要将之建成一个和中原大城相媲美的大城大邑。当然,这些都是要靠诸位和某以及并州的百姓一起努力的。

白狼城的四周将建一些牧场、乡村、作坊等,一则为无业之民提供谋生的手段,二则向白狼城中输送生活必需品。

当然,这只是初步的设想。待这个初步的计划完成之后,我们将继续扩建新州。大家都知道,元宏在推行汉制的时候,建立了不少的城池,这些非但不会废弃,反而会成为我们重建的基础。待我们有了余力之后,我们会在这些城郭的基础之上,按照白狼城的成例来继续扩建。

到那时候,因为有了白狼城的经验和教训,建设的速度将会大为加快,说是事半功倍也毫不为过。”

众人听得连连点头。

赵平早就知道这些人对于这个城市的方案是不会持反对意见的。事实上,他有一点还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如今两部鲜卑人口加起来也不到四十万,若是将半数迁于一城之内,再把其余的一半星散在这城池的周围,足够容纳得下。若是这些人大半都可以从事放牧以外的其他行业,又何必要扩建新州呢?或者,甚至可以不建州,只设一郡,让它归入并州的直接统治岂不是好?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以想到,只是这些部落首领乍逢大喜,有些被喜讯冲昏了头脑,赵平说什么,就是什么了,根本来不及细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